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只怪當時太年少
顧秋風注意到,他對自己的授業恩師唐榆燾教授那是相當尊敬,言語間一口一個“唐先生”,尤其是說到唐榆燾教授指導自己如何搞學術研究時,他的語氣都變了,眼眸中甚至帶着點點淚花。
“呃……”
顧秋風表情尷尬,也不敢安穩地坐在單人沙發上了,他悄悄把身體往前挪了挪,上身還略微前傾,一副低頭認錯的模樣。
“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看到顧秋風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周懷明很快就反應過來,連連說道:“失態了,失態了。”
顧秋風笑了笑,說道:“我不該提起這茬的。”
“沒事兒。”周懷明渾不在意地擺擺手,又從煙盒裏抽出一隻香菸點上,抽了兩口,方纔說道:“既然你提到了唐先生,那我就要考考你了。”
哈?
還有這種操作?
這反轉也太快了吧!
顧秋風頓時愣了。
不過他也沒說什麼,靜等周懷明發問。
反正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
答不答得上來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孰料……
周懷明只是就唐榆燾教授的《宋詞三百首箋註》和《南唐二主詞彙箋》隨意提了幾個問題。
就這?
倍感意外之餘,顧秋風十分淡定地回答了周懷明的所有問題。
其實,就算他沒有讀過唐榆燾教授的那些着作,也能回答得大體不差。
畢竟都是一些關於詞的常識而已。
更不用說,作爲唐榆燾教授的粉絲,那幾本書他早已翻爛了。
“還不錯!”周懷明呵呵一笑,“你有沒有考慮過讀個研究生啊?”
這是暗示我提前報考他的研究生麼?
顧秋風暗暗尋思。
剛要開口回答,周懷明卻搶先一步說話了:“你才大一,考研究生的事情不必急於一時,可以仔細考慮一下再做決定,想要搞好學術研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顧秋風點點頭,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平心而論,他現在真的沒有考研究生的想法。
而不是因爲自己的本科院校是金陵大學,國內着名的211和985,周懷明執教的畫中師範大學僅僅只是個211院校。
事實上,許多考研人的認識中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我考取的院校至少要比我的本科院校高一個檔次。
這麼想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人都是希望自己能走得更高、更遠,因爲在更高的舞臺上,一個人才能看得更遠。
眼界也會因此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但是嘛,考取研究生,學校是一個方面,然而這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你跟的導師的學術水平、治學態度以及在學術圈的地位。這麼說吧,比如你的導師是個學術大牛,但是在一所和你本科院校差不多甚至低一個檔次的學校執教,也是可以報考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往往報考這種大牛的研究生的人數和最終的錄取人數之間的比例,估計和國考的報錄比有的一拼。
吞吐了幾口雲霧,周懷明突然拿起煙盒,朝顧秋風示意了一下,問道:“抽菸嗎?”
“不抽。”顧秋風擺擺手,笑道:“謝謝周教授。”
有了這個小插曲,兩個人接下來的談話就更加愉快了。
往往一個話題沒聊多久就回到了詩詞上面。
比如,周懷明問:“《青玉案》這個詞牌名是怎麼來的啊?”
顧秋風幾乎是脫口而出:“《青玉案》調名取自漢代張衡《四愁詩》中的“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宋代常見的詞牌名《賀新郎》爲什麼在明清時期就不常見了?”
“並不是不常見了。”顧秋風道,“而是《賀新郎》又名《金縷曲》、《金縷歌》、《賀新涼》。殆因宋代葉夢得詞有“唱金縷”之句,故名。”
“嚴滄浪《詩話》謂:盛唐諸公,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句話你怎麼看?”
“這句話說的是……”
兩人從宋代“江西詩派”黃庭堅聊到清初的“陽羨詞派”陳維崧、“浙西詞派”朱彝尊、“常州詞派”張惠言,又從南宋嚴羽的《滄浪詩話》聊到近代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越說興趣越濃,以至於連高三學生下晚自習的鈴聲都給忽視了……
最後還是陶校長匆匆趕過來,出聲打斷了兩人的談話。
“你們聊什麼呢,這麼興奮,學生都下晚自習了。”
周懷明如夢初醒,“小顧,不好意思,耽誤你回家了。”
啥?
我啥時候成小顧了?
宿舍的那幫傢伙都稱我爲“老顧”誒!
“沒事。”顧秋風很快就反應過來,“我家離學校不遠,二十分鐘就能到。”
“老陶啊。”周懷明看向陶校長,意味深長地道:“這個學生不簡單。”
“哈哈哈!”陶校長又笑成了彌勒佛,“那還用說,他是我們縣去年的文科狀元呢。”
此時此刻,顧秋風正沉浸在周懷明對陶校長的那一聲稱呼中。
老陶……
“陶校長,周教授,那我這就走了。”反應過來後,他連忙向兩人道別。
“嗯。”陶校長點了點頭。
周懷明起身送顧秋風至門口,“路上慢點。”
這可讓顧秋風受寵若驚,連忙讓周懷明留步,然後……火速離開現場。
出了行政樓,外面一片漆黑,空蕩寂靜,甚至連學校裏的路燈都熄滅了,先前燈火通明的高三教學樓已經被無邊的夜幕所包圍,只能看見一個黑漆漆的輪廓。
藉助府河對岸映射過來的霓虹燈光,顧秋風一路向學校西門走去。
路過曾經和萬友超“交鋒”的操場,一陣寒風吹來,儘管穿着厚實的衣服,他依然不由自主打了個哆嗦。
將凍得冰冷的雙手插進兜裏,望了一眼操場,顧秋風用細若蚊訥的聲音嘆息道:“只怪當時太年少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