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作者:成人的童話
看到前方湖水在望,李想國從空間裏面拿出來一副手悶子。

  沒辦法,沒有勞保手套,暫時就只能戴這東西將就了。

  戴好手悶子,李想國取出柴刀朝前揮動着。

  鐮刀,還是算了。

  自己買的鐮刀的鋼口可是挺好的,想來拿着割稻子麥子應該不錯。就是鋼口太好的鐮刀,尤其是磨得太鋒利的時候,拿來割穀子搞不好都可能崩刃,更何況用來割這些玩意兒。

  真的拿來割蘆葦,回頭只怕那刀估計就只能拿來當鋸子用了。

  說起來,要是專門打草,最好用的當然是扇刀。

  用腰力帶手,揮動間,刷刷就能割下來一大片柴草。

  只要後面再把草攏起來扎捆就行了。

  不過自己又不是來打柴草的,要的更是不多,所以拿着柴刀湊合着就算了。

  刷刷幾刀下去,身前的一叢蘆葦就被他從離着地面一米多高的地方直接斬斷。

  上面半截蘆葦落下來,草屑、灰塵四散落下來,揚起一陣煙塵。

  李想國也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伸出柴刀劃拉一下,將砍掉的蘆葦杆攏起來扔在一邊。

  李想國拿出鐵鍬沿着身前這叢蘆葦的根部朝外一點,將鍬尖垂直插進泥土裏,用腳踩下去。

  鐵鍬也輕鬆地插進鬆軟的淤泥裏,稍作凝滯,隨着幾聲細微的咔咔聲響過,鐵鍬也徑自插到了底部。

  蘆葦也像竹子有着竹鞭一樣,地下有着水平生長的匍匐地下莖。

  通過地下莖分生,也是蘆葦非常重要的一種繁殖方式。

  這地下發出的聲音,就是四周多餘的根鬚被切斷髮出來的。

  圍着蘆葦挖了一圈以後,李想國再把鐵鍬踩進土裏。

  怕掰壞鐵鍬或者鍬把,他也慢慢地搬動着鍬把,藉助槓桿的力量,倒是很輕鬆就將帶着大團泥土的蘆根從地裏挖了下來。

  將蘆根提起來,連着泥土收到空間裏面,再去挖下一叢蘆葦。

  如是反覆,李想國挖了十幾叢蘆葦才停下來。

  李想國挑的,都是那種足有三四米高,一根根長得足有手指粗細的蘆葦品種。

  這種似乎是白皮葦,當然各地叫法肯定也不一樣。

  是蘆葦中長得比較高的品種,也是各地用來製作葦編的主要品種。

  以前沒有各種現代化的材料。

  不管藤編、竹編還是葦編都是製作生活物資的重要手段。

  真的幾乎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不過隨着時過境遷,這些編制物品也漸漸落伍。

  不管是精緻的還是粗陋的,都失去了市場。

  後世,有個成語叫葦編三絕,意思就是說葦編的三種失傳情況。

  環境改變,沒了蘆葦;

  手藝沒傳人,沒了技術;

  還有一種最致命,基本無解的情況:生活條件好了,葦編器物有了更好的替代品。

  市場沒了,這老手藝也就徹底沒了前途。

  比如席子,不管是竹子、高粱稈還是蘆葦編制的製品都有個最大的缺點:翹起的篾片和毛刺容易扎人或者是割傷手。

  所以如非迫不得已,是不能直接光着膀子躺在上面睡覺的。

  尤其是使用年頭兒久的席子,都被盤得通紅,那上面的毛刺,硬度堪比金鐵。

  只要扎到就是一個很深的傷口,被劃到就是一個大口子。

  隨便換成纖維素、化纖等材料的席子,哪兒有這樣的問題,而且這些材料也有更好的親膚性,睡起來也更舒適。

  也更方便清洗。

  外加着又是機械製造,價格方面也更有優勢,更加美觀……

  所以,哪兒有幾個人還去買那些席子?

