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嘲諷一番
就在這一過程中,劉肥已經引領蕭何走入。
蕭何聽到了剛纔那番言語,覺得有點難爲情。但他並未作進一步評論。當看見是蕭何時,呂雉也略感尷尬,因爲她原先猜想是劉季的那些不務正業的狐朋**,心中有點不悅因此出言嘲諷一番,未曾想到來訪者竟然是他,這也使她面露一絲紅暈。
此時,劉季悠悠然走出了房門,發現蕭何到來也表現出了疑惑。“哦?你最近爲何來這兒啊?”
蕭何稍微冷靜,眼神卻緊緊盯着對方讓人心頭髮顫。“我是給你帶信來的。但是在此之前,我想先問一個問題。”他對坐在地上的劉季道,只見後者若無其事的開始理自己的腰帶,一副毫不關心的態度說道,“你說!”
蕭何問道:
“你是怎樣認識十公子的?”
“十公子?”劉季疑惑地擡頭,想了一會兒,搖搖頭說道,“十公子?蕭何,你啥時候也開始胡扯了?”
蕭何從懷裏掏出一封信函,遞了過去:
“這是十公子今天早上送來的一封信。”
“並且他指名要交到你手上。”
“你現在跟我說你不認識十公子?”
看到紙張上的書信,劉季雙眼一亮,毫不猶豫地接過信,拆開了封泥,把裏面的信紙取出來,饒有興趣地看了起來。
見狀,呂雉走上前來,看了劉季一眼,又看了看蕭何,問道:
“蕭長吏,你說的那個十公子,是大秦的那個十公子嗎?”
呂雉的神情中帶着幾分緊張卻又充滿期待。
蕭何認真地點了點頭:
“沒錯,就是大秦的那位十公子。”
蕭何的確定令呂雉愣了一下,她看着劉季,眼中閃過一抹疑惑:“蕭長吏,你是不是搞錯了?劉三怎麼會有這樣的朋友?”
在一旁的劉季聽到這話,滿臉不滿地反駁:“你這話怎麼說的?我劉三怎麼就不能認識十公子?十公子當年流亡各地,而我也曾雲遊四方。也許我還曾行俠仗義,正好救助過十公子呢!”
劉季義正言辭地說。
呂雉冷哼了一聲,顯然不信他這一套。
她太瞭解劉季了——雖然不至於坑蒙拐騙,但他遊手好閒、好逸惡勞在這一帶可是出了名的。隨即,呂雉從劉季手中拿過信紙,劉季不滿地瞪了她一眼,但也沒有太計較。
蕭何接着問道:
“這信中有沒有交代你要做什麼事?”
劉季點了點頭。
“十公子爲什麼會指定讓你來做?”蕭何沉聲問道。
劉季想了想,笑着回答:“因爲他覺得只有我能夠完成,別人辦不到。”
“你也未必可以。”
蕭何皺了皺眉,不解地看着他。
劉季微微一笑:“你見過十公子幾次?”
“只是一面之緣。”
“那麼你覺得十公子能認識我嗎?”劉季反問。
蕭何看了看劉季,搖搖頭說:“確實不太可能認識你。”
“沒錯,十公子不認識我。”劉季笑着說。“但是他爲何偏偏指定要找我呢?你難道沒想到嗎?”
蕭何追問。
“因爲我是劉季,聲名在外,即使是十公子也會另眼相看。”
蕭何靜靜地看了他一陣,突然大笑了幾聲。隨後,劉季收起笑容,嚴肅地說:
“是因爲其他人無法圓滿解決這件事。”
說着,他從呂雉手中拿回信件遞給蕭何。
蕭何接過,開始仔細閱讀。劉季繼續說道:
“你看明白了吧?信中提到此次十公子來到楚地與蒙毅同行,而信中特別強調蒙毅的性格過於剛直,但是你知道麼,太過剛直的刃鋒反而容易斷折!”
蕭何皺眉深思,問道:“所以十公子對他有意見嗎?”
劉季冷冷道:“豈止是有意見,簡直是討厭了!你沒見過這樣的人,而我見識多了,這種人固執己見,眼裏只有黑白分明的道理。殊不知,在把所有問題解決的同時,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若是真讓蒙毅查,恐怕會在楚地鬧出許多亂子。”
劉季停頓了片刻。
接着說:“就算把楚地翻個底朝天也沒用,終究是不能達到天清日朗的局面,也不可能!”
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
“像你們這些人總說什麼公正公開地解決問題,甚至是說皇帝犯法亦如平民般處置,但將所有人都處罰之後,楚地能真正變好嗎?”
不會!
