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我們都是唐先生的學生
然而,當一行人從大禮堂趕到食堂三樓的小包間時,看到的場景卻是這樣的:包間中間的大圓桌上,只擺了一束用來裝飾的鮮花,鮮花的周圍,足足放了十多個塑料托盤,托盤裏面,只放着一碗熱氣騰騰的魚丸湯和三塊鮮香酥脆的牛肉餅……
至於說酒水之類的,木有!
陶校長似乎看出了幾個學生古怪的神色,笑呵呵地說道:“你們好不容易纔回學校一趟,就嚐嚐家鄉的味道吧。”
“謝謝校長!”原三班的學霸黃媛媛微笑着向陶校長表示感謝。
顧秋風等人連忙跟上。
“都別客氣!”陶校長笑成了彌勒佛,擺手道:“大家都坐,都坐。”
衆人也不矯情,紛紛落座,開始品嚐起家鄉的味道來。
陶校長在主位坐下,一邊喫,一邊客串了下“講菜員”的角色。
據他自己說,製作魚丸湯的魚,是府河上游的林泉水庫裏放養多年的草魚,綠色,生態,無污染,而製作牛肉餅的牛肉呢,則是取自於江川縣山區地帶土生土長的黃牛,肉質鮮美無比,健康,養人。
“聽校長這麼一說,還真是家鄉味道哩!”段小丹小聲說道。
顧秋風看她這般瞎高興,笑着搖了搖頭,然後專心致志地對付面前的兩樣食物。
這一嘗,他的兩隻眼睛就亮了。
魚丸Q彈,魚肉嫩而不膩,軟糯鮮香,湯汁清爽,配上香酥的牛肉餅,真是越喫越有味兒。
一擡頭,顧秋風看見,幾個同來的學生喫得完全停不下來。
想想也是,這大冬天的,能喫上一頓驅寒暖身的宵夜,簡直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陶校長用餐巾紙擦了擦嘴,再次向幾個學生表示感謝。
“同學們,謝謝你們的到來,希望你們以後不管走多遠,都不要忘了江川一中。”
衆人連道不敢,起身同陶校長告別,打算一起離開。
但就在這時,陶校長卻和顏悅色地說道:“顧秋風,你先別急着離開,周教授有事找你,他現在正在行政樓的那間屋子裏等着你呢。”
周教授有事找我?
老實說,顧秋風並不感到怎麼驚訝,因爲早在行政樓的那間屋子集合的那會兒,他就看出周懷明有話要同自己說,只是礙於人多沒說出來而已。
“會是什麼事呢……”顧秋風心中暗暗琢磨,但現在不是深入思考的時候,他看向陶校長,笑道:“我這就過去。”
出了小包間,幾個學生相互交換了下聯繫方式,然後揮手告別。
誰都沒有問周懷明找顧秋風幹嘛!
包括段小丹。
“那我這就走了。”她說道。
“行。”顧秋風點點頭,“路上注意安全,咱們改日再聚。”
“改日再聚。”段小丹揮揮手,很快就消失在黑夜之中。
顧秋風盯着她的背影看了一會兒,然後便去了行政樓。
依舊是那間屋子。
周懷明正坐在沙發上抽菸。
由於門沒關,所以顧秋風也沒敲門,直接走了進去,微微躬身道:“周教授,您找我?”
“喲,這麼快就來了。”周懷明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隨手就把剩下的那截煙屁,股摁滅在菸灰缸中,“顧秋風是吧,別緊張,坐下說。”顧秋風笑了笑,便走到一旁的單人沙發上坐下,靜等周懷明開口。
“在金陵大學學習了半個學期,感覺怎麼樣啊?”周懷明笑着問道。
“挺好的。”顧秋風仍然沒弄明白他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
“你們文學院的趙教授身體還好吧?”周懷明又問。
“趙教授身體還好。”
嘴上雖然這麼說,但顧秋風心裏卻在嘀咕,我們文學院老中青三代有好幾個趙教授,你說的到底是哪一個啊?
“他還是那副油潑不進、針扎不入的倔脾氣?”
僅此一言,顧秋風就明白了,對方口中的趙教授不是趙弘生教授還能是誰?
“趙教授原則性強,學院師生對他很是尊敬和愛戴……”顧秋風說着說着就談到了趙弘生的榮譽頭銜:“他是我們學院華夏古代文學學科的學術帶頭人,還是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華夏古代文學藝術與現代華夏社會研究”首席專家。”
“我這個老同學啊!”
周懷明笑着感嘆一聲,“他的學術做的比我強,就這是脾氣,唉,當年在金陵師大一塊兒讀碩士的時候,我們的導師唐先生都佩服他。”
他這句話在旁人聽來也許有那麼點“自賣自誇”的意味,但是,在這一瞬,顧秋風卻捕捉到了那幾個關鍵詞。
金陵師大……碩士……導師……唐先生……
心念電轉間,顧秋風猛然一驚,這個唐先生不會是那個唐先生吧?
於是,他很唐突地問了一句:“周教授,請問你的碩士生導師是……”
“唐榆燾先生。”周懷明道,“他已經逝去二十多年了。”
“亂山迷霧姚州路。不道臞仙去。兩年避蔻走天涯。白髮飄蕭,日日望京華。”
“嚯!”
還未唸完,周懷明就驚呼一聲,“這詞你都知道。”
顧秋風點點頭,心說豈止是知道,我當初可是唐先生的粉絲啊!
唐榆燾先生是明國生人,畢生致力於詞籍整理與詞學研究,着述頗豐,是學界公認的20世紀最負盛名的三大詞學宗師之一。
重生前,顧秋風一次在圖書館裏偶然看到唐先生的《詞話叢編》,耐心讀完之後,頓時驚爲天人,然後……他就成了唐先生的粉絲。
粉到什麼程度?
就因爲唐先生在着作中說過,必須熟讀《宋詞三百首》,而後才能談學詞與詞學研究。
於是顧秋風就把板磚厚的《宋詞三百首》給啃下來了。
而這,只是開胃小菜。
唐先生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歷代詞學研究論述》,從十個方面把歷代詞學的研究情況作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梳理,給詞學入門者提供了一個大有裨益的參考。
在此基礎上,他還推薦了一系列的必讀書目。
加起來差不多有兩百多本。
同樣的,顧秋風把這兩百多本也都啃了下來,而且還不是什麼浮光掠影,淺嘗輒止,而是刻苦學習,深入鑽研。
光筆記就做了好幾本!
所以,他當初文學院第一學霸的名頭,並不是吹出來的,也不是考試成績碾壓衆人這麼簡單,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東西作爲支撐!
因此,從這個程度上說,唐榆燾先生也算是他的老師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