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推薦信件

作者:偉棟
即便在楚地曾出現了一些阻力,但也未影響大局,十萬五千裏外調派的兵員提前完成任務,再加上從關中招募的五萬戰士,總共二十萬士兵如今已經出發前往嶺南方向,抵達後將開始訓練新的部隊。但這事與秦長青的關聯已不算太大,他在軍隊中的事務上並不能直接插手。某日,他像往常一樣去到了尚書檯辦公室,達匆匆走過來行禮道:

  “公子,收到了來自魏國的一封信。”

  秦長青微微揚起眉毛,不置可否地說:“魏國麼?”最近確實有不少這樣的推薦信件,但他並未立即接受任何人。他明白許多士人逐漸認識到當前的政治風向標正在變化,並願意此時加入,不過,秦長青對他們的瞭解有限,並不會輕易錄用,畢竟這關係到未來的治理和發展。

  達解釋:

  “確實來自魏國。公子以前曾經叮囑過,只要有用紙筆寫來的信必須送到您手中。”

  聽聞這句話,秦長青猛然睜大雙眼,露出一絲驚喜之情。“是真的麼?那封信真是用紙寫的嗎?”

  “確切無疑。”

  說完秦長青連忙起身催促:“趕緊拿來。”

  達微低着頭呈上那信件。長青細細審視後放聲大笑,“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先前有了蒯徹以及李左車投奔而來,眼下還有陳平願意出仕相助。有了這麼多傑出之人才助陣,大秦的安定指日可待!”於是將這封信焚掉,以示決心。

  這封正是魏國戶牖地方的陳平發出,信的內容簡單直白,就是表達了願意效忠秦長青的願望,雖然漢初三位大功臣中未見陳平的身影,但其貢獻同樣顯著並且成爲了丞相之一,如果不是後來陳平與周勃共同平定了呂后的叛亂,那麼西漢的命運或將改寫。因此,陳平主動歸附的意義極其深遠。

  秦長青揹着手在房間裏緩緩移動,思考應該如何安排陳平的職務問題——重金求聘,這是不同於通過他人舉薦的方式。對於一個如此有聲譽和影響力的人物自願來輔佐秦朝的信號,無疑會極大地提高人們對秦國的看法,那些曾經對秦國持有輕視態度的士人或許會重新評價現在的形勢,發現秦國依然堅固如鐵。這一消息傳出,相信會激勵更多的賢士選擇支持大秦國,反之則減弱那些意圖反對秦國的力量。然而,安排職位成了難題,畢竟尚書檯的主要職務已經確定下來了;如何既不失體面又要顧及其他同事的感受,則是一個挑戰,但無論如何不能因這點失誤而失卻士人們對秦國的信心和期望,否則會弄巧成拙。對於這個問題他也是一頭霧水。

  他並沒有預料過會那麼早就受到名流前來歸順。

  原計劃中,當他與始皇約定的半年期限一到,尚書司的政績將會震動四方。屆時,尚書司必將名聲大噪,吸引大量人才的關注。接下來,他就可以有條不紊地擴展他的官署。

  一方面鞏固民心;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聲望;第三則是吸納各地的人才,確保官署內部能夠保持穩定。

  陳平突然的來信打破了秦長青的既定計劃。他眉頭緊鎖道:

  “朝歌那邊是斷然不能派陳平去。”

  “現在最好的辦法,便是先把陳平安排到咸陽來。”

  “這段時間主動上書推薦自己的文書太多,可以讓陳平負責這些事,並從中挑選有用之才。”

  思慮片刻。

  秦長青點頭認同了自己的方案。

  他擡頭看向站在一旁的達。

  說道:“我要寫封信,你直接把信交給陳平,並親自護送他來咸陽。告訴他,我對他會另有任用。”

  聽到這句話。

  達心中微微一顫。

  他很少見秦長青如此激動。

  連忙應道:“下吏遵命。”

  秦長青點了點頭。

  從竹筐中拿出一張空白的竹簡,輕輕蘸了點墨汁後,開始奮筆疾書。

  不多時。

  信件就完成了。爲了快速讓墨汁乾燥,他在爐火上稍微烤了一番。隨後,封好信,用繩子扎牢,並未用封泥封固。

  達恭敬地接過來。

  躬身說道:

  “下吏必定親手將此信送到陳平手上。”

  “請公子放心!”

  秦長青提醒道:“一路注意安全。”

  達回道:“下吏告退。”

  他腳步緩緩地退出大廳。

  秦長青重新坐在座席上,陷入了沉思。

  他甚至設想了蕭何與韓信前來投奔的情景。

  然而,

  他也明白目前形勢:蕭何與扶蘇交情深厚,自己雖然有一定優勢,但尚未真正佔據主動,短期內蕭何不可能轉向自己。

  至於韓信,

  可能還在四處漂泊。

  若能得到蕭何和韓信這樣的輔佐,一人主內,一人主外,內外結合。哪怕六國殘餘勢力多麼猖獗,也難以撼動大秦江山一分一毫。

  ……

  另一邊,在豪華府邸的書房裏,

  殷通正在揹着手來回踱步,神情陰晴不定。

  不久,

  他轉身看向自己的弟弟殷越。

  問道:

  “你如何看待項梁的提議?”

