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孫翊告兄書
“今吾收卿書信,言及伯言怯懦無勇,將誤西面大事。
卿雖未侵陵其人,但伯言受宋謙詰難時,卿何不斥責之?
今又書信於吾,皆言伯言不是,伯言爲主將,卿爲副將,一軍之中,主副有貳,此乃得勝之道乎?”
“卿此舉,莫不是也在誤吾西面大事乎?”
“卿言其無怯弱無勇,其以六千之衆獨抗荊州二萬大軍,此乃無勇之人所爲乎?”
“伯言世代書香,其本以治學爲本任,今受吾重任,身染刀兵不祥之器鎮守柴桑,一是爲忠,二是其乃外謙內勇之輩爾。”
“其人雖謙遜,有不如人意時,然其智略足稱大丈夫也。
吾親其也,非私之也。我親愛之,卿疏憎之,卿所爲乃與我違,其可久乎?”
“夫居敬而行簡,可以臨民。愛人多容,可以得衆。
二者尚不能如,安可董督在遠在遠,禦敵濟難乎?
卿已成年,特受重任,上有吾遠方瞻望之視,下有部曲朝夕從事,何可恣意擅自有怨乎?”
“人誰無過,今吾以書責之,貴兄能改之,宜追前過,深自咎責,以慰吾切切之念也。”
孫翊很快就寫好了這封信。
這封信孫翊是寫給孫皎的,至於陸遜那裏,他卻不打算回信。
孫翊對陸遜不回信,恰恰就是表現其對他的信任。
孫翊的這封信中,語氣算是有些嚴厲了。
這並不是他因爲此事而對孫皎心有嫌隙了,相反的,他對孫皎還是一如既往的信任。
孫皎身爲孫氏宗親,是鎮守柴桑的大將之一,在陸遜到達柴桑後成爲主將後,他也成爲了孫翊在柴桑的眼睛。
他天然就有着監督陸遜的權力,這是他的身份所決定的特權也是他的義務。
從這一點來說,孫皎寫這封信給孫翊,是理所應當的。
只是他信中的內容讓孫翊察覺到了一個不好的苗頭,所以孫翊纔會在回信中對其斥責,打消他的這種念頭。
將帥不合,是軍隊的大忌。
陸遜面對的是劉備這樣一個棘手的對手。
孫翊希望他能夠心無旁騖的對付劉備,不想內部發生齷齪,影響了他,從而導致他發揮失常。
斥責孫皎之後,孫皎因爲顧忌自己,他一定會轉變對陸遜的態度。
而孫皎久鎮柴桑,甚得兵民之心,加上他孫氏宗親的身份,
只要他順從陸遜,其他將校就算心中有不滿,也會老老實實聽從陸遜的指揮。
至於孫翊在回信中斥責孫皎,這樣會不會引起孫皎的不豫,這並不會。
反而的,孫皎還會因爲這封回信而開心。
孫翊明白孫皎會寫這封信,除了陸遜的那個做法令其不滿之外,
還因爲自己將陸遜擡爲主將而將其貶爲副將,這讓他心中有點喫味了。
他覺得孫翊不信任他這個親人,反而信任陸遜這個外姓人。
而孫翊在回信因爲他的所爲斥責於他,雖然是斥責,但語氣中有關愛有嚴厲,
還表露出了對他的深切期望,這些都足以讓孫皎體會到孫翊對他的寵愛。
孫翊一般都是一副寬和的樣子,但那是對旁人。
現在他對孫皎的所爲表現出了憤怒以及失望,這是對親人的做法。
就像曹操對荀彧等臣很尊重,可是對曹洪與曹仁等宗親罵的可不少。
但這卻不會讓曹洪與曹仁等宗親感到被忽視與疏遠了,他們反而還挺滿足。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若曹操不看重他們,才懶得斥責他們。
事實也是如此,每逢有大事,執掌重要兵權的都是那些曹氏宗親。
曹丕被曹操嫌棄,很多人都以爲那是曹操不寵愛曹丕,但其實恰恰相反,那是曹操對曹丕的磨練和另類的寵愛。
若真的不寵愛,曹操早就把他扔一邊去了,曹操有那麼多兒子,能得到曹操嫌棄和斥責的有幾個?
大多都是被忽視之輩而已。
在寫完給孫皎的回信之後,孫翊又特地在信封中附上了一封別箋,並以特殊的方法封存起來,保證只有孫皎一個人能看到。
在做完這些之後,孫翊傳來孫匡,令其充當信使,將他給孫皎的這封信給送到柴桑去。
孫匡本在吳縣安居,但這次孫翊感受到江東即將有大戰展開,
這樣的大戰可能是數年難得一見的,所以他特地將孫匡從吳縣召喚來,將其帶在身邊好好調教。
孫匡性格不同於其三個兄長。
就是孫權雖然性格陰沉,但他也是個敢於射虎的少年,有勇武的一面。
而孫匡性格頗爲怯弱,這一直讓孫母不喜,只是因爲他是幼子,又體弱多病,所以孫母平時也少責怪他。
孫翊覺得孫匡有怯弱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爲他體弱多病。
而因爲體弱多病,孫匡將來也會在年紀輕輕的二十多歲的時候去世,這是孫翊不想看到的。
要想讓孫匡擺脫體弱多病的狀況,除了派醫者好生照料之外,還要讓其養成強身健體的習慣,這樣纔是強根固本之道。
而最適合強身健體的地方,除了軍營還有何處呢?
軍營又是陽剛血勇之氣息最濃厚的地方,在這樣一個地方呆的久了,也有助於改善孫匡那怯弱的性格。
孫匡本在牀上睡覺,卻突然被孫翊召喚而來。
在他來到孫翊身前,聽到孫翊要讓他送信去千里之外的柴桑城時,他臉上立刻就掛滿了一百個不願。
孫匡從小長在婦人之手,教於庭院之內,這養成了他好靜厭動的性格,現在聽到孫翊要讓他去那麼遠的地方送信,他心中當然不願了。
而且孫匡還聽說柴桑那裏此刻正有數萬大軍正在攻城,像那種虎狼之地,孫匡本能的發自內心的想遠離之。
要不是孫翊之命,他甚至都不想從吳縣千里迢迢來到這陵陽城外。
孫翊看到孫匡臉上的不情願,頓時英眉一豎,鼻息之間重重的發出了一個哼字。
孫匡看到孫翊動氣了,馬上收起了臉上的不情願,朝着孫翊一拜道,“唯,匡領命。”
嗯。
這下,孫翊才滿意的應了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