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車彭彭,旂旐央央

作者:全威
倭人武安撫衆賓客之後帶着伍封、楚月兒、吳舟和墨愛入了內室樂浪乘與倭人樹也跟了進來。

  衆人坐定之後伍封問道:“官爺果少爺傷勢如何?”

  倭人武道:“多謝大將軍垂訊小果只是傷了大腿只是皮肉之傷未及筋骨現已包紮好了正在牀上休養不能來拜見大將軍。”面上顯出又慚又惱之色。

  伍封微微一笑又問道:“爲何不見天鄙龍頭?”

  倭人武道:“他正在小果處。”

  吳舟與樂浪乘相識打過了招呼此刻無暇相述舊情吳舟道:“此事中間只怕另有古怪。”

  墨愛道:“倭人寨雖然不如城池般堅固但也不是平地大道盜賊怎能輕易來去連小姐也劫走了?”

  楚月兒也道:“我看這些盜賊的身手平平怎能輕易得手?”

  樂浪乘點頭道:“聽諸位這麼說我也覺得其中有些古怪。”

  倭人樹道:“我本在院牆守護小乘來時兩人還假鬥了一陣待一起到門口便見小果躺在地上阿葉也不見了。小果說歹人往後面去了剛剛纔走我們二人情急之下追出去連劍也忘了拿。若非大將軍趕來援手只怕我和小乘兩手空空就算不死只怕也好不了。”

  吳舟愕然道:“果少爺未傷到舌頭吧?出了事何不喚人呢?”

  伍封搖了搖手道:“此年官爺族中之事官爺心中定有所盤算也無須我們多口如今龍頭多半在查證事情。”

  倭人嘆了口氣道:“此事當真瞞不過大將軍。不錯小人一聽稟報便知其中的異處此刻龍頭正盤問小果。唉小果雖然不是小人的親生兒子總是我一手養大的今日竟會如此真是意想不到。”

  這時天鄙環匆匆進來向伍封和衆人見禮後對倭人武道:“姊夫果然是小果做的。他日間將木柵上的銅釘偷偷卸了下來晚上引人進寨早將阿葉弄走了腿上的那處傷是他自己刺的。”

  倭人武沉聲道:“這畜生爲會要這麼做?”

  天鄙環道:“他倒不是想害阿葉而是想引小樹追出去那些賊人早埋伏好想讓他們藉機害了小樹小果日後便能嗣官爺之位。”

  倭人樹驚道:“什麼?我視他如親弟他竟有害我之念?”

  伍封早猜是如此這倭人果既非倭人武的親子自不能與倭人樹爭位是以勾結外人想加害乃兄。這人的所做所爲與田政相似只是手段心計比田政差多了。

  倭人武道:“對方真是胡勝?胡勝區區四百多人竟敢與我們爲敵是否頭腦昏沉了?!”

  天鄙環道:“這個小果也不知道他只是在數月前找了胡勝願以千金之厚賜請胡勝暗害小樹。”

  伍封沉吟道:“就算胡勝以天做膽要加害樹少爺也不會挑在今天。他只須覓個機會待樹少爺落單時下手成算要大得多。今日官爺大辦喜事族中高手雲集府上不說別人單是龍頭和乘姑爺在他們便討不到好去。胡勝這時才下手豈非愚笨之極?恐怕胡勝後面還有人撐腰纔會如此。”

  倭人武點頭道:“不說別的只要今日能傷了小樹和小乘明日我們與東屠人的比武就大大不利了。”從他口氣之中可知明日比武的族中高手定有倭人樹和樂浪乘二人。

  倭人樹驚道:“父親懷疑是東屠人在背後搗鬼?”

  墨愛道:“不要說傷人就算攪得倭人寨一片混亂樹少爺與乘姑爺一夜沒個好睡也是被動之極。”

  樂浪乘嘆道:“就算如此他們也不必真的擄走阿葉!”

  伍封道:“他們是否想引倭人族中高手追出去救人呢?若是他們設伏倭人勇士恐怕大有傷亡勢力大減。”

  倭人武悚然道:“大將軍言之有理。我們倭人族僅四千多戶九族之中僅比玄菟族和天鄙族多一些人但他族始終不敢對倭人不敬便因爲我們族中有八百勇士和二千能戰的精兵尤其是我族中八百勇士一向被視爲夷兵之冠熟悉騎射、車戰和水戰以一當十誰也不敢輕視。”

  正商議時忽見慕元帶了平啓和招來匆匆回來。

  平啓道:“公子、官爺、龍頭小人與招兄悄悄到了胡勝的大營原來他們駐紮在林在山谷之中谷前設了埋伏欲對付追兵。”

  伍封與倭人武和天鄙環對望了一眼伍封問道:“他們大約有多少人?”

  招來道:“營中有四五百人不過小人看谷前有上千人正在大挖陷坑又在周圍埋了無數竹刺不像普通賊盜所爲。”

  倭人武點頭道:“果然還有其他人胡勝手下只有四百多人那千多人只怕是東屠族人了。”

  平啓又道:“小人見營防頗弱便與招兄潛入營中找到了阿葉小姐。”

  樂浪乘與倭人樹齊聲問道:“阿葉沒有事吧?”

  平啓點頭道:“倒沒有事小人看胡勝還派了兩三個健婦侍侯。偷聽那些健婦說話才知胡勝聽了那人的回報十分驚駭不敢傷害小姐。不過他似是想以小姐爲質到萬一事情無法收拾時來脅迫倭人。我們見賊子人數不少若冒險相救卻無把握將小姐帶出賊營是以不敢動手。”

  倭人武哼了一聲道:“我倭人武豈是能受人脅迫的?小樹你去招集族中人手隨我去將這些賊子一併剿滅。”

  伍封沉吟片刻道:“在下看此事官爺不必出面否則只會加深了倭人族與東屠族的仇恨。不如由在下前往一來剿滅山賊是在下的職責二來東屠人見了在下也不敢太過胡來不會讓事情展到難以收拾的地步。何況官爺身系一族之安危不可輕動萬一敵人侵害村寨寨中婦孺恐怕大有兇險。”

  墨愛知道倭人武若是親自出馬兩族之間必成水火不容之局日後的事就難辦多了也道:“何況明日貴族與大屠人的比武事關重大也不能因此而太受影響。官爺還是留守寨中最好。”他雖未親見伍封的劍術但他們一個來回便殺了對方十七人將倭人樹和樂浪乘救了回來適才見伍封推斷之準有如神明便知這位大將軍非同小可。

  倭人樹聽他們說得有理點了點頭道:“大將軍前去剿賊要多少人手?”

  伍封道:“人不能多否則會被敵人探子現。若有百名善騎之士便足夠了。”

  倭人武與天鄙環吃了一驚天鄙環道:“敵人有千五百人大將軍只帶百人前去只怕太過兇險了吧?小人雖然不才願與大將軍同往破賊。”

  伍封嘆道:“在下本想將賊子一舉剿滅但眼下小姐在賊子手上正是投鼠忌器在下此去以救出小姐爲主是以百騎以夠用了。賊子不懂兵法駐營山谷那是用兵之大忌在下只要饒道山側放一把火敵軍定然會亂我們再趁亂救出小姐。龍頭是天鄙族長也不能出面否則會給天鄙一族帶來禍患。不僅是龍頭樹少爺和乘姑爺也最好不去。”

  樂浪乘搖頭道:“無論如何小人也要救了阿葉出來大將軍還是讓我去吧。”

  伍封道:“乘姑爺若想去便隨在下去吧否則阿葉小姐日後怕會不樂。”

  倭人武見伍封設想周到又甘願爲救自己的女兒涉險心中感激之情無以復加。

  倭人樹出去才一盞茶的時間便點了百名勇士又選了一百多匹良馬回來稟報。

  伍封讚道:“倭人一族果然訓練有素軍士調動竟然如此快捷。”

  衆人走到寨中大場上伍封見這百人雖然不高卻個個精壯孔武腰掛長刀揹負長弓手提夷矛一個個戰意沛然。心道:“倭人一族只怕是九族中最矮小的吧?不料他們族中的勇士卻最出名。”

  幾個族人將伍封等人的戰馬兵器拿來還有兩個人專門擡着伍封的銅戟想是因戟重了些便用兩人擡好跟上他人的腳步。

  伍封接過了大銅戟命人用葛麻等物將衆馬的馬蹄紮起來以免馬蹄聲驚動了賊人。

  倭人武走了上前看了看伍封手中的銅戟面露驚訝之色心道:“如此沉重粗大之物怎能使得動?”

  等倭人將所有的馬蹄包好之後伍封手綽銅戟飛身上馬楚月兒、平啓、招來、吳舟、墨愛也上馬相隨樂浪乘帶着慕元等百名勇士騎馬在身後一行人出了村寨由招來平啓二人帶着絕塵而去。

  伍封笑道:“這些天與月兒練習馬戰正是手癢等柳下跖不到不料先拿胡勝來試試手腳。”

  楚月兒笑道:“公子今次讓月兒在你前面行不行?”

  伍封忙道:“不行你還是在我後面吧。”

  楚月兒撅嘴道:“每次在公子身後剩下的只是些好不經打的傢伙沒甚趣味。”

  伍封笑道:“好月兒聽我的話吧最多今日留幾個好手給你行不行?”

  楚月兒這才笑道:“也好如果還是無趣回去找與平爺和招爺一試。”

  平啓和招來嚇了一跳招來忙道:“月兒姑娘還是饒了小人的好最多我們教了鮑寧和鮑興騎馬再讓他們與月兒姑娘比試。”

  伍封失聲笑道:“想不到你們將這兩個傢伙推出來沒甚義氣吧?”

  平啓哈哈笑道:“誰讓月兒姑娘馬戰如此厲害呢?沒義氣的事平啓只好做上這一次了。”

  楚月兒格格嬌笑眼睛向伍封瞥去。

  伍封皺眉道:“看來還是我來接月兒的粉拳算了橫豎我這人像牛似的皮粗肉厚。”

  衆人大笑。

  慕元等百名倭人勇士見他們大戰在即居然毫不在意一路說笑顯是信心十足無不佩服心情也輕鬆起來。

  只有樂浪乘記掛着阿葉愁眉苦臉地甚是擔心吳舟在一旁不住地小聲安慰。

  行了七八里地招來道:“公子前去不到五里饒過一大片林子便是賊人的陷坑了陷坑之後五十步遠處便是賊正駐紮的山谷。”

  伍封問道:“如何能到賊營側面的山上?”

  平啓道:“穿過了林子有徑可以上山這邊山勢緩平戰馬可以衝下若到另一邊山上馬便不好用了。”

  伍封道:“滅了火把我們從林中穿到這邊的山上去。”對楚月兒道:“月兒在我身邊不要走開。”每至戰前他便會向楚月兒羅嗦幾句這已是常事楚月兒早已習慣格格輕笑點頭答應。

  衆人滅了火把小心前行不一時入了林中。沒有火把後全靠招來的夜眼在前引着衆人前行。騎馬上山時已能隱隱聽到谷中的人聲幸好馬蹄上都包好了厚厚的麻布招來又專找能容人馬通過是空處穿過不怕撞折了樹枝是以百餘人行軍竟未出半點聲音來。

  伍封心裏暗贊倭人勇士之勇武彪悍單從這行軍便能看出來了。

  山本就不高伍封命衆人到山腰處停了下來向谷中望去只見山下扎着二三十座營帳離衆人所立之處不到三十步營中十餘堆大火將谷中照得甚是明亮是以衆人連營中巡視的賊子懶洋洋的模樣也大致看得出來。

  伍封問招來道:“招兄阿葉小姐可有人看守?”

  招來道:“帳外有六個人守着。”

  伍封向下看了一陣心中有了主意道:“招兄你與平兄帶六個人再去一趟躲在小姐營帳之側聽到喊殺聲便衝進去將小姐守護住別讓賊人傷了。若我們齊攻下去怕賊子會在亂中傷了小姐。乘姑爺也一道去小姐不識得招兄和平兄怕會忙中出錯。”

  平啓、招來和樂浪乘立時下馬點人。

  伍封對吳舟道:“吳兄和墨兄帶二十人往左手谷口附近不要下山去只是準備弓箭就行了。賊子往谷外逃時不必管他若谷外有人向入谷救人就用弓箭齊射。”

  吳舟與墨愛答應自去準備。

  伍封又對慕元道:“你帶幾個人將乘姑爺等人的戰馬牽上等衝下去後接應乘姑爺和小姐上山。記住帶多一匹好讓小姐乘坐。”

  伍封又對衆勇士道:“一陣聽我號令將火把點着出林時瞧準賊人的營帳扔下去。看到營後的馬棚沒有?再得我號令時才從馬棚處衝下去免得他們騎馬回殺讓我們多有傷損。”

  衆人見他調度有方心中佩服之極。

  平啓吳舟等人各自出後伍封盤算時間估計各自已到地方後小聲道:“點火把!”

