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鑽牛角尖
秦長青亦不再說話。
他深信。
扶蘇已經聽進心裏去了。
扶蘇的確執着於一些觀點,但這並不代表他永遠不開竅;只是沒人給他指出來他容易鑽牛角尖。不是所有人都看得透這一切,連他也不例外。
但他知道最重要的是。
大秦不可倒!
一旦大秦傾覆,他們這羣宗室子弟只怕沒有一個能安然逃亡——六國餘脈怎會輕饒於他們?
此時此刻的重任便是確保大秦國基業長青。
穩固之後。
許久過後,
扶蘇擡眼看着他。
道:“我明白。”
“不會再有非分之念了。”
“請寬心。”
聞此,秦長青心中的壓力減輕不少。
“但我還有事相托兄長。”
聽到這裏,扶蘇微微皺眉:
“所爲何事?”
秦長青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眼神中帶有堅定。
淡然說:“未來一段時間內,希望兄長你不要隨意出宮,不要輕與外人來往。”
聽到這些,扶蘇的臉色大變:
“你想做些什麼?”
秦長青苦笑道:
“新帝需立威。”
“我要在朝廷燃一把火。”
“尚書司一事,我必會向父皇提出詳查。這必然會牽扯多人,在這過程中可能有部分曾親近之人求助於你。
我不願你牽涉其中。”
“真的要這麼做?”扶蘇聲音有些顫抖。
秦長青慎重地點了頭,
鄭重說道:“此乃權術。”
不得不如此,容不下一絲僥倖,也不可以有任何仁
“你只管去做吧。”
“我不輕易介入,只是……我希望不要牽扯太深,畢竟他們是大秦的官吏,罪不至死。”
秦長青搖了搖頭。
說:
“這事得父皇來做主。”
“並且,有些事情一旦開始,就不容易停下。”
秦長青態度誠懇。
他仍然對扶蘇充滿尊敬。
並不想兄弟間出現摩擦。
所以他提前告知扶蘇自己的計劃,以便讓他有所準備。雖然他明白扶蘇可能無法接受,但這已是最大的讓步。政治的法則本來就是你死我活。如今他已經佔了上風。
若不鞏固地位,恐怕別人會產生其他心思。
那大秦朝局勢必再次陷入動盪。
這是秦長青不願看到的局面。
秦長青向扶蘇鞠了一大躬,然後慢慢退出大殿。
此時此刻,殿內只剩下扶蘇。
他坐在地上,目光空洞地望向宮殿之外,眼前不斷地浮現這些年來的一幕幕經歷。自我反省過後,扶蘇慢慢從地上站起來。
“我確實不如十弟。”
“至少我沒有這般決心。”
“只是十弟這一登上高位,朝堂恐怕會不再安定。”
“十弟說的對,我確實以前缺乏主見。那些支持我的人並非是對我敬畏,而只是利用我來實現他們的目的。”
“可惜我明白得太遲了。”
“但現在不算太晚。”
“既然太子之位已確定,我可以徹底放下了。多年來一直遠離父皇,未能盡孝,將來只安心侍奉父皇就是了。”
“大秦就交給十弟了。”
“我,退出。”
當提到“退出”二字時,扶蘇的臉上掠過一絲不甘與猶豫,但很快便轉爲了豁達和釋然。他明白也許自己並不適合這個太子之位。
先前一心爭奪太子,主要是爲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給父皇看,表明他並不輸於嬴斯年。但這些年來發生的一些事使他徹底覺悟。
大秦再也承受不起他的動盪。
而父皇也不想有一個與其觀點背道而馳的兒子。
想到這兒,扶蘇臉上顯現出些許無奈。
他對仁政執着的原因,一方面是覺得這對國家有利,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自己的一種逆反——試圖通過它證明自己的執政理念是正確的。
當一切塵埃落定後,他變得從容很多,也得以更好地審視過往的得失。回首往事,可能童年時與父皇共同度過的快樂時光纔是他最珍惜的記憶,只有那段時光最純淨美好……
###長青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同意。
然而沒有人願意重提此前說過的話。
其實大家都心裏明白:如果嬴長青成爲太子,他們這些人都會獲益匪淺。況且,嬴長青曾明確表達過會對農家、墨家友好對待,作爲這兩派的高層成員,他怎麼可能小氣吝嗇?
只是直到現在仍有些困惑爲何局勢變化如此快速:不久前聽到的傳言還說嬴長青即將失去一切,但在短時間內形勢卻來了個驚天大轉變。
他非但沒事,地位甚至還上升了一個層次。
一舉成爲秦國未來的**,真可謂是萬人之上!
想想這些,大家也是內心振奮。
許辛冷冷道:
“我可承受不起這個稱號。”
“前陣子還聽到一些指責說我掩蓋農家、墨家人員傷亡的事實,企圖藉機將十公子送上斷頭臺。現在倒好了,都不記得了?”
“另外,各位當時不就想和儒學派一起逃離?如果不是因爲我,恐怕早就離開了,哪還會捲入太子之爭?”
“更何況。”
“各位之前只是受到了尚書司的壓制,並與十公子沒有過多牽連。現在他登上了太子的位置,難道就有你的功勞了嗎?”
許辛譏諷一笑。
這幾天以來他一直憋着一口氣。遭受了許多嘲弄諷刺,如果不是養性功夫了得,早已經崩潰,現在還能保持冷靜已經是相當不容易。
隨着十公子確定成爲太子,該是他重新擡起頭的時候了。
聽到許辛的話,衆人的神色顯得有些侷促。
確實,這些確實是他們最近講過的內容。
但是那時候誰能料到局勢竟逆轉如此迅速?
不過此時此刻自然不敢再提舊賬,只好搪塞說:
“這不過是
徐升道:“信中十公子已經明確說明,讓我們儘快趕到咸陽,並且將很快着手調查當初的泄密事件。此事關係到農家和墨家的聲譽,不容忽視。大家回去後務必準備好相關證據,以便早日解決此案。”
“我們必須爲農家墨家討回公道。”
“所有違法亂紀者必須嚴懲。”
“秦國的法律必須得到遵守。”
“我農家墨家多年奮鬥的成果怎麼能讓他人輕易竊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