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死靈衛
雪冥盤腿坐在地上,一旁的小盆子裏有一團血塊,仔細看,能看出來是一條蟲子的形狀。
小白有氣無力地靠在景鬱腿邊,像在睡覺。
蠱王太兇太毒,小白不願吞噬,只將其帶出雪冥體外。
牧野正在給雪冥包紮手臂上的傷口,那是小白入體的位置。
景鬱回來時,牧野就跟她說,大雪球想到能在那麼快的時間內,用那樣乾淨利索的手法殺了霧家一族的人是誰了。
雪冥看了眼門口,繼續道:“後東禹派出,當時還被稱作小南將軍的……”
景鬱眼睛一亮,“是南隕城!”
“嗯,其放棄大部隊,只領精兵兩千入山搜尋逃竄山匪,力圖結束這場僵持一年的戰爭,還周圍百姓一片安寧。”
雪冥對上景鬱的眼睛,“但是不知是不是天意弄人,打了一年仗都不怎麼起霧的山林,在那一日大霧瀰漫,低頭不見五指。
且,此霧詭異,持續了整整一個月,小南將軍與那兩千人就困在了山中整整一月。
彼時,小南將軍所向披靡,無人可敵,意氣風發之時,立下豪言,只要三日,就會將那些匪徒鏟滅乾淨,所以他們只帶了三日的乾糧。”
聽到這裏,即便如今南隕城好好的,可景鬱一顆心也不免提起。
“然後呢?”
“那一月發生了什麼沒人知道,只是匪徒慣常逃竄山林,對林間的地勢一定比那些將士更瞭解。
小南將軍在林間呆了足足一月,一月後,大霧漸散,他自林間而出,兩千精兵全數隕滅,唯他一人活着。誰也不知道他在裏面經歷了什麼。
東禹軍史記載也只說,據小南將軍之言,他們遇到了一支實力極強的衛隊,他稱其爲死靈衛,因爲那些人面色慘白如屍體,不怕疼不怕傷,殺人不眨眼,宛若地獄惡鬼臨世。
後來九州就開始流傳出死靈衛的傳說,各國均稱曾遇到過死靈衛。其穿着黑衣,中間卻以白色寫着一個死字,出手狠辣,不留活口。”
很顯然,按雪冥的意思,滅了霧家全族的,就是這支死靈衛。
景鬱舉手,“不留活口,誰把關於他們的消息傳出來的?”
雪冥:“是啊,誰傳出來的呢?”
這世間,從死靈衛手下活下來的,可只有十四年前的小南將軍那麼一個。
牧野聽謝思編故事編多了,都不太信這些,道:“肯定是誰編出來嚇唬人的。”
雪冥輕輕笑了笑,繼續道:“死靈衛出世的那一年,九州震盪,其所到之處必然有人殞命,或皇親貴胄,或山匪歹徒,有時也有黎明百姓。
各國心驚膽戰,將其視作黑白無常,勾魂使者,家家戶戶每日每夜都供着大魚大肉,請道士和尚鎮宅,以此求得苟活。
也因爲出現許多道士和尚招搖撞騙,騙走了無數人的家產。那一年,雖無戰爭,卻也可說是民不聊生。”
“後來呢?”景鬱問。
“後來死靈衛突然消失匿跡,從此再沒有出現過,直到霧家全族的死。”
景鬱不明白,“你怎麼敢肯定就是死靈衛做的?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雪冥掃了眼門口,剛剛還隱藏極好的身影,此刻露出了一抹影子,分明在焦躁不安。
他道:“死靈衛出手,從來不留活口,殺人極快,而後便會無影無蹤。至今,沒有誰能做到這一點。
除此之外,還有一特點。”
他看向景鬱,“可還記得小阿菱說,有人還在做針線活就被殺害了。”
景鬱點頭,“記得。”
但她並未往心裏去。
“方纔聽大祭師說了些關於南疆的事,雖說南疆地處偏僻,大多住在山裏。可南疆的幾大家族,可說是人上之人,比各國皇帝還要奢靡幾分。”
牧野聽困了,加上折騰一天,累得要命,習慣性地靠在雪冥的肩頭睡着了。
雪冥動了動肩膀,讓他靠得舒服些,放低聲音繼續道:“大祭師說,南疆幾大家族,底下都有許多下人,平民百姓也大多靠着給他們做活計得些銀錢。”
景鬱明白了,“所以,霧家人不大可能會自己做針線活,更何況是在霧家主家的宅院,那裏都是霧家有地位的人物。”
雪冥不可知否,“而曾有野史記載,十四年前死靈衛所到之處,屍體遍地中,每每都有針線置於屍體之上。如此巧合,便不算是巧合了。”
景鬱微微蹙着眉,明白了。
是死靈衛殺了霧家,而這殺人不眨眼又實力強大的死靈衛已經十四年沒出現過了。
最主要的是,這支死靈衛……可能跟南隕城有關係。
也就是說……十四年前讓整個九州震盪,四處屠殺,人人懼怕的死靈衛,跟南隕城有關。
那……那些殺戮,也跟他有關嗎?
那一個月的大霧,南隕城在裏面經歷了什麼?
景鬱忽然想起第一次遇見青鱗巨蟒的時候,南隕城到處找她,看到她時,想也不想就跳下懸崖。
也許,他不只是害怕青鱗巨蟒傷她,畢竟那時巨蟒已經離她很近,要傷早就傷了,而她也沒躲,南隕城不可能看不出來。
現在想想,是因爲當時周圍瀰漫起霧嗎?雖不是大霧,可對南隕城來說,仍舊是他揮之不去的陰影。
雪冥忽然開口問她,“若是南隕城曾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你可會害怕?”
景鬱翻了個白眼,“誰不是似的?”
“那你可能接受一個會軟弱會逃避的男人?”雪冥不依不饒。
景鬱瞪他,也不知這人是不是清了寒毒和蠱蟲高興,話這麼多。
不過她還是老實回答,“你要是說南隕城的話,那我求之不得。他霸道我也喜歡,他在我懷裏嚶嚶嚶我也喜歡。”
“什麼嚶?”
“就是他怎麼樣我都喜歡,大雪球你是不是欠揍,挑撥離間是吧?打死你!”
景鬱衝雪冥揚了揚拳頭,兇得要命,“爺告訴你,南隕城就是變成鬼,爺也衝進陰間陪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