第88章

作者:成人的童話
這麼遠的路,既然來了,李想國自然也不會買輛車子就回去。

  計算了一下手頭的錢,他也想好了自己的下一站。

  將自行車執照這些東西收好,他就踩上車子沿着東四北大街一路向南,前面已經能看到東四牌樓了,纔在隆福寺大街的東口對面找到東四信託商店。

  首先,他就去找到二手漁具的櫃檯,畢竟釣魚這事兒,遲早也要提上日程。

  這也是相對來說最不容易引起非議的肉的來源,水裏的魚就在那裏,有本事你也去釣啊。

  至少各個小說裏面,閻老摳只要閒着,就去釣魚貼補家用。

  找到賣漁具的櫃檯,去買了些釣魚用的工具。一套三接的竹製釣竿,外加着還買了幾根魚線和幾套魚鉤。

  洋鐵桶、抄網這些東西當然也不可或缺,甚至還包括一張打漁用的旋網。

  四九城周圍這麼多河,總有適合打漁的地方。

  而且他也存着以後在空間內養魚的念頭,有這麼一張網,以後捕魚也能輕鬆一些。

  真在空間裏面養了,以後魚的出處就沒問題了。

  畢竟,人家豬腳在四九城能釣到鱘鰉魚,冬天能網到沒來得及“南遷”的魚羣,甚至只要出門動輒就是一天幾百斤地釣。

  (這都是最近更新的內容,我不信你們沒看到過。)

  只要城裏城外還有自然水域,自己沒釣到金槍魚、大麻哈……

  那是自己腦子正常,沒想着這地兒產這個。

  畢竟後世四九城養殖的也只是陸封型的馬蘇大麻哈魚。

  就連這地兒能釣到池沼公魚,也得到八十年代中後期,才被引入四九城水域的。

  在這之前,這貨幾乎只產在東三省。

  還是因爲鴨綠江支流修建水庫之後,大壩阻礙了池沼公魚的生殖洄游通道,原本留在庫區內的池沼公魚獨立演化成陸封種羣。

  在七九年大銀魚滇池引種漁獲喜人的熱潮之下,也因爲這貨跟銀魚一樣有着短命,產量高的優點,也被各地廣泛引種到各地的自然水域。

  嚴格來說,這倆貨對大半地方來說,其實也算是外來物種。

  最終池沼公魚連同大銀魚一起,成功地將撫仙湖的抗浪魚,滇池的金線䰾、銀白魚幾乎給幹絕種了。

  甚至會不會有些水域有什麼未發現就因此絕種的生物,誰知道呢。

  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水域多了,自然什麼魚都有。

  貌似四九城當年不知真假,琉璃河裏都能發現海馬,就挺離譜的。

  就算跟本書作者一樣,連釣魚都懶得看一眼的,您能不能認真點兒查個資料呢?

  再不濟,你隨便弄幾斤鯽魚、白條這些總沒什麼毛病吧?

  哦,我說的是兩三條以上加起來纔有一斤重的鯽魚。

  根據滬市價格志上面記錄的,滬市收鯽魚都是三兩以上的就收。

  怎麼到你這兒,非得釣工程鯽、高背鯽、大阪鯽這些夠你做做了清蒸魚頭和紅燒魚塊還能剩節尾巴熬湯的貨。

  聞着腥味兒亂入的閻埠貴聞言大喜,還有這種做法!

  自己釣到這魚的話,高低得跟傻柱多要兩毛錢!

  琢磨着,他就拿着條白條回家,準備做一魚三吃了。

  走得太快的他卻沒聽到作者在那裏唸叨:這些玩意兒,這年代也沒有啊……

  你們弄不到魚也算了,畢竟釣魚佬除了魚什麼都能釣到。

  但是釣些千奇百怪的東西,您長點心行不?

  看看手邊兒一堆東西,也不適合再轉,李想國就提着東西出門,準備找個地兒把東西放空間去。

  剛出門,就看到幾個大概十一二歲的小子圍着他的車子在那裏指指點點。

  他也心下一驚,緊走幾步確認車子沒缺什麼東西,才放下心來。

  他也不言語,虎着臉騎上車子直接走人。

  自己也算失策,就算後世那些年代都不乏偷自行車鈴蓋的小屁孩兒,甚至到了他穿越前,還有人瞎搞共享單車。

  自己車子上能拆卸的配件,甚至維修包、打氣筒都沒摘下來,可別被哪個手欠的給摸去了。

  至於扎刺,李想國是不敢的。

  一個都打不過,更何況那麼多。

  這麼大的孩子下手也沒個輕重的,你哪兒知道哪個會不會掏出把刀子什麼的給你一下子。

  不是都說信託商店周圍經常有蹲點兒抓賊贓的嗎,可自己咋就沒看到這信託商店外面哪兒有公安啊?

