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開墾南部

作者:偉棟
要想真正利用嶺南的土地,就必須要改造這片土地。

  然而,改造嶺南談何容易?

  在歷史記錄中,華夏先輩付出了鮮血與汗水,才得以在戰亂之後開墾南部。若沒有戰爭,南部恐怕久未得見天日。

  秦長青微微搖頭,收斂思緒。現在他還不需要過多擔憂長遠問題,眼前緊要的是如何以最低成本攻克嶺南。

  秦國有着不可承受的歷史負擔,秦長青必須慎重考慮每一個決策。

  在室內走來走去,實在沒有頭緒的他,燒掉了吳芮的密信後,前往了華府。他對軍事並不在行,所以決定找擅長此道的人求助。

  楊端和、羌瘣等人忙於政務不便拜訪,但華府的主人華阜已經退居在家。考慮到他們之間的長期交往,秦長青決定向華阜求助,後者無疑是當下的最佳選擇。

  到了華府,

  華阜聽到秦長青拜訪的消息後心頭一顫,並不是擔憂別的,而是生怕其孫子華要惹出了麻煩。擔心華要得罪了這位年輕的十公子導致不滿,而使後者爲了維護自己的面子特地上門警告華要。

  畢竟前車之鑑歷歷在目。

  想到這兒,華阜又搖搖頭,覺得自己未必有必要過分憂慮。當初聽聞華要坐上了尚書省的高位,華阜曾激動萬分,畢竟是自己的後裔得到了這樣的重用。將來若是秦長青掌權,華府自然也會更加顯赫。

  不過近段時間朝局**無奇,此時秦長青突然到訪讓華阜不由有些緊張,心想雖然目前華要深受重用,但由於沒有豐富的政務經驗,一旦在尚書省出現重大疏漏,很可能遭到罷免。

  於是華阜略微猶豫片刻後沉聲道:

  “快,快迎接十公子。”

  說完便急忙往客廳方向而去。華阜也許並未注意到,過去對待秦長青,他總是保持一份長輩般的輕鬆心態,而如今隨着秦長青權力日益鞏固,他的態度逐漸變得愈發尊重甚至隱隱帶了些畏懼之意。

  很快,秦長青步入客廳。

  一如平常,他禮貌地道了聲:“拜見右庶長。”

  華阜則恭敬回覆道:“公子親自登門光臨,未能親自迎接,還望公子海涵。以十公子日理萬機之軀,有何事宜派小吏前來說一聲即可,怎需親自勞駕?可是關於華要在朝中犯了什麼事嗎?”

  秦長青搖搖頭解釋說:

  “右庶長不要擔心,”

  “華要做得不錯,我沒意見。”

  “這次造訪並非爲了尚書事,而是關於嶺南的局勢。”

  聽得此言,華阜鬆了一口氣但眉頭仍舊微皺:“嶺南?難道嶺南最近又有**?”

  秦長青點頭道:

  “早年間有一位故交來自南方,現今擔任吳縣令。他近日給我來了一封信,告知百越部族近期再次越過邊境,並**秦人,導致上百人遇難。他希望我能向陛下呈文請求出兵攻打嶺南。”

  “鑑於我對嶺南不太熟悉,希望能聽聽右庶長的意見。”

  “希望您能毫無保留地說出來。”

  華阜認真回答:

  “公子所託,我義不容辭。但對於嶺南的瞭解我也不多,主要是來源於楊【老實說,最近在追更的小說閱讀體驗非常好,.yeguoyuedu無論是安卓還是蘋果系統都能用,還可以更換源、調整語音閱讀。】

  “當年是武成侯站出來反對的。”

  “武成侯說:‘楚國掌控南海幾百年以來,一直沒有讓南海徹底融入中原,足以證明,越人根本沒有臣服中原的想法,也沒有融合的意思,他們只是借用了楚國的技術來壯大自己。’”

  “事實的確如此。”

  “越人憑藉楚國提供的各種技術,由最初分散的一些小部落逐漸成長壯大,直至今天發展成爲覆蓋多個郡的大部族。如果不加以約束,不需要一百年,南海的各個民族必定會進入蠻亂的爭鬥狀態,就如同北方的胡人和匈奴一樣。”

  “無論如何。”

  “南海終將成爲秦國的心腹之患。”

  “再想收回,難度將非常大。”

  “缺乏文化的傳播。”

  “南海最終必將威脅到華夏文明!”

