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淮南明君
從一個流浪兒走上皇位,徐知誥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是不折不扣的屌絲逆襲,然而歷史對他的評價卻是譭譽參半。
比如他的篡權之路,“內謀其家,外謀其國”、“數倍於曹馬”,一句話,他對不起楊氏故主,對不起徐氏的養育,特別是他對待楊氏後饒殘忍做法,簡直令人髮指。
但是,有一一,楊氏可以罵他,徐氏可以罵他,但是人民大衆對他還是應該充滿感激的,換句話,徐知誥也許不是一個好臣子、好兒子,但他是一個好皇帝、好領袖。
我們先來看一下徐知誥的內政:
1,去僞存真,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徐知誥稱帝后,羣臣照例要通過呈獻尊號的方式來拍馬屁。從唐朝開始,流行起給在世皇帝上尊號的阿諛諂媚之風,有些皇帝甚至在活着的時候要改好幾次尊號,一般都是在新即位、新年的時候,由宰相牽頭,羣臣爲皇帝歌功頌德,所呈獻尊號的字數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肉麻。
當羣臣要呈獻尊號時,徐知誥果斷拒絕,並專門下達紅頭文件:從今往後,不許再給我上什麼尊號!
上尊號是中央文武官員的專屬拍馬屁姿勢,而呈獻祥瑞則是地方上的專屬姿勢。當時,有十幾個郡縣已經準備要進獻符瑞,徐知誥得到消息後,立刻又以紅頭文件的形式予以阻止,破除封建迷信。
自徐知誥開始,直至他的孫子李煜,終南唐之世,再無生前接受尊號、祥瑞之事。所以後世爲徐知誥點贊,他不搞形式主義,實事求是,具備帝王們最珍貴的務實精神。
2,仁厚恭儉,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不
徐知誥稱帝后,提倡艱苦樸素,反對驕奢淫逸。他大量放出宮女,將宮內的珍禽異獸放歸自然,並嚴禁再加進獻。
據史籍記載,“左右宮婢才老醜數人,服飾樸陋”,只留下幾位又老又醜的大媽當宮女,工作服也是簡陋樸素的普通衣服;
“性節儉,常躡蒲履、用鐵盆盎。暑月,寢殿施青葛帷。”穿草鞋,用鐵盆盛東西……一切都與尋常百姓相同;
徐知誥的“皇宮”就是昇州舊有的辦公大樓,省委大樓換個牌子,成了皇宮,沒有大興土木,重新翻蓋;
徐知誥寢殿的蠟燭捨不得用昂貴的脂肪,而是用最便夷淮南本地盛產的烏桕籽油,還給它起了個親切的外號“烏舅”,也可能是“五舅”、“五舅姥爺”;
徐知誥的檯燈支架僅有五尺高,據這個五尺銅人原本是楊氏家族馬廄裏的一個東西,被喚作“銅狄”,如今被徐知誥放在了辦工公桌上,多麼節儉。
3,輕徭薄賦,愛惜民力
徐知誥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大力發展經濟,頒佈實施了很多鼓勵生產經營、拓荒的法令,例如規定一個人如果開墾了80畝荒田,那麼就賞賜他兩萬錢,並且免除他五年的土地租稅。
在公元941年,徐知誥派人重新審定了境內的土地,按照田地的肥瘦制定不同的稅收標準,而不是簡單粗暴且不負責任的一刀切,之後的兵役、徭役等也參照本次測量。這項制度一直沿用到了宋朝。
另有記載南唐在收土地租稅時,官府主動打八五折,即每十畝地只收八畝半的稅,以覆蓋貧瘠土地的虧空,相當於政策性撥款,扶貧、助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