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爲民服務

作者:偉棟
“這些事情不方便對他明說”“其實沒有必要告訴他這些”。

  “通武侯無需掛懷”,王賁答道。對此秦長青搖了搖頭說道,“並非有意,確實也是從自身的立場出發而已,並無針對之意。”秦繼而解釋趙高爲人並不簡單,藉助君主寵信做了不少違法事。剷除實則亦算是爲民服務。不過如今事件結束討論無疑徒增煩惱。

  王賁表示認同秦的觀點。

  秦續說道:“適逢通武侯問我緣由,因您正是陛下最信任之人所以信任有加”。事實確實可以轉稟君主。然,陛下自尊強不容許異議。甚至……

  我本人實際上不認君上錯誤,不過求速成效過急了。如今新政弊端初現端倪加之舊制仍餘影響力造成現今困頓。原本我認爲需要穩定民心方能安世;然近思此觀點或許失妥了。

  人們非常實際,

  “陛下雖然創立了一整套完備的制度,但可惜的是缺少足夠合格的官員,尤其是陛下對待開國功臣過於寬厚,未對他們進行有效約束,無論是先前的黃景修,還是現在的趙高,如非我揭發,恐怕他們還會繼續無事般留在朝堂任職。”

  “我很清楚,開國功臣們確實爲大秦做出了諸多貢獻,然而世易時移,現今許多官員已經成爲了反秦的主要力量。表面上,他們處理政務勤乎勤勤懇懇,實質上爲了自己的私利,爭鬥不斷,這樣的官員怎能管理好國家呢?”

  “當我還未恢復身份時,我已經向父皇提出了建議——更換一批新的官員。”

  “可是從現在的狀況來看,大秦做得遠遠不夠!遠遠不夠!當前朝局已難以通過短期內更換官員得到改變。”

  “眼下要想革新朝堂官員已不現實,但我堅信這些官員遲早要被全體替換,唯有這樣,朝廷纔會煥發出新的活力,擺脫當前的暮氣沉沉之態。但因爲趙高的事情,我現在並未得到陛下的賞識,短時難以直接上書,因此希望通武侯能代勞此事。”

  “自然,我並不是硬性要求通武侯立即採取行動。”

  “大秦目前的官吏結構尚不完善,並未形成合理的階梯制官員培養體系。若匆忙裁減官員,則未必能找到合適的人選填補空缺。”

  “我計劃由通武侯代爲上書,提出完善秦國的官吏培養體系。”

  “我希望在衛地新設立一所學院來吸引天下人才,並對其進行篩選,挑選合適的人才任命到各地。”

  “不知通武侯是否願意助我一臂之力?”

  秦長青的目光轉向王賁。

  此時的王賁一臉嚴肅。

  他完全沒有料到秦長青有着如此深遠的打算——建立學宮,並選址在衛地。一旦建成,這些被招攬的賢士無疑都會成爲秦長青的門客。

  很明顯,陛下不會輕易接受這樣的提議。不久前陛下還解散了博士學宮,而現在秦長青卻提出重新建立,雖不在秦國境內,但在陛下看來依然是違逆旨意的事情。

  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太大了。即使他深受陛下信任,也難以貿然提及。

  於是王賁苦笑了一聲:“十公子的要求,在下恐怕難以做到。”

  “請問公子,爲什麼要重建學宮?”

  秦長青站在原處,淡定地說:“我剛纔已說明白,大秦面臨的諸多問題根源就在於思想不夠統一。廢黜百家、獨尊法家不可行,專崇儒家、墨家、道家也會帶來紛爭與**。因此唯有采取中間路線,綜合各家學派的思想優勢才能實現兼容。”

  “這需要漫長的時間,同時還需要確保所吸納之人都能夠認同這條道路。只有通過仔細選拔人才,確保國家的發展方向明確穩定,最終才能達到思想的統一。”

  “這件事極其複雜。”

  “父皇必定會拒絕。然而鑑於對秦國穩定的必要性,我也只能無奈而行。”

  “不過我沒有強加之意。如通武侯不願幫忙,那這些話權當是隨意聊聊。”

  秦長青表現得非常坦然。既然自己都不敢直接向始皇提及此事,怎麼可以指望王賁爲其開口呢?他其實只是希望藉助王賁間接地將自己的意圖傳達給始皇。而如果此事被公開,則可能在朝廷引起巨動**。

  思考了一陣後,他決定了今天的計劃。王賁表示需要再仔細考慮考慮。

  秦長青微笑着說:“通武侯不必爲此憂慮,這是我自己強加的。通武侯如果不願意也情有可原,但是我有個小小要求。”

  王賁隨即回答:“公子說吧。”

