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逐漸惡化

作者:偉棟
姚賈打算再次反擊,

  但還不等他出言,贏政的聲音已經傳來。

  “早年的國政策略可能已不符合實際情況,目前的紛爭暫且擱置,朕將在問詢過王賁的意見後再決定。”贏政問道,“諸位大臣認爲如何?”

  大臣相互看了一眼,

  誰也不願意反駁,

  紛紛表示贊成。

  伴隨着秦始皇帝的話音,廟堂之爭至此結束。等到贏政離去後,

  羣臣陸續散去。

  秦長青並未急着離開。

  他知道,剛纔說的話必定會讓關中的宗族感到不滿,出門一定會遭到他們的盤問,於是他在心中盤算了對策

  一旁。

  羌瘣等人也在紛紛表示贊同。

  秦長青輕輕點頭,開口說道:

  “各位的心思,我又豈能不知?”

  “然而,我此前在朝堂上所言,難道並非肺腑之言嗎?”

  “更爲重要的一點被大家忽視了,即楚地平民與朝廷中的楚系並不完全一致。楚地的土地兼併在逐漸惡化,兄長在我方時尚且可以有所壓制;現如今,兄長遠赴北方後,此情形愈發失控。”

  “此役南征大秦必勝無疑。”

  “按照我的策略來看,此番楚地將會涌現大量獲爵之人。根據律例,這些人會分得土地,這樣就能一定程度緩解楚地日益加劇的土地問題。雖然收效不會非常顯著,但也不失爲一種權宜之計。”

  “再說,秦**隊善於征戰。”

  “從統一天下以來,這些將士幾無喘息之際,持續的戰鬥強度即便是鐵打的漢子也有承受不住之時。況且,關中百姓對我朝已有莫大貢獻,怎能繼續使他們再歷苦難於蠻夷之地呢?”

  “另一方面。”

  “六國遺民的動向長期未定也是事實。”

  “爲了改變這一點,我也想以此契機讓他們產生一定歸屬感。我相信,此役後得到官階的那些楚民或是百越之民將會感激大秦。”

  “積土成山。”

  “相信如果大秦能秉持公允之道,在未來統一之勢必然可期!”

  可是秦長青這一番言論並沒有打動如楊端和一類的人,反而引起了他們不少的負面情緒。

  這一切都落入了秦長青的眼底。

  他知道箇中緣由。

  利益所在之處總有人來來往往。

  楊端和他的同僚們之所以如此關注南征是因爲他們早早便達成了一項祕密約定——將這場南征當作提升其子孫名利的好時機。現在由於他的一些改變使得這一切變得不確定。這讓他們怎麼可能冷靜下來?

  秦長青深深呼吸一口氣。

  溫和地說:

  “請諸位稍安。”

  “確實更改了一部分兵員配置方式,但同時也向皇上申請調集關中部屬五萬人進入隊伍。”

  此次調集的楚、越族士兵合計約十五萬人,當中不少缺乏對大秦國戰術的認知,因此必然需求一些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進行指導工作,此任務也只有秦國老兵可擔當。

  “我計劃建議聖上指派老秦國人爲各級基層**員如伍長與小隊長。”

  按照常規,同省人士將編排至同組內,所以大部份秦國舊部將被集結一處;不過仍有些會分配到楚地或者越族隊列之中,這項調度主要取決於總指揮的安排。章邯大將軍定能做好妥善處理。

  秦長青簡單陳述了他的觀點後。聞聽之下,

  楊端和等人表情略有鬆弛,因爲他們聽到了想要的答案。

  之所以對這個軍事活動如此重視的原因是希望能把家裏的年輕人送到裏面以求獲取功勳作爲日後升遷之路的基礎條件。

  這種建立功績的場合不多了。

  更何況,

  關中的大家族多出自軍功背景,他們知道自己與文官李斯或姚賈相比可能不太擅長權術鬥爭。因而並未打算從地方職務做起而選擇通過積累軍功直取高層位置。

  這對他們是一種習慣性的晉升路徑。

  聽了他的回答以後衆人都很滿足,因爲族內年輕一代還能進入到軍隊,而且是以基層小幹部這樣的身份進入,這表明他們在起點上就已超越其他人很多。如果在這種條件下仍舊得不到獎賞,則也沒什麼好抱怨了。

  另外一點,他也說清楚部隊依舊以老鄉聚集形式組建因此,不出預料族內的晚輩應該都是負責帶領那些出身秦地的老戰士去作戰楚國和南越之地人怎麼可能會有秦地的軍人那般勇猛呢?楊端等人對此表示極爲滿意。

