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塵歸塵土歸土

作者:山中白雲翁
安史之亂以來,李隆基、楊玉環的故事成了文壇的熱門話題,特別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問世以後,唐宋兩代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反思。坊間還出現了《楊太真外傳》、《玄宗遺錄》等着述,對天寶遺事描述得更爲詳盡,爲後來的戲曲創作提供了更多的資料。

  宋元以來,它更是成爲戲曲和說唱文學的重要題材。諸宮調、院本、雜劇、南戲、傳奇、彈詞、鼓詞中,都有有關於這個故事的創作。

  到了金元易代之際,劇作家們對楊、李二人的故事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關漢卿寫過《哭香囊》,庾天錫寫過《華清宮》、《霓裳怨》,嶽伯川寫過《夢斷楊妃》,王伯成寫過《天寶遺事》,但是這些劇本都已經亡佚,唯獨白樸的《梧桐雨》流傳了下來。

  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秋雨梧桐葉落時”之句,飽含悽清幽怨的意蘊,金元時期,李隆基與梧桐的細節,受到詩人們的重視,與白華(注:白樸之父)、元好問(注:白華的好友,白樸幼年曾得其攜帶撫養,並從其學詩)有聯繫的馮璧、姚樞、袁桷等人都爲名畫《明皇擊梧桐圖》題詩。白樸的《梧桐雨》,很可能是在這樣的創作氛圍中受到啓迪。

  《梧桐雨》楔子寫唐玄宗李隆基在太評無事的日子裏,不問是非,耽於享樂,貽誤朝正,竟然給喪師失機的安祿山加官進爵,並讓他出經任范陽節度使,替大唐鎮守邊境。第二折寫李隆基與楊玉環七月七日在長生殿乞巧排宴,兩人恩恩愛愛,情意,綿,綿,“靠着這招新風,舞青鸞,金井梧桐樹映,雖無人竊聽,也索悄聲兒海誓山盟”,相約生生世世,永爲夫婦。第三折是故事的轉折點,天寶十四年,楊貴妃正在品嚐她喜愛的、從嶺南快馬加鞭運到京師的荔枝,安祿山謀反的消息忽然傳到,李隆基攜楊貴妃倉皇逃走,至馬嵬坡,六軍不發,將士們誅殺了楊國忠,又又奏請明皇殺楊貴妃,李隆基在不能自保的情況下,只好令高力士將楊貴妃帶到佛堂中,讓她自縊。“黃埃散漫悲風颯,碧雲黯淡斜陽下”,經過這一場激變,一切的券力、榮華、海誓山盟,盡皆煙消雲散,塵歸塵,土歸土。

  《梧桐雨》的第四折,是全劇最精彩的部分。唐肅宗收復兩京後,李隆基閒居西宮,他懸掛楊貴妃像,與之朝夕相對;他滿懷愁緒,思念過去的楊貴妃,懷念過去的月夕花朝;他想到無券柄的苦惱,孤辰無限的淒涼;他在梧桐樹下盤桓,“常記得碧梧桐陰下立,紅牙筯手中敲”,到如今“空對井梧陰,不見傾城貌”,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時光,皆化作了風煙,成了追憶。

  在落葉滿階,秋蟲絮聒的氣氛中,李隆基做了一個朦朦朧朧的夢,夢中楊貴妃請他到長生殿排宴,不料二人才說上一兩句話,夢就被驚醒了。夢醒後,李隆基只聽得窗外的梧桐樹上,雨聲瀟瀟,緊一陣慢一陣,淅淅瀝瀝,一點點,滴碎人心……

  從中唐開始,歷來描繪、評論楊、李二人故事的作品,或側重同情、讚譽楊、李二人生死不渝的愛情,具有濃郁的悲劇氣氛;或偏於揭露、諷喻楊、李耽於享樂、無心朝正,比較接近歷史史實。

  白樸……則不然。

  在《梧桐雨》裏,他把梧桐與李、楊二人的悲歡離合聯繫起來。

  【李隆基對着梧桐回憶:“當初妃子舞翠盤時,在此樹下;寡人與妃子盟誓時,亦對此樹;今日夢境相尋,又被它驚覺了。”】

  這就點明瞭梧桐在整個劇本藝術構思中的作用。

  在大夏古典詩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即包含着傷悼、孤獨、寂寞的意蘊。

  白樸讓梧桐作爲世事變幻的見證,讓雨溼寒梢、敲愁助恨的意象,攪動了沉澱在人們意識中的悽怨感受,從而使劇本獲得了獨特的藝術感受。

  白樸的這部《梧桐雨》,固然也寫到了楊、李二人的情,愛、侈逸,但他創作的着眼點卻不在於此,他要向經歷過滄桑鉅變的觀衆,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變幻的題旨,讓人們感受到姜山滿眼,物是人非的愴痛,寫出一代興王的歷史教訓。

  這,也可以從白樸的生平經歷中窺見。

  他的父親白華,與金元之際着名的大詩人元好問是世交,金朝末年曾任樞密院判官,白樸的前半生,正當宋、金、萌古對峙與陵替之秋,他飽受站亂之苦,七歲便遭“任辰之難”。

  所謂“任辰之亂”,即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萌古大君圍攻金朝都城開封,白華隨金哀宗出奔,家眷則留在城內,不久城破,白樸的母親死於亂軍之中,

  七歲的他幸得元好問的照顧才倖免於難,後來隨元好問北歸,並從元好問學詩。

  “幼經喪亂,倉皇失母”的這段經歷,讓白樸心靈飽受創傷,長大後,他又曾漂流於大江南北,看到了社會凋殘、山禾破碎的情況,心情十分沉重。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感到無法對付,決心不參與正至,放郎形骸,期於適意,或是流連於青山綠水之間,或是在楓月腸中,和劇作家以及勾欄哥幾們交往。

  1279年,南宋乜王,東南戰事平定,白樸寄寓建業,詩酒放郎,經常和耆老聚飲,寄故果之思于山水之間,元成宗元貞年間,他參與書會活動,與民間藝人接觸更多,雜劇創作日臻成熟,成爲了元代前期最優秀的雜劇作家之一。

  可以說,前朝名物、滄桑之感、失落之哀在他的詞曲作品中時常有所顯露。

  自然而然也就包含《梧桐雨》了。

  這部歷史劇,是元代文壇上的一朵奇花,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發展中的一個璀璨的亮點。

  也因此,白樸的《梧桐雨》和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紀君祥的《趙氏孤兒》並稱爲“元曲四大悲劇”。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