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普通士卒

作者:偉棟
“少爺所說我們只顧自身的名譽和利益,絲毫不在意普通士卒的生命,這簡直是莫須有的指控。上一次討伐百越的時候,在尉屠雎將軍的統領下,我與趙佗將軍一起攻無不克,大敗百越勢力,此役艱苦卓絕,實屬罕見。”

  “連屠雎將軍都壯烈犧牲。”

  “這種慘烈代價如何能說出是爲個人私慾的話?”

  “如果我們是爲了自己的名聲與地位,怎麼會甘願置身如此險境之中呢?因爲我們心中無己,纔有這般奮不顧身打敗敵軍的精神。”

  “你這句話傷害得很深啊。”

  “再說,你並不瞭解嶺南通情。”

  “嶺南通絕不是一個安善之地,稱之爲險惡區域都不爲過。這裏的人民個性豪放好鬥,任何小小的矛盾可能都會引發大規模**,並且惡劣環境長期導致它處在華夏文化之外,不懂教化之道,不認**之道。讓他們爲大秦服務簡直天方夜譚。”

  “我們如何不懂老秦人的艱辛。”

  “但是,該怎麼辦呢?”

  任囂滿面無奈之色,彷彿蒙受了無辜之冤。

  秦長青冷漠說道:“就是因爲百越之地長久脫離華夏文化的薰陶,並不明白禮制,因而你們就把他們排除在外?甚至不給他們機會參軍?說這些不就是在傳達內心的固執看法麼?”

  “雖然無論是百越甚至包括楚人,在你們看來都是帶着預設偏見的眼光,但就是這種偏見,讓他們的文化被拒於我們秦國的體制之外。曾經,我們秦也同樣被東方的六國看作蠻夷之地、不通禮法且粗暴未明,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當時秦國真的如此,如何能成就統一天下的偉業呢?”

  “我們在談論的這些,難道與昔日的六國看待秦國有異麼?如若一直如此,那是不是說朝廷在聽之任之地縱容各個地區互相歧視呢?統一至今已有多年時間了,如再不樹立一個好的標杆,則所謂的大一統不就成爲一句空話嗎?”

  “日積月累之下,只有本土出生的人民被視爲真正國人;即便是國人,還分成新、老之別;其它地區的人民仍然被認爲是他國人;並且由於地域差異,方言及生活習慣的分歧持續存在;這樣的統一真的值得驕傲嗎?”

  “昔日,當我們討論華夏文化的延續時大家都提到過,爲何華夏雖有衆多優秀人民但常常遭受到其他民族的侵擾,究其根源便是由於內部爭奪不休,**自治的現狀造成的。因此秦國得以統一天下,消除所有的紛爭與混亂。按照我們的理想。”

  “我們應當是凝聚所有民族的力量來鞏固國家,確保國家和平,但現在又是如何?”

  “是否仍如同東周末年般無力,僅是表面統治着各地?這豈不讓人啼笑皆非嗎?”

  “確實如此。”

  “歷經漫長的歲月,中國社會的問題並不是能夠輕易改善的。”

  “這幾年,朝廷爲解決問題已做不少努力。過去阻礙華夏土地之間互通有無的道路封鎖、貨幣不通及水道分割等問題得到了極大程度的解決,但從當前情形看來……”

  “我們只解除了顯性的隔閡而已。”

  “而各位乃至整個社會內心中的歧視卻依然堅固不可破。”

  如此僅僅表面上的一體化到底有多大效用?各級官員沒有爲國家盡到責任的意識,老百姓也沒有歸屬整個華夏的文化共鳴,這不就等於是秦國的文化重塑嗎?

  對於重新整頓這片疆域,並不僅僅是拆除有形的東西而已。它要求我們消除民衆心理的屏障,讓人們在這個土地上有共同的理念與信仰。創立秦國的宗旨一直都是腳踏實地,而非流於表面,因此才能讓我們從西部貧窮的小國家一步步成長爲強大的大國,並隨後完成了統一中國的目標;可是統一天下後你們反而遺忘了這種實事求是精神。

  大家過於拘泥於傳統的做法與過去的繁華景象已久。

  我自己清楚自己並不擅長軍事指揮,但連敢於探索的勇氣都沒有怎麼體現作爲一個強國的行爲方式?如果說我國都不去接受包容它的每一個兒女,又憑什麼要求子民去遵循我國的法律?民心就是天心。

  若連你們都存有種姓差別,怎麼能達到全國範圍內的和諧共處呢?”

  趙佗道:“您說的話非常正確。”

  “然而,戰爭是一件重大事情,怎麼能草率處理呢?”

  “倘若部隊裏士兵懷二“當初大秦衰弱,後來孝公先祖推行變法,啓用軍功爵制,使得大秦擺脫疲弱,一舉成爲強盛的虎狼之國,軍功爵制的作用世人皆曉,難道百越之地和楚地的百姓就不能在軍功爵制的激勵下奮力向前?”

