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

作者:鶴招
考成不合格的官吏越多,也就意味着考成法的阻力越大。

  如今光是明面上就能看到,考成法的阻力有多大了。

  也難怪張居正一死,立刻就反攻倒算。

  正因爲不合格的太多,朱翊鈞只好精挑細選,挑出兩個典型。

  四品堂官、小九卿之一的屠羲英,史上首輔、心學傳人翰林編修趙志皋。

  不上不下,過錯不大,同時又極具代表性。

  但除了典型之外,還有很多連皇帝也不好直接訓斥的人。

  爲了朝局穩定,只能委婉的表達。

  譬如賞賜了南直隸刑部侍郎王錫爵的同時,又故意拿北直隸刑部作對比,就是在敲打不好當面訓斥的刑部尚書王之誥。

  又比如戶部王用汲得賞的事由,則是將工部慎節庫的底子翻了出來,自然是在提醒掌慎節庫的工部右侍郎劉光濟——不必非等過完今年再致仕,可以早點走了。

  你明朝廷裏,身居高位又尸位素餐者,實在太多了。

  否則吳中行等人憑什麼連首輔老師也不攀附,反而想靠攻訐考成法,博取朝臣的青睞?

  正因反對派聲音一度很大,朱翊鈞纔在處置完伏闕之事後,視閱吏部。

  就是爲了給這一輪的考成法大察壓陣。

  同樣地,只是訓斥了反對派還不夠。

  一項政令若是沒有堅定支持者,也是不能長遠的。

  所以朱翊鈞在吏部裝模作樣一番後,又開始在各大官署之間圈地露臉,行雲布雨。

  發放賞銀。

  提拔官階。

  褒獎賜字。

  尤其針對出身較差的官吏,譬如王用汲這般,朱翊鈞一個勁畫着考成法公開透明,升遷有依據的大餅。

  一套官位、實惠、名聲、未來的組合拳下來,不說本人,同僚亦少有不眼紅者。

  朱翊鈞一行人緩緩從工部衙門走出來。

  正當他回憶着下一個人選的時候。

  耳旁突然響起張居正的聲音。

  “陛下,臣有奏。”

  朱翊鈞好奇回過頭。

  只見得張居正一臉嚴肅,拱手朝自己行禮。

  朱翊鈞見他這般嚴肅,也不由斂容:“先生請說。”

  身旁內臣識趣站到遠處。

  只剩下兩位輔臣,一左一右簇擁着皇帝,緩步行走在千步廊中。

  此刻已然是黃昏。

  夕陽西斜,將三人的身影拉得極長,映照在乾乾淨淨的千步廊上,面朝承天門,背對大明門。

  跟在皇帝身後的李得佑,突然湊到吳中行身旁。

  低聲道:“子道,我恰好長於畫作,見此一幕靈感觸動,正欲回去潑墨成畫,子道字工而美,可否爲弟做序?”

  吳中行正在發呆,聞言一怔。

  旋即反應過來,李得佑這是在拉他一起,討好陛下——方纔只有他與趙用賢,身爲張居正弟子,得賞了中書舍人,外人想討好都沒門路面聖。

  他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吳中行看一眼聯袂並行的一帝二輔,立刻回頭露出笑容:“承蒙有繼看得上,你我不妨連夜繪製,明日我去萬壽宮當值,纔好給陛下呈禮。”

  李得佑聞言,動情拉住吳中行的手:“你我若是早些成畫,還能抵足而眠。”

  其實他李某人最初也沒這麼機巧。

  又是伏闕邀名,又是作畫諂媚的。

  沒辦法,自從去年泰州學派那個狂生入京後,經常在城裏散佈些女子遭受了如何如何不公的說法。

  搞得他成都府那個糟糠之妻,語言舉止怪異了起來,整日給他臉色看,說自己欠了她一個內閣夫人夢雲雲。

  不得已,李得佑只好鑽營起來。

  吳中行聽了李得佑這話,不由相視一笑。

  盡在不言中。

  與此同時,走在前方的張居正還在與皇帝說着正事:“……聖賢以經術垂訓,國家以經術作人,若能體認經書,便是講明學問,何必又別標門戶,聚黨空譚?”