  衆人立時點上了火把策馬出林賊營中自然有人見到山上一片火把點着大叫起來。

  賊人還來不及作出反應伍封已揚手將火把扔出去落在賊營一座大帳頂上。剎時間火把如雨般飛落營中大多落在營帳上。朔風獵獵立時將火頭捲起來賊營四處火光大起這些賊人都是些烏合之衆無甚法度片刻間便聽叫喊聲、馬嘶聲、腳步聲亂成一團。

  伍封見火勢已烈手中銅戟高舉喝道:“衝下去!”雙腿輕夾馬腹戰馬咆哮一聲倏地衝了下山楚月兒揮着筆管矛緊緊相隨其餘的勇士齊聲大喊紛紛衝下。

  伍封手執銅戟在前見了賊子毫不留情或刺或斫一戟一個了帳。

  楚月兒與伍封多日練習正好借羣賊一試馬戰長矛如雨般落下。

  有他們二人在前面開路這些賊子哪是敵手?數十騎在賊營中席捲而過正好殺散了馬棚前想騎馬而逃的賊子。

  忽見平啓等人從斜刺裏竄了出來一個妙齡女子跟在樂浪乘身後慕元迎上去讓他們上馬。伍封見樂浪乘樂癲癲的模樣便知那女子必是阿葉。

  伍封本想救出了阿葉便算了卻見羣賊恁地不經打哈哈大笑道:“賊子太過差勁索性將他們一舉剿滅算了免得日後再害人。”

  楚月兒正覺不甚過癮聽伍封一說忍不住衝了上去長矛起處一連刺倒了三名亂跑的賊子。

  伍封嚇了一跳忙道:“墨兄和乘擱爺帶些人守住馬棚。”話音未落策馬衝到前面忽見一人從斜刺裏撞了出來那人身材魁梧騎着一匹黑馬手中揮着長殳。

  伍封吃了一驚。他驚的不是馬上的人而是那人騎着的黑馬。

  火光之下只見那匹馬渾身黑色健肉飽綻從頸到蹄高有九尺許從頭到尾長達丈餘奔馳之時如一座黑色小丘一般一看便知是萬中無一的良馬。

  伍封忍不住讚道:“好一匹馬!”楚月兒立刻迎上了那人。

  那人大吼一聲:“哪來的女娃兒?胡勝在此!”手起一殳向楚月兒當頭砸下這人一看便是身大力猛衆勇士暗吃了一驚無不擔心楚月兒會傷在胡勝殳下。

  楚月兒長矛上揮挑在殳身靠手握處胡勝手中殳立時被蕩了開去衆人齊聲喝彩。

  其實楚月兒的力氣這半年來與伍封互研吐納之術氣力漸長比胡勝雖然頗有不如但她這一矛甚是巧妙正挑在殳上不使力處以巧勝力將殳撥開。

  胡勝既然爲萊夷三盜之一本事自然不弱他見面前此女容貌豔麗不僅膂力不弱矛法更是十分精奇心中暗驚。他扳過了殳正欲橫掃過去忽見細細的矛尖已到了眼前大駭之下來不及變招便覺嗓間一涼登時落下了馬。

  楚月兒纖足輕勾將那匹黑馬的繮繩勾在腳尖上笑吟吟策馬跑了回來卻見伍封正板着臉生氣自然是因自己沒有聽他的話衝到他前面去令他擔心。

  楚月兒笑嘻嘻地道:“月兒未聽公子的話公子我將這馬搶來給你算是陪罪好不好?”

  伍封哼了一聲不語。

  楚月兒從馬上探過身來呢聲笑道:“月兒下次再不敢了。”

  伍封見她巧笑嫣然哪裏會真的生氣嘆道:“你身手就算再好跑到前面去我也會擔心的。”說完了話自然饒不過她順便在楚月兒小臉香了一口。

  楚月兒嘻嘻一笑乖乖地將馬轉到了伍封身後。

  伍封見這黑馬與衆不同比自己所騎的那匹要強壯多了也不下馬徑從自己馬上飛身騎上黑馬黑馬長嘶一聲人立起來顯得極其雄壯。

  一衆倭人勇士見窮兇極惡的胡勝被楚月兒兩矛下來便刺死正佩服之下又見伍封如飛一般在空中掠過更是驚歎莫名。

  伍封新得良馬高興之下揮舞長戟向賊羣人多處衝過去楚月兒不敢再跑到他身前緊隨在後衆勇士紛擁而上。

  那慕元不知何時將胡勝的級割了下來用矛尖挑着策馬大叫:“胡勝死了!胡勝死了!”

  羣賊更是鬥志盡失只顧逃命。

  伍封帶着衆人在營中來回衝殺了幾回見羣賊潰敗四逃大喝道:“降者不殺!”衆勇士也一起喊道:“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不一會功夫羣賊中頑強者便被衆人殺了剩下的全部抱着頭蹲在地上。

  戰事結束吳舟帶人下山來對伍封道:“外面果有人想進谷被我們幾陣箭射下去他們大亂之下又見營中火起誰也不敢衝進來盡數逃了。”

  伍封停下馬立在營中好奇道:“我讓你將人放走這些賊子如何不逃出谷外?”

  吳舟笑道:“我是放了他們出谷誰知他們在谷外的陷阱反阻住了他們有人跌落陷坑也有人踩到了尖刺慘叫之聲驚天動地再無人敢出去了。”

  墨愛帶人去清點賊子回來道:“大將軍投降的賊子有一百三十七人其中傷者八十五人馬棚中還有六十二匹馬我方僅僅傷了十二人。”又去往大帳中清點財物。

  這時平啓正站在伍封的黑馬身邊仔細看這匹馬。他久居代地善於相馬口中不住地讚道:“公子身材魁梧劍戟又重若是尋常之駿馬相載恐怕不能遠足。這匹馬只兩歲口卻極爲長大力大無窮的確可算一匹寶馬正合公子乘騎。此馬真不知胡勝從何處得來?”

  招來不太懂馬問道:“這馬定是跑得很快吧?”

  平啓道:“這黑馬跑起來並不比我們所騎的良馬快多少但它最好之處便是有長力、能乘重載着公子跑上千裏不歇也不在話下。”

  伍封騎着馬在營中來回跑了幾趟見這黑馬果然穩健有力他一戟一劍便過兩百斤再加上自己頗重的軀體黑馬載着如許重物卻渾若無事步履極爲輕快。

  平啓嘆道:“此馬恐怕是天下最大力之馬騎坐最好若用來馭車便太可惜了。”

  近處的一個賊子在一旁小聲道:“此馬是胡老大的寶物每晚專用營帳養它。上月有人想用千金換了去被胡老大一口回絕鬧了老大沒趣。”

  衆勇士見他居然敢插嘴說話一齊瞪了那人一眼嚇得那人縮成一團。

  伍封輕輕摸了摸黑馬的頸子笑道:“怪不得我們守着馬棚那胡勝竟能騎馬跑出來原來這馬也有一座大帳專用。”

  楚月兒在火光中看着這匹黑馬笑道:“我看這黑馬憨憨地兩鼻吐氣怎麼越看越像小興兒的神情呢?”

  伍封等人大笑平啓笑道:“倒真是那副神情哩!”

  招來大笑道:“月兒姑娘竟然從馬身上看到人的神情這眼光確是與衆不同。”

  伍封道:“我看就給這馬起個名字叫小興兒你們覺得可好?”

  衆人又轟然大笑楚月兒道:“不如就叫黑龍好了似乎較爲神氣。”

  平啓點頭道:“黑龍這名字不錯配得上公子的身份。”

  樂浪乘與阿葉在一旁細語了老半天此刻二人走上前一起向伍封跪了下來道:“多謝大將軍相救之德。”

  伍封跳下馬將二人扶起來樂浪乘道:“今天若非大將軍親自來救後果不敢出想聽阿葉說胡勝正準備將阿葉送到東屠苦那裏去幸好我們趕得及時。”

  楚月兒用矛尖指着先前插嘴的那賊子問道:“你說有人想用千斤買這匹黑龍那人是否東屠苦?”

  那人偷看了楚月兒一眼道:“的確是東屠苦。”

  伍封嘆道:“這東屠苦私通盜賊不是個玩意兒。你們出去將那些陷坑埋好將竹刺也拔出來免得日後有人誤入此路受害。”

  衆勇士將一百多賊子驅出谷掩坑拔刺伍封命慕元先回村報訊以免倭人武擔心。

  墨愛這時走了回來道:“大將軍從胡勝的大帳中現了許多金餅只怕有六七千金哩!”

  衆人咂舌不止伍封搖頭道:“這賊子不知害了多少人才收羅了許多財物換成金餅。”

  衆人回到倭人村寨時天色微明。

  倭人武早得了慕元的回報帶着大批族人迎出寨外伍封命衆勇士將所獲的俘虜、馬匹、金餅盡數交到寨中。

  倭人武忙道:“這都是大將軍英明神武所獲理應交給大將軍怎能納入小人的村寨?”

  伍封笑道:“我們又算得了什麼?這都是乘姑爺和倭人族一百勇士的功勞理應歸倭人所有。”

  倭人武還要推辭伍封笑道:“在下借倭人勇士之力滅了胡勝也算是小小的功勞了。如今在下得了功勞官爺得俘獲正是各有所得。”

  倭人見伍封一再推辭只好收下。須知這六千多金相當於他們全族兩三年之所獲數額巨大也怪不得倭人武不好意思收下。

  衆人入堂先用早飯倭人族全族都已知道伍封晚間一來就識破了倭人果的奸計又僅帶百人救了阿葉順手還將胡勝這一夥盜賊盡數剿滅了。別人睡一晚的時間伍封竟做出了這麼多事委實令人佩服。

  那一百勇士隨伍封建功無不覺得臉上大有榮光。倭人用飯不象齊人般不說話席間慕元將伍封如何調動人手、衆人如何剿滅盜賊、楚月兒如何矛刺胡勝之事繪聲繪色大加描述這人口才甚佳連比帶劃地說着將一衆人等聽得目瞪口呆看着楚月兒的眼色更是大不相同連酒也多喝了不少。

  伍封聽他說得有些誇張皺起眉頭小聲問楚月兒道:“這傢伙說的是我們麼?”惹得楚月兒嬌笑連連美妍之處令堂上衆人爲之色變連倭人武也一陣心動。

  好不容易喫完了飯伍封笑道:“今日好似是倭人族和東屠族之間的比武吧官爺準備派誰出陣呢?”

  倭人武道:“我本想讓小樹、小乘和小果那畜生出陣如今那畜生用不上了只好由慕元出馬。”天鄙環的身手雖然高明但他是天鄙族的族長不好出手。

  伍封心想那倭人果以下犯上勾結外人害族人不知按倭人族的族規該當如何處置。這事也不好問也懶得去理。問墨愛道:“東屠族又準備派誰出來呢?”

  墨愛道:“按理說他們也該定了人來了但小人昨日問過東屠苦他推說人選未定不願意說。不過東屠苦是東屠族中數一數二的高手他並非族長出手也不算失禮多半是要出面的了。”

  伍封點頭道:“雖然東屠族人卑鄙無恥但這場比武是他們兩族之間的事我們也不好干預只能是在旁靜觀。”

  此時天色尚早衆人各自休息了一會才由墨愛帶着前往預先選好的比武地方倭人武怕東屠族搗鬼與天鄙環帶了二百勇士跟隨又令族中謹守村寨伍封一衆也隨着同行。

  衆人到了新山一側的比武之地只見場中早已來了不少人其中間土臺上坐着夫餘貝、冉雍、田新等人。

  場中那臨時堆砌的土臺下是一大片空地東屠族人還未來倭人樹和樂浪乘將倭人族人帶到了場下一側。

  夫餘貝等人不知道昨晚生的事見伍封居然與倭人武在一起齊齊吃了一驚。

  伍封與倭人武一衆下馬上了土臺夫餘貝等人盡數迎了上來向伍封施禮。夫餘貝道:“原來大將軍早已來了小人還派了人到大將軍府上去請哩!”

