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人情和好處
錢貨兩清!
曹衛國愛不釋手的拿着三足鼎香爐離開。
宋代貴族出身的趙氏皇帝文化素養極高,喜好復古,重視舊禮器。
三足鼎式香爐多是北宋復古的產物。
如果這真是一件宋代香爐,那他可就真的撿到寶貝了。
等曹衛國回到大隊的時候,呂金鵬和池平安已經到了。
這兩人一人蹬過來一輛三輪平板車。
這時候,村裏人已經幫着裝車。
三十多個麻袋摞在一起,然後用麻繩固定捆牢。
把這一批乾貨全部裝車,曹衛國向村長告辭。
半路上,曹衛國讓兩人在路邊等着。
他裝模作樣的去了趟河邊,然後拎着一麻袋魚回來。
“呂哥,幫個手,這次魚比較多。”
“好勒!”
呂金鵬下車跟着曹衛國到了河邊。
沒有看到人,只看到四個鼓囊囊,還不斷動的大麻袋。
“人已經回去了,咱們抓緊裝車。”
曹衛國道:“速度快的話,回到廠裏魚還是活的。”
兩人來回兩趟纔將四麻袋魚拎回車上。
池平安看着五大麻袋魚震驚道:“這麼多魚!”
曹衛國笑道:“那麼多村民抓魚,這些不算多,你們辛苦點兒,蹬快點兒,活魚到廠裏價錢給的高。”
“衛國放心!我可是喫飽飯來的!”
“我一定讓魚活着到軋鋼廠!”
呂金鵬和池平安使出全力,把三輪車蹬的飛快。
等到了軋鋼廠,兩人已經累的渾身溼透。
汗水順着脖子往下流,雙腿都止不住的打顫。
不過,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這拉貨可不是白拉的。
給軋鋼廠拉貨,這是有錢拿得。
只一趟,他們一人就能得到兩塊錢辛苦費。
跑一個來回,雖然累,但得到的多。
兩塊錢都快趕上許多工人一天的工資了。
如果不是有曹衛國的關係,他們根本接不到這種好活兒。
八百多斤魚卸下來,軋鋼廠可是一片喜氣。
採購主任更是樂開了花。
這一個月的肉食任務已經超額完成了。
要是長此以往,年底他絕對能受到嘉獎。
李副廠長也很開心。
伙食好,工人們就高興,他的口碑就好。
口碑好,他的前途就好。
曹衛國也開心。
八百多斤的魚都來自他的農場池塘。
自然軋鋼廠買魚的錢票,都進了他個人的腰包。
兩車魚一股腦的稱重入庫。
曹衛國也把錢給了呂金鵬和池平安。
拿到錢的兩人樂的合不上嘴。
呂金鵬滿臉笑容:“謝謝衛國!”
池平安十分興奮:“衛國,晚上咱們出去喝幾杯啊!”
曹衛國笑道:“今天我還有事兒,改日有時間我請你們。”
池平安道:“哪兒讓你請啊,你給我介紹這麼好的活兒,請客必須我來。”
曹衛國道:“咱們都是兄弟,客氣就可沒意思了。”
池平安和呂金鵬心中不由得感動。
曹衛國對他們實在是仗義!
因爲三輪平板車是租來的,兩人還要儘快還回去。
所有也就沒有多留,聊了幾句就離開軋鋼廠。
二大爺看着兩人的背影若有所思。
這兩人跟着曹衛國可沒少得好處。
讓他不禁有些眼紅,琢磨着讓自家也沾沾光。
他拉不下臉巴結曹衛國。
但劉光天、劉光福可以啊。
兒子得了好處,自然少不了孝敬老子。
回辦公室悠閒的呆到下班。
曹衛國在半路等着白麗娟。
“白姐!”
聽到曹衛國喊自己,白麗娟紅着臉走過去。
“給!”
緊接着,曹衛國伸出背在後面的左手。
兩條大鯉魚映入眼簾。
“謝謝!”
白麗娟開心的接過兩條大魚,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去我家吧,我給你做紅燒魚。”
拎着魚的白麗娟紅着臉低聲說道。
幾天沒有親熱,她有些想要了。
曹衛國開心道:“好啊,我去嚐嚐你的手藝。”
兩人有說有笑的一起回到白麗娟的住處。
院裏的鄰居眼熱的盯着兩條大鯉魚。
“那個就是白麗娟的對象?”
“長的還挺不錯!”
“還是長的漂亮喫香。”
“那兩條大魚,得有七八斤吧!”
“準是她對象給買的,以前白麗娟哪兒買過肉啊!”
白麗娟是到軋鋼廠工作後才搬倒這裏。
平日深居淺出,與院子裏的老住戶來往不多。
但時間久了,住戶也多少知道白麗娟的情況。
因爲白麗娟長的好,工作好,可有不少人給她介紹對象。
只是白麗娟眼光挑,一個也沒有相中。
到了住處,白麗娟想要做飯,卻被曹衛國一通打擾。
心煩意亂的索性丟下菜刀,一路轉戰到了臥室。
心滿意足後,曹衛國沒有留下喫飯。
溫存了一會兒就騎着車離開。
剛進了大院,三大爺就把曹衛國拉到家裏。
炒了四個菜,拿出好酒款待。
飯後交給曹衛國一個厚厚的信封。
三大爺鄭重道:“衛國,解成的工作你多費心。”
曹衛國面紅耳赤道:“三大爺放心,這事兒我一定盡力去辦。”
得到曹衛國的答覆,閻解成心花怒放。
滿身酒氣的回到家,宋玉蘭不高興道:“又出去喝酒了。”
曹衛國笑道:“剛一進院就被三大爺攔住了,這酒是在他家喝的。”
宋玉蘭指着桌子上的飯菜:“那這些咋辦?”
曹衛國道:“明天當早飯喫。”
正說這話,劉光天跑過來要請曹衛國喝酒。
曹衛國連忙搖頭:“喝不下了,改日,咱們改日再喝。”
劉光天失望的回到家,二大爺橫眉冷目的喝問:
“你這廢物,怎麼自己就回來了?”
劉光天鬱悶道:“曹衛國已經在三大爺家喝過了。”
二大媽驚訝道:“我說三大媽怎麼捨得炒四個菜,原來是請曹衛國喫飯啊!”
二大爺皺着眉頭:“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閻老西捨得請客喫飯?”
二大媽冷哼道:“你什麼時候看到過閻老西大方過,這飯絕對不是白喫的,十有八九是爲了閻解成的工作。”
閻解成畢業後一直幹臨時工,這是大院都知道的事情。
二大爺嫉妒道:“難怪!這閻老西倒是會巴結人,找上了曹衛國的門路。”
他一直想當領導,無奈時運不濟。
混到現在也只是一個工人。
反倒是曹衛國一個晚輩後來居上。
劉光天問:“爸,你不是拿着臘肉送禮了嗎?怎麼樣啊?”
二大爺沒好氣道:“哪兒有那麼容易,光憑一點兒臘肉就能當領導,那這領導也太不值錢了。”
二大媽嘆息道:“那臘肉豈不是打水漂了!”
想想那紅亮的臘肉,二大媽就忍不住嘴饞心疼。
二大爺板着臉道:“婦人之見,臘肉是敲門磚,你不敲開門,怎麼往上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