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並攻似潮兇悍駭

作者:趙子曰
遮不了多少雨的大棚子下。

  十餘個李善道軍中的重要營將,悉披鎧甲,列於李善道身前,等待他的命令。

  李善道一一看過他們,開始下達命令,先令劉黑闥:“黑闥賢兄,攻城和城根的地道挖掘,由你指揮,切記,特別是務必要安排好輪替的尖頭木驢和掘城的各部部曲,此掘城一起,就夜以繼日,不到掘倒城牆,決不罷休,另外,城中可能會出襲,警備的部隊也要安排停當。”

  劉黑闥應道:“賢弟放心,愚兄自曉得怎生部署。”

  “五郎、高將軍,你兩人爲我賢兄副將,一應前線事宜,悉從我賢兄之令。”

  陳敬兒、高季輔兩人接令。

  “文相賢兄,城壕外地道的挖掘,由你指揮。一樣也是切記,要安排好輪替、警備。”

  李文相應了聲諾,說道:“俺會親自督促,一定儘量在最短時日內,將地道挖成!”

  “四郎、李將軍,你兩人爲我文相兄之副,一應事宜,從文相兄之令。”

  張伏生、李育德兩人接令。

  “蕭儀同、蕭將軍、沐陽、延霸,你四人分統你四部,分成兩組,輪換在城外警戒,看護砲車、弩車等,以及守卒若大股殺出,及時趕上支援我黑闥兄與文相兄。”

  蕭裕、蕭德、高曦、高延霸四人接令。

  卻是今日正式攻城,定下的攻城的具體戰法是:兩路並掘、上下齊攻。

  所謂“上下齊攻”,即城牆處的戰鬥,攀城仰攻與挖掘城牆一起進行。

  暫定以掘城爲主,但如果攀城仰攻取得了重大進展的話,那就轉變重點,改以攀城仰攻爲主。

  “兩路並掘”,則專門指的是“掘城”這一塊兒。

  因爲之前沒有“掘城”的經驗,能不能成功,或者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成功,李善道等心裏沒有底,所以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只放在城根處的掘城上。

  反正兵力充足,索性就採用了劉黑闥的建議,在城根處的挖掘之外,再在城壕附近開一條地道。這條地道,不以掘倒城牆爲目的,而以掘入城內爲意圖。如果能夠成功地掘入城內,對攻城自是會大有幫助不說,並且在挖掘的過程中,也能起到分散守卒“防守火力”的作用。

  攻城,不能只有擔負攻城任務的部隊上,還得有擔負警戒、預備隊等任務的部隊,蕭裕四人擔負的就是警戒的任務。蕭裕兄弟領騎,二高領步,每輪一騎、一步負責警戒。

  而至於預備隊,也分成了兩個班次,分由趙君德、王須達指揮。

  又有搬運戰場傷亡人員、後勤、補給等任務,李善道亦一一命令下去,由張升、羅忠等負責。

  記功、執行戰場紀律的任務,任給了王湛德等。

  諸令下畢。

  李善道再次環顧諸將,問諸將可有不清楚的地方。

  劉黑闥、李文相等齊聲答道:“將軍之令,俱已清楚!”

  李善道言簡意賅地下達了總攻的命令,說道:“開始攻城吧!”

  領負了不同任務的衆將,齊刷刷行個軍禮,後排的讓開,等劉黑闥、李文相帶頭先出去,餘下的魚貫跟出。李善道步到棚口,目送他們離開,擡起眼,望了一望遠處雨下的清河城頭。

  堅城、良將。

  這樣的攻堅戰是第一次打。

  只拔、除其城外的營壘、阻障、填壕,就用了這麼多天的時日,現在正式的攻城開始了。

  又需要多久,才能將城攻破?

