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壯志滿滿

作者:偉棟
“即便當初統一六國時皇帝雄心壯志滿滿,但始終面臨的挑戰在於誰能夠承接這種持續發展的趨勢。不管是太子扶蘇還其他的幾位皇子都沒有展現出能沿承先皇遺志的特點——他們並沒有沿着**的腳步來領導治理。”

  “政治理念的不同纔是根本的分歧所在!”

  “所以無論秦王朝內部發生何種轉變都無法讓六國貴族們感受到真正的威脅,因爲普遍認知是在始皇離去的同時政策也會隨之結束。”

  “然而自從第十皇子的真實身份揭曉並在近年來的成長曆程逐漸明晰之後,六國的舊勢力也開始產生擔憂,因爲您與其他皇子截然不同;您並不是成長於王宮中而是從民間脫穎而出的。”

  “現在通過陛下給予的機會進行鍛鍊,您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感以及獨創性的管理哲學,尤其是令人不安的是,您的施政方針正是在繼承和發現**構建的政治體系的基礎之上的。”

  “也就是說,一旦十公子接手皇位,完全可以延續始皇帝的願望和理想,更重要的是,十十子注重人民的生計與健康,這就意味着與其他王子不同的是他絕不會有那些不符合現實或不顧民衆感受的行爲。”

  “除此之外。”

  “您擅長醫療。”

  “並且醫術極其高超。”

  “依您高超的醫療技藝來說是不容易出現生命安全的問題的。”

  “第十皇子現在正值二十二歲上下,如果將來您上臺掌權後,只要不是倒行逆施,時間將站在我們一邊,耐磨的時間會讓許多反對勢力耗損殆盡,到時候依靠您的才能應該可以輕易化解所有抵抗。”

  “如果我們爲秦國贏取數十年的發展期。”

  “那麼秦朝就能穩固天下局勢了,而那時的世界將不再有變局,終歸屬於秦!”

  “目前局勢仍然不夠透明,仍有不小的不確定因素存在,但我已經是垂暮之人,不再願意浪費剩下的歲月,我想看看大秦第十子究竟能把世界帶向哪裏。”

  “同時,我希望能夠同其他對手過過招。”

  “唯有這樣纔不辜負我多年的學識和修爲。”

  “然而。”

  “如果您接受

  秦長青凝視着蒯徹幾秒,並未多說一句。只是說道:“既然你決心加入秦廷,我會向父皇引薦,不過職位可能不會太顯赫。”

  “但是……”

  “也並非無可爲之法。”

  如今,越族屢次侵犯南疆,秦國恐怕很快便會派兵。然而我以爲,單憑派遣老秦人士兵奔赴各地嚴寒酷暑地帶,並非長遠之策,故此我希望改弦更張——改爲徵召南疆的百越與原楚地之人蔘軍。”

  “但既定戰略已久。”

  “要更改殊不容易。”

  “一時半刻之間,我無良策,先生能否指點?”蒯徹聽到秦長青的話,

  撫弄自己的鬍鬚,目光中透露出沉穩與智慧。如果首次提議失敗,將來可能會受人輕蔑。況且此舉也可能是一次對十公子能力的考驗,他需細細琢磨方能應對。

  良久,

  蒯徹說道:“朝廷或許只是爲了避免額外事端,儘快吞併南疆使其臣服於大秦,而十公子的關注點在於長治久安。兩方並無明確對錯,只不過着眼角度各異。”

  “要想讓決策層重新思考確實不易。”

  “卻也有可能達成。”

  “君上致力於推行全國統一大業,那麼萬事均應以此爲依歸。”

  “而在邊緣區域如南疆,混居者繁多,唯有以人爲本的方法最合適。”

  “古人有家國一體化的做法!”

  “今天,我們便可以實現這一統合!”

  秦長青默默唸了一遍,

  “家國一體化,衆志成城?”

  蒯徹接着說:“這不只是對君上的說服問題,更是朝中諸多官員是否贊同。故此除了依據始皇帝的大統一願景作爲根基推動以外,再無它法可行。你曾經提到過大秦之治在於大統一體制,這一理念的核心就在於消弭邊界觀念與溝通壁壘,如此理想狀態裏又怎會有秦人或非秦人的差異呢?”

  “所以,你要做就是打動始皇的心,使之一變現有策略——此所謂知難行易!”

  聞此,

  秦長青略微點了點頭。

  “先生言之成理。但還有些疑慮——即使成功說服始皇帝,如何執行呢?百越南來投誠才幾年而已,同秦國人尚未融爲一體。若將其徵招進軍,可能引發紛爭;這會導致軍中不和。”

  “敢請先生有何對策?”