  這時大一羣東屠族人從山後轉了出來當先是一個瘦瘦小小的年輕人引着那人命族人侍立於場中另一側向土臺上看來不過土臺離場頗遠又在山陰背陽處是以從場中向臺上望去也看不清楚臺上人的面目。

  墨愛將那瘦小的年輕人引上臺來道:“大將軍這是東屠族的少令子東屠苦。”

  伍封笑道:“原來是少令子令子無暇來麼?”

  東屠苦道:“小人月前就派人卻請過但不知道家父能否趕來。”

  伍封與冉雍田新又寒暄了幾句才坐在中間。他左側坐着墨愛、冉雍和田新右側是夫餘貝、倭人武、天鄙環和東屠苦楚月兒與平啓等人坐在衆人之後。樂浪乘、倭人樹和慕元等人站在臺下左側右側是東屠苦帶來的三百多個東屠人兩方人早已橫目相對躍躍欲試。

  墨愛看了看天色問伍封道:“大將軍是否開始比武呢?”

  伍封向左右衆人看了看見衆人都點頭便道:“開始吧。”

  墨愛站起身來大聲喝道:“比武開始東屠族與倭人族各派一人出場。”

  話音未落只見慕元從倭人族中走了出來執刀而立眼光向東屠族中看去。

  這時東屠族中走出一人來手拿着一條長戈神情傲慢地站在了慕元面前。

  伍封不知這人在東屠族中是何身份向墨愛看去墨愛卻搖了搖頭。便聽夫餘貝問道:“少令子令族中的高手我大都識得這人卻面生得緊不知是誰呢?”

  東屠苦道:“也難怪上人不識此人他名叫樊越原是越國漁人因海上遇風飄落到萊夷被我族人所救贅入東屠族中如今是東屠人了。樊越曾在越軍中爲步卒是以稍識武技。”

  倭人武點頭笑道:“原來東屠族中的比武連越人也用上了。”

  東屠苦道:“莫非官爺今日不派令婿出戰麼?他也不是倭人哩。”

  臺上人說着話時慕元與樊越卻已經交上了手。

  只見慕元手握着刀向樊越猛劈勢道威猛。樊越手中的長戈或砸或勾也是凌厲之極兩人都是膂力過人用的也都是進手的招式是以頗爲緊張駭人。

  在伍封的眼中他們的武技自然算不是很高明那慕元的身手比鮑寧和鮑興還差一些但與尋常士卒相比卻算得上是刀術不錯的了。

  二人在臺下激鬥了二三十招伍封看了一會心道:“這樊越的戈術不弱只怕不是‘稍識武技’那麼簡單。”大凡戈術一般是砸、劈、啄、勾、推、頂、橫等運戈之法這樊越卻僅用砸、啄、勾三法來來回回就那麼十餘招偏又凌厲之極令慕元難以覷到破綻。

  便聽冉雍問道:“田老爺以你看來這二人誰會勝呢?”

  那田新搖頭道:“這個我可看不出來上人應該看得去。”

  夫餘貝笑道:“以我之見只怕這執戈的會勝他的戈法雖然簡單卻自成其渾元之勢。何況他的戈長一些稍佔便宜。”

  東屠苦也道:“樊越的戈法古怪雖然不如各位法眼但只怕也將就能對付倭人族勇士的刀術了。”

  倭人武與天鄙環神色都很平靜顯是對慕元不甚擔心。

  墨愛卻道:“我看這慕元頗有長力此刻他刀勢雖惡實則保存了力氣不像樊越般不留餘地。”

  夫餘貝奇道:“不會吧?這個慕元是官爺的人官爺以爲孰勝孰負呢?”

  倭人武笑道:“這就難說了不過我看慕元的勝算要大一些。”

  天鄙環點頭道:“二十招之內慕元必能取勝。”

  冉雍笑道:“我們說來說去其實都是瞎猜大將軍應是此道行家以大將軍之見誰能獲勝?”

  伍封道:“樊越的招式遠實近虛若是慕元以簡代繁搶入戈中立可或勝。”

  東屠苦等人愕然心道:“如此猛惡的戈法怎能搶入?”

  正這麼想着忽見慕元雙手握刀一連三刀劈了下來刀勢比先前兇猛了一倍三刀下來樊越的戈被震開到一側。只見慕元側身進步倏地到了樊越的身旁一刀橫掃樊越後退數步只見紅影閃處胸前的革甲已被割開鮮血漸了出來。勝負之變果然如伍封所說。

  慕元退出數步向樊越拱了拱手退回己方隊中此時樊越才跌倒下來。

  臺上倭人武等人雖也料慕元會勝但不像伍封說得那麼清楚不料臺下相對果如伍封所言慕元一搶入戈影之中立時便取勝。衆人都向伍封看去臉露驚異之色。

  墨愛站起來向臺下喝道:“第一場倭人族勝第二場開始。”

  倭人樹從隊中提刀出來站在場中東屠人中卻無甚動靜。

  倭人武看了東屠苦一眼笑道:“不知少令子派誰出戰呢?”

  東屠苦嘆了口氣道:“令郎的刀術了得只好由我來試試了。”

  衆人無不愕然心道:“你第二場下去莫非第三場還有勝過你的好手?”一般像這種比武越到後面出來的身手越是高明東屠苦是萊邑東屠中的第一好手他第二場出戰第三場便唯有其父東屠奔那一類的高手出來纔像個樣子了。

  倭人武與天鄙環對望了一眼臉色驚疑不定。

  其實倭人樹與樂浪乘的武技相若只怕倭人樹還略勝一籌本來是第三陣出場但倭人樹見樂浪乘一夜未睡怕他力氣未復便搶先戰這第二場好讓樂浪乘多休息一陣若是自己這一場勝了便是己方獲勝樂浪乘那第三場也見無須再比了這也是他愛護妹夫的一番心意。

  這時東屠苦已走了下去從腰間拔出了銅劍。

  倭人樹點了點頭忽地大喝一聲長刀橫掃向東屠苦攔腰斬去。東屠苦銅劍斜飛側身之時劍尖竟從下往上向倭人樹小腹挑了上來劍法陰毒臺上衆人無不吃了一驚。

  倭人樹手中的刀忽往下沉與劍相擊“當”的出了一聲脆響連臺上的人也聽得十分清楚。

  只見這二人比武與先前那一場大不相同倭人樹刀法沉雄招式簡捷而東屠苦的劍術卻是專走偏鋒詭詐莫辨而又狠辣之極。

  伍封看了一會暗暗喫驚東屠苦這種劍法之詭詐處與董門刺派的劍術大致相似。不過董門的劍法雖然詭祕卻仍給人以堂堂正正之感每一招雖如奇兵突出卻也合兵法要旨。東屠苦的劍法卻如蛇舌蠍尾一味的陰毒狠辣幾近卑鄙。他每一劍出來都讓人有一種極爲不舒服的感覺若中他一劍就算不死只怕也要損手摺腳變成殘廢。

  墨愛皺起眉頭道:“這東屠苦的劍術極其狠毒不知從何處學來?”其他人也茫然不解不知其劍法來歷。

  冉雍突然道:“東屠苦的劍術是由其兄長東屠煩所授而東屠煩的劍術卻是東屠奔親自教的。只不知這種劍法是東屠奔家傳的還是從他處學來。”

  衆人暗暗喫驚這倭人樹的刀術是由倭人武親授東屠苦的劍術卻轉了一層只怕東屠奔的劍術更勝過了倭人武家傳的刀術了。

  倭人武和天鄙環神色緊張向伍封看過來眼中有相訊之色。

  伍封也不知東屠奔的劍術來自何處只覺授此劍術者必是個狠辣的卑鄙小人而無疑。忽聽平啓在身後道:“令子的劍術與吳國伯嚭的劍術是一路。”

  伍封忽想起母親曾說過伯嚭的劍術陰森狠毒劍如其人自成一路。他看了一會兒嘆道:“對付這種劍術唯有以堂堂正正的無畏之勢勝之。”忽想起孔子的弟子公良孺心想:“公良孺的劍術自然是從孔子處學來若用孔子的劍法自然可輕鬆勝了這東屠苦。”

  他見倭人樹的刀法雖然嚴正大度卻是不繁不簡。繁則多變正因他不繁所以變化甚少;簡則實用不過他的刀法中又有些虛招。心想:“先前慕元所用的刀術與此相似看來倭人族的刀術都是如此了當真是刀如其人。倭人忠直無畏但不識詭計連倭人果的拙劣詭計也差點能順利得手。若是將他們的刀法簡化一些更增其猛惡只怕刀法會更進一成。”又想起適才那樊越的戈法比倭人族的刀術更簡潔卻反見其威力若非樊越功力不夠只怕贏的便是樊越而非慕元了。

  忽想起那一路“開山劍法”中有二十餘式大可用於刀法之中若精練之後教給倭人只怕倭人勇士的刀術會厲害倍餘。

  伍封心中想着它事便未曾留意臺下的打鬥。

  這時臺下只見血光迸現倭人樹與東屠苦都退開來只見二人身上都帶傷東屠苦的右臂上被削出了一大片皮肉血流半身倭人樹的脅下卻被一劍刺中雖不知傷口深淺但以東屠苦的狠辣劍術來看只怕倭人樹的傷勢比東屠苦更重。

  伍封見二人都在一旁不住喘息血不停地流着忙對墨愛道:“墨兄這一場未分勝負二人俱使是否算打和?”

  墨愛向臺上衆人看了一眼衆人都點頭墨愛到臺前道:“第二場不分勝負以打和論各自療傷。第三場比武可以開始。”

  兩族隊中各有人出來將傷者扶了回去包紮傷口忙個不停。

  樂浪乘從隊中走出來站在了場中。

  衆人向東屠族人中看過去不知更有誰的本事能與東屠苦相若甚或勝過東屠苦。看了半天卻見東屠族中無人出來。

  墨愛問道:“東屠族中可有人打第三場?如果沒有人出來以負而論今日比武便算倭人族勝了。”

  忽聽遠處一人哈哈大笑道:“誰說東屠族無人出場?這一場便由本令子迎戰!”

  衆人愕然之下只聽馬蹄聲響一乘兵車由遠處而來走到近處時只見一個精瘦的老者立於車上那人須花白臉形頗長鼻尖如鉤。

  夫餘貝道:“不料東屠奔親自來了這人是東屠族第一高手劍術非同小可。”

  只見車到臺下東屠奔向伍封施禮道:“大將軍到萊夷一日便剿滅了惡賊胡勝令小人十分佩服。”

  夫餘貝等人不知此事聽東屠奔這麼說無不喫驚向伍封看去。

  伍封站起身來笑道:“若非倭人族勇士相助在下怎能剿滅此賊?其實在下只不過是順手爲之胡勝又是烏合之衆一擊及潰算不上什麼本事。”一邊說一邊向臺下走去。

  倭人武霍地站起來道:“既然令子親自出手我也只好試一試令子的高招了。小乘是後生小輩怎能與令子交手?”也走下了臺。

  東屠奔見伍封迎下臺來忙跳下馬車伍封見他身手極爲敏捷站在那裏如淵停嶽峙一派高手風範暗暗心驚單以氣勢而論恐怕這東屠奔還勝過了倭人武。

  東屠奔看着倭人武笑道:“官爺親自出手那是最好不過若還讓令婿出場旁人只道我以大欺小勝之不武。”

  伍封心道:“這二人都是一族之長不論誰勝誰負兩族之間的仇便結得深了日後定難化解。”見二人對站伍封笑道:“令子、官爺這場比武只怕無甚好處就算令子贏了官爺雙方都是一勝一和實則未分勝負日後還得比。令子若與官爺相持不下成爲和局或者官爺獲勝則東屠一族仍是輸了。”

  東屠奔雖然心知勝算頗大但倭人武經驗老道刀法凌厲自己說不好也要受些傷就算勝了比武結果仍只是和局想想也無甚趣味。

  倭人武先前聽了冉雍之言知道冉雍不會說假話便知這東屠奔的劍術只怕比自己所想還要高明一些心中殊無取勝把握。若是自己萬一敗了就算比武是和局但日後倭人族仍會在他族中擡不起頭來自己的一世英名不免付諸流水。經過昨夜一事心中對伍封已佩服得五體投地知道他出言開解多半是見自己勝算不高怕自己有損。

  伍封又道:“二位身份高貴這一動起手來就算毫無損傷但在族人之中只怕是如同兩族交戰後果難以預計。不如看在下的薄面停手罷鬥。”

  東屠奔道:“小人是大將軍的領民當然願意聽大將軍的吩咐。只是若停手罷鬥豈非是本族輸了?”

