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

作者:鶴招
朱翊鈞讓戚繼光不必着甲,親自來京城領餉,自然是有原因的。

  不這樣做,二十萬兩,到了戚繼光手裏,恐怕一半都沒有。

  關於軍餉,大明朝民間有個笑話。

  卻說邊疆告急,紫禁城中得了上天眷顧,降下千萬白銀。

  於是皇帝分文不留,大手一揮將一千萬兩全作充軍餉。

  內閣連夜佈置,勒令戶部將五百萬兩餉銀火速押解邊疆。

  總督接到二百萬兩餉銀後,招來各鎮總兵,高呼吾皇恩典,下撥五十萬兩酬軍。

  總兵感激涕零,唯有盡心殺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將領來的十萬兩白銀髮給了下屬將領。

  十萬大軍從將領手中,各領賞銀二百文,士氣大振,遂連夜逃亡。

  聽聞笑話的人紛紛駁斥荒謬——皇帝怎麼可能分文不留!?

  而編造這個笑話的人,已經因泄露機密被順天府逮捕了。

  這就是大明朝深入人心的層層盤剝。

  朱翊鈞對此,更是親身體會過了。

  當初先帝死的時候,內外官軍鬧了起來,中樞爲了安撫,撥了一百八十萬兩,給內外官兵凡六十六萬四千三百一十九人,銀各二兩有奇。

  那麼大頭兵到手有多少呢?

  事後朱翊鈞讓顧寰去打聽了,各軍自然不一樣,哪怕部隊內部都有差異——多的領到一兩,少的領到六百文。

  顯然行情價還有所不同。

  那又是誰盤剝了呢?

  不好意思,銀子出了庫,就別想知道誰下手了。

  朱翊鈞既然知道,那肯定是讓自己私房錢打水漂的,這二十萬兩私房錢要是都被吞了,心裏別提得有多膈應了——從來都是他抄別人家的,還沒有說自家被打了秋風。

  所以在澄清吏治之前,這些軍需與其讓人層層盤剝,不如直接交到邊軍手裏,省得中間商賺差價。

  而且。

  他並不需要解釋爲什麼獨獨青睞戚繼光,就如同自己去年給戚繼光升職一樣,都覺得理所應當。

  因爲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譚綸是先帝潛邸嫡系,戚繼光是譚綸嫡系,所以戚繼光是裕王府潛邸大將,就這麼簡單。

  穆宗對嫡系向來很不錯。

  甫一登基,就將戚繼光調入京營。

  戚繼光疏請往外,不僅立刻批了,還升作一方總兵。

  哪怕戚繼光得寸進尺,請求要調浙江的三千舊部一起去薊鎮,先帝仍然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即便戚繼光沒有戰功的年份,也是年年升階封賞。

  這就是潛邸大將的含金量,優容先帝嫡系,還需要理由?

  同時也方便皇帝對潛邸大將施恩,可謂順理成章。

  此時,王崇古還在遲疑,一旁的石茂華終於按捺不住開口:“陛下,薊鎮尚需大將坐鎮,豈能輕離?”

  “再者,邊將入京,恐怕泄露軍情啊。”

  朱翊鈞擺了擺手:“石卿莫要誑朕,這寒冬臘月的,韃靼不要命了才這時候趕着送死。”

  “泄露軍情更是無稽之談了,新年入京述職的邊將,不知何其多。”

  石茂華段位太低,一點沒有朱衡說到自己份內事,讓外人啞口無言的專業感。

  眼見石茂華還要再說。

  朱翊鈞直接開門見山:“石卿,正是因爲各級將領層層盤剝,朕不得已纔多此一舉。”

  “朕好心掏的私房錢,石卿總不至於想刮一道吧?”

  石茂華臉色一變。

  皇帝總是輕巧說出這些虎狼之語,到底懂不懂什麼叫人君體面啊!

  他心中憋屈,連忙請罪:“臣不敢。”

  朱翊鈞也沒心思針對石茂華,輕輕揭過了此事,繼續往下追問道:“兵部擬幾月出兵?”

  顯然是不準備繼續討論錢怎麼發的事了。

  王崇古只好跟上皇帝的思路,回道:“陛下,要等到探明朵顏衛放牧的範圍,董狐狸等首領的駐地等情況的虛實後,纔可出兵。”

  “如今有義商王崇義,挺身而出,假借商隊販鹽之名義,已經去往了朵顏衛。”

  “還請陛下稍待數日。”

  朱翊鈞一怔。

  王崇義,這不是你兄麼?真就有什麼好處都得往家裏摟點是吧?

