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新的高度
“這是可能危及生命啊!還好十殿下性格寬宏大度,並沒有在意。”
郭旦的憤怒並非虛假,如果秦長青不在場,早就令他閉嘴了。
蒯徹的臉上仍是一派平靜,笑曰:
“郭大人,在你的記憶中,難道十殿下不是一個豁達的人嗎?他連這麼一點點小事都不能容忍嗎?”
“可是……”
“十殿下絕非凡夫俗子。”
“我很期待未來在十殿下執政的大秦能達到什麼新的高度,是否能夠真正達到富國利民的治理之道呢。”
郭旦皺了皺眉頭,
疑惑詢問:“你覺得十殿下能達到如此高的層次?”
蒯徹搖了搖頭,
答:“這不僅僅是評價。”
“這就是十殿下將要去做的工作。”
“看看他現在所推動的事——衣食豐裕才能明禮儀。並且他早已洞見了問題核心,並開始以種種方式進行修正改善,儘管暫時看起來沒什麼效果,但隨着時間推移將產生驚人的變化,這並未被外部發現。”
“但這一切都逃不出十殿下的眼界。”
“十公子並非外界所見那麼簡單,他的心思極其深遠,目光獨到,當前看似波瀾不驚,實際上已經在朝歌中嶄露頭角。他也同樣是一個具有野心之人。”
“他的野心甚至不亞於始皇!”
“任何低估十公子的人,都會因輕視他而付出沉重代價。”
郭旦帶着狐疑的眼神看向蒯徹。
低聲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十公子一定會繼承王位嗎?”
蒯徹眯起眼睛。
冷冷地說道:
“只要十公子沒有遭遇不幸,皇帝位一定會是他來登臨。”
“即便是大秦已有另外的儲君也沒有意義。”
郭旦眉頭微蹙。
心中暗暗做出決定。
他打算把趙郡李氏中的李左車引薦給十公子。
長青
回到東宮。
秦長青並未立刻入睡。
他來到書房,繼續思索對策。
即便蒯徹已經給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案,但這仍然不完全夠用。如果不親自介入,歷史可能還會重演。他對任囂和趙佗並不十分信服。
除此之外。
他還計劃做一個嘗試。
但由於與任囂、趙佗二人並不相熟,有些事情難以商討,爲了避免出現意外,他也考慮換個將領。
君主提出問題。
臣子尋求答案。
朝廷中,秦長青作爲臣下必須自己找出解決的辦法。經過一番思考,他在腦海裏確定了一位合適的人選。
想吧。
秦長青滿意地點點頭。
他翻出一張新的竹簡,寫下了自己的想法。
自古以來,對軍隊將士的要求不高,只要他們聽到命令就服從旗令即可,但現在大一統後,這種情況應該有所改進。
至少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思想核心。
實現這一點殊不容易,特別是要在成千上萬名士兵中形成這樣的思想統一更加困難重重。
這項改變無疑是另一項重要的改革!
阻力極大,涉及範圍廣泛,並且會觸動很多利益。
儘管如此,秦長青仍然堅定決心,想做這樣的嘗試。
唯有這樣才能防止軍隊日後失去控制。
然而。
他也清楚。
這件事絕不可操之過急。
若動作過大,只會適得其反,引發許多將領反感,畢竟這是在剝奪將領的部分權力。
秦長青雙眼微微閉合。
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決定利用本次推行“大一統”,在軍隊中做一項嘗試,不觸碰將領的底線,加強官兵的思想教育,確保軍隊高度的集中統一。
他在竹簡上寫下了一些要點。
仔細審查一遍後滿意地點點頭,隨即將其扔進火爐燒掉。
然後,回到臥室休息。
夜已深沉。
……
沒過多久。
越人不斷侵擾邊界的事件已經滿城皆知。
朝廷上下無不震怒。
第二天。
會議中就有大臣提起這事,自此羣臣義憤填膺,紛紛主張出兵剿滅越人。
贏政坐在上座。
冷眼看遍諸位官員。
沉聲道:
“越人的猖狂行爲根植於昔日楚國未使南越融合入中原的事實,如今天下已定,南方應該納入大秦管轄。衆臣有何看法?”
“微臣楊端和願爲陛下陳言,陛下威加海內六國歸順,唯南海蠻子不知尊卑,不斷侵犯邊境,襲擾大秦子民。臣認爲必須派出大軍平定南疆,鞏固華夏。”
話落之際,周圍有數名官員贊同此提議。
一時之間。
討伐之聲甚囂塵上。
“既然你們一致認爲應當出擊,則針對如何對付南越,有何良謀或有何將領推薦?”贏政平淡說道。
一句話說完,殿堂頓時安靜。
沉默之後,任囂首先自告奮勇。
“微臣任囂請求帶領陛下大軍平亂南粵,使南粵之地歸屬大秦。”
接着,又有一連串人站起來。
“微臣羌胻願意隨往!”