  伍封笑道:“既然是比武未果那就是勝負未分說不上輸贏。在下有一個提議不如那二十頃地雙方各分一半。東屠族多出十頃地來自然是有所獲。看起來倭人族稍稍喫虧卻也是爲了兩族長期共處。各族之地域是數十年前所劃時易世移各族丁戶都有不同自然要重劃一次。橫豎要重劃其地不如暫時相安。萊夷五百里之地地廣人少在下重劃其地定會設法讓各族滿意。這些地中不少是在下的封地若不全部劃出去邑收少了最喫虧的便是在下。”

  東屠奔見不勝而獲十頃之地面上無損自然點頭同意。倭人武見雖損十頃之地但這場比武中止其中的勝負旁人自會清楚至少他們已是不敗之局自不會說他們輸了地。其實十頃之地極少算不上什麼就算倭人族多得百頃也未必能增太多收成伍封日後既然要重分其地絕不會虧待了倭人族這麼想着便也點頭答應。

  墨愛見事情忽然和平解決大喜之下向衆人宣告兩族人中議論之聲嗡嗡好一陣才平息下來。

  比武既然結束了衆人紛紛道別夫餘貝請東屠奔、倭人武和天鄙環晚間到他府上赴宴諸人均答應下來。橫豎是晚上又要見面便也未說多話一一向伍封告辭走了。

  伍封隨倭人武到了倭人村寨倭人武將族人招集起來說了比武的詳情衆族人聽說伍封日後要重新劃地無不大喜心想以倭人族與伍封的交情怎也不會少於現有的地至於所失的十頃之地根本上就算不上什麼了。

  伍封向倭人武告辭道:“在下行程匆匆今晚赴宴之後明日得到夷維城去了月餘後在下還得回臨淄恐怕要一兩個月才能回來到時候再與官爺把酒詳談。”

  倭人武笑道:“大將軍是個大忙人比不得我們。小人與族人詳細商議後都感大將軍之德是以有一件薄禮相送望大將軍笑納。”

  伍封笑道:“官爺要送在下何物呢?”

  倭人武帶着伍封走到堂外只見堂外赫然百騎立於場中一個個腰掛長刀身穿革甲手執夷矛以慕元爲率領着一見伍封出來齊齊在馬上施禮。

  伍封見這百騎中大多是昨晚一起破賊的勇士甚是好奇笑道:“官爺要派這些勇士到哪裏去?”

  倭人武笑道:“我倭人族無甚其它的東西唯有八百勇士和二千精兵。我們這些勇士是自小便精練出來與其它的不同不僅多力而且體能極佳能帶着七日之糧披甲執兵一口氣急奔三百里之外。這些精兵也能同樣急奔二百里之外都是半日可行百里的好手。”

  伍封訝然道:“這真是天下間罕見的精兵了!當年吳王闔閭以三千五百人爲前陣教練七年每一日可帶甲執兵奔三百里才休息。你們的勇士與他們相仿當真是非同小可。”

  倭人武笑道:“小人今日與族人商議將這百名勇士送給大將軍爲大將軍效力。”

  伍封嚇了一跳道:“如此厚禮在下怎好收下?”

  倭人武笑道:“其實這些革甲、兵器和戰馬多是大將軍昨日所獲只不過是物歸原主。何況這一百勇士飯量不小我們怕還養不起哩!萊夷既是大將軍的采邑我們九族之人本就是大將軍的隸臣隸妾這一百勇士跟着大將軍小人說一個送字其實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哩!”

  伍封大笑。

  倭人武又道:“萊夷地方還有許長蛇和葉小蟲兒兩處盜賊小人聽說大將軍還有意將‘海上龍王’徐乘剿滅如今大將軍的都輔軍還未建這些勇士不僅善騎射也會車戰和水戰都還年輕無家室之累大將軍便先用着日後若能隨大將軍建功我們倭人族臉上也會大有光彩。”

  伍封心想:“日後要招都輔軍恐怕士卒多是夷人倭人族只有數百勇士怎會投我軍中?日後我軍中之精銳恐怕便以這百人爲主了。”點頭道:“如此在下便收下了定不會虧待了他們。唉官爺這番厚賜在下真是感激之極!”

  楚月兒和平啓等人昨晚與這些勇士一同作戰知道他們勇猛善戰訓練有素每人的本事並不比慕元差多少非其餘士卒可比這種精銳之士只怕齊國的全部士卒之中也難以覓出來無不大喜。

  倭人武又命人牽出一匹青色駿馬道:“昨晚小夫人大展神威殺了胡勝這匹馬便送給小夫人作爲坐騎。此馬與衆不同最有長力臨陣作戰終日也不累。”

  衆人看這匹馬九尺長短八尺高下僅次於伍封的那匹黑龍其驄毛奇長披於頸上看起來極爲神氣。

  楚月兒看着甚是喜歡道:“官爺爲何要送我這匹馬呢?”

  倭人武道:“聽說昨日小夫人見了胡勝的坐騎便大是喜歡親自上去殺了胡勝爲大將軍奪了一匹寶馬想來小夫人是愛馬之人小人才會以馬相送。何況此馬原是小果那畜生的坐騎小人每看着它便胸懷鬱結不如送了出去以免看在眼中心煩。”

  伍封點了點頭對楚月兒道:“既然官爺一番好意月兒便收下吧。”

  楚月兒正對騎馬作戰大有癮頭苦無好馬聽伍封一說便笑嘻嘻謝過了。

  衆人寒喧了好一陣伍封等人才上了馬身後帶着百名倭人勇士由倭人武、倭人樹、樂浪乘、阿葉送到了新河橋邊倭人武等人才回村寨。

  衆人依昨日來路穿山而過楚月兒騎着青馬前後跑着甚覺神氣。

  平啓等人見她得意洋洋的十分可愛無不莞爾招來問道:“月兒姑娘你說公子的黑龍像鮑興這匹馬應該不像鮑寧吧?它叫什麼名字呢?”

  衆人大笑楚月兒道:“公子的馬既是黑龍我這匹馬便應該叫作青龍。”

  回到公子府時妙公主等人迎了出來見忽地多了一百個雄糾糾的騎士無不驚訝。伍封等人下了馬來向衆人解釋了一番趙悅和蒙獵便帶着一百勇士入府找老總管暫時安置。

  鮑寧和鮑興上前接過伍封和楚月兒的銅戟長矛又去牽馬現這二馬並非原來所騎訝然細看。

  鮑寧掌管楚月兒的兵器和馬鮑興力大自然是負責伍封的兵器了。

  只見鮑興圍着黑龍轉了數圈越看越是驚訝兩鼻哼哼地噴着白氣道:“這匹黑馬當真是件寶貝好像公子昨日騎出去的白馬吧?就算途中忽然變黑了也不至於變得這麼雄壯哩!”

  伍封等人忍不住笑伍封道:“這馬大名叫黑龍小名叫小興兒。”

  鮑興奇道:“咦怎跟小人兒子的名字是一樣?”

  衆人大奇妙公主問道:“你好像還未成親吧?怎麼突然跑出了個兒子?”

  鮑興笑道:“小人時時在想若是日後成親生了兒子便喚他作小興兒。”

  平啓大笑道:“你自己叫小興兒怎想到將兒子的名字也叫小興兒?”

  鮑興笑道:“小人若生了兒子自己便成了老興兒了與小興兒之名並不相混。”

  衆人失聲而笑楚月兒笑道:“這匹黑龍是公子心愛之物你不可虧待了它。”

  鮑興笑道:“這是自然小人便拿它當兒子看算了大不了晚上睡在一起。”

  衆人轟然大笑。

  鮑興又圍着青龍打了個轉細看了一陣掀開馬口看了看搖頭道:“這馬才兩歲口就長得如此之大日後若再長大些只怕要爲它建一座大宅子了。”

  鮑興搖頭晃腦了好一陣才與鮑寧扛着銅戟長矛將黑龍和青龍牽走。

  此刻已是午時用過飯後伍封吩咐平啓招來等人去睡覺自己與楚月兒入內室休息妙公主雖想與他二人聊天但想起他們忙了整夜便不去打攪他們找遲遲玩去了。

  墨愛卻跑來找伍封道:“大將軍那個胡勝的級是否要拿出去示衆?”

  伍封不料他竟將級也帶了來皺起眉頭問道:“有什麼用呢?”

  墨愛道:“胡勝爲惡已久夷人苦之如今格殺了此人正好讓萊夷之民安心順便也警駭許長蛇和葉小蟲兒兩處盜賊。”

  伍封道:“那便示衆罷。”他知道墨愛爲政已久比自己要強多了。

  他睡了下去覺得精神甚好心道:“這吐納術纔是天下至寶練了這麼幾個月力氣大了不少劍術武技均有不少長進連睡覺也少了。”又想起楚月兒來心道:“這丫頭越來越厲害了除了是吐納術的效用外只怕與她天賦有關在武技上的進境格外的快捷莫非她真是天生的勇士?”

  忍不住溜到楚月兒的房中見她仰面躺着正闔眼小睡臉色嬌豔動人小嘴紅潤之極長長的睫毛低垂眉心上的那顆硃砂痣十分誘人悄悄坐在她身邊細細地看她。

  過了好一陣楚月兒睜開眼看着伍封道:“公子。”

  伍封訝然道:“你知道我來了?”

  楚月兒甜笑道:“就算我睡得深了若有人來自然會知道。”

  伍封道:“那你如何不張眼瞧瞧若來的是歹人豈不糟糕?”

  楚月兒道:“來的人若有敵意我自會知道。適才的感覺只有公子和姊姊來時我纔會有是以知道是公子。”

  伍封知道在她的心中自己與乃姊一樣都是親人是以心中所感也不同大悅道:“我也覺得精神極好月兒覺得如何?”

  楚月兒笑道:“我也覺得睡不着。”

  伍封笑道:“那我們去找公主和遲遲玩玩罷。”

  兩人攜手到了妙公主和遲遲的房中卻都未見人伍封奇道:“她們都不在房中不知去了哪裏?”

  走過後院的矮牆時便聽妙公主拍手讚道:“遲遲好得很這一箭又射中了。”

  伍封二人走進了花園見遲遲正拿着連弩習射在她對面牆上掛着一個箭靶上面釘着不少箭中央紅心處的箭最多。

  妙公主一見伍封和楚月兒走進花園立時笑逐顏開張着小手跑了過來伍封怕她滑倒忙將她抱住。遲遲卻有些羞答答地緩緩走過來。

  伍封讚道:“遲遲的箭法越來越厲害了。”

  妙公主得意地道:“有我這明師指點那是當然的了。”

  伍封大笑指着那箭靶道:“紅心之外的箭應是你這‘明師’所射吧?”

  妙公主笑道:“我雖然不如遲遲射得準但徒弟強過師父也是常有之事。”

  伍封見遲遲走到面前知道她因爲武技較弱是以苦練箭法。

  伍封柔聲道:“其實練不練箭法並不十分要緊高興時慢慢再試無須着急。”

  遲遲道:“遲遲聽說月兒時時隨公子出去頗能幫手便想何時公子也帶上遲遲只是不練好本事反會拖累公子。”

  妙公主插口道:“遲遲一早就與趙爺他們出城學騎馬哩!”

  伍封奇道:“趙兄他們也要學騎馬?”

  妙公主笑道:“昨日你們趕往倭人村寨他們便十分懊惱今日一早便出城騎馬適才又去了。遲遲見公子回來才未出府索性在府中習射。”

  伍封笑道:“其實騎術在萊夷之地纔好用些若到其它地方騎馬說不好別人還以爲我們是大盜柳下跖的人。”

  妙公主道:“那倒是不過遲遲說過能夠多習一藝總是好的。”

  楚月兒插口道:“趙爺他們學騎馬誰長進快些?”

  遲遲笑道:“是鮑寧和鮑興罷。許是他們整日與馬在一起知道馬的習性騎馬之時那些馬也格外聽他們使喚。”

  伍封忽瞥見遲遲手上紅腫忙將她的小手握起來道:“遲遲手上怎會傷了?”

  遲遲小聲道:“大概是拉弦多了罷。”

  伍封心疼道:“遲遲何不早說軍中射手專有鹿皮套子戴在手上不至於傷手公主爲何不爲遲遲找一副來?”

  妙公主撅起了小嘴委曲道:“我怎知道還要用什麼鹿皮套子?”

  伍封想想也是忙道:“是我說錯了公主整日在宮中又怎知道軍中之物?”吩咐旁邊侍候的家丁卻找老總管要幾副鹿皮套子來其時各府均有兵甲公子府上理應有此物。

  伍封拉着遲遲在一旁坐下來道:“我總有一事不解何以遲遲習射比他人更有天份?”

