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

作者:鶴招
李太后臉色一冷,看了看一臉誠摯的兒子,又看了完全狀況外的父親。

  沒好氣朝皇帝道:“別拐彎抹角了,阿父這資質,就得直接呵斥纔行!說罷,究竟犯了什麼事?”

  李偉這才猛然回過神,原來是皇帝在問罪!

  他連忙下拜。

  朱翊鈞一把扶住了他,懇切道:“孃親,今日咱們一家人喫飯,不必這樣的。”

  “也不是什麼大事。”

  “當初高拱暗害了馮保,孩兒想着馮大伴沒有子嗣,不如將府上財資充公,爲他辦個葬禮。”

  “結果,讓順天府孫一正抄家,二十萬兩,就報了二萬兩上來,其餘的,都被分了個乾乾淨淨。”

  “錦衣衛說,孫一正喪心病狂,故意給國丈送了不少,想拖國丈下水。”

  他神色溫和地說完始末,將幾位家人一一扶起。

  眼見李太后就要呵斥李偉,他連忙打圓場道:“孃親,也不必對國丈太嚴苛了。”

  “孩兒早先便想到了,國丈府上沒有生財之道,早晚要受到外朝蠱惑。”

  “如今說起這事,當真不是問罪國丈,實在是發自肺腑,想保全國丈啊。”

  “孃親,你是不知道,那海瑞膽大包天,聽聞,竟然將世廟罵得流鼻血!就怕他盯上國丈,效仿包拯啊!”

  李偉撲通一下再度跪倒在地:“陛下,太后,孫一正就給我送了八千兩銀子!”

  “我馬上退還!馬上退還!”

  朱翊鈞彷彿沒看見,隨手撥了撥朱堯媖的鼻子——這小姑娘,長得當真討喜。

  李太后面色鐵青:“去!馬上去給我退了!”

  對於李太后的反應,朱翊鈞早有預料。

  歷史上李偉跟着張四維做生意,被張居正捅破,李偉也是這樣趕着進宮,捱了自家女兒一通訓斥。

  李偉被訓,就要起身離去,一頓午膳也不敢留。

  朱翊鈞連忙拉住他,向李太后求情:“孃親,這只是小事,不要傷了和氣。”

  “況且,這只是治標,若是孃親要讓國丈,過海瑞那等日子,孩兒也於心不忍。”

  他將李偉留了下來,親切道:“國丈不急,回去再退還,咱們先用膳,還要說說海運的事呢。”

  李太后順坡下驢,嗯了一聲,算是揭過了這事。

  畢竟是阿父,好容易進宮一趟,也不想不歡而散。

  她看了一眼李進,吩咐道:“上午膳吧。”

  朱翊鈞插話道:“孃親,讓李大伴也一塊用膳吧,算是家宴。”

  李太后遲疑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

  李進一時手足無措。

  還是李誠銘將他拉着入了席,才渾身不自在地坐了下來。

  衆人先後坐下,李彩雲默默低下頭,不敢去看皇帝——她這才明白,爲何夫家這麼形容皇帝!果然是面紅心黑!

  朱翊鈞坐下後,看向李誠銘:“向直還沒有官身吧?”

  向直是李誠銘的字,突然被點到,連忙回話:“陛下,學生蔭了個國子監監生。”

  朱翊鈞哦了一聲。

  看向李偉:“國丈,這樣,孫一正的錢,你也別退還了,面上不好看。”

  “就讓向直把錢,送去新學府,給山長馬自強說,是國丈仁義捐贈,藉此去新學府討個職來。”

  “新學府往後也要開列官階,說不得向直有天份。”

  不等李偉答話,李誠銘當即起身謝恩。

  朱翊鈞有些喜歡上這個有些機靈的表兄了。

  他又朝李偉問道:“國丈,海運的事,有什麼眉目了?”

