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沈大娘子就是本文主角
因此這次科舉的名次是他們抽空決擇出來的,前前後後也就花了半炷香的時間。
不少考生的臉扭曲了。
只因這些朝中大臣實在是太隨意了,彷彿沒有好好考慮過似的。場面不像是選賢舉能,反倒像是隨意挑選。
不過縱然有考生氣的眼睛都紅了,然而文武大臣們依舊沒有理會他們,自顧自的忙活自己的事情。
明白自己被忽略的考生的眼睛更紅了。
直到被人請着離開皇宮,他們依舊在懷疑人生。
在這段時間裏,所有的一切都和他們想象中的不同,他們本以爲是莊嚴肅穆的事情,然後現實卻是如此的隨意和敷衍。
沈大娘子是少有的沒有反應的那一類人,從頭到尾都保持着得體的微笑。在宮女的幫助下穿上嶄新的合身的狀元的服飾,又或者騎馬遊街享受他人羨慕的目光的時候也是如此。
只不過沈大娘子並不明白這有什麼好炫耀的,就像她從來都無法明白普通人的感情。
跨馬遊街之後就是瓊林宴了。
按照慣例,皇帝會出來和士子們喝一杯酒,還有朝廷大臣們在一旁作陪。如果有人運氣好的話,還會被朝中大佬選爲女婿,或者直接被點爲駙馬。
有了之前的經歷,新科進士們用腳趾頭想就知道這一次皇帝不會出面,朝廷大官們也不會陪坐,更不會從他們中間挑選合心意的女婿或是駙馬。
畢竟實在不同了。
當瓊林宴開啓的時候,很多考生髮現皇帝或者朝中大臣都沒有過來,微不可查的嘆了一口氣,臉上滿是失望。
雖然早就知道會被忽視,可是瓊林宴這種傳統節目還被忽視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以往的瓊林宴多熱鬧啊,現在他們就只能喫喫喝喝,或者相互敬酒談話。
其實沒有了大人物,說不定還放開一些。正如這個時候的新科進士們全都圍着沈大娘子請教,名義上是討教,其實就是想把人考倒,讓人跌個大跟頭。
沈大娘子雖然年紀小,還一團孩子氣沒有長大的樣子,然而卻不怕這些小手段。凡是有人敬酒她全喝了,凡是有人討教問題她全答了,而且個個都是正確的答案。
張清源是二甲進士。排名還算好。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好成績,可是他卻不太滿意。其實剛一開始他是衝着狀元來的,就算不能得狀元,榜眼或者探花也好。然而來了這裏才知道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沈大娘子在應付同科進士的時候,他就在一旁聽着。因爲心裏不舒服的緣故,酒水喝了一杯又一杯,逐漸有點頭暈。就算是這樣他也沒有離開,而是選擇趴在桌椅下休息。耳朵卻是豎着的,一字不漏的聽完了沈大娘子的話。
“這就是天才嗎?都說我是天才,我不配。”
張清源低聲呢喃着,沉沉睡去。然後在瓊林宴結束的時候,顫顫巍巍的在侍從的攙扶下離開了宴會地點,和沈大娘子一起回了沈家。
一覺醒來,張清源鬱鬱寡歡。
他察覺出朝中大臣並不重視這次的科舉,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釋放着某種信號?
說實話,他雖然出生於官宦人家,家族中也有人當官,可是卻不明白這其中的彎彎繞繞。
張清源在房間裏躊躇了很久,咬了咬牙去見了沈大娘子。
“表妹,你說朝中的各位大人是何意。”
“沒什麼意思,就是他們太忙了,沒時間管這種小事,也不想搞些□□。”
如今皇帝是個吉祥物,需要朝廷中的大佬們竭盡所能的來處理國家政務。和以前相比,他們現在需要完成的工作量陡升。
畢竟以前他們只要做好分內之事就好了,就算有哪裏錯了,也可以推過給別人。可是現在不一樣,他們要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最重要的是不能敷衍色澤的團結一致的將這個國家發展下去。如果誰敢拖了後腿,其他人都饒不了他。
打個比方,如果某個地方發生了旱災。以前就有人當做什麼也不知道,還打算在裏面做些手腳。然而現在不一樣,大部分人都積極的應對,致力於讓國家變得更好。
這是主人翁意識。
以前是給別人幹活,敷衍敷衍也就夠了,畢竟是拿錢辦事。
而現在是給他們自己幹活,他們認爲這個國家是他們的。他們說什麼都不能讓自己的東西受到損壞,還是被自己親手損壞。
當然這些張清源是不明白的,因此他在聽到沈大娘子的解釋後表情顯得陰沉沉的,宛如陰雲密佈的天空。
沈大娘子看着他轉身就走的架勢,腦袋上緩緩的冒出了一個問號。人類到底是怎麼想的呢?她明明已經解釋了,爲什麼這位表哥不但沒有理解,反而更加難受。
等等,這種事情以前是不是發生過?仔細回想,她妹妹沈二娘子好像也有這樣的經歷。
這樣想着,沈大娘子搖了搖頭,只當自己不知道這件事情,繼續忙手上的事。