  鼓聲、號角聲渾沉地響在雨中。

  隨着劉黑闥、李文相等的到達,頭輪出戰的將士們開始絡繹出陣。數千的戰士分成了兩個大隊,人數較多的大隊,緊從劉黑闥的將旗,舉着半截船,推着雲梯、尖頭木驢等,向着北城牆下前進;人數較少的大隊,跟從李文相的將旗,推着尖頭木驢,向着西段的城壕內側前進。

  出陣的戰士,俱是正中主陣前部的戰士。

  左、右陣中和主陣後部的戰士,則各有部分步騎在蕭裕、高曦和趙君德的率領下,從陣中退出,轉向北邊大營行去。這些戰士,是擔負下一輪警戒、預備任務和下午的攻城任務的。

  下着雨,不到出任務的時候,當然還是回到營中,才能得到較好的休息。

  韓信曾言劉邦能“統率十萬大軍”,而他本人則“越多越好”。隨着自己麾下部隊的不斷壯大,李善道如今已能深刻領悟韓信此話之意。

  這句話,說的不單單是指揮作戰的能力,更指的是作爲將領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大兵團作戰,要想取勝,使部曲能夠如臂使指,指揮的藝術只是一個方面,組織和協調能力也是至關重要。

  就比如眼前這場仗,戰前能用的攻心等策都已用過,具體的進戰戰法也已確定,那麼接下來就是什麼呢?很大程度上,就是考驗組織和協調作戰部隊的能力如何了。

  ……

  清河城,北城牆。

  楊得道屁股還沒在郡府坐穩,就因楊善會之請,趕緊地返還了城上。

  望着分爲兩路,向着城下、西段壕邊推進的兩路賊兵中的尖頭木驢,楊得道眉頭緊蹙,說道:“楊公,去年夏天,加高城牆時,是公親自主持的。我城城牆的牆基,應該沒有問題吧?”

  “明府,現不是牆基牢固不牢固的問題,賊既要掘,那你我就得做兩手準備。”

  楊得道問道:“公何意也?”

  “兩個對策。一個是針對賊近城的掘牆,當趕製木女牆、木城,同時需要在城牆內側,增挖深壕,以免城牆竟被賊兵掘塌;一個針對賊兵在壕邊的挖掘地道,需設地聽,探明其地道之走向,然後或在城內預先於其出口做伏擊準備,或也挖一條地道通出去,將其在地下攔截。”

  女牆,是一種牆類的名字,以“女”爲名,“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於丈夫”,簡言之,就是一種矮牆。木女牆,顧名思義,是用木頭制的這種矮牆,可以移動,乃是一種守營或守城所用的防守器械。當城牆受到損毀時,守卒可以使用這種防守器械,臨時地堵塞缺口。

  木城,與木女牆類似,也是一種可移動、可臨時堵塞城牆缺口的防守器具。比之木女牆,木城稍微小點。單個的木女牆,得用輪子推動而行,單個的木城,不用推,一個人就可以背動。

  地聽,又叫甕聽,是一種用來監聽地下情況的技術手段。挖個深洞,放進去個大缸,人在缸中,傾聽城外地下的動靜。有經驗的監聽人員,能夠以此確定敵人是在什麼位置挖掘地道。

  楊得道考慮了片刻,說道:“木城、木女牆、城內側挖掘深壕、地聽諸策,皆可用之;唯挖地道出城,地下截擊賊兵此策,楊公,僕以爲,似沒法使用。趕製木城與木女牆、挖掘深壕,已經需用到大量的民夫,再挖掘出城的地道?縣中人手不足用也!”

  “截擊賊兵於城外的地道,不挖掘也可,但地聽,必須要多做設置!”

  楊得道點點頭,說道:“僕這就令縣中各里坊裏魁選本里耳力好、心細之民,盡募爲地聽!”

  說着,就命從吏立即趕去各里,轉達此令。

  另外還有再出民夫,以趕製木城、木女牆和挖掘深壕的命令,同時也一併下給各里坊裏魁。

  安排好了對策,楊得道的心神略定了定,重新望向城外。

  雨下,另一路開向壕側的賊兵,應是已經到達了李賊給他們指定的開挖位置,已然停下,正在整頓隊形,將尖頭木驢展開,做爲防護的屏障,準備開挖;而開向城下的兩千多賊兵,冒着城頭矢石,推着尖頭木驢、雲梯,在泥濘的地面上喫力地碾過,也已逼近到了城牆的近處。