  不過想想也是,真的銷贓的,也不至於這麼大搖大擺的拿出來。

  當然,也可能因爲沒啥事兒,人家出去巡邏了唄。

  真的在門口蹲着,這跟守株待兔有什麼區別,傻兔子能不能活到這年頭都難說。

  騎着車子,朝着邊上衚衕走過去,穿了幾條巷子,才找到一個杳無人跡的衚衕。

  趕緊把手上的東西和車上除了鈴鐺能拆的全都拆下來收進空間。

  這才施施然騎着車回到信託商店。

  幸好,那幾個小子也都沒在了,這也讓他安心不少。

  畢竟那裏還不少自己可以買的東西呢。

  他先去挑了一個早些年滬上產的八九成新,一尺多高,一尺多寬,大概七八公分厚的棕色牛皮文件包。

  這東西用料也很紮實,只在變焦的地方有些磨得泛白,皮面上有些髒污,但是連個劃痕都沒有。

  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肩帶,不過自己也可以掛在自行車把上面。

  重要東西放在空間,有這麼個包來掩人耳目就很好了。

  必要時,拿來裝幾本書,裝點小東西都很合適。

  而且這用料很結實,想必能讓自己用很多年。

  也省得以後還得滿世界踅摸哪裏能弄到最時尚、流行,卻對他而言不怎麼實用的軍挎包。

  可惜沒有,要是有的話,他真的寧可買個超大號的登山包,畢竟那玩意兒當成哆啦A夢的口袋,有問題嗎?

  一個最多裝個飯盒的軍挎包,還掏出一堆東西,長腦子的都不敢相信吧。

  鐘錶櫃檯,也都是五花八門的表。

  也許這裏的很多表都是後世

  發現了一個近乎全新的,由瑞士安哥拉斯出品的旅行鬧鐘。

  輕薄,外面是包着淺棕色皮殼,比一個巴掌稍大。

  合起來厚度也不過比火柴盒稍厚一些。

  通體鍍金,正中是一個藍色的煤油氣溫計,分別標註着攝氏度和華氏度。一側是鬧錶,另一側是氣壓和乾溼表。

  價格挺貴的,不過走時準確,上一次鏈能用八天,機芯有十五顆紅寶石軸承。

  這東西不錯,無論放在空間還是外界使用都很不錯。

  直奔賣相機和膠捲的櫃檯。

  果不其然,發現寄賣的相機有一個跟自己這個很像,除了鏡頭,幾乎一模一樣。

  這臺機器,裏面銘刻的是Sonnar。

  詢問,這個相機還有好幾種,不過用法是一樣的。

  看看沒人注意這邊,所以從空間中摸出張綠軍艦,按在櫃檯上推了過去。

  (貼吧網友說的北新橋信託商店位置,現在的確叫北新橋信託商店,只是卻是原來的北新橋自行車信託商店改名來的,貌似也是現在四九城最後一家信託商店。

  但是,羣體記憶錯誤哪兒那麼容易出錯,所以可能是北新橋信託搬走,它搬過來了。

  畢竟飯店關門,再來的大半也會開飯店,一般不會賣建材。

  再加上自行車信託商店搬過來後,也擴展經營範圍,賣些手錶什麼的,結果就造成混淆,又或者是他們說的不是一家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能考據到的最順腳,最準確的只有東四信託。

  根據郵局五四年搬遷記錄在五〇版街道全圖和新版地圖對照着網上資料找的。

  據說當初東四這裏兩家信託商店,隆福寺路口南北各一家,不過都沒照片。

  那就魔改一下,用路東這個吧。

  照片還是六十年代初規劃院拍的,也不知道後來是路西的哪一家搬過來了。

  巧合的是,這時候東四信託也在郵局邊上。

  信託商店這麼早就佈局包郵了嗎?

  路線規劃過了,我也就不再找資料了,就當豬腳眼瞎沒找到地方吧。

  畢竟咱也不是四九城人,也不能爲這點兒屁事兒,還找北京同學掃聽去,人家也一堆事兒。反正老四九城也就屁大的地方,這裏距離北新橋信託商店不到兩公里,最多過幾個路口,騎着車子也是蹬幾腳的事兒。

  所以,寫東西真的不是我的愛好,主要是這可以讓我比較散的興趣點集中放大,然後更精準地去找背後的故事。

  再次嚴正聲明啊:這書真的會一直這麼東一耙子西一掃帚地寫下去,而且吐槽風濃濃。這風格也會保持下去,不會變的,也不是湊字數賣水啊,畢竟宗老闆都走了,我又不惦記他閨女。)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