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開了眼界

作者:山中白雲翁
上午,顧秋風看了場驚心動魄的排球賽,下午,他提前半個小時來到了學院三樓的學術報告廳。

  這種整個學院性質的Seminar,別管能聽懂多少,學到多少,過來開開眼界就是極大的收穫。

  吳剛、鄭宗緒、施文秀和李小紅一臉淡然,唯獨孔澤神色複雜,看上去憂心重重。

  “怎麼?”顧秋風問道,“怕了?”

  “怕倒不至於。”孔澤轉頭看了顧秋風一眼,表情有些勉強,“你等會兒就知道這種Seminar和咱們每週五晚上開的組會有啥區別了。”

  對於他的這句話,顧秋風也沒有多想,只是心裏愈發地期待了。

  兩點整,Seminar正式開始。

  沒有主持人上臺講話,沒有如雷的掌聲,院長大佬見時間差不多到了,只是回過頭說了一句:“可以開始了。”

  然後……就有人拿着U盤和材料走上了舞臺。

  一連聽了十個人的彙報,顧秋風這才深切地體會到,之前孔澤那句話中的深意了。

  這場Seminar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上午文學院和經管院之間的那場排球對決賽。

  學生在彙報的過程中,隨時都會被臺下就坐的幾位教授給打斷,而且,彙報完畢時,教授們問的問題簡直腦洞百出,五花八門,常常弄得臺上彙報的學生招架不住,臉色紅一陣白一陣。

  比如有個文藝學的碩士研究生,在提及古典文學的形態時,引用了南宋詞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一個女老師見只有個標題,便打斷道:“這位同學,停一下,你給我們唸誦一遍這首詞。”

  那名碩士明顯一愣,緊接着便回答道:“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又有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博士研究生,在彙報中引用了南宋詞人張孝祥的《六州歌頭》和英果詩人雪萊的《西風頌》,臺下有個男老師就說道:“同學,請把《六州歌頭》唸誦一遍。”

  那名博士研究生瞬間慌了,六神無主地道:“長……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絃歌地,亦羶星……羶星……羶星……”

  可惜,他只記得一個開頭。

  男老師眉頭微凝,又說道:“你把雪萊《西風頌》的第一節用英文背誦一下,你是研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這應該不難吧?”

  這下子,那名博士生連個英文字母都沒念出來就歇菜了。

  “啪!”

  男老師還沒說什麼,一名貌似是那名博士生導師的中年教授氣得當場拍了桌子,直接把當,事,人痛批了一頓。

  你也許會說,這導師也太不盡人情了吧,但我要說,站在舞臺上彙報,可不是請客喫飯,什麼師生情誼啊,面子啊……對於治學嚴謹的教授來說,統統給我靠,邊,站,拿知識來說話吧。

  丁是丁,卯是卯,不能相提並論、混爲一談!

  院長大佬和幾位教授好一通勸解,那名教授才消了火,讓臺上的那名博士研究生完成了彙報。

  然而,兩位老師問的這些詩詞問題,只是基礎性的問題。

  以顧秋風的觀察,有兩名中年教授,簡直就是過來擡槓、找茬的,他們專門挑那種刁鑽的問題讓學生解答,直把人問得啞口無言。

  那些問題,即使是讓顧秋風上,他也沒法說出個一二三。趙弘生教授不怎麼打斷學生的講話,只是在彙報完畢的時候,向來注重基礎的他也會問上幾個基礎知識,學生回答得好,他表揚,回答得一般,他會指出你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需要去看看某某書籍,至於一問三不知的,那就是批評了。

  完美地詮釋了啥叫對事不對人。

  顧秋風等六人坐在後邊,心裏只是一個勁地感慨。

  這趙老師……真是太好了吧!

  第十一個上場的是位博士研究生,他的論文題目是《西遊記作者問題再探》。

  這一看就是個研究大夏古代文學的。

  他這篇論文的核心觀點是:“《西遊記》的作者不是吳承恩,而是元代的丘處機。”

  臺下的教授們倒沒人跳起來反駁,而是饒有興趣地聽着,後面的博士碩士們,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只是靜靜地看向講臺上。

  聽着聽着,顧秋風不由生出了幾分欽佩。

  這位博士大哥論證嚴謹,引用的資料非常詳實,論點有的放矢,切中肯綮,不知不覺間,就讓人沉醉其中了。

  顧秋風在心裏默默點了個贊,但他知道,如果這位仁兄敢出去宣揚這個觀點,絕對會被人噴,死。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真正瞭解文學的人,和不瞭解文學的人,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就好比《西遊記》的作者,你在路上隨便找個人一問,估計%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吳承恩。”

  但是嚴謹的文學研究者會這樣說:“我們一般認爲是吳承恩。”

  他(她)爲什麼不敢回答得那麼絕對?

  無他!

  因爲《西遊記》的作者問題曾經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長期的錚銘,隨着討論的深入,學術界的主琉觀點認爲就是明代的吳承恩,這一說法也爲人們廣泛所接受。

  不過,你不得不承認的是,主琉觀點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觀點,畢竟沒有人親眼見證過那段歷史。

  而流傳下來的那些資料中的內容,也並不見得就能派上用場。

  例如,戰國時代宋康王戴偃,關於他的事蹟,不同的文獻有不同的記載。《韓非子》、《孟子》、《淮南子》都說他因行仁政而導致王果;而《史記》、《戰國策》、《呂氏春秋》則說他是個爆君,被諸侯稱之爲“桀宋”。

  誰在說真話?誰在說假話?

  不知道。

  反正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西遊記》的作者問題,也是如此。

  現如今,儘管許多學者認爲是吳承恩,但是也有一部分學者依舊認爲是丘處機。

  或許,學術就是一邊爭論,一邊發展吧。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