  朱翊鈞心中無語,面上還是大方承諾道:“好義商,屆時一併論功行賞!”

  王崇古滿意點了點頭。

  他也不求別的,給侄子弄個監生就行了。

  王崇古再度開口道:“陛下,還有一事。”

  朱翊鈞示意他繼續說。

  王崇古斟酌了片刻,緩緩道:“陛下,自從順義王歸附我朝後,便與忠順夫人着手修建與我朝互市的漢城。”

  “今日接到忠順夫人上疏,向陛下求請幾名有德高僧,前往土默特部,爲所修城池開光。”

  俺答汗歸附後,朝廷賜封號順義王,其夫人三娘子,在部中地位不凡,特賜封號忠順夫人。

  朱翊鈞不僅知道這些常識。

  他還對這位三娘子極其瞭解。

  其人幾乎可稱之爲蒙古武曌。

  九歲時,爲俺答汗所納。

  俺答汗死後,嫁給了兒子黃臺吉,兒子死後,又嫁給孫子扯力克,孫子死了,又嫁給五世孫卜失兔。

  外人都說她是地下室傳家寶。

  但實際上,三娘子一直擁騎上萬,嫡系青壯部衆六萬餘。

  無論是汗位,還是王印和兵符,都要她點頭,才能決定傳人。

  幾乎是一直靠着首領妻子的合法政治身份,牢牢把持着部落的大權。

  就像如今,理當向朝廷上奏的人,應該是俺答汗纔對,卻偏偏是這位三娘子,其部中局勢,就可管中窺豹。

  三娘子這等人物,當然不是來要高僧開光的。

  蒙古人篤信佛教,此舉更多的,恐怕是爲了自己在部落的聲望考量。

  同時也是在試探大明朝支不支持她罷了。

  朱翊鈞思索片刻,看向王崇古:“王閣老以爲當給不當給?”

  專業事問專業人嘛。

  王崇古猶豫了片刻,還是咬牙表態:“陛下,即便是順義王,當初也數度劫掠我朝,反覆無常,而三娘子卻是一直與我朝親善,從無仇怨。”

  “臣以爲當給!”

  話一說完,王崇古就看到皇帝莫名其妙上下打量自己。

  他不由懷疑自己是不是說錯話了。

  王崇古自然是不知道皇帝想的事有多離譜。

  實際上,朱翊鈞盯着王崇古看,是突然想起隆慶五年的一則故事。

  彼時北虜效順,各鎮議馬市講款,韃靼出面的人,便是三娘子。

  當二十一歲的三娘子到了宣大後,路上見得三十六歲的山西按察司副使蔡可賢。

  事後一個勁誇讚蔡可賢面如冠玉,丰姿白皙如神仙。

  而後在談判席上,更是公然以此作爲條件,宣稱“願得兵道蔡太師至吾營中,一申盟誓,以結永好。”

  然後王崇古就給蔡可賢賣了,後者毫不知情被叫來,剛到營外,就“忽以精騎數十,擁蔡北去塞上”。

  幾天之後,小蔡才神色不振被放了回來。

  可見這位三娘子是個性開放的女子。

  既然如此,坊間傳聞,其人到了宣大之後,經常享用王崇古,恐怕不是空穴來風啊。

  王崇古雖然五十八了,但看起來線條流暢,挺拔壯碩,還是有點姿色的——三十六的面如冠玉好喫,五十八的挺拔帥臣未必沒有一番風味。

  朱翊鈞突然明白爲什麼王崇古跟蒙古右翼關係這麼鐵了,哪怕從宣大離開之後,還能遙遙操控。

  事出有因啊!

  眼見皇帝的眼神越來越古怪,王崇古輕咳一聲。

  朱翊鈞這纔回過神,不動聲色說回正事:“既然如此,王閣老去挑幾名賣相好看的高僧吧。”

  有弱點好啊。

  雙方博弈,就應該集中攻克這種有弱點的人。

  君不見趙姬遇到嫪毐,連親兒子都能殺。

  沙俄歷史上有個妖僧叫拉斯普京,幾乎把貴族的女人幾乎開光了個遍,連沙皇家裏的皇后、公主都沒有放過,全身都洗禮了一番。

  事發後,貴婦百姓都聲稱其人會催眠術。

  結果其人死後,時人切下他的法器測量,發現有25.8釐米。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