  遲遲搖頭道:“我也不知道。”

  伍封拿起連弩輕輕拉上了弦又放了一支箭上去道:“遲遲射一箭給我瞧瞧。”

  遲遲將連弩端在手中也無須太着意瞄準一箭向箭靶射出正中靶心。

  伍封點頭道:“習射之道全在眼、心、手眼光要準心中要靜手臂要穩遲遲心思單純眼光也不弱這都容易些。我看遲遲射藝之準全在於手穩若未經專門練習只怕做不到。”

  遲遲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個道理。遲遲自小跟在義父身邊五歲開始便爲義父舉鉗義父廢寢忘食常常忘了我在一邊爲他舉鉗是以一舉幾個時辰也是常事。初時力不能勝久之便能長舉了。後來到了魯國後又常爲賓客舉案許是如此才特別的手穩罷。”

  伍封聽她這麼說其中的艱辛之處可想而知心道:“這妮子自小吃了不少苦。”將她的雙手放在自己的大手之中輕輕擦着道:“如今天氣寒冷弓弦格外地堅硬些遲遲下次定要戴着鹿皮套子後才習射。”

  遲遲點了點頭。

  這時家丁拿了數雙鹿皮套子過來這些套子都是爲男人所制自然偏大伍封選了一雙最小的交給遲遲道:“這一雙只怕可以勉強一用。”

  遲遲見着套子半掌之大上有五指分別套開在指沿處相連僅護住五指。鹿皮性軟卻十分耐磨這種套子真不知是何人想出來的。她戴在手上一試雖然大了些卻勉強可用了自然忍不住拉弦相試。

  伍封見妙公主撅着小嘴楚月兒在一旁小聲與她說話她仍是不樂。伍封知道自己說錯了話這丫頭覺得委曲忙上前道:“公主我只是說錯了一句話你便這麼生氣麼?”

  妙公主白了他一眼。

  伍封訝然道:“看來公主是不饒過我了只好明日趕回臨淄去。”

  妙公主奇道:“你回臨淄趕什麼?”

  伍封愁眉苦臉道:“自然是向國君請罪只是我得罪了公主就算抱兩壺美酒國君只怕仍要治我的罪吧?”

  妙公主“呸”了一聲道:“你道父君是酒鬼麼?”

  伍封訝然道:“連《酒經》也能寫出來應該是酒仙罷。我看公主家學源淵酒量頗了不起只怕也是個小酒仙了。”

  妙公主終忍不住格格一笑道:“你的酒量最大了我若是酒仙你該是酒妖吧?”

  衆人都忍不住笑起來。

  正笑鬧間忽有家丁說天鄙環來拜訪。

  伍封忙去將天鄙環迎入廂房道:“今日才與龍頭分手龍頭接着又趕了來是否又何指教呢?”

  天鄙環嘆道:“小人是爲了鄙族之事而來。”

  伍封知道天鄙族人地位最低多數淪爲家僕侍婢之類心中對天鄙族自然有些同情之意問道:“龍頭但說無妨。”

  天鄙環道:“鄙族以前是九族之中人數最多的數十年前齊入攻萊時鄙族人不論男女聚兵與齊人作戰連戰數十陣終是不敵齊人的戰車和革兵乃至於敗當時鄙族之人有八成以上陣亡。唉這也是螳臂擋車自取其禍罷!”

  伍封反而心生敬意道:“國遇強敵自然要奮力相抗了天鄙族人奮身國事令人生敬。”

  天鄙環見伍封反而這麼說與國異等人大不相同喜道:“大將軍果然見識高明。鄙族人自從齊人入萊後元氣大傷偏偏齊人又惱我們頑強相抗便宣告齊境將天鄙族列入齊國的賤族不得當士卒不能爲匠人。我們當時還有萬餘人但齊人未分一畝良田給我們是以族人無以生計只好投身各府爲役後來一族僅有五千多人了……”

  伍封搖頭嘆道:“當時的國君是齊靈公吧?靈公怎能對你們如此刻薄呢?有失大國體統。”

  天鄙環道:“景公之時以晏嬰爲相。晏嬰之祖爲倭人族的夷人他的祖母、母親均是齊人是以無人知道他是夷人乃能爲相。晏嬰在夷維長大深知夷俗待他爲相時知我們天鄙人的苦處命我們族人開拓荒地又將夷地罪徒盡驅來開土。那些年我們開田無數雖然每年收成交出三成爲邑收仍能自足勝於爲人作奴那時鄙族方能漸生人丁眼下也有了三千餘戶。晏嬰本想賜我們族人田地可惜天不予壽晏嬰死後齊制漸壞它族自恃勢大設法將鄙族人逐走。前些年得倭人族之助爲鄙族在海邊建立村寨稱爲蓬邑。誰知國異一到萊夷便看中了蓬邑將村寨收了去以村寨爲址修建主城。可憐我族近萬族民難以生聚。”

  伍封嘆道:“你們族人數十年中受了不少苦頭在下這次到萊夷來定會設法爲你們一族覓安身之所使衣食無缺。”

  天鄙環跪拜於地老淚縱橫道:“若是大將軍能爲鄙族人安身立命着想我們天鄙族人定會報效大將軍一族之衆任大將軍驅策。”

  伍封將他扶起身來道:“龍頭不必如此這是在下理應做的事情。”

  天鄙環道:“今日大將軍走後姊夫與小人商議均覺大將軍爲人光明磊落以誠待人我族是否能夠中興生存下去全在大將軍身上因此小人才會來找大將軍一述苦處。”

  伍封笑道:“在下看萊邑之地主要是倭人和夫餘人還有少量東屠人。未知其餘各族主要居於何處?”

  天鄙環道:“萊西之地有二族萊邑城之旁是倭人城中夫餘人也不少不過夫餘人主要在贏城附近。萊南之地夷維城以玄菟族爲主博城是高麗人的中心。萊北之地北口附近是樂浪人的村寨北口與主城在間是索家人的村寨。東屠人的主地在萊東。滿飾人以打獵爲主是以常在萊夷中間的山地活動大部分在萊北。”

  伍封又問道:“主城附近有何族之人?”

  天鄙環道:“主城是國異奪我們的村寨後新建之城城中有些齊人也有不少鄙族之人。不過此城尚空虛之極少有人居聽說令堂正在主城準備大加修葺以爲大將軍的府第。”

  伍封笑道:“既然主城附近它族之人少龍頭何不將族人往主城遷移呢?”

  天鄙環大喜道:“鄙族人數較少與它族近了也不免擔心受人欺凌若在大將軍府第左近那是最安全不過。小人去了主城之後先與大將軍商議再選其址。”

  伍封笑道:“日後我都輔軍的大營也在主城誰敢到左近惹事?”

  天鄙環高高興興告辭走後伍封與妙公主、老總管和墨愛說了天鄙族的事情墨愛點頭道:“大將軍如此安排極好不過天鄙族人最爲忠義有他們在主城附近到主城大有幫助。”

  伍封道:“我也在想過不多日便要招兵訓練這些人定多是夷人天鄙族人就算一下子給了不少地仍得等明年收成纔有所獲不如從中招人爲軍或可幫助其生計。”

  墨愛感動道:“大將軍宅心仁厚這真是萊夷人的福氣了。”

  伍封道:“這裏仍由墨兄暫時代管等新春之後在下再細細地劃地而治安排各城職司。”

  黃昏之時伍封、妙公主、楚月兒、遲遲、墨愛等人乘車同往夫餘貝在萊邑城的府中平啓不喜迎酬與趙悅、蒙獵、招來留守府中。

  伍封僅帶了慕元等十名勇士相隨到了夫餘貝府前便見夫餘貝帶着從人在府外相迎寒喧幾句後入了大堂只見堂中來了不少人如東屠奔、倭人武、天鄙環、冉雍、田新以及城中身份較高貴者衆人見了伍封和妙公主一起跪地施禮後這才重新入座伍封和妙公主坐在中間由夫餘貝相陪。

  席間一人走了出來向伍封和妙公主見禮道:“小人高麗文見過公主和大將軍。”這人年紀四十餘歲生得十分秀氣。

  伍封聽墨愛說過知道這人是高麗族的族長忙道:“大人無須多禮請入座。”

  高麗文道:“聽說大將軍明日要趕往夷維城途中可經過博城是否有暇到小人府上一述呢?”

  伍封道:“按說在下應該前往大人府上實不相瞞新春之時是在下與公主的婚期須提早趕回臨淄如今連一月也不到了在下到夷維之後還要去主城只怕無多少時間到府上拜訪。不過新春之後在下必會與大人相敘。”

  高麗文點頭道:“原來大將軍如此繁忙不如由小人帶着族人爲大將軍開道途中也好一敘。”

  伍封笑道:“如此最好不過了在下有不少侍從未必定要麻煩貴族中人。”

  高麗文道:“既然大將軍不喜歡太多人小人只帶十人相隨陪大將軍同到夷維城吧。”

  伍封拱手道:“大人如此盛情在下卻之不恭明日便一道出吧。”

  高麗文謝過回座東屠奔又走上前道:“小人大老遠從齊東海邊趕來正想與大將軍一聚不料大將軍明日便要走了若是大將軍一陣間有暇時小人有事想向大將軍稟報。”

  伍封心道:“定是你東屠族人與胡勝合謀害人見被我識破想加以推脫。”本想拒絕又想:“我鎮撫萊夷靠的便是九族暫不可在心中有所偏頗。”笑道:“正想與令子談一談等一陣我們借上人的廂房一敘便是。”

  夫餘貝見人到齊了遂命歌姬爲舞奉上酒餚伍封見他們這些習慣與齊人是一樣的心想夷人臣服齊國已久除了族中的特別典事外其餘的只怕與齊人一樣了。

  伍封見東屠奔與夫餘貝私語了一陣夫餘貝點了點頭命人帶路東屠奔來請伍封到廂房伍封站起了身隨東屠奔到了廂房夫餘族人奉上了果品淡酒自行退了出去房中除伍封和東屠奔外再無他人。想是夫餘貝曾有交待怕他們誤會偷聽讓家人全部退開。

  伍封暗贊夫餘貝機靈便聽東屠奔道:“大將軍犬子昨日與胡勝攜手對付倭人得罪了大將軍小人先向大將軍陪罪。”

  伍封見他毫不隱諱自承其事愣了愣道:“其實在下也知道胡勝在谷內東屠族人卻藏在谷外只是不知令子是否知情便只向谷內的盜賊下手。”

  東屠奔嘆了口氣道:“小人遠在東海邊上只是爲了今日的比武才趕過來怎知犬子會胡作非爲?那胡勝以前是小人府中的勇士後來跑出去當了盜賊幸好別人不知此事否則還以爲這些盜賊是小人派出去的人哩!”

  伍封心中正有此類想法見東屠奔說得有理心道:“原來是熟人怪不得你兒子用千金向胡勝買那匹黑龍。”

  東屠奔道:“小人請大將軍來廂房其實是想請大將軍援手解我東屠族的內憂外患。”

  伍封奇道:“東屠族在萊夷九族之中實力可排在第一還有什麼內憂外患呢?”

  東屠奔嘆了口氣道:“這與鄙族中的習俗有關。鄙族中的繼嗣之法是兄死弟及無兄弟時再傳給長兄之子。”

  伍封道:“這種傳位之法與吳國相同最易生亂。”

  東屠奔又道:“先伯父死後理應由先父繼爲族長。但先父那時在楚國左尹伯卻宛手下爲將甚得器重與其子伯嚭同學其劍法。在楚國爲將豈非勝過一族之長?先父見前程正廣不願回族。”

  伍封點了點頭怪不得平啓說東屠苦的劍法與伯嚭是一路的原來其先輩與伯嚭是一師所授。

  東屠奔道:“小人的先父是諸伯一輩中年紀最幼的見兄長不少本以爲兄弟這麼傳下來只怕傳不到到他這幼弟才跑到楚國投軍。先父既不願爲族長本該由小人大伯之子繼嗣誰知先伯父的兒子竟然自立爲族長怕族人不服在族內大行虐殺激起族人之怨將他殺了。那時楚國伯卻宛被囊瓦攻殺伯嚭逃到吳國先父便回族中正值族中之變被立爲族長。”

  伍封問道:“既然如此爲何令尊之後又由令子爲族長呢?”

  東屠奔嘆道:“其實先父並非小人之父實爲小人之叔族中所說先伯父其實才是小人之父。”

  伍封瞠目訝然道:“這是何故?”

