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江山北望1
“福州之役”後,福州成爲了吳越國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領土,泉州也被土着將領留從效割據,而挑起戰爭的南唐卻爲此耗空了國庫,元氣大傷。但畢竟是讓南唐從福州泥淖中脫身出來,雖然渾身赤裸且糊滿泥漿。
李璟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清洗泥漿、穿上衣服,但是心高氣傲的李璟卻在“五鬼四凶”的教唆之下,簡單拍了拍身上的土,更是不穿衣服,就要裸奔到下一個戰場。
先前,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扛起“反遼”大旗,號召中原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南唐的有識之士——比如韓熙載,就無比嘆息地南唐已經失去了機會。
李璟不完全贊同這個觀點,在李璟看來,南唐問鼎中原,仍然存有一個機會,同時也有一個顧慮。
機會:
劉知遠雖然富有聲望,但畢竟還沒有進入汴州,沒有取得對中原的實際控制,而且劉知遠的主要精力還要放在北面,防止契丹抄其後路,真正能用來南下爭搶汴州的力量是極爲有限的。
相比較而言,南唐已經暫時沒有了南顧之憂,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上搶奪汴州方面。
這樣看來,李璟縱然是裸奔,也不是沒有可能與劉知遠一較高下的。汴州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也。
顧慮:
要想問鼎中原,除了劉知遠,李璟還不得不面對另一個殘酷的現實——契丹。狼嘴裏搶肉。
契丹與南唐是多年的和睦盟友,現在契丹人佔據中原,如果李璟貿然翻臉,則名不正而言不順,況且契丹的實力絕不容覷。
然而就在5月份,李璟收到一個好消息:耶律德光病死在殺胡林,留守汴州的契丹大將蕭翰棄城而逃,汴州真空。
接下來,契丹必有一波內亂,畢竟誰家煙囪不冒煙呀。現在是賜良機,是李璟與劉知遠搶佔汴州的最後機會。
李璟於是下詔:“乃眷中原,本朝故地。”八個大字,每一個字都散發着不要臉的高貴氣息。
“回家!”
李璟命禁軍將領李金全掛帥北伐,這也許是李璟在北伐行動中做的唯二正確的決定。
李金全,吐谷渾人,原爲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奴僕,因驍勇善戰、屢立戰功而升至刺史,明宗稱帝后晉升爲節度使,因貪污腐敗、荒廢政務而落馬,之後又因是明宗嫡系、故人,而被重新提拔爲節度使,但很快又遭罷黜。石敬瑭稱帝后,李金全被任命爲安州安遠軍節度使。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李金全在安州任上不理政務,專務貪暴,後經部下挑唆而反叛朝廷,向淮南稱臣,被徐知誥收留。
李金全雖然昏庸暴虐,但叛變之事並非出自本意,是被奸人蠱惑教唆,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史籍記載,當李金全走到邊境時,忍不住回過頭來,北望中原,老淚縱橫,依依不捨地遠離故土。
李璟讓李金全掛帥,有多方面的考量:
一是李金全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身經百戰,有着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在軍事上完全可以獨當一面,這是南唐武將普遍缺乏的素養;
二是因爲李金全是中原降將,派降將帶團攻打自己的故國,是那一時期的常規操作,因爲他們熟悉山川地貌、風土人情,且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特別是像李金全這樣的官居節度使的“前朝元老”;
三是因爲李金全不屬於朝中的任何派系,只能忠於皇帝本人,這也是降將通常會得到重用,地位通常高於本集團元老勳貴的原因之一。
四是原“主戰派”的“五鬼四凶”剛剛在福州翻車打臉,且朝職清流黨”要求嚴懲的聲音此起彼伏,李璟不方便繼續重用他們北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