  “甚至,在華夏力量衰退,而南海強大的時候,南海未必不會對華夏產生覬覦之心,那時他們野蠻入侵,華夏文明可能就毀於一旦。”

  “正因爲這些原因”。

  “加上當時頭曼單于統一了匈奴,有南下侵犯的跡象,爲了防止腹背受敵,同時也爲了避免長遠的問題發生,朝廷決定發動攻打百越的戰爭。”

  “一舉搗毀了越人的根基。”

  “同時在嶺南地區新設立了番禺、桂林和象地三個郡。”

  “然而之後由於士兵不適應當地的環境,加之糧草運輸困難和糧道被切斷,朝廷不得不撤軍,這才形成了當前的僵局。然而,越人的大部分已被消滅,只有少部分殘存在勉強維生。”

  “假如朝廷再度發兵。”

  “一定能一舉攻克嶺南,並徹底滅絕越人。”

  “讓南海重新歸回華夏!”

  說這番話時,華阜的語氣堅決果斷,眼神充滿鬥志,猶如一把出鞘的寶劍,鋒芒畢露,寒氣逼人。

  秦長青並沒有作出回覆。

  他知道華阜的意圖,

  但他很清楚,嶺南炎熱潮溼的氣候,老秦人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適應。若再次引發疾病,勢必會導致嚴重的傷亡。這樣的做法豈不是損害了自身的根基?

  這不是秦長青希望看到的。因此他緊鎖眉頭思索。

  在這種情況下唯有武力纔行通。

  此時,

  華阜發現秦長青似乎有點不同尋常,並未多言,而是用充滿疑惑的目光打量着他,想弄明白爲何秦長青會如此憂慮。

  忽然,

  秦長青想到什麼,猛然擡頭問道:“右庶長可知曉,百越族的數量有多少?他們和越族人關係如何?我們能否利用他們對抗越族人?”

  華阜眉頭微皺。

  回答道:

  “幾乎彼此敵對,紛爭異常激烈。”

  秦長青的眼睛一亮,隨即說道:“既然如此,我們爲什麼不把百越族的人編入軍營?因爲他們對嶺南非常熟悉,已經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如果他們願意爲秦國效力,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戰鬥力還能減少人員傷亡。”

  華阜猶豫片刻搖了搖頭,

  沉穩地說:“恐怕這樣做並不可行。”

  “雖然百越確實和越族關係惡劣,但實際上,各個地方的百越人都較爲鬆散,難以凝聚一心。況且,在前次的嶺南征討中,大軍也曾殺了無數百越人,這幾年他們也未能很好地進行融合。如果試圖讓百越人爲大秦效忠,絕不會容易。倘若他們在心中仍懷揣反抗之念,屆時必將在軍內激起一場大規模**,對大秦的危害將是極大的。我雖然理解公子的想法,但並不贊同這種舉措。此外,老秦人們從前的挫折經歷中獲得了寶貴的教訓,本次他們一定會做得更好,絕不會走舊路。”

  但是,秦長青迴應道:

  “右庶長的觀點有偏頗”。

  “如今全國已經一統,無所謂新人老秦之分。歸秦之後,百越人便是秦人,他們應當符合服役的要求。面對嶺南酷熱氣候,並非長期在此生活的人難以忍受。怎能耗費關中的力量來做這件事情?”

  接着,秦長青又補充,

  “右庶長也提過了這一點”

  “百越是當年隨越族南遷的部分,而其和當地越族沒有血脈關聯,兩者互相敵對。他們來到嶺南的歷史悠久得多,跟越族之間的矛盾更是深重。”

  “可能說得不對。在對抗外來勢力方面我們可以團結一心。畢竟百越人認同華夏文化,在對抗外侮時攜手前行或許真的可能實現。這樣也不一定會帶來問題。”

  【一個跟我讀書十年的好友推薦了一個讀書軟件“”,非常好用,適合夜間駕駛或者

  “當年楚國並未在南海設置官署管理,可能是覺得嶺南地區貧困落後,不值得過多投入精力和資源。於是就放任越人自行治理,同時也挑撥百越與越人之間的矛盾,以此作爲制衡手段。但是,大秦並不是楚國。”

  “楚國尋求的只是安土重遷。”

  “而大秦志在全球一統。”

  “天下之地,皆是王之領土;四海之內,盡屬王朝忠臣!”

  “不論是趙國人、楚國人,亦或是百越人民,最終都將成爲大秦之百姓,遵循秦法,安居樂業,不再有國界分隔,也不復有人種之別。”

  “而戰爭是最有效的推手!”

  秦長青表情凝重。

  華府眉毛一挑,仍有些不太贊同。

  誠然秦長青的話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然而,戰爭本身是殘酷且具風險的,一旦戰敗,將會給秦國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因此朝廷纔會過度依靠秦國老將。

  因爲他們可靠,又令人放心!

  華府說:

  “對公子的志向,我非常欽佩。”

  “但戰場上的事情不同於平常。”

  “如果決定開戰就必須全力以赴;如果不是全勝在望則不宜輕舉妄動。即使越人如今處境堪憂,隨時都可能遭大秦鐵騎殲滅,我們也要竭盡全力——爲了振奮軍心、雪恥以及確立南方的穩定,必須傾全力進攻。”

  “朝廷是不會同意公子這種想法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