  東屠奔道:“鄙族向居齊東不理外事先父曾在大國爲將知道兄死弟及的繼嗣方式易生禍亂尤其是吳國公子光殺吳王僚之事可以見之。鄙族多年來爲了爭嗣時時有內鬥之患。是以先父常思改此陋俗最後想出一個權宜之計命族人兄弟之子均以兄弟稱之譬如一家兄弟三人所生之子皆爲長兄之子稱長兄爲父不論是否親生以年齒大小分出長幼長兄亡後長子繼嗣。這樣一來繼嗣者便不一定是長兄親子了其餘兄弟也因此而爭執大減。先父怕族人不服便以族長之家先行小人在諸堂兄弟之間年紀最長是以先父未喪之日便被立爲嗣以防日後生亂。”

  伍封目瞪口呆道:“令尊怎會想出這個法子來?其實這裏面有些不清不楚說不好也會生亂哩!”

  東屠奔道:“大將軍說得是。自從小人被立爲嗣果然順順利利繼立中間未起任何爭執人都以爲是先父所立族規深得族人之心先父在生之日也常以此爲豪。誰知到了小人想立嗣時才現困難重重。後來纔想明白小人之所以順利嗣位並非族人對先父的新規誠服而是因就算不改族規小人是長伯之次子長兄因奪嗣之時被族人所殺是以理應繼爲族長。”

  伍封道:“令子的內患來自何處?”

  東屠奔道:“小人兄弟五人長兄與小人都是大伯之子長兄死於族人內亂遺下一子便是東屠苦小人親生的一子叫東屠愁。小人其餘的三個兄弟其實是堂兄弟他們的兒子也算小人的兒子如此還有六個兒子。小人這些兒子中以長幼論是東屠愁爲長理應由他繼立。”

  伍封點頭道:“以長幼論他是長子以嫡庶論他是嫡子。自然是由他所繼立又有何疑哉?”

  東屠奔道:“壞就壞在東屠苦是長兄之子。他說動族子諸老說小人能爲族長並非新規使然而是因小人是大伯之子才能得立這就是仍按舊規繼嗣。既然小人按的是舊規嗣立那麼新規的嗣立之法便應廢了。依照舊規就該由他爲嗣。”

  伍封奇道:“就算照舊規也輪不到他令子不是還有幾個兄弟麼?”

  東屠奔苦笑道:“小人那幾個兄弟早就死了就算沒死只怕也不敢與他相爭。”

  伍封問道:“爲什麼?”

  東屠奔道:“只因這東屠苦手段相當厲害如今不僅族中尊長聽他的話連大部分族人也甘心爲他所馭使連小人也忌憚他三分哩!”

  伍封驚道:“不會吧?在下見東屠苦與胡勝合謀欲害倭人一族也未見其十分高明之處。”

  東屠奔苦笑道:“他怎知大將軍會在倭人的村寨?倭人勇直有餘謀斷不足以東屠苦之謀來對付大有裕餘若非大將軍在彼雖是劣謀只怕也能害了倭人武父子。”

  伍封與倭人武交往見他們的確不擅長詭計這與倭人族的天性有關並非蠢笨過人點了點頭。

  東屠奔道:“世人都以爲我東屠奔欲侵迫諸族纔派出族人四處掠地。其實小人只管得上東海之地其餘的地方全聽東屠苦的使喚如今東海的東屠人以小人爲尊而東海以外地方的族人卻以東屠苦爲尊。”

  伍封心道:“原來你們東屠族也有這種奪嗣之事。”苦笑道:“在下並非不想幫助令子但這是東屠族內之事又是令子的家事在下怎好插手?”

  東屠奔道:“小人也知道大將軍不好插手是以只求大將軍劃地之時將東海以外的東屠族人所佔之地盡數收回將地盡轉劃在東海。這些族人無地可據自然會回東海來小人便有法子處置。”

  伍封點頭道:“你們東屠族人有多少人戶?”

  東屠奔道:“如今東屠人共有二萬餘戶隨小人居於東海的有一萬四千戶。”

  伍封道:“若是將族人盡撤回東海對其餘各族當然是有利的。但這近五千多戶人要安置在東海只怕田壤不足。”

  東屠奔道:“萊夷的荒地以東海爲最多東海近二百里之地荒地便有一百三十里以上就算鄙族人開墾一年也未必能盡數墾完。另外以前萊夷的漁鹽均交由索家人一族來曬置實則人手不足若能將東海之少量漁鹽交給鄙族足以讓鄙族人生存。”

  伍封奇道:“你們擅長漁鹽麼?”

  東屠奔道:“小人這些年來不住盤算若是任由族人在萊夷四下裏任意安居遲早會與他族相惡以致兵戎相見若是全數移回東海又恐用度不足是以在三年之前便請索家族的索家牛舵主派了數十名族人教我們曬鹽之術又請樂浪聲老爺子派出人手授族人以遠航捕撈之術若有漁鹽之利分下來鄙族人也可以勝任。”

  伍封心中甚悅他最喜歡的東屠奔這種爲族人尋找生存機遇傳授新的技藝的做法心想:“一族只專一藝如遇上天災**收成有損不免全族捱餓。萊夷地廣大有可爲之處各族丁戶數十年之增長度不如齊人的一半恐怕便是因爲技少之故。”

  伍封笑道:“令子深謀遠慮在下十分佩服既然如此在下重新劃地之時便會設法將外面的東屠族人遷回東海。不過此事務要守祕以免被東屠苦等人知道後另有謀劃加以阻礙。”

  東屠奔點頭道:“大將軍儘管放心小人必會守祕除了小兒東屠愁外不會說給其他人知道其中的厲害小人是明白的。這一次愁兒其實也隨小人來了小人怕讓東屠苦知道後會生變故是以讓他臉上搽色假扮成尋常族人明日大將軍東去夷維愁兒會在途中相候讓他一路上向大將軍請教。”

  伍封到萊邑兩日不到已見了夫餘貝、倭人武、天鄙環、東屠奔和高麗文五個族長其中夫餘貝城府頗深未能深談高麗文又是初識不知底蘊剩下的三個族長之中只怕這東屠奔是最有心計的了。

  二人談了一陣出了廂房再回到堂上。

  這時歌舞正濃堂上夷人看着歌舞執箸擊案或拍着手掌隨絲竹之聲而動甚是高興。

  妙公主小聲對伍封道:“封哥哥這些夷人很喜歡歌舞哩!”

  一曲舞完那高麗文笑道:“夫餘上人府中的歌舞果然不凡!”

  夫餘貝笑道:“這種歌舞怎能入大人之眼?高麗族人能歌善舞名震遐爾那是誰都知道的。”

  倭人武笑道:“久聞大人的舞技高明能否爲大將軍一舞呢?”

  若是換了常人對倭人武之言自然會視若侮辱。但高麗族人向來以歌舞爲自豪族長常常親臨席前歌舞娛客夷人無不知道是以倭人武作此提議其餘的人均大加附和。

  高麗文當然不以爲忤笑道:“今日與大將軍初見小人便爲大將軍一舞以助大將軍酒興。”站起身來走入場中他身後有六個族中女子跟在他的身後一同入了場上。

  夫餘貝笑道:“大人用《三徵》之樂可好?”

  高麗文道:“大將軍鎮撫萊夷我們萊夷九族和平共處、萊夷之地富庶民樂可以想見不如用《九樂》。”

  夫餘貝對高麗之舞甚熟命人拿來七個高麗族的長鼓和細長鼓棒交給高麗文七人又吩咐下去檐下絲竹奏出了《九樂》。

  高麗文與六女將長鼓系在身前右手揮着鼓棒隨樂起舞。

  伍封等人未見過高麗人跳舞凝神細看。只見他們的高麗舞與齊舞不同七人左手拍着鼓面右手執棒相擊擊鼓之聲與絲竹相合動作歡快而美妙。

  舞完之後伍封擊掌道:“好舞!大人原來是個雅人可見高麗一族的歌舞之藝不同尋常。”

  高麗文遜謝後退到席上。

  伍封扭頭對遲遲道:“遲遲的歌舞想來更妙暇時定要一觀。”

  楚月兒格格笑道:“你這纔想起遲遲也是個‘雅人’麼?”

  妙公主笑道:“現在讓遲遲歌舞一回好不好?”

  伍封搖頭道:“不成遲遲的歌舞只可獨享若讓這些人看到只怕會魂飛天外捋袖而上後果難以預計。”

  三女笑成了一團。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高麗文便帶着兵車四乘、十名族人等在公子府外衆人收拾起行老總管和墨愛送出了城纔回去。

  伍封依然是駕車而行那百名倭人勇士卻騎馬守於兩旁。鮑寧和鮑興見路徑不平怕戰馬走失找了兩根細細的十餘丈長銅鏈繫於兩車之間將黑龍、青龍和其餘的二十多匹空馬置於銅鏈之中將繮繩結在鏈上前後車上均有劍姬守着這纔不虞衆馬走離了大隊。

  伍封見他二人想得周到大大稱讚了幾句。

  鮑興笑道:“這都是小寧兒想出來的小兒也沒這份聰明。”

  伍封點頭道:“小寧兒雖然不愛說話其實內有斯文怎似你大咧咧地?”

  這是萊邑城與夷維城之間的大道高麗文與伍封並車而行以便於說話。

  伍封道:“大人昨日一舞果然妙不可言。是否高麗一族中人人都擅歌舞呢?”

  高麗文笑道:“在萊夷九族之中只怕鄙族是最不成器的了武事不備田獵難成只是在農耕之外稍會些種菜釀酒的本事是以各族之人常以穀物向鄙族換取菜蔬酒漿。”

  伍封問道:“你們種些什麼菜呢?”

  高麗文道:“無非是常見的四季蔬菜罷。鄙族之人更會制菜各類脯、醢、菹、苴等還有些名氣不過它族之人最喜歡的恐怕是鄙族所制的麥飴和黍酒了。”

  伍封瞠目道:“高麗族人只怕日日所用的都是美食罷?”

  高麗文笑道:“還算過得去。幸好鄙族人擅制美食是以族中一萬二千戶僅守寨士卒三千人它族卻不願意得罪鄙族便是怕少了美食何況各族自有所釀但無能過鄙族之酒者是以每逢宴飲待客均以鄙族黍酒爲主否則賓客定會以爲主人待客不誠。”

  伍封聞說這個“酒”字立時酒蟲大動道:“昨日在夫餘上人府上所飲之酒比公子府上的酒還要好是否出自貴族人之手?”

  高麗文笑道:“正是昨日所飲是小人從族中所攜來的一品美酒專侍大將軍所用倭人官爺他們等閒也難以飲到。”

  伍封讚道:“有如此佳釀誰敢得罪你們呢?”

  高麗文道:“其實釀酒之法鄙族是從齊人處學來。我們主要居於博城附近博城與贏城相距不出二十里贏城的冉雍釀藝精妙據說連相國田恆之女田貂兒也是向他學釀鄙族與冉雍交好得他傳授後釀藝大進。”

  伍封愕然道:“在下只道田二小姐釀藝之精在齊國可算是數一數二原來她的釀藝是從冉雍處所學這個冉雍的本事當真不小可惜昨日未能與他一敘。”

  高麗文笑道:“要與他一敘還不容易?此刻冉雍與東屠愁在前面贏城外等着到時便能見到了。”

  伍封奇道:“原來大人知道東屠愁等在下?”

  高麗文道:“東屠愁是小人的女婿否則東屠令子怎會讓他今日一道來?”

  伍封又問:“爲何冉雍也和他在一起呢?”

  高麗文笑道:“冉雍是滿飾族的長老滿飾箭的師父大將軍從夷維到主城必要經過滿飾族人之地他特地來爲大將軍引見。”

  伍封想不到這中間有許多複雜的關係笑道:“若能與滿飾長老一見那是最好了。”

  兩人說話間忽聽前面遠處有馬蹄聲隱隱響着衆人大感愕然遠眺過去便見兩騎快馬由遠處急馳過來。只因太遠一時也看不清楚。

  楚月兒向遠處看了看道:“右手騎黃馬的那日見過的冉老爺左邊那人不認識。”

  衆人大奇如今那二人離了這麼遠楚月兒如何能認出人來?伍封知道她練吐納術的時間比自己長眼力最好忙道:“蹄聲甚急只怕有兇險月兒、平兄你們接他二人回來。”

  平啓一直騎馬在伍封的銅車旁邊守護答應一聲先策馬迎上去。

  楚月兒等從人將青龍牽了上來從銅車左手空心圓柱中拔出了銅矛上馬也迎了上去。

  這時二馬稍近伍封也看清楚了那二人右邊那人的確是冉雍左手邊是個年輕人猜想定是東屠愁。忽見二馬之後煙塵滾滾伍封駭然道:“原來有數十騎在追趕二人!”喝道:“快將車停下來準備迎敵!”