  秦長青回頭注視着他,臉色凝重:“那就是——請你保命,活的越長久越好。”

  面對此番話語,王賁不禁愕然,彷彿未能完全理解其中之意。“請容臣明言,我未能領會您所說的含義。”

  秦長青認真地看着王賁,語氣堅定:“我的意思是——請保重你自己,並儘可能活得長久些。我相信您早已料到了我的到訪,並或許預料我會施壓於王家或試圖結納,但從始至終,您都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物,因爲我堅信:一個活着且在場的您,遠勝過一名離世的將領。因爲大秦依然亟待您這樣的忠臣保駕護航,”秦長青的話語緩緩而真誠。

  對大多數人來說,王賁是大秦的一個不確定因素。他還活着的話,很多事情將會受到影響,就連始皇的決策以及朝廷的局面都會發生變化。因此,若是換作其他人,肯定希望能夠儘早看到王賁離開。

  如果王賁一旦離世,

  大秦就不會再有什麼變數。

  一切又將回到最初的平靜之中。

  胡亥將失去倚仗,秦長青能夠穩定地壯大勢力,不斷擴展優勢,而扶蘇則可以全力以赴,在北方爭取更多人心的支持。朝中的大臣也不必因王賁在場而不時揣測乃至擔心,始皇更能無後顧之憂地獨斷朝政。

  從某種角度來看,只有失去活力或沉睡不醒的王賁纔不會帶來什麼麻煩。

  於是當聽到秦長青所說的話之後,王賁顯得十分驚訝。

  他皺了皺眉頭說道:

  “老臣的身體早已日漸虛弱,現在也只是勉強撐着,命懸一線而已。我究竟能撐多久早就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了。況且臣已經多年未涉足朝廷事務了,當今朝裏英才輩出,爲何還指望一個老人的扶持?憑老臣現在的身體情況,怎麼可能再去重歸朝堂呢?

  老臣愚鈍,不懂公子的意思所在。

  “望您能解釋一番。”

  秦長青淡淡地道:

  “我會不知通武侯您的身體狀況嗎?”

  “但我現在所說的一切皆出於真情。”

  “的確有個人的考量在裏面。”

  “近日我才深刻地明白根基的重要性。”

  正因爲忠誠的老秦人緊密團結,秦國才能夠統一六國。正是因爲這羣人始終捍衛國土,秦國才能夠禦敵千里之外;正是他們上下一心,使得國家能夠穩固民心。而現在,這羣曾經保衛家園的壯士們已經被分派到了各地——他們有的被送往了嶺南,北海,有的去了淮北或淮南,更有的已經到了遼東。可以說,老秦人早就在各地散落了。

  “如果連根本都不能維繫,國家如何得以安泰?”

  “我們的國策就是農業戰爭兩方面發展。”

  “然而儘管戰況看上去平靜了下來,但這幫忠臣勇士還未完全迴歸家園。假若世界是真正的和平與安寧,國政無任何麻煩的話,秦朝確能繼續穩固其政權,可當下局勢複雜且六國舊臣蠢蠢欲動,力求復興,企圖奪回曾經的權力領土。

  “以歷史的經驗來看,這場復興的風暴將再度來臨。”

  “但是那時,還有多少老秦人會選擇爲了他們的國繼續戰鬥呢?”

  “王賁你在朝廷、在關中、在軍隊中極具有威信,如果一旦天下局勢出現動盪,你現身安撫,必能提振士氣,增強軍隊內部的凝聚力,確保我大秦基業不會喪失。”

  另外,既然我秦國已然覺察到了根子上的一些問題,必定會對這些不利影響作出彌補措施。不過這個調整階段肯定會伴隨着種種不適,有你在場就能平息這些反對聲音,使這個過程儘可能平順地完成

  “這纔是王賁對於我國最大的價值!”

  還有一點。”

  “我的確懷有一些私心,王賁你對於軍中和官場都有着極大的影響力,這可能影響朝廷走向。我對目前朝廷形勢不太滿意,或許以後還得麻煩侯爺幫忙清理朝廷中不適宜的人選。”

  “不論是從公還是從私的角度,我都真心期待侯爺能夠活下去。”

  我們秦國建國實屬艱辛。如今那些功勳的朝中長輩一個個離世,隨着我父親身邊的幫手越來越少,而如果侯爺仍然健在的話,可讓父皇有所寬慰。

  秦長青嘴角揚起微笑。

  看着眼前的王賁深邃的眼中滿是觸動,拱着手說:感謝公子的坦誠告知。我這躺在牀上不起作用的人哪有公子您信任的資歷,老臣

  “我真是慚愧至極。”

  秦長青微微笑了笑:“通武侯不必過分客套,王氏家族對我大秦國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