  他們不再抱任何不滿足。

  殿下既然這樣精心籌劃,爲何事先不透露給兄弟們呢?”楊端嘆了口氣問着:如我們今天那樣**,怕是被六國內的官吏嘲笑一番了

  ”但是你如此周密細緻的想法的確值得我們的敬仰”。說此言時還朝秦長安行了一個大禮。

  其他看到此景紛紛效仿向他表示尊敬。

  秦長青搖了搖頭,苦笑着:“這一次確實是失誤,我太專注于軍事準備忘了提前和大家分享這些信息。好在這次各位都能諒解,不然真是尷尬了。”

  大家都互相看了一眼笑了開來再次和諧起來。

  不一會,

  楊端和其他人都先後離開這裏。只見他們的背影慢慢遠去了視線範圍之後,秦先生的眼光頓時暗沉起來低聲細氣地說着

  還是看走了眼。這羣人的能力遠遠超出

  “我這次在朝堂上故意挑起爭論,目的是爲了分散衆人注意力,最終目標已經達成。大家的注意都被兵力及將領的問題所吸引,而姚賈更主動跳出來質疑。然而,姚賈攻擊的目標並非軍司馬這個職位,而是蒯徹本人。”

  “現在一切條件皆具備,只等着父皇的首肯。”

  “只要設立了軍司馬這個職位,往後的大秦軍隊將會更難逃出朝廷的掌控行列。完成一統的思想建設以後,秦軍的戰鬥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提升,到時候的大秦,必定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陛下真的會同意嗎?”

  秦長青握緊了拳頭。

  他仰望天空片刻後,便揹着手離開了房間。

  他已做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接下來就是等始皇的決定了。他不敢,也沒有把握確定陛下是否真會認同此提案。

  長青

  暮色逐漸濃厚,白**會上的爭吵聲似乎已經消失無蹤,但是朝中的氛圍卻已悄然發生變化。李府內的李斯正坐在書房裏隨手翻看一冊《商君書》,但實際上,他的思緒完全不在此。

  今日朝會雖然討論的是南海事務,但會議的進程早已不同於往日。因爲自身並非行家,在這方面保持沉默。但隨着十公子的意見發表後,會議上出現了劇烈紛爭,根據往日的慣例,始皇該宣佈大臣集議;而今日,陛下自始至終似乎都未有意啓動議程。

  即使姚賈欲開口提供建議舉行朝廷討論,陛下也沒有留出這個空間,並且直接表明要聽詢王賁的意見從而停止了此論。

  始皇似乎已經無意舉行此類集體議政的會議。

  對此李斯之前雖已有感覺但仍持不確定態度;經過今天的朝會情況後,則基本斷定這一點。假如議政制被撤銷,國家大事的決策則會完全由上意**,朝臣的聲意將不再受到重視;這其中的利與弊他目前尚難以判定是善或惡。

  若從別種視角來看。

  這未嘗不是陛下表達自己不滿的一種途徑:對於朝臣的態度。

  於是李斯站起了身。

  他緩緩道:“從此之後,朝廷政務應該更加謹慎處理了。陛下已經開始戒懼百官並且產生不滿,估計未來還將進一步限制官員們的權力,但今天早上十公子發言,究竟是陛下的意思還是自主行爲呢?”

  “如果未經同意……”

  “那陛下對他實在是太寬容了。”

  “反之的話,那麼陛下對十公子賦予了太多的實權。”

  “除非……”

  “陛下已然認定十公子作爲太子的繼承者?”李斯仰起視線透着一絲迷惑。今日會議的跡象讓他心中逐漸充滿疑慮,同時也對他自己原有的看法變得不再如此確信。

  朝會之後的餘震絕不僅僅於此。

  儘管楊端和其他一些支持秦長青的人對此並不在意,而另外一方面,任囂及趙佗則對朝會結果感到極大的不滿意。

  任囂,身爲一位有着多年軍旅生活的將軍,在上一場對抗百越戰役中,曾經擔任副帥。在他之前的屠睢逝世後,依照邏輯推理,他應有機會擔任此戰役的新主帥,而且在當時,他的任命幾乎沒有疑問。然而這一切自從趙高的案情公開後發生了改變。他曾是趙高的舊交,在趙高一案中的影響使他對未來能否擔任主將是充滿了變數。

  現在,連參戰的希望也隨之消失。對此局面他怎會願意接受呢?

  趙佗也同樣是失望不已。

  他曾在對百越戰役中有過豐富的經歷,也瞭解自己的實力,實際上成爲主力指揮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在得知任囂受到了懷疑,他的心中頓時升起一線機會,開始頻繁地接觸一些關中宗族,並獲得了不少承諾。

  倘若局勢順利的話,本次征討的主帥非任、趙二人莫屬;他對自己能贏得這個職位也有足夠的信心。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