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滿分作文
顯德二年4月,柴榮給翰林學士們佈置了兩篇命題作文,《爲君難爲臣不易論》和《平邊策》。
《平邊策》是常規命題作文,很多有雄心壯志的皇帝都喜歡出這道題,有些急於上位的儲君也喜歡出這道題,比如李嗣源之子李從榮。
柴榮解釋:“今中原甫定,吳、蜀、幽、晉尚未平附,聲教未能遠披,宣令近臣各爲論策,壹經濟之略。朕將親覽焉。”
考試範圍很明確了,就是咱們中原如今壯大了,有能力發動一場大戰了,而我們的敵人則有淮南、蜀、遼、北漢,那麼我們應該先滅誰呢?請大家各抒己見,作議論文一篇,字數不限,朕要親自當閱卷老師喲。
最後,比部郎中王樸的文章榮獲滿分,我們一起來欣賞:
“中國之失吳、蜀、幽、晉,皆由失道。今必先觀其所以失之原,然後知所以取之術。”
——開宗明義,開篇點題。水有源,樹有根,要想知道它是怎麼來滴,必先搞清楚它是怎麼沒滴。
“其始之失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驕民困,奸黨內熾,武夫外橫,因致大,積微成着。”
——梁失吳,唐得蜀而復失,晉失幽,周失晉。歷朝歷代失去土地的本根原因,總結起來無非就是王樸總結的這24個字,概括精準。
“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爲而已。”
——給出大方向,只要把上述24個字加以改正,自然水到渠成。
“夫進賢退不肖,所以收其才也;恩隱誠信,所以結其心也;賞功罰罪,所以盡其力也;去奢節用,所以豐其財也;時使薄斂,所以阜其民也。”
——具體的幾個措施。
“俟羣才既集,政事既治,財用既充,士民既附,然後舉而用之,功無不成矣!”
——按照上述方法去做,幾年後,政治開明,國富民強,民心歸一,到那時,陛下振臂一呼,統一大業不再是夢想。
“彼之人觀我有必取之勢,則知其情狀者願爲間諜,知其山川者願爲嚮導,民心既歸,意必從矣。”
——只要開頭順利,敵國的老百姓必然爭做帶路黨,幫助陛下完成統一。
“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
——柿子要挑軟的捏。前文剛了,第一仗必須打得漂亮,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讓敵人相信我們有統一的能力,他們纔會做帶路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