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正陽戰役(上)
顯然,這是貫徹執行王樸的戰略方針,要在兩千里長的戰線上多路擾襲,使南唐疲於奔命,消耗其實力、暴露其弱點,伺機圍點打援。
956年正月初六,柴榮以向訓爲汴州留守,王樸爲副留守,韓通爲京城衛戍部隊總司令;又以李重進爲先頭部隊,先行一步進駐正陽浮橋,以白重贊率軍三千屯駐潁州潁上縣,作爲正陽鎮的防禦縱深;正月初八,柴榮親率主力大軍,向壽州進發。
壽州前線,李轂雖然推進到了壽州城下,但壽州城防堅固,是當年朱溫都啃不動的硬骨頭,又有名將劉仁瞻的坐鎮指揮,李轂久攻不克。
這時,淮將劉彥貞率兩萬援軍投入戰鬥。
劉彥貞進屯來遠鎮,先派出數百艘戰艦,沿淮河直衝正陽浮橋,據記載,劉彥貞來勢洶洶,“兵車旗幟亙數百里,戰艦銜尾蔽淮而上”。
陸軍連綿數百里,水面艦艇則能填滿淮河。這可嚇壞了李轂,急忙召集諸將,我軍本來就缺乏水面力量,如果浮橋被賊軍切斷,那麼我們將進退兩難、腹背受敵,到時候恐怕一個都別想活着離開淮南,不如先保住正陽浮橋,等待皇上大駕。
於是,李轂緊急解壽州之圍,全軍焚營後撤,退保正陽。撤退很快變爲潰退,不僅丟失了許多軍需物資,更有士卒趁機逃亡,從後方徵調來的役夫也有很多被敵軍俘虜。
柴榮剛出汴州,就得到了李轂從壽州撤圍的消息,大怒,立刻派人快馬加鞭前往制止,可當傳旨官趕到前線時,已經來不及了。柴榮立刻命令李重進加速前進,並給出作戰指示:唐兵且至,宜急擊之。
然而四後,柴榮又收到了李轂的最新奏報:
“賊軍的艦隻在淮河中央航行,處於我方射程之外,如果浮橋失守,則軍心動搖,對我軍極爲不利,所以我才退保浮橋。現在,賊軍的艦艇越聚越多,淮河的水位一上漲,我軍相當被動,如果聖駕來此,萬一被賊軍切斷補給線,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臣請陛下先彆着急來,現在陳州、許州附近逗留,等李重進來了,臣與他一起商量商量對付賊船之策,研究研究保全浮橋之計,然後彙報給陛下,再由陛下龍意裁。
萬一我們想不出好對策,那就慢慢耗着,春去冬來、花開花落,等敵人疲憊懈怠了,對於我們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柴榮看罷,差點兒把鼻子氣歪了。文官畢竟是文官,有時候過於精打細算、過於理智,反而會畏首畏尾、縮手縮腳。
眼看柴榮已經失去了開局優勢,就在功虧一簣之際,敵軍及時神助攻,幫我軍穩定住了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