  趙悅和蒙獵迎了一聲立時命將兵車列在前面一百騎勇士守在車後其餘的劍姬、從人與輜車守在後面。

  伍封見除了中間大道兩側都是深草低樹車行不便便道:“將黑龍牽過來!”

  吩咐過後再向前看時正見冉雍二人的馬中箭倒下二人從馬背上跌下來數十騎追兵向他們二人圍了上去。

  這時平啓已趕了上去守在二人身旁等楚月兒上前時數十騎已將他們四人圍住。

  伍封提着銅戟跨上了黑龍正要帶人衝上去便聽高麗文道:“糟了真是冉雍和東屠愁。”

  伍封對高麗文道:“大人請守陣中不要出來。”又道:“公主遲遲你們不要下了銅車。”帶了二十勇士衝了上去餘人謹守大隊。

  正見楚月兒和平啓在前撞破了所圍的敵軍冉雍與東屠愁揮着劍跟在二馬之後伍封見他二人劍法均妙暗暗稱奇。楚月兒與平啓因冉雍和東屠愁步行不快只好緩緩撞動敵人之圍帶二人回走。

  伍封大喝一聲黑龍四蹄翻飛衝入敵羣之中銅戟早挑了三人下馬。他毫不理會敵軍之圍只是向前衝了過去專找敵軍人多羣刺殺等他直撞出敵圍又再殺回時已有近二十人被他刺於馬下。這時冉雍與東屠愁均被一勇士拉上了馬二人合乘一騎。

  伍封命道:“先將冉老爺和少令子帶回去。”六七騎勇士策馬將二人帶回。

  這一羣敵人見他們如此兇猛無不心驚膽戰勒馬不敢上前。伍封見他們見了自己大隊人馬居然不退暗暗奇怪。

  楚月兒與平啓到了伍封身邊伍封問道:“沒有受傷吧?”

  二人都搖了搖頭。

  伍封見衆人都平安無恙扭頭向敵人喝問:“你們是什麼人?”

  正在這時忽聽左手邊蹄聲雷動一片煙塵漸漸臨近赫然有七八百人橫撞了過來衝在前面的都是騎兵約有二百多人再加上這一羣剩下的五十餘騎聲勢不小。

  伍封見敵方勢大道:“我們先退回陣中。”自己身邊雖有楚月兒和伍封這樣的高手終是隻有十餘騎怎能與敵方大軍正面相接。

  衆人退回陣中時敵軍已連在一起八百多人分成兩支準備由左右包抄過來。敵方的用意顯是要離開大道避免與兵車相持欲從兩側以騎兵和步卒攻擊。

  伍封笑道:“敵人膽子太大了就憑他們數百人就敢直接進攻!”

  冉雍在一旁說道:“大將軍新來的那一支人馬是許長蛇的騎兵和步卒萊夷三大盜賊之中他的騎兵最多。”

  東屠愁嘆道:“追擊我們二人的是東屠苦的手下。”

  妙公主早將葉柔、四燕女和劍姬集於車後各執木連弩對伍封道:“封哥哥我這支親兵練習了多時今日便看看她們的本事。”

  伍封見己方雖有二百多人卻有五六十人是不能戰的從人庖人高麗族人僅十人自是不能讓他們上前。真正能戰的除了百名勇士便是葉柔和這一衆劍姬了。

  伍封向敵方看了一陣笑道:“敵方人數雖多分則力弱一陣間他們從兩側衝上來時我們先用箭射一陣讓他們士氣弱下來。”又讓平啓約束倭人勇士待他號令一便衝上去。

  鮑興和鮑寧將伍封和楚月兒的連弩遞了上來。

  伍封對高麗文等人道:“大人、冉老爺、少令子你們便在車上安坐看我們將許長蛇殺退。”他與楚月兒策馬上前立於車後鮑寧和鮑興隨他二人久歷戰陣各提着箭袋站在馬旁。

  這時敵軍已布好了陣只聽殺聲震天騎兵在前步卒在後由兩側疾衝了上來頗具聲勢。

  伍封的大神連弩最能及遠他搭上了箭先對着左手邊衝在前面的騎兵遠遠一箭射出那人立時落下馬來。敵軍離他們還有五百多步居然被箭射下了馬來伍封三箭射出射倒三人賊軍不免稍亂。

  高麗文、冉雍和東屠愁沒有見過連弩見伍封手中這東西樣子古怪竟然能將五百步外的人射落馬下相顧駭然。

  鮑興早遞上了箭伍封一箭一箭出去每一箭射倒一人待敵人到了一百步內時已被他射下了二十多人。

  伍封哈哈大笑這是他設計連弩箭之後第一次正式用於兩軍交戰與那日中林中救田盤時大不相同。

  伍封知道劍姬她們的箭只能在三百步此刻見敵軍在射程之內笑道:“公主現在看看你們的箭法了。”

  只聽“嗖”的一聲一支箭從銅車上射出來敵方一人迎聲落馬。

  高麗文三人又吃了一驚見射箭的居然是那看起來弱不禁風的遲遲大爲喫驚。

  楚月兒與妙公主手上的箭也射了出去妙公主見又有二人落馬笑道:“放箭!”

  衆劍姬習射已久這次是初臨戰事雖然略有驚慌但先前見伍封射了近二十箭敵人紛紛落馬早以十分興奮驚慌之意盡去。若不是怕了伍封的軍令早就按捺不住也將箭射出去了。此時得了公主的號令還哪裏忍得住紛紛將箭射出去這三十多人便是九十多支箭非同小可只見敵軍一陣大亂如亂石般紛紛落馬。

  齊人不用強弩更不必說這些賊子了。普通的弓箭射程一般只能在百步內即便是強弓也射不出兩百步是以先前伍封那十數箭敵人心中雖驚但畢竟來箭較少並不太驚駭如今還距二百多步便箭如雨至待衝到近前時那還了得?敵人軍心大亂。

  衆劍姬見射出去的箭大多射中高興之極不住的搭箭射出此時在她們心中唯覺興趣盎然早忘了對方是敵人只當是活動的箭靶了一個個飛快地搭箭射敵。只聽弓弦震響飛箭破風夾雜着衆女嘰嘰喳喳的歡叫之聲令隊中人人都覺這場戰事如遊戲一般。

  伍封大笑不絕索性停下身來看衆女射箭只見遲遲的箭法格外之準上弦又快讚道:“遲遲箭術了得!”又見葉柔的箭法比遲遲更勝一籌她一箭射出敵方必有一人落馬絕無落空之時她手法又快其他劍姬射三箭之時葉柔至少已射出了六七箭比他人快了一倍有餘當下讚不絕口:“原來柔兒是神箭手哩!”

  葉柔回過頭來向他微微一笑旋又扭頭射箭。

  那一衆倭人勇士見敵軍前來早想衝上去大殺一場不料還未衝上去卻被一班美女先建奇功驚奇之餘忍不住躍躍欲試均想:“連這羣女子也能建功我們如不大殺一陣成何樣子?”

  過了片刻敵方的騎兵已有十之**落於地上了敵軍早已心膽俱裂步卒紛紛後退。

  伍封見敵方士氣殆盡而己方勇士鬥志正盈喝道:“停箭!衝殺!”與楚月兒兩匹馬已先衝上去。

  平啓聲如巨雷道:“勇士們讓這班毛賊看看我們的手段!”

  只聽蹄聲如雷殺聲震天百名勇士隨着平啓如箭一般射了出去。平啓這時未用銅箭卻用了一條渾銅大殳在空中揮動氣勢格外驚人。

  伍封與楚月兒先衝向右手的敵軍戟矛並舉將敵人殘存的騎兵盡數刺殺後又衝向左手的敵軍二馬還未到時平啓早揮動大殳與衆勇士將敵方騎兵殲滅。

  忽聽楚月兒笑道:“招爺原來也上來了!”

  伍封扭頭看時見招來揮着劍正惡狠狠地覓人廝殺笑道:“怕是被吵醒了罷。”

  敵軍早已毫無鬥志只顧四下奔逃見了勇士上來只想逃命哪裏還有膽對陣廝殺?

  伍封見勢如破竹心想再這麼搞下去只怕這一夥賊子會血流盈地了揮戟大叫道:“降者不殺!”

  平啓與衆勇士也如雷般吼着:“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片刻間戰事結束剩下了四百多賊子盡數跪地投降由衆勇士圍着。

  伍封與楚月兒回到隊中讓趙悅、蒙獵和吳舟上去清點戰果。

  高麗文佩服道:“想不到這許長蛇橫行萊夷竟被大將軍如此輕鬆便剿滅了真是意想不到。”

  伍封奇道:“許長蛇這夥人並不怎麼厲害爲何能橫行萊夷呢?”心想:“這許長蛇、胡勝之類的毛賊用兵比起顏不疑、任公子和柳下跖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冉雍嘆道:“萊夷九族之人不相統屬誰也不願意去剿賊一是怕損折本族人手二是怕大軍出寨被它族暗襲是以都只顧守住族人之地哪想到討賊?”

  伍封點頭道:“原來如此。怪不得萊夷五百多裏竟有三處盜賊。”

  冉雍道:“不過那葉小蟲兒十分厲害據說他本是燕國名將以兵法治盜有衆二千三百餘人胡勝與許長蛇都怕極了他每有所獲便乖乖地將交給葉小蟲兒三成。此人頗習車戰行蹤不定無人知其巢穴之所。萊夷九族真正不敢惹的便是他和‘海上龍王’徐乘了。”

  東屠愁道:“聽說葉小蟲兒與徐乘以結成了親家後水6聯手並擊樂浪人便因此吃了大虧。這二賊聲勢之大非同小可!”

  伍封點頭道:“多謝幾位提醒在下定會小心提防這二賊。”

  這時招來騎馬回來雖然大戰以熄他臉上仍是一副惡狠狠的神氣。

  妙公主笑道:“招爺還未殺夠麼?”

  招來下馬悻悻道:“這班盜賊可惡之極若非公子仁厚小人定要將他們一個不留全部殺了。”

  妙公主笑道:“招爺惡得緊哩!”

  伍封笑道:“公主現在招兄是惹不得的。他值夜一晚正在車上好睡卻被這班盜賊吵醒怎會不氣惱?這叫作‘起牀火’。”

  楚月兒在旁吐了一下舌頭嘻嘻笑道:“原來招爺睡得不好起牀便要殺人可怕得緊!”

  招來哈哈大笑道:“小人還未睡醒此刻便上車滅火算了哈哈。”他的馬車恰在旁邊招來爬了上車片刻間便鼾聲大作。

  衆人暗笑伍封怕吵醒了他命人將招來的馬車輕駛到一邊去。

  吳舟回來道:“公子敵方還有五百七十多人活着其中傷者有二百三十一人我們只有七人受了一點皮外傷。獲敵良馬二百零七匹兵車十乘輜車二十乘。”

  冉雍嘆道:“天下間只怕唯有大將軍纔會有許此戰績吧?怪不得小人聽說大將軍縱橫宋衛一人便可退八千大軍連董門的任公子和顏不疑也重傷而逃。”

  伍封笑道:“這只是些傳言而已在下哪有那麼駭人?”

  東屠愁道:“適才我們看過大將軍設計的連弩想法之奇真是匪夷所思!”

  高麗文道:“單是大將軍的這些美貌侍婢便當得數百奇兵大將軍是否以兵法治家呢?”

  伍封大笑道:“用兵法治家?在下不會做出這麼無趣的事吧?”

  這時平啓策馬押着一人過來大聲道:“公子這人便是惡賊許長蛇。他混入賊衆之中扮成小賊被部下指了出來。”

  衆人見那人獐頭鼠目一瘸一拐地走了過來若非有人指他出來誰知道這滿臉晦氣的傢伙竟然就是橫行萊夷的許長蛇?

  楚月兒見平啓手上的長殳道:“平爺手上的傢伙頗眼熟是否胡勝的兵器?”

  平啓笑道:“正是胡勝的長殳小人見這支銅殳有近四十斤能夠一用便拿了回來。”

  伍封對那許長蛇喝道:“你爲何要截殺冉老爺和少令子?”

  許長蛇道:“小人受了人金帛奉命來殺少令子不知道冉老爺與他在一起。”

  伍封笑道:“你膽子不小見了本大將軍的人馬居然敢衝上來連我們也想一起加害!”