長青:
蕭何不禁驚訝地問:
“你就敢去處理這事情?屈、景、昭三大家族和壽春衆多官僚都牽扯其中,這樣重大的事務就連我都望而生畏,你憑什麼呢?”
劉季滿眼信心地說:
“要說安撫民衆,供應糧秣這些,我不如你。但是在面對棘手事務上,你們都不如我。”
蕭何不解:“爲何這樣說?”
劉季淡淡答道:“別人做事往往不易掌控結局,唯有我劉三能適可而止。管理國家和管理一亭一樣,一切都以穩爲先,中庸之道不是也是這麼說的嗎?”
蕭何辯論道:
“不完全是這樣,中庸所追求的就是
“不過是人各有度,事需節制而已。”
蕭何皺眉。
他對這話持保留態度。
見劉季自有見解,也不再多言。
於是問道:“你真的決定接手?”
劉季一臉不解:“送到手邊的美食,爲何要拒之門外?況且……”
“十大公子也沒留給我退路。”
蕭何沉默半晌,凝視着劉季說道:“那你打算怎麼做?”
劉季咧嘴笑了,輕聲道:
“還能怎樣呢?”
“有多少力,辦多大事。既然十大公子這麼看得起我劉三,我也不能讓他失望不是。不然豈不是枉費多年的努力。”
說罷,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
一旁,呂雉面帶擔憂:“劉三,你還是得多想想。”
“蕭大人已經提醒,這事複雜,屈、昭、景這三個世家在當地歷史悠久,根基深厚,並非我們可以輕易觸及。就連蕭大人也不輕易動這些家族,你一個小小的亭長,卻要去攬這個活兒?”
劉季笑着打趣:“這樣一來,我萬一沒了,你還正中下懷,不就又能尋個如意郎君嘛。”
聽到這話,蕭何忙斥責道:“劉季!別開這種玩笑。”
然而劉季哈哈一笑,不屑地道:
“這位婆娘可巴不得我早日消失,不過娶了她,這一生也夠值得了。”
一番話說得大家哭笑不得。
蕭何看着他們倆,也無奈。
當初劉季確實把呂雉哄到手,而且自己比呂雉大十五歲,放在那時,相差甚遠。劉季多年來又總愛惹是生非,令原本不滿的呂雉更是牢*連年,兩人常常爭吵鬥嘴。
但這也已成了常態。
接着劉季收斂笑容。
認真起來,沉聲道:“既然我劉三敢接手,自然心裏已做好準備。根據信的內容可以看出,這三大家族是必須剷除的。”
“我雖不知道十大公子爲何知道我的底細,但他既指定讓我知曉此事,恐怕是對我的情況相當瞭解,也知我不是辦大事之人。”
“所以依我看,十大公子或許根本沒想過讓我直接採取行動。因爲我真的沒有那個實力。”
“再說,在森嚴的制度下,一個小小亭長又能做何事?難道還期望我去查辦郡裏的官員?”
“這不是逼我去送死嗎?”
蕭何點頭表示贊同,認爲十大公子確實不指望讓劉季調查當地官宦之事。於是接着問:
“你覺得十大公子希望你幹什麼呢?”
劉季眯起眼睛,語氣堅定地回答:“盯人!”
“盯着這些人?”蕭何疑惑地問。
“我認爲,”劉季繼續解釋,“十大公子僅僅是希望我能監視這三大家族的一舉一動,並留意他們近期聯繫的人及其動向,在他來臨之際,將這一切情報呈上給他即可。”
蕭何凝望着劉季,眼中流露出思考。
他發現劉季的邏輯與衆不同。
換做他自己,首先便會考慮實際行動。但是劉季不一樣。因爲知道自己無法深入調查而不自尋麻煩,且他的身份也註定了任何調查可能帶來的危險後果,這一點是其他人可能忽略了的問題所在。這正是劉季與衆人相異之處——他非常明白自身能力和應該做的事,知道何時該行至何處爲止。
也是因此,他們能成爲朋友,儘管如此……
這樣就夠了?
蕭何問:“單純地盯人是否太過簡單,這樣能讓十大公子滿意嗎?”
劉季大笑答道:
“何須多慮?!”
“足夠了。你只是長久停留在楚地,忽略了事實。”
什麼事實?
“你難道忘了?朝中不清楚關於楚地的信息。”
“長期在此,你會對當地的現實非常清楚,但在帝京眼中卻並非如此,千里之外,朝野怎麼可能詳知當地情況?”
蕭何恍然大悟。
劉季笑了笑:“過去朝廷對楚地有多大的實際認知呢?比如項、宋那些貴族到底身在何處?”
當然無從知曉。
他接着道:
“現在通過這些信息,朝廷新一步掌握了那些世家的具體方位,甚至他們相互之間的親密關係和勢力分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