“微臣趙佗請纓隨戰!”
“微臣李信亦是!”
“......”
在羣情鼎沸之時,秦長青也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然而父皇再三強調,天下不應有新舊秦人之別,各郡縣的百姓皆爲大秦之民。你們爲何只專注於關中的百姓?難道認爲大秦僅有關中的人擅長作戰嗎?”
“天下三十六郡,我們怎麼能讓數個關中郡的名聲擔負其治理與安寧?這合理嗎?”
“大家難道不覺這是多麼滑稽的事情嗎?”
四周沉默。
秦長青突兀的發難,使衆人始料不及,甚至連嬴政都爲之動容。
秦長青繼續說:“各位無言以對了?”
“我來代你們陳述理由。”
“因爲你們習慣使用關中的士兵,而關中的秦人民風強悍且善於指揮,每次的征戰幾乎都有大勝而歸的結局,參軍者都會得到功名爵位。所以你們關心的是關中的老百姓。”
“還有。”
“既然南海是個邊緣之地,而大秦上次失利後若再遭打擊將會對軍心造成衝擊。因此必用精兵,此外你們確實是不相信新秦人的忠誠,擔憂他們在關鍵時刻倒戈相向。”
“我的論述有問題嗎?”
“可能有些額外的原因,不過都不重要了。”
我今天出來表明觀點,就是因爲我覺得大家過於注重短期成效。
“大家確實帶領舊時秦人獲得了無數勝利,並且爲這些百姓獲得了爵位榮譽。但在天下統一之後,大秦既要抵禦北境匈奴也要征服南境百越。請問,你們有無考慮過帶他們歸來?”
“你們回來了。”
但是他們呢?
“或骨殖青山,或身裹馬革,或棄置於野地間;倖存的被指派駐紮邊防或者被要求移徙他處,這樣的人們,你們心忍?”
“常有諺:落花總需回源。這點,即使我是晚輩,也是知曉的,你們不會不清楚這個道理?
之前攻打南國失利,損失將近二十萬,剩下的仍然在前線勤勉堅守;將士長期遠駐異域,懷鄉之心愈漸濃厚。那時,**定下的南國平息策略是派遣中原地區的居民去融合。”
“當時,國家纔剛剛建立,華人數量大幅下降;唯有秦楚兩地仍有充足的人力,故計劃向榆中地區遷移三萬家來從事農作,同時將國家的大戶人家遷移進關中區域。這兩大遷移措施都無問題,
“而接下來,無論是北部或南部的邊境防衛,都被交付於關中的老百姓承擔。”
“這裏的關中人,並非僅僅是在那裏安家的居民,他們是那些世代在關中辛勤勞動的老百姓——他們奔赴前線,在生死線上徘徊,他們已經奉獻了很多,爲什麼又要離開祖籍,拖兒帶女地移徙?”
“如果被派到的地方土壤肥美尚可接受。”
“但那是什麼樣的環境呢?寒冷地帶在北部,炎熱地帶在南方,就算是強壯的青年都很難應對。況且還要拖帶婦孺老人?”
“勇敢的兒郎們不惜犧牲自我只爲贏得國家的安寧!”
“就是爲了下一代能夠免受戰爭的摧殘,”
“而這些英勇的行爲是爲了一個更好的未來!不是爲了讓他們再受一次困苦!”
【老書蟲摯愛的小說應用,野果讀物!真心好用!不管行車還是就寢都能幫你解放雙手,享受文字世界。.yeguoyuedu】
“他們有何大罪?”
“將士們浴血奮鬥,有的人長眠地下,有些人歷經十年方回,但是我看不到歸來的勇夫,只見到你們在朝廷爭權奪利,無視士兵們的血汗辛勞,輕視普通家庭的重要性。”
“諸位,你們難道就沒有一點點愧意麼?”
“父親屢次講明統一之後要消彌地界分歧,然而時至今日真正落實了嗎?”
如果連官員們都做不到,又怎能期待下屬的官吏們能夠執行?
“我們要的不只是言辭表達。”
還需要行動。”
“現今的越國人同樣是秦人,同樣渴望和平;他們甚至更加關注戰爭的結局。因爲他們面臨失去家園的風險。”
“我相信。”
“倘若招募臨近南海的民衆參與
長青
任囂道:“上次討伐百越時,我便是親歷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