  說完,他對着蒯徹行了一個謙遜的拱手禮。

  蒯徹再次捋順鬚眉。

  眼中精光一閃。

  緩聲道:

  “此問題確實難以解決。”

  “秦兵跟百越是前敵人,如今要求他們攜手抵抗外敵;即便一開始他們能做到相互容忍,內心仍會有芥蒂,秦兵會本能防範百越人士,反之亦一樣。”

  “但,您遺漏了一個關鍵。”

  “歷經戰國數世紀之戰火,百姓真在乎這場戰爭嗎?”

  他們並不在意。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在無數個世代中一直在打仗,早已經習以爲常,親人的生死別離,早已見怪不怪;對這些人而言戰爭早已成爲生活的一部分,只知道遵照上層貴族的指令行事。

  這些人的期望簡單而樸實。

  他們爲了求生存而拼搏!

  如果要收編這些人進新編制裏,只需要對他們說明一件事情

  “打仗能夠得到什麼?”!

  話落時,秦長青眼前忽然閃現一絲明亮。

  他明白了其中的意義:百越大部不畏征戰;朝廷正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使百越心服口服爲國家服務。

  他也想到一些後來時代的策略,

  秦長青山靜說道:戰爭爲什麼燃燒起來,爲什麼會有紛擾不止的一連串事件?天性的驅動無法抑制,但我們心中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困惑。爲了保護國家與民衆而舉起的拳頭究竟是在對抗什麼樣的**?如何通過堅定內心驅除疑惑。”

  “我們爲什麼而作戰,爲什麼需要繼續奮鬥?”

  “是時候大秦需要回答這個問題了。”

  長期以來單純消費秦民的信任終會耗盡。唯一方法是讓全世知曉秦軍是爲了何種信念奮鬥,才能保持不衰的鬥氣。

  在統一天下之前答案也許是爲了和平”、爲了終結殺戮。

  而統一之後,這一答覆仍然大致不變:他們的戰爭是爲了後代不經歷這樣的戰爭,爲了未來的穩定。

  百越現在爲誰奮戰?

  爲秦國本身?

  或爲其民衆?

  “皆不然。也不應如是”。

  “他們真正是爲了自我而拼搏!這也是功勳爵位系統背後更爲深遠的意義體現之一。”

  如此方得

  “百越子弟入伍,爭取戰功,不僅是爲自己贏取軍功爵,贏取田地,贏得尊嚴,得到尊敬,提高自己的地位,還爲了南海將來的安定與繁榮,希望子孫能夠在和平中成長,安居樂業。”

  “他們渴望安寧與幸福,遠離戰爭、瘟疫與災荒。”

  “唯有祥和與安康!”

  “我現在明白了該如何勸說始皇了,知道了怎麼說服百越人加入大軍,以及如何去贏回老秦人的信任。”

  “先生高見。”

  “嬴斯年受益匪淺!”

  秦長青恭敬地對蒯徹行了一禮。

  蒯徹眉心微微一動。

  他的意圖並非這般深遠。

  他的初始意圖只是尋找讓百越人士兵爲秦效力的理由,但秦長青的思維更加深刻,考慮的問題也更長遠且觸及軍隊的基礎。

  看着秦長青。

  蒯徹拱手道:

  “公子過譽了。”

  “公子又何需給我這一份榮譽?”

  “這是公子的獨到見地,於我關係不大。”

  蒯徹不敢居功自傲。

  秦長青笑道:

  “如果不是先生的指導,我又怎能得出這樣的觀點呢?先生放心,我定會向父王引薦您。若您的智謀爲秦國所用,一定能夠造福萬衆子民。”

  “我在此代表天下感謝您。”

  蒯徹深沉地說道:

  “如果公子已有定計,但實際推行起來或許仍有挑戰,不知道公子有什麼打算?”

  秦長青回答:

  “這事並不是什麼難題,只需要軍中公正對待百越人士兵,讓他們與秦國人一視同仁即可。”

  “**應該明告百越人,他們參與軍伍與秦國人並無區別。他們也可以通過立功獲取軍勳,取得土地,並享受這份應得。”

  “百越人民參加軍隊保衛的將是家國。”

  聽完此言,

  蒯徹點頭同意,

  內心深處也開始對秦長青充滿尊敬。對於很多高位者來說,基層民衆的生命輕如飛草,可任意犧牲;但現在卻有了不同之處:保家衛國的四個字,簡單而又沉重。這會讓秦國士兵士氣更加高漲,同時增強他們對於秦國的認同與歸屬感。

  他的眼神變得異常複雜,他意識到過去的低谷。

  現在他才真正感受到,秦長青不僅具備寬廣的胸懷和宏偉的目標,更有卓越的戰略眼光。即使還未成爲儲君,僅靠他的影響就足以改變朝局,任何外來因素也動搖不了根基。

  此時的蒯徹更是堅定了要追隨秦長青的決心。

  兩人討論良久直到夜色濃厚,方纔散去。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