  當然,李想國弄這個,也不是爲的拿來編東西。

  這種蘆葦的葉片寬大,四九城太冷,真的搞不到大葉的箬竹。

  以後五月節,就可以掰了這種蘆葦的葉子,拿來包糉子。

  似乎四九城這裏喜歡喫二米糉子,用黃米和江米。

  江米是秈糯米,自己這買的是小圓粒的糯稻,是粳糯米。

  不過自己倒是更喜歡粳糯米的口感和味道。

  再加上這蘆葦,似乎自己還真的把糉子的材料都湊齊了。

  甚至剛發出的蘆筍芽還能當成蘆葦筍來喫。

  至於別的,建築、造紙……這些對他倒是沒什麼吸引力。

  甚至以後真的要在空間養魚,那也得有食物,外加着可能也需要有水生植物來改善水質什麼的。

  像草魚、鯉魚和鯽魚,就都喜歡喫蘆葦。

  挖夠了蘆葦,李想國收起東西,起身出了蘆葦蕩。

  繼續沿着河岸搜尋。

  看到一片枯草叢中,零散分佈着幾根挺起草杆。

  這些草杆頂部分佈着零散的纖細莖稈,看上去就像只剩傘骨的破雨傘。

  這是典型的傘形科植物的特徵之一。

  水邊最常見的傘形科植物,那自然非水芹莫屬。

  他的眼睛一亮,拿在手裏仔細辨認一番,再捏碎送到鼻子邊上聞了一下。

  着鐵鍬挖掘一番,然後還拿到手邊聞了聞。

  他也確認了,這就是水芹菜。

  也同樣挖了一些宿根收到空間。

  看到這個,他也想起來四處找了找,不過可惜確實沒找到哪裏有毒芹菜,他也只好作罷。

  這個在水邊也挺多的,幼苗的話,倒是跟水芹容易混淆,但是這個季節區別就大多了。

  毒芹長得比水芹可高多了,二者的味道也有顯着區別。

  (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寫個“棒梗的一百零八種死法”的系列番外。

  嗯,作爲一個懶得寫情節的“僞寫手”,我只負責提供方案。情節橋段,由你們自己設計,DIY你行的。)

  再轉了一會兒,他又挖了幾叢香蒲。

  香蒲的嫩莖和嫩芽也同樣可以喫。

  就算不種在空間,院子裏的池子裏收拾出來,也可以在邊上種上幾棵。

  很多人都說香蒲沒味道,其實只是相比味道濃烈的菖蒲而言。

  香蒲本身也是有味道的,就是味道很淡。

  但是實際上還是有着淡淡的味道,聞着讓人很舒服。

  尤其是蒲草開花的時候,香味更加迷人。

  而且蒲棒點燃還能驅蚊(實際上,啥草都能……),可謂是作用多多(對豬腳而言,並沒有。除了自己喫,剩下就是餵魚的用途。)

  除了這幾樣,繞着湖走了大半圈兒,李想國再看到,對自己有用的,也就是一些柳樹。

  沿着湖邊走,蘆葦叢中不時就能看到一叢叢矮樹,看着枝幹和殘葉,李想國判斷出來,這東西是紅皮柳。

  走到近前仔細看,他也發現,這樹顯然也有多年沒被修剪過,粗的枝條甚至比雞蛋還粗。

  可以確定是無主之物。

  這足有水桶粗的柳樹,可是上好的木材,可以打傢俱,甚至用來做棺材呢。

  李想國毫不猶豫拿着鋸子砍下來,回家直接揮汗如雨,斧子錘子齊上,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做了一整套七十二條腿的傢俱,外加兩口雕龍畫鳳的棺材。

  (以上兩句,是作者在發瘋,請勿太在意。

  前後改寫了好幾種柳樹,簡單查了一下,結果發現竟然都不是華北本土植物。

  當然也可能是,但是我沒去專業網站確認。

  反正本土柳樹品種真心不少來着,品種不對的話咱再換唄。

  寫到這裏,想起另一個問題。

  一個個作者在給豬腳選妃時候,往往都言之鑿鑿地在小說裏分析一番。

  哪個出現的女配可以娶,哪個不能娶,其實也挺像我這心路歷程的。

  事實上能不能娶,那不得看豬腳自己什麼撒泡尿照出來是什麼東西嗎?

  你自己混成一個辣雞,還能怪娶的老婆不對,所以日子沒過好。

  後邊兒有着婁半城的貼補,還把日子過得苦巴巴的,甚至還會因爲老婆成份被批鬥;

  娶個傻白甜的秦京茹,就覺得這日子就能過得紅火,能徹底跟賈家切割;

  娶個於莉,以爲自己熬到改開,就能自己開店發財……

  除了這幾個能配得上豬腳。

  剩下白眼狼的何雨水不能娶,太現實的於海棠不能娶,冉姓女子、尤姓女子、唐姓女子……全都不能娶!

  ……

  這都什麼思維定式?

  有系統的,系統靠不住;沒系統的,性格不行。

  你一頂門戶的男人都靠不住,就打算指望着一個女人給你撐場子唄。

  你咋不讓她去當半掩門,劈開倆腿養着你算了,那不是更省事兒?

  畢竟後世真愛女子都有賣淫養男友的;還有男人發現女友賣淫,自己出房子合夥的。

  連這點都不能容忍,你算個什麼豬腳!

  所以,這就是小說裏把豬腳配偶的女一號直接就給扁平化了。

  說起來也不用你真的牛逼,但凡你讓豬腳正常點兒。

  哪怕讓他穿越再早點兒,娶了賈張氏。

  你日子不也能過得紅紅火火,一樣能做到家庭和睦,鄰里和諧。

  幾千年的男權社會,思維固化。

  這個年代的女人,即便潑辣如賈張氏,也依然擺脫不了三從四德,男人附庸的尷尬地位。

  一般而言,就不可能是一個家庭社會和生活的決策者。

  不管家庭行爲還是社會行爲,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由家庭裏頂門立戶的男人的態度來決定的。

  在這個年代逼逼賴賴“婦女能頂半邊天”,玩那套“男主外、女主內”,將一切鄰里活動交給女主,你不覺得跟時代格格不入?

  這一套,跟諒解書的拉拉扯扯有什麼區別?

  你不就是盼着包子女主/豬腳父母心善,賈張氏上門鬧事。

  又或者悍匪女主什麼的,天天硬剛賈家。

  ……

  再來水個幾十章?

  實際上,這樣的豬腳不是廢物還有誰是廢物?)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