  “臣以爲,講學之事禁止不絕,乃是門戶之源不斷,干擾是非之徒頻出!”

  “是故,當毀彼輩書院,斷根絕源!”

  話音剛落。

  朱翊鈞身旁的高儀直接面色一變,失聲道:“陛下不可!”

  他幾乎以爲張居正在說胡話!

  毀書院!

  這事要是幹出來,脊樑骨都要被戳斷!

  隆慶年間,張居正跟高拱禁講學時候,二人就“最憎講學,言之切齒”,對於書院,也是恨不得“盡改公廨”。

  彼時還好先帝清醒,只由他們禁了講學,沒有聽他們的話,毀書院改學校。

  眼下舊事重提,高儀生怕皇帝受了蠱惑。

  朱翊鈞也忍不住眼皮一跳。

  元輔,你太激進了!

  張居正風評爲什麼這麼差?

  不乏這傢伙歷史上幹過這事的緣故!

  當時,張居正以“徒侶衆盛,異趨爲事,搖撼朝廷,爽亂名實”爲由,下詔毀天下非官學書院,以及將應天府以下凡64處書院,盡改公廨。

  這做法,一度讓張居正名聲直追魏忠賢。

  如今張居正恐怕是見到自己對這些講學的官吏也有所反感,這才趁熱打鐵,想一步到位。

  但朱翊鈞哪裏肯幹。

  在高儀出聲阻止後,朱翊鈞也連忙勸道:“先生曾以帝說圖鑑告誡朕曰,政事當徐徐圖之,不可燥而求急。”

  “此先生有意考校朕耶?”

  “當初嘉靖十七年毀書院,雖世宗力禁,而終不能止,甚至一度官越禁,民越辦。”

  “講學豈是毀書院可行?”

  雖然他也看不得屠羲英,趙志皋這樣整日講學的官吏。

  但也沒到要毀書院的地步。

  這可是天大的政治不正確,要是硬着頭皮幹了,不知道多少人要離心離德。

  張居正見皇帝跟高儀不約而同反對,神色難免失望。

  卻還是努力勸道:“陛下,如今各布政司皆有州學,兩京更有國子監。”

  “既有官學,豈能任以私學蔓延滋生?”

  “彼輩召遊食無行之徒,作僞亂異端之學,互相攻訐,書院一日不禁,講學一日不止。”

  “豈因艱難而困頓不敢爲?”

  以張居正看來,無論是程朱,還是王學,都沒什麼問題。

  問題就在於,唸經的徒子徒孫太多了,好好一門學說,能搞出十幾個流派。

  流派一多,亂七八糟的言論就出來了。

  彼此之間還互相攻訐,可不就得四處妖言惑衆地講學麼?

  不從根源上處理,趙志皋、屠羲英之輩,哪裏能絕?

  如今已經連續兩屆狀元郎都是這種講學交遊之輩了,還不夠說明問題?

  一旁的高儀勉強地笑了笑,安撫道:“元輔此言差矣,書院好毀,人卻難噤聲。”

  “只怕適得其反。”

  張居正怫然不悅,正要駁斥。

  這時候朱翊鈞突然正色開口道:“先生,百姓衣食無憂,纔有暇聽彼輩各種歪理邪說,若非如此,便是聽白蓮教義,學五斗米法術了。”

  “這是好事。”

  “至於程朱、王學世殊時異,漸生異端……”

  “這本就是無可避免之事,孔聖儒學尚且有了特色,我等何德何能逆勢而行。”

  “禁官吏講學,乃是禁絕黨朋阿附,不務正業之輩罷了,民間講學,何罪之有?”

  “若是言語涉罪,自有法司可治。若是無罪,豈能一言不合,便大肆非毀?”

  “元輔,毀天下書院之事,朕不能應你。”

  朱翊鈞是理解張居正的。

  這個年頭,靠着講學搞政治的太多了。

  當初的徐階,李春芳,如今的王世貞,趙志皋,乃至此後的東林黨,都是這樣模樣。

  若是不稍加遏制,那就是聚衆結社,在野訂盟,插手政事。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