  殷越聲音低沉地說:

  “兄長,我覺得有些危險。”

  “據項梁來信提到,楚地的景氏、昭氏和屈氏不斷打壓項氏,意圖瓜分其領土。項氏不得不先下手,以除去威脅。但他們忘了之前兄長明確表示不再介入他們的紛爭。此時介入豈不是言行不一致?”

  “更何況兄長你也應當看得出來,”

  “大秦國勢依舊穩健,新政策已經漸次平穩,只要朝廷不再倒行逆施,那麼六國貴族難以掀起多大的浪潮。隨着日子流逝,六國貴族處境將會更加困難,萬一將來事情暴露,兄長恐會遭受連帶影響。”

  “所以,我不認爲兄長應插手此事。”

  殷通點頭同意。

  說道:

  “事實上,我與你的觀點相同。”

  “但我們之前已和項氏建立了聯繫,爲穩定會稽,我們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自從景氏、昭氏和屈氏從咸陽逃回後,不斷試圖收復失去的地盤,與其他貴族發生衝突,導致矛盾不斷升級。三大氏族的態度傲慢,地方**也對他們不感興趣。”

  “目前看起來這只是針對項氏一家的問題,實則可能是整個楚地豪族共同面臨的問題。”

  “楚民苦三大氏族之害已久。”

  殷越不解地問道:

  “兄長,你是何意?”

  殷通冷笑一聲。

  說道:

  “既然大家都對他們反感,我何不做個順水人情?畢竟這三大氏族是從咸陽逃出去的,本身就遭到朝廷通緝。如果我呈奏,肯定不會遇到反對意見。再加上這兩年間,這些氏族已經佔據了很多田產,這對我們的家族也大有助益。”

  “你的擔憂我知道。”

  “但是我們也別逼迫項氏走上極端道路。若是項氏走上絕境,後果很難預料。”

  “項氏貪婪得很,想分得三大家一半的領地。但他們敗家已久,有何資格開如此獅子大口。”

  “但我估計我們家能夠接受的是分一半的限度。過多地佔取會激怒地方官府及其背後的勢力。那時候必然會引發內部鬥爭。來日不多人識的人也不多,被那些官僚纏上,只會徒增困擾。”

  “所以我殷氏只能拿走一

  “我對楚系三氏並沒有惡意,無奈他們自身得罪太多人,我不過是借勢而行,順便取些應得的好處罷了。”

  “我在咸陽已有段時間了,也該在朝堂上有所作爲。”

  長青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好大的口氣!”

  嬴政聞言,勃然大怒。整個大殿頓時寂靜無聲。嬴政冷冷地看向殷通,問道:“既然你聽到楚地傳聞,那你就告訴朕,楚國這所謂的三戶到底是哪三家?當年數十萬楚軍都不是秦國的對手,何以如今如此囂張。”

  殷通從座位上站起。

  沉聲答道:“陛下,楚地流傳的這句話,臣最近調查過,據說這讖語出自**之際的楚南公,三戶分別是屈、昭、景三大家族。而在這**之時,這三家已被陛下遷徙到了咸陽。”

  “然而一年多前,陛下身體不適,給六國餘孽留下機會。他們藉機逃離咸陽。據臣探聽到的情況,這三家現在都留在壽春,那是楚國舊都。這三大家族聚集此處,怕是仍有復辟之心。”

  “其次,”

  “這三大家族本是朝廷逃犯,現在卻在壽春公然現身,卻沒有一個官吏去捉拿。臣擔心這些官吏已與這三家族暗中勾結。”

  “臣以爲,這事不可大意。”

  “這幫六國餘孽一心想要恢復昔日舊國。如果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必將引發混亂。因此臣懇請陛下立即派人抓捕這三個家族,並捉拿所有通敵的地方官吏,確保楚地安寧。”

  “此乃臣忠告!”

  殷通一臉正氣。

  嬴政凝視了一番殷通,繼而望向衆大臣,問了一句:“你們對於殷通所說的六國餘孽和官僚暗通曲款之事有什麼看法?”

  百官互相看了幾眼,無人敢先行發表意見。秦長青掃視了一下殷通,眼裏閃過一絲疑慮。

  他覺得這事有些詭異。

  屈、昭、景三大家族乃是楚地的老牌家族,歷史悠久達數百多年,在楚地的影響不可忽視。自從楚國**後,三大家族一直遭到嚴格監管,即便有勾結當地官員的行爲,也不可能如此囂張。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