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

作者:鶴招
朱甍繡瓦倚斜曛,楚歌燕舞鎮目聞。

  離宮別館連天起,玉砌金鋪輝月明。

  ……

  楚王府畢竟是仿照紫禁城的形制,規模宏大,氣勢煊赫。

  殿堂遞進,飾以點金,廊坊分陳,飾以青黛,尤其燈籠亮起,綴着夜景極美。

  奈何朱常汶跟在鄔景和屁股後面,沒有四處張望的心思,一味埋着頭,降低存在感。

  但鄔景和叫人跟在身後,自然是有話要說。

  “去年四月,我與懷柔伯施光祖前去長沙,冊封乃父爲親王。”

  如今的吉王朱翊鑾,乃是弟終兄及,承繼的吉藩,與今上同輩。

  鄔景和走在前頭,聲音傳入了朱常汶耳中,讓後者愈發緊張起來。

  “彼時先帝寄語乃父八字,曰恭慎畏事,執守禮法……”

  鄔景和回過頭,看向朱常汶,語氣轉冷:“看來你是一點沒學到。”

  他並未說什麼事情,似乎指的是方纔城門口朱常汶的大呼小叫,似乎又另有所指。

  朱常汶眼皮一跳,盤算着鄔景和話裏話外的意思,臉上則是堆笑敷衍道:“姑祖父教訓得是,我反省,我反省。”

  他改口稱起了親戚。

  雖說是出了五服的關係,但架不住臉皮厚——他去年給皇帝送賀表,都能叫一聲叔父皇帝陛下。

  楚王府的官吏在前引導,帶着兩人一前一後走過御花園。

  鄔景和搖了搖頭,語氣不鹹不淡:“宗室出郭,請而後行。”

  “你從長沙跑到武昌,可曾奏請過有司?”

  按制,各藩宗親外出是要報備的,未得允准不得擅自離開封地,連每年出城祭祖掃墓都得先向禮部報備。

  朱常汶如今跑來武昌,顯然不合規矩。

  話雖如此,但朱常汶還是愣了愣,才反應過來。

  哦,原來自己是冒禁出郭!

  這也不怪他反應不過來,尋常時候,壓根沒人真把這條禁令放心上!

  別說離開封地了,偷偷摸摸潛入京都是喫飯喝水一樣。

  嘉靖六年七月,靖江王府有奉國中尉,曾兩度違例出城並潛至南京。

  嘉靖三十七年,韓府樂平王府有奉國將軍,“以三月終背父出遊,莫知所之”。

  早在天順年間,更是發生過寧府臨川王朱磐燁“擅出城外,輒入人家索取財物”之事。

  甚至就連最近,也就是年初的時候,還有寧化王府、方山王府、及秦府將軍中尉數人,偷偷摸摸潛入京城上訪,奏請祿糧,也就是討要朝廷欠的款。

  雖然被皇帝“詔各遞迴閒宅拘禁”,但各宗藩隨後,也就是上個月,又跑去京城上訪。

  冒禁出城這種事,可謂司空見慣。

  也就是被鄔景和當面點出,朱常汶才意識到有所不妥。

  潛規則是潛規則,那是沒人追究。

  如今宗正當面,語氣嚴厲地問起這事,朱常汶當即噎住。

  他跟在鄔景和身後,有些無措。

  二人途徑金魚池,此時已經逐漸能聽到,楚王府豢養的歌姬,在府中獻唱,傳來隱約歌聲。

  只在朱常汶耳中聽來,越發煩躁。

  他亦步亦趨跟在鄔景和身後,思慮了半晌,才小心翼翼道:“姑祖父,事出有因!”

  “自隆慶年間至今,宗祿額派不足,有司多次挪借,已欠我吉藩至六萬六千五百餘石。”

  “親族禁從四民之業,又不足宗祿,委實困苦不堪,如今湖廣大水,不少親族房屋破漏,無以修繕,實在快熬不住了。”

  “父王不得已,便命我前來尋有司衙門,催促討要。”

  “湖廣三司衙門都在武昌,我也是迫不得已,事急從權,事急從權。”

  辯解的最佳方式,就是反過來指責對方。

  朝廷拖欠祿銀,還不讓人上門要?深究的話,我大不了回去禁足,朝廷能把錢還了麼?

  況且朱常汶說的也是實情。

  地方衙門拖欠宗室祿銀,已經是慣例了。

  各大宗藩都是有倉庫的,吉王府的廣實倉,已經好幾年沒見過祿米入庫了。

  前次入京討債的宗藩們,口口聲聲“自嘉靖四十年起,至萬曆元年止,應得祿糧分毫未給。”,可不是虛言。

  即便早在隆慶五年,先帝就承諾安撫過——“宗祿拖欠年久,著司府官多方催處,每年量給一二季,以資養贍。”

  但地方仍然是置若罔聞。

  若非如此,他們吉王府,又何必靠自己的本事找喫食呢?