  許長蛇搖頭道:“小人不知道是大將軍的人馬只見人少乾脆一併殺了搶些財物美女。”他居然侃侃而談不知害怕和羞恥。

  伍封問道:“是誰給你們金帛來殺害少令子?”

  許長蛇道:“是東屠苦。”

  東屠愁氣哼哼道:“東屠苦太過份了。”

  冉雍問道:“適才我們解下馬車上的馬而走那馬車現在何處?”

  平啓在一旁道:“賊衆之中有幾輛馬車不知哪一輛是冉老爺的?”

  冉雍道:“車上有一個藤箱是倭人官爺託我送給大將軍的禮物。”

  伍封皺眉道:“官爺怎會又送在下禮物?”

  這時趙悅和蒙獵擡了幾個大箱過來道:“公子這班賊子帶輜車而行上面有幾個大箱未及細看。”

  東屠愁指着一箱道:“這個箱子便是冉老爺所帶之箱。”

  趙悅將箱打開見裏面赫然放着無數金餅衆人吃了一驚。

  高麗文奇道:“倭人族哪來這麼多金送人?”

  冉雍笑道:“這六千多金本是大將軍之物。倭人官爺曾說大將軍剿滅了胡勝從胡勝營中搜出了這些金餅大將軍執意要將它賜給倭人族倭人官爺不好當面拒絕只好收下這次見大將軍遠行又讓小人帶了來。”

  伍封不悅道:“倭人官爺莫非瞧不起在下?”

  高麗文笑道:“大將軍不瞭解倭人倭人忠直勇猛不尚詭詐不貪便宜。他若認爲是他的東西不惜血流成河要要拿回來若是非他之物打死也不會要。”

  伍封道:“那日全靠倭人族一百勇士相助才能剿滅了胡勝這些金也應歸他們所有。”

  冉雍笑道:“官爺是有道理的他怕大將軍怪罪向小人說過。他說那一百勇士是爲了救他的女兒。大將軍加以援手已是天大的恩德了。何況一百勇士如今是大將軍的人就算立功也是大將軍的功勞。這些勇士的兵器馬匹革甲多是胡勝營中之物。而這些勇士跟着大將軍日後立了功也是他們的福氣就算是相贈也是爲了酬謝大將軍救女之德。若是還將金收了去無功而受之不成樣子。”

  伍封愕然道:“原來官爺還想出了這麼多道理。”

  這時趙悅又打開了另外數箱見裏面全是金餅絲帛吳舟略點一下道:“公子這些金餅只怕就有五千金哩!”

  伍封皺起了眉頭道:“看來萊夷之民被這些盜賊害得不淺這些金日後要設法還給萊夷之民纔行。”

  冉雍笑道:“大將軍小人有一個主意。”

  伍封忙問道:“冉老爺有什麼主意?”

  冉雍道:“若是還金於民自然可博得美譽但這些金就算一起分下去萊夷數十萬民也得不了多少對萊夷之民來說未必是件好事。何況這種做法與田氏大斗租出小鬥收回又有何異?這是小處着手只能博些名聲。田氏讓小利於民而得國從國之得又千百倍收了回去實不足效仿。”

  衆人見他的道理與衆不同有獨到之處無不生出敬意。

  伍封問道:“冉先生未知如何從大處着手呢?”

  冉雍見他連稱呼都改了那是虛心求教之意笑道:“若從大處着手無非有二。一是強士卒以護民破盜;二是興教化以破陋俗。”

  伍封道:“強士卒是必然的在下要在萊夷建一支二千五百人的都輔軍這是國出公帑國君自有安排。再加上我的一千親衛軍有三千五百人也算是過得去了。”

  冉雍搖頭道:“三千五百人只能對付胡勝和許長蛇若是徐乘與葉小蟲兒水6並進何以破之?雖然大將軍神勇絕倫但這三千五百人分不足以守境合不足以破賊。是以須另有護境之軍防守諸城以城爲要從而守這五百餘里之境。”

  伍封皺眉道:“若是在各城設軍與其它城相同也是常理但這樣一來違禮二來惹人生忌比不太好。”

  冉雍笑道:“其實以五百里的采邑養兵五萬也無不可只是這養兵之法另有妙處。如今九族之中各族均有族兵正因族中有兵是以九族常有爭鬥若是大將軍將九族夷兵收歸旗下合則可保社稷分則可守各境同時九族再無私兵無以爭鬥。這樣一來其實並未增軍而大將軍撫卹族民未必做不到九族共和。”

  伍封眼中一亮跳下車來向冉雍深深一揖道:“多謝先生指教令在下茅舍頓開。未知興教化一事又當如何?”

  冉雍下車還禮道:“九族之間生活習俗不同以地域之限各有所重但不能統屬。若能大興教化以破陋俗增夷民之智使與齊民相同然後以地爲業海邊漁鹽山中畜養山邊植菜平地開田以種五穀大將軍設倉市以貿貨統籌其價此乃豐民之道。”

  衆人不住地點頭。

  冉雍又道:“天下列國之中卿大夫劃地而治。其實萊夷九族分治與列國又有何異?大將軍不必奪各族之權仍保其氏宗權卻以教化除各族之隔閡使九族之民漸漸移風易俗多通婚姻再移齊民間於其中使各族漸融這就是天下之仁了。”

  伍封嘆道:“冉先生學問動天在下受益不淺未知先生是否願爲在下之師呢?”

  冉雍搖頭道:“小人的學問不足以爲大將軍之師不過小人之師應可相助大將軍罷。”

  伍封道:“尊師是誰?”

  冉雍笑道:“家師是孔子。”

  伍封驚道:“怪不得先生的學問便如齊東之海原來是孔子的弟子!”

  遲遲在魯國時間較長問道:“莫非冉先生便是七十二賢人中的仲弓先生?”

  冉雍點頭道:“小人之字正是仲弓。”

  遲遲道:“公子這位冉先生是政事奇才孔子也曾說他有才可做大官哩!”

  伍封笑道:“在下與月兒都曾拜訪夫子得過夫子的指點劍法頗有進境。若冉先生不棄請隨在下一同到主城細述強軍興教之事日後也好施行。”

  高麗文道:“各族之兵的確是互爲相制是以不能專注於產。我們高麗族兵少力弱有無族兵是無所謂的。”

  東屠愁嘆道:“若是兵論我們東屠族兵其實最多但其中弊害極大一是牽涉人力族中青壯有三成爲兵剩餘的老弱婦孺以族產養兵二是每每移兵途中所費極大甚難負荷。若是它族無兵鄙族又何須養兵。”

  伍封道:“當年宋國大夫華元議弭兵以晉楚爲主各國響應訂下盟約雖然三年之後因楚國北侵鄭衛而止卻開了弭兵之先;三十多年後宋大夫向戌再行弭兵有十四國諸侯相約盟誓晉楚之間四十多年未有大的戰事各國之民稍安。若是萊夷九族先行弭兵再將族兵統屬兵不分族必能使萊夷五百里地安定下來。在下對政事頗有所缺想請冉先生隨在下到主城共議其策。”

  冉雍大喜道:“夫子終日所想的便是這種安定之局如能在萊夷施行萬一能爲天下所效仿列國之間便能平安了。難得大將軍有此想法!小人願意追隨大將軍以效力於萊夷之民。”

  伍封笑道:“如此最好了。”

  平啓不懂這些道理聽了這麼久此時問道:“公子這個許長蛇怎麼處置?”

  伍封皺眉道:“這種惡賊還留他幹什麼?殺了算了。”

  平啓跳下馬來將那許長蛇拖得遠遠的一劍殺了將級藏在身後提回問道:“是否將許長蛇的級也送回萊邑城示衆?”

  高麗文道:“許長蛇常在贏博之間出沒我們高麗族人深受其害若能在博城示衆最好。”

  伍封點頭道:“那便送到博城去。”

  高麗文道:“大將軍的人路徑不熟不如由鄙族人送去吧。”叫了兩個族人命他們騎快馬將許長蛇級送到博城示衆。

  這時趙悅問道:“公子所擒的盜賊怎麼辦?有五百多人哩!”

  伍封道:“不如些金帛給他們讓他們散了吧。”

  冉雍皺眉道:“這些人不歸於各族若放走了不是投奔葉小蟲兒便是重聚爲盜否則何以生計?”

  趙悅插口道:“小人見這些人大多是壯漢頗有氣力何不解押到主城去力役。”

  伍封道:“若將他們帶到主城就怕他們惡習難改反而害人。”

  蒙獵道:“有小人和趙兄在怎由到他們爲惡?公子便將他們交給趙兄和小人頒佈軍令包管他們改邪歸正。”他和趙悅是軍中宿將雖然官職不高卻是經驗老到不怕有人敢違令鬧事。

  冉雍道:“這樣最好不過這些人雖然爲盜賊畢竟人數不少殺之有幹天和釋之又恐怕爲害若能以軍法嚴令制之改邪歸正正是仁厚之舉。”

  伍封點頭道:“既然如此這些人便交給趙兄和蒙兄管教傷重不能行走的便給金帛放走家有父母妻室的也嚴辭懲戒後放走剩下的暫以軍伍編制一路行進。趙兄和蒙兄便暫爲統領。”

  蒙獵道:“小人想將吳兄借了去執司軍法。”

  趙悅也道:“吳兄原是契約官最熟齊律和軍法又鐵面無私有他執令不怕這些人不服。”

  伍封點頭笑道:“那好吧便由吳兄執掌軍令吧。”

  趙悅、蒙獵、平啓去宣佈大將軍之令衆賊子本以爲必死無疑誰知竟然能夠活命還能遷入城中無不欣喜若狂。

  一陣趙悅回來道:“公子有四百七十人可以留下同行剩下的都是些傷者、體弱者和年紀稍長的人雖想跟着去小人卻沒有答應。眼下蒙兄正在遣散他們吳兄已在頒佈軍令。”

  這時鮑寧和鮑興也帶人將衆馬收束而回鮑寧讚道:“這個許長蛇雖然不成器但良馬不少其中有二十餘匹是少見的燕國良馬。”

  鮑興道:“小人想從中選匹好的日後馬車之時可隨公子作戰。”

  伍封笑道:“你去選吧!”

  平啓一聽有好馬早已飛跑了過去選馬。

  衆人均笑伍封對鮑興道:“別忘了給招兄留匹好的給柔兒也挑匹好馬來她今日立了大功理應嘉獎招兄說她騎術甚精下次倒要見識見識。”

  葉柔在一旁微笑謝過。

  過了好一陣諸人均回來吳舟道:“公子原來許長蛇營中有不少健婦和搶來的侍婢那胡勝與許長蛇沆瀣一氣臨走時將婦孺留與許長蛇寨中代爲照顧如今這些人都在山中是否不予理會?”

  伍封道:“怎能不予理會?將那些老弱婦孺放在山中何以生計?你帶些人去將她們安置我們大隊晚間可到贏城你趕到贏城來。”

  吳舟點頭答應帶了十名勇士又從新投降的盜賊中叫了二人爲嚮導趕往山中去了。

  鮑興牽了兩匹馬來指着其中一匹紅馬回來得意地道:“這匹馬是小人專爲公主挑的性溫而力大頗能載重。”

  妙公主叱道:“好個小興兒你是說我肥重麼?”

  衆人大笑鮑興忙道:“公主身輕如燕怎會肥重?小人是想日後公主生下了小公子恐怕要時時抱在馬上罷。”

  妙公主忍不住也笑起來。

  鮑興指着另一匹黃馬道:“這匹馬跑得最快歲口又小是葉姑娘的。”

  葉柔笑着謝過。

  楚月兒道:“你爲何不爲遲遲挑匹好馬來?”

  鮑興笑道:“這就不幹小人的事了小人本想去挑但平爺非要親自爲遲遲姑娘挑匹好馬小人爭不過他打又打不過只好啞忍了回來。”

  遲遲和葉柔見鮑興說話十分有趣也格格嬌笑。

  果然平啓回來時給遲遲挑了一匹純白色的良馬一見便是好馬不次於妙公主的那匹紅馬。

  遲遲連忙謝他平啓搖手笑道:“這又不是小人的馬何必謝我?”

  忙了好一陣趙悅和蒙獵已將那一衆新兵整飭一新暫爲步卒雖然未拿兵器看起來仍是十分雄壯。

  冉雍嘆道:“大將軍手下人才不少!”

  東屠愁笑道:“如今有大將軍鎮撫萊夷真是夷民之福了。”

  伍封命大隊繼續前行步卒跟在車後周圍由百騎勇士守護沿大道而行。

  黃昏之時衆人到了贏城。ahref=target=_blank/a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