  國舅李文全小心拱手,示意這事他在負責。

  朱翊鈞朝他看去,頷首示意他發言。

  李文全斟酌話語,有些侷促回道:“陛下,六月時,臣查了不少案卷,也問了不少有交情的漕商。”

  “這才得知,海運,沒有牙兵是行不通的,這才找了平江伯府上搭夥。”

  這時候李彩雲微微欠身,示意就是她的夫家。

  朱翊鈞自然知道,不然也不會讓勳貴出馬了。

  海面上倭寇什麼成分不清楚,但要是這種生面孔商會,必然是要遇到的。

  沒有兵丁,必然要被喫幹抹淨。

  他點了點頭,示意李文全繼續說。

  李文全又指着李誠銘:“隨後,便派了犬子,會同平江伯府上,一同前往廣州港、福建月港、浙江寧波港等處細細研查。”

  “靠着平江伯府上的關係,在南直隸、廣東布政司,併購了幾家破落的海商。”

  這就是外戚的短板了,驟然得勢,差點底蘊,也只能依靠老牌勳貴。

  李文全簡短地說了一下當地見聞,海商運行的情況,以及掌櫃們的籌算等等。

  而後遲疑了一下,想了想還是實話說道:“陛下,海運賺錢歸賺錢。”

  “但……海運地方,走私嚴重,排斥外人,勾連豪強,還有市舶提舉司暗中支持,我等恐怕不好擠進去。”

  強龍難壓地頭蛇,就是這個道理。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自然是有所預料的。

  開海這件事,阻力不比動南直隸小。

  浙江廣東福建這些地方,就靠着這個喫飯呢。

  當初世宗皇帝想在這上面動動土,結果可是打了個好樣。

  朱紈作爲世宗的核心班底之一,世宗託付他提督浙江、福建海防軍務,抵禦倭寇,允他“便宜行事”。

  其人討伐溫、盤、南麂諸賊,先後獲寧波雙嶼大捷、平處州礦亂、得福建詔安大捷。

  而後……就是鋪天蓋地的彈劾。

  至於彈劾的理由也很簡單。

  此人一到地方,不止倭寇、什麼海商、海賊、豪強,全部犁了一遍。

  所謂目無王法,擅自殺戮是也。

  至於殺的人,到底是倭寇,還是百姓,或者是外表倭寇的百姓,就說不清楚了。

  朱紈在被彈劾後說——我又意氣自負,不願對簿公堂。縱使皇帝不想殺我,福建、浙江人一定會殺我。我死,自己解決,不須他人。

  親寫墓誌,作絕命詞,飲藥而死。

  朱紈有一句話,至今流傳在東南百姓口中——除去外國的強盜易,除去大明的強盜難,除去瀕海的強盜易,除去朝中的衣冠強盜難。

  正是因爲不想再來一個朱紈,朱翊鈞纔不得不把勳貴們放出去開海。

  朱翊鈞沒有回李全文這話,反而看向李偉:“聽聞國丈跟張四維關係不錯?”

  “不妨問問張四維有沒有興趣合資?”

  李偉經歷過方纔的一遭,已然有些手足無措,求助地看向兒子。

  李文全立馬心領神會。

  想了想,卻搖頭道:“陛下,晉商多經營邊軍茶、馬、礦,不太會插手海運。”

  朱翊鈞點了點頭,解釋道:“朕知道,朕的意思是,不妨組個大點的局,國舅可以再拉拉別的勳貴入夥。”

  “就像大長公主一家,許從誠一家,英國公、泰寧侯也可以問問嘛。”

  “禮部尚書張四維,不妨多給些乾股,坐地分銀就是。”

  “他若是有意,就考慮下,上奏復福建市舶司,以及……讓兵部,復了俞大猷右都督的職,鎮守福建。”

  他看向李文全,眼神真摯懇切,直讓這位國舅下意識打了個寒顫。

  些許困了,明日再彙報成績⑧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