幾天後,沈大娘子成爲了國家公務員。
雖然朝中大佬很看好沈大娘子,然而往日的狀元在什麼位置,沈大娘子就在什麼位置,一點也沒有便宜辦事。
唯一的區別就是沈大娘子可以和朝中大臣坐在一起,一起討論國家大事。
同樣有了官位的張清源羨慕的不得了,可是他明白這是他羨慕不了的。表妹的才華在那裏擺着,早已經得到了其他朝廷官員的認可,現在走馬上任也不是什麼難事,還能夠減輕大佬們的負擔。
但是他們這些新人就不一樣了,必須得熬。什麼時候被大佬看中了,什麼時候就能被提拔上去。又或者有能耐做出功績,這纔有往上爬的機會。
因此除了沈大娘子之外,其他的新科進士們還在努力做學問又或者鑽研。
現在朝廷很忙,非常非常忙。
朝中大臣們常常忙的都回不了家,還是沈大娘子過來幫忙了纔好了些。
現在一羣大佬們在討論海禁的事情,琢磨是不是該解除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不能自由出海了,就連在海邊生活的人家也要遷徙到陸地上去。
明面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防止倭寇入侵,私底下怎麼回事大家心裏都有數,終歸是爲了錢。
海運從來都是來錢最快的地方,朝廷大臣們牢牢的把海運掌控在了手裏,不讓朝廷分一杯羹。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傷害了國家的利益,讓可以喫的蛋糕變小了。可是在當初的朝臣眼中,無論國家好不好都不關他們的事,只要他們能夠掌控足夠的利益就好。
話又說回來,在皇帝成了吉祥物之後,朝廷大臣們又多了一份收入。
簡單來說就是分成,還是正大光明的分成。
也就是說這個國家越好,朝中大臣們的收入就越高。如果這個國家沒了,那麼一切也就完了。
這一條是沈大娘子提出來的,因爲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大公無私之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私心大於公心。
給別人辦事和給自己辦事是不一樣的,給別人可以敷衍塞責,給自己就要盡心盡力。
因此在平時忙碌的時候,朝中大臣們的勁頭都足了。
而且這樣做還能把人的心往一處使,即使無法做到百分之百,也能做到百分之七十。
有了分紅之後,某些朝中大臣就提出瞭解開海禁。
沒有什麼光冕堂皇的理由,本質上就是這樣做對他們更有利。
首先國庫中的稅收他們可以分一杯羹,其次是海禁解除後他們能夠往遠洋置辦更多的船隻,買賣更多的貨物。
雖然他們自己也要交稅,可是這一來一回就是賺了。而且去遠洋交易的非官方船隻越多,他們賺的就越多。
沈大娘子聽完後,緩緩點了點頭。
沈相公二話不說就點了頭,因爲他堅信沈大娘子說的就是正確的,無論再怎麼不靠譜也是如此。
其他的朝中大臣也紛紛舉起了手,贊同了這個提議。
這讓他們都不喫虧還賺了的提議,說老實話是越多越好。
入秋之時,又一批船隊離開了中原,前往他方。
海邊碼頭上,無數老百姓看着這一幕,眼中滿是期待。
船越多越好,越是多他們就越有機會賺錢,讓家裏的日子更好一些。
與此同時,小皇帝隱姓埋名的進入了幼學,和同齡的小夥伴們打鬧在了一起。
這裏有很多和她年紀差不多的小姑娘,個個都還是天真浪漫的時候,相處起來十分愉悅。
每次回家後,小皇帝都會向太后娘娘訴說自己的喜悅,並且講述外面有多麼的好。
太后娘娘有些嫉妒,沒錯,她嫉妒她的女兒,這個國家名義上的主人。因爲小皇帝可以出去,可以在外面玩耍,享受爲人的快樂。而她卻要被困在這個深宮之中,也不知道還要沉淪多久。
“母后,你明天送我去上學好不好?”
小皇帝拉着太后娘娘的手,撒嬌賣萌的說。
太后娘娘聽後十分心動,如果她送她的女兒去上學的話,她可不可以在外面轉轉?
轉過頭來,太后娘娘又有些猶豫。她真的可以出去嗎?真的不會有人彈劾她嗎?現在皇室式微,她手中並沒有太大的權力。
第二天一早,太后娘娘也喬裝打扮了一番,鬼鬼祟祟的送小皇帝去上了學。之後她又在街道上好好的逛了逛,激動的樣子彷彿要一次看個遍。
之後的幾天,朝堂上毫無動靜。
按理來說,御史會聞風上報。
可是實際上沒人管,這種事情全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沒看到。
太后娘娘激動極了,日日都會出去閒逛。
爲了她不那麼顯眼,她還拉上了同盟。
以至於在很多人沒有察覺的時候,一部分先帝的妃嬪就出現在了熱鬧的街市中。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