  “國家和個人的重要性早已經無法區分。”

  “對關中的士兵而言,他們是遠赴嶺南護國安邦;而對於百越及楚地的民衆而言,卻是守護自己的家園。我相信,百越和楚地的人們將會更加主動和用心,因爲他們身後的土地就是他們的家,就是他們的親人。”

  “這就是爲何他們會更爲努力的緣故。”

  廳堂之內沉寂了下來。

  秦長青的話擲地有聲。

  百越和楚地的民衆爲了守護家園而戰,同時也是爲了自身的利益奮鬥。

  如果放寬招兵門檻,可能會有大量的百越與楚地人士

  “這是關乎國家的重**忌啊!”

  “另外。”

  “自從討論南海問題以來,十公子先是反對調用關中的兵源,然後又試圖干預統兵將帥,現在更提議另設一個軍司馬,甚至推薦了一個完全在朝外、默默無聞的人物。”

  “十公子這麼做,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姚賈目光如炬地盯着秦長青。

  起初,他並不打算開口。因爲他知道,關於南海的戰略,從開國以來已經確定了方針,而執行的一直是關中的宗族。因此,看到關中宗族發生爭執他其實很樂於看到,然而沒想到秦長青竟然提及一個幾乎讓他遺忘的名字:他的師弟——蒯徹!

  二人雖然同出名師之門,都精於辯論。但在求學期間,姚賈常輸少贏,因此心裏頗爲不舒服,再加上他偏愛使用陰謀,導致他人對他頗有意見。這讓姚賈更加憤恨和嫉妒。

  他暗下決心:

  一定要出人頭地,要比蒯徹優秀,甚至把他一直壓制。

  在完成學業並周遊一段時間後,姚賈意識到秦國統一已是大勢所趨,於是果斷投靠秦國,並憑藉自己出色的口才穿梭各國,助力秦國實現統一。最終成爲九卿之一的廷尉。

  雖然他已經名揚四海,

  但他仍然覺得不夠滿足。

  這些年來,

  他曾試圖找到蒯徹羞辱一番,

  想證明自己遠勝過蒯徹。

  可蒯徹顯然早就料到這一點,並且始終避而不見面,甚至還多次留下言語嘲諷姚賈,這更讓他憤怒無比。

  原本姚賈已漸漸放棄,但如今秦長青重新提及這個名字,

  這讓姚賈再也按捺不住。

  他與蒯徹早已結下了不解之仇。

  而現在很明顯,蒯徹已經投靠了十公子,

  而且,南海這塊肥肉就在眼前。如果不阻撓,

  如果讓蒯徹擔任軍司馬,

  以蒯徹的辯論能力,

  他一定能贏得軍心。

  到時候,

  豈不是又要讓他名聲大噪?

  於是,

  他不得不採取行動。

  聽到這些言論。

  羣臣臉上露出驚訝之情,誰也沒有想到秦長青推薦的這個人,竟然引起了姚賈如此強烈的反應。

  一時之間,

  衆人目光在姚賈和秦長青之間來回,心中思索着這一切。

  秦長青淡淡地說:

  “一些新事物,難道因爲之前不存在,以後就不能有嗎?”

  “這一次的士兵有楚人、百越人、秦人,甚至還有六郡的各種商人和囚犯。如果沒有嚴格的管束和整合,軍心必會混亂,士氣必然下降。即使章邯將軍在場,我相信軍心也不會立刻瓦解。但是章邯的主要任務是指揮軍事,讓他專注於整合各部,未免太過於浪費人才。因此,我建議設置一個軍司馬的位置,專門協調軍隊事務,讓全軍齊心協力。”

  “再說,

  “蒯徹雖然名不見經傳,但這並不代表他無法勝任,更何況,姚廷尉憑什麼對一位不曾見過面的人帶有這樣的偏見?”

  “即便如此,即便蒯徹真的寂寂無名”。

  “昔日監御史和廷尉姚大人,何嘗不是自薦投效的?如今九卿位列之位,

  爲何不能允許他人投效朝廷?如今全國已經一統,萬民皆爲秦民,昔日的規定或許已不太合適,但是我們仍需要求賢才。”

  “如果我們此次能做到‘重金招才’的效應的話,

  我認爲這是值得的。”

  “況且,

  姚廷尉所說的‘蒯徹可能**人心、製造混亂’的確有這種可能性,但不要忘記了大秦擁有嚴格的軍法。

  “蒯徹若真敢**,

  章邯將軍豈是旁觀之人?秦軍依舊銳不可當!依舊足以剿滅叛賊!”

  秦長青毫不退縮,言詞鋒利有力。

  姚賈臉上的神色頓時變得陰沉。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秦長青鐵了心要推薦蒯徹。

  然而他怎能容忍這個一直被自己壓迫的小人物翻了身?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