  鄔景和雙手負在身後,不疾不徐地走在前頭。

  他知道這點事情上朝廷理虧,也不在此多做糾纏,反而再度質問道:“那你去布政司衙門便是,如何來此宴享?”

  朱常汶苦笑一聲:“姑祖父冤枉啊!哪裏是宴享!”

  “如今三司衙門變故,一時半會無暇理會我。”

  “走投無路之下,求到楚王府,希冀能慷慨解囊,稍微接濟親族。”

  “這纔有東安王順道邀我赴宴,儘快磋商此事……”

  朱常汶跟在身後連連作揖拱手,還不時眼角抹淚。

  可惜鄔景並沒看他賣慘,甚至後面的話也沒有再聽。

  隻立刻抓住了關鍵信息。

  東安王……朱顯梡。

  此人他自然知道,前代楚王堂弟,如今的郡王,也是楚藩的頭面人物之一。

  鄔景和皺起眉頭。

  皇帝遣他來湖廣,可不是陪着查案來的。

  那位陛下耳提面命,要改制宗藩,並不以這些宗藩是否涉案爲前提。

  或者說,哪怕沒有涉案,也得趁着這個機會,把事情給辦了——沒罪也得“可能有”。

  但無論如何,至少得弄清楚如今湖廣宗藩究竟是個什麼形勢。

  楚、岷、荊、吉、襄、遼等藩,盤踞湖廣,又歷來以楚府爲首。

  如今他剛至湖廣,便特意邀他前去——當然是特意邀他,若是爲了見海瑞,那就應該親自登門纔對。

  楚府究竟是個什麼意思,不得不讓人用心揣摩。

  鄔景和繞着彎,問出身後的小輩是誰邀他來的,並非無的放矢。

  王府事宜,雖然能由太妃當個排場,但具體管轄王府事的,卻仍需是宗親。

  楚王府前代經歷了殺王篡位的大案,當代楚王又無端英年早逝,以至於楚藩如今親王之位仍是空懸。

  是故,朝廷便命前代楚王的親弟,暫掌楚藩之事。

  楚王府的人去請鄔景和的時候,鄔景和還特意問了,是不是這位“代掌”所邀。

  結果那長史支支吾吾,一口一個太妃所請,顯然是另有內情。

  如今從朱常汶口中問出東安王,鄔景和才更覺驚訝——代掌楚藩之事的,可不是東安王!

  鄔景和陷入沉思。

  朱常汶見這位姑祖父不再開口,只覺得矇混過關,自然也不會再主動開口。

  兩人一路沉默地隨着楚王府的官吏前行。

  宮殿樓閣,在夜色與燈火之間,次第排開。

  不多時,便來到楚府中軸線上的一座大殿,門上書“中和殿”三字,也是按照紫禁城皇極殿修建而成。

  左右婢女、太監、侍衛分陳兩列,不比皇宮排場差。

  鄔景和剛一走到殿外,立馬便有一羣人圍了上來。

  “景和不愧是習武之人,數十年不見,竟還這般駐顏有術。”

  一位身着太妃服飾,面容五十上下的婦人率衆來迎。

  言笑晏晏,頗有拿捏長輩姿態意思。

  這便是前代楚王的元妃,前年逝世的楚王嫡母,如今楚藩太妃,吳氏。

  言語之間有些架子,也是有緣由的。

  畢竟,世宗皇帝當初入繼之前,就是湖廣的宗親,也在楚藩的照拂之下——當初興王府討薪不成,就是楚藩出面,接濟了一二。

  有這層關係在,楚藩也多與世宗皇帝走動。

  當初世宗嫁女後,鄔景和還跟着公主,回湖廣的安陸老家走了一圈。

  鄔景和與楚藩,也算是早就打過交道了。

  加之太妃比世宗還大一輩,此時端起長輩的做派,外人也不覺奇怪。

  鄔景和深知宴無好宴,小輩這種身份,不是這個時候該接下的。

  他也不接茬,只是笑着開口道:“老朽已是六旬之身,垂垂老矣,哪裏當得怎麼駐顏有術。”

  “今次替陛下出巡,能全須全尾回去,就是僥天之倖了。”

  話裏話外,又是點出年紀,又是拿出欽差身份,半點沒有自居小輩的意思。

  甚至點了一句此行危險,不想攀關係的意思,可謂不給面子。

  這下太妃吳氏反倒有些不尷不尬。

  她招呼身邊人見禮,略過了剛纔一茬。

  “駙馬都尉。”

  “天使。”

  “紅盔將軍。”

  一人一個叫法,故楚王王妃王氏、楚王諸子、東安王等,紛紛見禮。

  鄔景和不露聲色地掃了一眼略顯富態的東安王一眼,若有所思。

  等衆人都見過禮,鄔景和好奇道:“怎的未見武岡王?”

  武岡王便是如今代管楚藩的郡王,不意竟然連出面也無。

  太妃與東安王對視一眼,後者出面打圓場:“將軍,近日連綿大雨,我那堂兄腿疼得厲害,已是不便行走,已經在府上歇了好幾日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