  辨向城牆攻來的這部賊兵,又共是分成了四五部。

  三部向東段城牆;兩部向西段城牆。

  向着西段城牆的賊兵,約七八百人,以前後兩陣的隊形,推着兩架雲梯。向着東段城牆的賊兵,約千餘人,亦前後兩陣之隊形,也推着兩架雲梯,但此外還有一隊尖頭木驢。

  很顯然了,攻西段城牆的賊兵,將是隻做附城之攻;攻東段城牆的賊兵,卻將是附城進攻和挖掘城牆同時進行。至於前後兩陣,前陣自是主攻,後陣當是負責擔負防範城中出襲任務者。

  從進入到城頭矢石打擊射程,至前進到城下,這段距離,賊兵是在一點沒有他們那邊的矢石掩護,完全暴露在了城頭的矢石打擊下前進的,不算很長的這段道路,已被打出了數十傷亡。

  清河這樣的堅城,李善道部是第一次攻打。

  但對於楊得道、楊善會來說,他們不是第一次守城。

  張金稱、高士達、楊公卿等部,此前都打過清河縣城。

  不僅這幾個賊部沒一個能將清河縣城打下的,並全都是最多清完阻障,進到城下近處後,——就如李善道部的攻城部隊現所處的情形一樣,城頭的矢石一對他們進行猛烈的打擊,他們根本就堅持不住再繼續前進,便就掉頭潰散了。此亦楊善會之前與盧郡丞、將吏等所說之“賊因利而聚,只要讓他們發現無利可圖,他們就會撤退”這話的原由和他說這話時的底氣。

  卻李善道部,此時此際,沒有潰散,仍在奮勇前進!

  楊得道緊張地心怦怦跳,掐着鬍鬚,嚥了口唾沫,說道:“李賊之衆,悍過金稱等羣盜之兇!”

  楊善會沒有出聲。

  楊得道又說道:“楊公,賊將要近城了!”

  楊善會以儘量沉穩的語調,說道:“明府,僕在此指揮御賊即可,明府請仍還郡府吧。”

  楊得道向楊善會拱了拱手,說道:“僕還郡府,催促各里民夫之調募。”

  將走之時,賊兵的大呼入耳,他頓足回顧,系攻城的賊兵終於衝到了城下!

  十幾個魁壯的賊兵,將一面繡着“上儀同三司、武賁郎將劉”字的黑旗,插在了距城門百餘步的地方。兩面分別繡着“陳”、“高”字樣的將旗,插在了距西、東城牆外各百步的位置。

  後陣的賊兵在“劉”字將旗附近止住前進,散開隊伍,列成了鬆散的警戒陣型。

  前陣的賊兵如似潮水,從“陳”、“高”將旗邊衝過,吶喊着衝向城門兩邊的城牆,各將兩架雲梯,架在了城牆的西段、東段,接着便每架雲梯前都迅速出列了一隊賊兵,開始冒雨攀附。

  一丈多長、八尺高的十數輛尖頭木驢被推到了西段城牆的城角,前後、並列連接置定,外有賊兵護衛,上百個提着鐵鏟、鐵鋤、鐵鑽、鐵錘等挖掘、碎土石工具的賊兵鑽了進去。

  楊善會已經不在身邊,楊得道視線從殺到城下的賊兵處收回,來找他時,才發現他已經奔去在了城牆西段的比較中間的地方。他清瘦的體形,在大雨中顯得有點單薄,但腰桿挺得很直。

  楊得道看到,楊善會在雨裏揮舞着胳膊,左右指點,知他必是在部署守卒迎戰了。

  東段城牆的負責軍將,也已在部署守卒迎戰。

  楊得道兩邊顧望,但見東段城牆上、西段城牆上。

  矢石,在繼續地投、射!

  發動擂木、拍杆等大型防守器械的鉸鏈,在守卒的操作下,吱啞啞地緩緩轉起!

  隊正、隊副、火長等基層軍吏,一疊聲地催罵着,組織本隊、本火的守卒操起長矛、挽起弓箭、拿起石灰瓶、擡起石頭、舉起盛着金汁等液體的桶,對準攀上雲梯的賊兵,準備釋放!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