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

作者:鶴招
但百姓不也得了徐家的庇護,和半生的安寧嗎?

  若是真像海瑞說的那樣,是與百姓爭利,松江府的百姓,豈會趨之若鶩?

  爲什麼不想想是不是伱朱家人大修宮殿,稅收得太高了?

  他徐家利國利民,反而會成了皇帝的眼中釘,難道中樞缺錢,就要這樣劫掠百姓嗎!?

  豈有此理!

  徐琨仍不能相信:“大人,會不會是您多慮了,畢竟只是十一歲的孩子……”

  話未說話,徐階一把將柺杖砸到他身上,吼道:“跪下!”

  徐琨當即閉嘴,有些委屈地跪了下來。

  徐階蒼老的聲音,極其激烈:“教過你多少次!合作則料人從嚴,對峙則料敵從寬,你現在都四十了!還是這幅紈絝子弟的嘴臉,能不能漲漲記性!?”

  “你把新報撿起來!好好看看小皇帝的善惡論!好好看看上面吹捧君臣相得的戲碼!”

  “再睜眼看看報上對賈待問的蓋棺定論!”

  “都明着告訴你,新報這是皇帝的口舌了,你還問哪有這樣的十一歲?”

  “是不是都覺得十一歲應該像你一樣蠢笨?”

  “你知不知道隔壁蘇州府的申時行,十四中秀才,二十六中狀元,如今三十七已經實爲天官,眼看快入閣了!”

  “皇帝要殺我!我快死了!你什麼時候能成點器!”

  徐琨被呵斥地擡不起頭來。

  一旁的兄長,連忙勸慰道:“父親,當務之急,是要想好對策,您消消氣。”

  他背後打了個手勢,讓徐琨跪遠點,別在跟前捱罵。

  恰在此時,小兒子徐瑛火急火燎地闖了進來。

  他無視了日常罰跪的二兄,開口道:“父親,知府宋之韓又來了!”

  徐階此時臉上已經看不出什麼表情了,他冷冷道:“這次又是什麼招數?”

  徐瑛連忙道:“此人拿着陛下、內閣、吏部、戶部蓋印的文書,要爲定安伯贖買一萬畝良田!”

  徐璠的心底升起希望。

  一萬畝良田罷了,本來此前就劃了兩萬畝給高拱,只是這廝沒要。

  眼下內閣竟然不是要他們全部歸還,難道是選擇息事寧人,大事化小了?

  而且不但只要一萬畝,還要出銀子贖買,似乎也在釋放善意……

  想到這裏,徐璠忍不住問道:“贖買?多少兩銀子?”

  徐瑛如同便祕一樣,漲紅了臉:“六百九十八兩二錢……四銅。”

  話音剛落,他就看到自家兄長跟老父,不約而同地漲紅臉,雙雙指節捏得發白。

  徐瑛繼續道:“還有,宋之韓以此作爲名目,爲防田畝糾葛不清,要先丈量咱們所有田畝。”

  徐璠身爲長子,不能坐視,猛然轉身:“我出去會會他!”

  府衙只是空架子,只有幾十號人,但徐府的家人就不一樣了,整個華亭縣,大半都是徐府的家人。

  一人一口唾沫,都能給人淹死。

  他徐璠不是頭鐵,只不過是他想得很清楚……若是皇帝真要動他們,反而更應該顯出自己的能耐,才能爭取到割肉活命的機會。

  不堪一擊的肉豬,纔是十死無生。

  後世所謂的打出統戰價值一說,這位徐家子在上次穆宗想對徐府動手時,就領悟出來了。

  就在他挪步時,徐階突然開口道:“站住!”

  兄弟二人連忙停住腳步。

  只聽徐階道:“你們不要出面。”

  徐璠追問道:“父親,怎麼做?”

  徐階此時終於恢復了冷靜,兵來將擋,哪怕皇帝要他死,也不可能引頸就戮。

  他面色凝重:“高拱請了旨意,卻不親自來找麻煩,不像他的作風。”

  “還是謹慎一點,不要起正面衝突,先讓他們丈量。”

  “府衙裏面有我們的人,屆時……”

  他頓了頓,語氣森冷道:“宋之韓爲求政績,搶奪田畝,不惜指揮差役,殺害無辜!”

  說完這句,他緩緩起身。

  示意二兒子站起身來。

  吩咐道:“徐璠,把這事吩咐下去,來拖住高拱,我出去一趟!”

  ……

  松江府府衙當中。

  高拱坐在主位,朱希孝陪坐客位,陳名言則侍立在朱希孝身後。

  朱希孝好奇道:“當真不用咱們出面?”

  他本是打算,直接出面壓服徐階,沒想到高拱卻只讓知府宋之韓出面。

  朱希孝跟高拱不出面的情況下,一個知府可壓不住徐階。

  高拱隨意看了一眼面前的勳貴,許是心情好,解釋了一句:“徐階抗旨不遵的話,不是正好嗎?”

