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以劇肇禍

作者:山中白雲翁
表彰大會結束之後,與會人員相繼離場,顧秋風拿着榮譽證書跟在人羣后面,好不容易纔挪動到門口的位置,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身着正裝的女淦布攔住了他的去路。

  “顧秋風,你留一下。”

  見謝景希一臉笑容地盯着自己,顧秋風臉上也露出了和藹的笑,回了一句:“哎!”

  五分鐘之後。

  會議室裏的人羣差不多全走掉了,只有十來個小幹事在裏面忙活着。

  謝景希先是笑着恭賀顧秋風獲得“伍四優秀青年”的榮譽稱號,緊接着便說明了讓他留下來的緣由:“是這樣,我們新媒體中心回頭要對五位“優秀工輕團淦布”和四位“伍四優秀青年”做了一個專訪,然後發佈到學院的公衆號上,現在你人正好在這兒,就把專訪給做了吧。”

  說到這裏,她臉上又露出了笑容,“我來採訪你。”

  “你採訪我,誰來採訪你啊?”顧秋風微笑着問道。

  剛纔在表彰大會上,謝景希獲得了“優秀工輕團淦布”的榮譽稱號。

  “自己採訪自己啊。”

  一通玩笑開過,謝景希連忙朝一名小幹事招了招手,讓對方把攝像機和話筒送過來。

  小幹事答應一聲,很快就向這邊走來。

  “這……”

  看清話筒上logo的瞬間,顧秋風撇了撇嘴,都懶得吐槽。

  不,準確來說,根本沒有logo,話筒上端只粘了一張明亮的標籤,標籤上是五個字:“金大文學院”。

  小幹事拿攝像機,謝景希拿話筒,採訪這就開始了。

  讓顧秋風沒想到的是,這場採訪,只有一個問題。

  “顧秋風同學,請問您對自己獲得“伍四優秀青年”有什麼感想?”

  顧秋風也不緊張,思索了兩三秒,便回答道:“首先,我感到很榮幸,其次,我要感謝學院令導和老師們對我的信任,作爲文學院的一員,我感到很驕傲……”

  說了差不多一分半鐘,他才停了下來。

  演講的主旨,歸結起來就是八個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假期過後,顧秋風一邊複習思修,一邊着手準備第三篇論文。

  5月4號中午,他把論文題目報給了趙弘生教授,並得到了老教授批准。

  題目比較長。

  ——《從〔長生殿〕和〔桃花扇〕看清初戲曲發展變化的特點》!

  洪昇的《長生殿》與孔尚任的《桃花扇》齊名,被譽爲清初傳奇的雙壁,洪昇和孔尚任二人,也被後人稱爲“南洪北孔”。

  這兩部作品問世以後,就在當時的戲曲界產生了轟動效應,出現了“兩家樂府盛康熙,進御均叨天子知。縱使元人多話本,勾欄爭唱孔洪詞”的場面,在清初戲曲史上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說起來,清初的文學,尤其是小說和戲曲,皆表現出了新興文體的雅化傾向和雅俗並存、互滲的狀態,斑駁陸離中閃現出耀眼的光芒。

  就戲曲而言,在明代盛行的傳奇已經文人化,雜劇更是落入案頭化的地步。清初,傳奇、雜劇都順從着晚明的趨勢,創作更加活躍。

  這裏面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一些原來並不看重戲曲的正統文人,乃至文學名琉,也在遭逢果變、落魄失意的境遇中,於詩文之餘持筆編寫戲曲,抒寫王果之痛、出處兩難的心態和人生失意的情懷。這一類的作者有吳偉業、王夫之、尤侗、嵇永仁等。他們的傳奇、雜劇,大都取歷史故事加以隨意虛構,乃至幻化,寄託個人的情感、心跡,抒情性沖淡了喜劇性,也就更加脫離舞臺,加重了案頭化的傾向,但也表明了戲曲已獲得正統文人的廣泛認同,影響到李玉等原本依附於舞臺表演而編劇的作家的劇作,增強了社會歷史意識。

  另一方面,一些作者追隨明王前夕阮大鋮、吳炳等開創的楓情喜劇的路子,注重戲劇性,多是利用巧合、誤會、陰差陽錯製造生動的情節。

  李漁就是這類劇的能工巧手。

  他還就明代傳奇的得失,總結出一套系統的編劇和表演的理論,着成《閒情偶寄》一書。

  李漁的理論和創作表明,明代以來戲曲創作的重心由“曲”向“戲”的轉移,也可以說是戲曲向戲劇本質特徵的迴歸與創作的成熟。

  而戲曲創作中社會歷史意識的增強和對戲劇性的注重這兩個方面的綜合,便涌現出了一個戲曲的高峯——《長生殿》和《桃花扇》兩部傑作的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劇的作者洪昇和孔尚任都以其劇作肇禍。

  康熙二十七年(1688),《長生殿》三易其稿而成,在京師盛演,次年八月,洪昇與趙執信、查慎行等人宴飲觀劇,因其時佟皇后喪服未除,被御史彈劾,趙執信被罷官,查慎行被驅回原籍(注:查慎行原名查嗣璉,經此打擊,他長夜深思,遂改名慎行,以提醒自己謹言慎行。),至於洪昇,則被革除國子監籍。

  這就是有名的“演《長生殿》之禍”。

  時人有“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之句。

  洪昇晚年定居故鄉,愈益潦倒,康熙四十三年出遊江寧,歸途過烏鎮,醉酒落水而死。

  《桃花扇》的創作歷時十餘年,三易其稿,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脫稿,一些王公管員競相借抄,康熙皇帝也索去借閱。次年春,《桃花扇》上演,引起朝野轟動,孔尚任也隨之不明不白地被罷官。

  他被罷官的原因無明確記載。

  不過據孔尚任與其友人的詩句,如孔尚任自雲“命薄忽遭文字憎,緘口金人受謗誹”(《長留集·放歌贈劉雨峯》);顧彩說“別來忽忽四載餘,嗟君宦海何曾蹬。朱紱遂因詩酒捐,自簡非有貪饕證”(《往深齋詩集·有懷戶部孔東塘》);可見他是以文字獲罪的。

  《桃花扇本末》雲此劇作成時,“內侍索《桃花扇》甚急”,“午夜進之直邸,遂入內府”。可見康熙皇帝曾關注此劇,孔尚任罷官當與此有關係。

  康熙三十九年,孔尚任被罷官,康熙四十一年還鄉,後多次出遊,終病逝於家。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