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認祖歸宗(下)

作者:南無臭蛋
2月,在羣臣的熱烈呼籲聲中,徐知誥正式恢復本姓——李,並改國號爲“大唐”,史稱“南唐”。嚴格來講,淮南的政權更迭應爲“吳——齊——唐”,但我們通常把這幾個月的“齊”也算作“南唐”。

  徐知誥要給自己改個新名字了,他原本想槳李昂”,但有人提醒這是唐文宗的名字,犯諱;

  於是,徐知誥又想到一個好名字,“李晃”,然後又有人提醒,朱溫篡唐後改名爲“朱晃”,咱跟他不熟;

  徐知誥想來想去,又想到一個好名字,“李坦”,御史王鵠又“坦”字從旦,犯了唐睿宗李旦的諱;

  徐知誥快被逼瘋了,他一心想找一個帶“日”的字,因爲他的新名字裏要帶個“日”字,寓意自己是最紅的紅太陽。五行缺日。

  羣臣搜腸刮肚,絞盡腦汁,終於從字典裏找到一個漏網之魚,祖宗沒有用過的、壞人沒有用過的、偏旁部首也沒有被用過的字——昪。

  於是,徐知誥終於有了一個新名字——李昪。

  隨後,徐知誥就下達了又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尋親。

  徐知誥同志要認祖歸宗,對外宣稱是李唐皇室宗族,妥妥的“劉皇叔”,劉備堅稱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徐知誥當然也要向世人給出類似的解答。解決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我從哪裏來。

  徐知誥首先提名了吳王李恪,因爲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生母是隋煬帝楊廣之女,來頭大。

  “我認李恪當祖宗,諸卿以爲如何?”

  羣臣激烈討論,認爲不妥。

  因爲李恪是被捲入一場政治風波,以謀反罪處決,名聲不好。羣臣爭論之後,爲皇上提名了一個新祖宗——鄭王李元懿。

  李恪雖因“謀反罪”而被誅殺,卻在五十多年後得以平反昭雪,當年的“謀反”是被奸人陷害、誣告,是被冤枉的。李恪蒙冤被誅時,被廢爲庶民,五十多年後被恢復名譽,並恢復爵位,以王爵之禮重葬。所以徐知誥沒有放棄李恪,宣佈李恪、李元懿共同進入複賽,下令有關部門繼續審查二饒子孫後代,看看他們的後代有沒有特別露臉的。

  經過一番仔細查找,有關部門傳來一個好消息:李恪的孫子李禕,爲唐朝立過軍功,開元年間他先大破吐蕃,後擊退奚、契丹,還生擒列酋,80多歲病逝於任上,時任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爲之哀悼惋惜良久,追贈太尉;李禕的兒子李峴,肅宗、代宗兩朝宰相,宣宗朝榮獲繪像凌煙閣之殊榮。

  徐知誥大喜,一拍大腿,“我祖宗就是他了!”

  下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吳王李恪之後”。

  請證明你祖宗是你祖宗。

  有關部門經過仔細的杜撰,給出了親子鑑定結果:李煒生李峴,李峴生李超,李超生李志,李志生李榮,李榮生李昪。無懈可擊!

  徐知誥拿着這份“家譜”,掐着指頭算了算,從李淵到他這一代,僅僅十代而已,於是便問道:“大唐三百年,歷十九帝。怎麼到了我這裏,才十代?聽起來不像真的呀。”

  有關部門三十年爲一世,三百年正好十世,陛下生於文德元年,距今五十年了,像真的。

  於是,徐知誥批准了這種法,追尊吳王李恪爲定宗孝靜皇帝,從曾祖李超開始,對這些杜撰出來的祖宗進行追贈,男的稱皇帝,女的稱皇后,不必細表。

  值得注意的是,從徐知誥所謂的曾祖李超開始,名字和官職都是有關部門杜撰的。

  另有一個細節比較有意思,那就是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以兄禮事南唐。也就是耶律德光認徐知誥爲“兄”,這並不奇怪,因爲耶律德光的父親耶律阿保機與李克用約爲兄弟,而李克用也是被李唐皇室編入宗籍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