  陳名言站在身後,聞言忍不住撓了撓脖子。

  雖說皇帝爲了試探陳家的忠誠,經常策用他幹些苦活累活,但不得不說,這可是真能漲見識。

  定安伯的心,至少有八分歹毒。

  朱希孝好奇道:“定安伯準備怎麼做?”

  高拱自信道:“若是徐階抗旨不遵,那便直接錦衣衛逮拿,省卻一番功夫!”

  “若是徐階束手待斃,那便度田,度完之後清理田畝歸屬。”

  “投獻歸籍!退田減稅!”

  徐府接收了百姓的投獻實在不好說,但至少也在數千。

  當初“華亭家人多至數千,有一籍記之,半系假借”。

  假借,就是投獻之後,被賜名稱作家人的黔首。

  而海瑞上次來,盡數還返了原籍,“請其籍削之,僅留數百以供役使”。

  但,人還了原籍,地沒還,海瑞被趕走後,人自然又重新做回了徐府家人。

  尤其這兩年再度膨脹,已然有近萬家人。

  當時既然留了數百人,那就說明徐府真正的家人只有幾百人,這近萬人,都是投獻的。

  如今高拱要重啓投獻案,那必然要將投獻之人迴歸原籍原姓,退田之後減稅由百姓耕種。

  朱希孝拱手:“北鎮撫司聽從定安伯安排。”

  錦衣衛隨時隨地能私設刑獄,不用走三法司的流程。

  只要北鎮撫司下定決心,還沒有辦不成的鐵案。

  高拱擺擺手:“也是你們來了纔好辦,府衙明日就開始接收百姓揭發,朱少保幫忙看顧着點!”

  此前只能敲邊鼓,一來是控制府衙官吏需要時間,二來也是忌憚徐階狗急跳牆。

  府衙只有數十名差役,徐府就不一樣了,只是家人都上萬,更別說半個松江府都是“外圍家人”了。

  牽扯太多,爲防羣體性事件,不得不謹慎。

  如今錦衣衛來了,高拱纔好放開手腳。

  這就是中樞弱勢的下場,無論是什麼案子,不帶點兵,什麼都做不了。

  若是強勢,中樞發個十來次詔,拖個三五年,也還是能磨出結果的。

  陳名言下手忍不住附和一句:“如此,應當很快就能把案子辦下來了。”

  話音剛落,就有一名差役打扮的錦衣衛走了進來。

  “都督、定安伯,徐府說,他們老爺徐階外出了,得等他回來,才能籤轉讓的地契。”

  嗯?幾人都是一怔。

  徐階這個關鍵時候外出了?

  陳名言問道:“有說去哪裏嗎?”

  那錦衣衛搖了搖頭。

  高拱也皺眉不已。

  這是,朱希孝忍不住道:“定安伯,要不要我遣人去追索?”

  他是暗中帶人來的,現在還不在明面上,要是派人大肆搜捕,自然就露了身份。

  值不值,就看高拱決斷了。

  高拱想了想,卻搖搖頭:“不能被牽着鼻子走,咱們度咱們的!”

  “現在就放出消息去,府衙接受投獻的揭發,歸田還籍,賦稅減半!”

  ……

  十二月二十三。

  已經是接近年關了,但京城卻沒有往年熱鬧。

  只因皇帝聽從內閣的進言,將燈會、花火、遊船等鋪張靡費的東西都取消了。

  有人稱頌皇帝質樸節減,可謂聖王,內閣教育得力,可稱賢臣。

  也有百姓不太習慣這麼冷清的年關,私下說皇帝是鐵公雞,內閣輔臣只會邀名。

  但不管怎麼說,皇帝並沒有不許宮外慶賀,自己大肆享樂,反而是一視同仁,連皇城之中,也不允許鋪張浪費。

  此時,邀名的輔臣們,正與鐵公雞皇帝,在太液池旁垂釣,顯得清閒自在。

  陳經邦、沈鯉兩位翰林學士,則在衆人身後煽風點火,串魚架烤。

  不遠處還有太監們,將太液池中的魚,往垂釣之處驅趕。

  張居正無奈道:“陛下,您有事不妨直說。”

  首輔釣了一下午,哪怕有太監將魚往身邊趕,也還是一條沒起,已然失去了耐性。

  君臣相得聽起來是好,那也得找個有趣點的消遣不是。

  朱翊鈞這一世第一次釣魚,似乎又觸發了新手保護期,連連上魚。

  被張居正這麼一喚的功夫,又上了一條。

  他將魚拉起,扔給沈鯉,讓他幫忙烤。

  扭頭看向張居正,笑道:“是有幾件事,要跟內閣商議一下。”

  大家看我目錄旁日更九千的標識!沒的說叭!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