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徵淮之楚州戰役(下)
李謙溥對隰州的戰略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認識,下令提高戰備等級,深挖壕溝、修繕城防。不出所料,短短几後,北漢就出動大軍,包圍了隰州。
北漢劉承鈞雖然一心休養生息,但聽柴榮久在江淮,而隰州刺史又暴病身亡,認爲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果斷出兵。
面對氣勢洶洶的北漢大軍,李謙溥致敬了諸葛亮的“空城計”,據記載,李謙溥同志穿着細葛布褂,揮着羽扇,帶着兩個書童登上城門樓,悠哉悠哉閒庭信步,以示閒暇。
雖然沒有手撫琴絃,蹦迪嗨曲兒,但最終的效果是一樣的,“晉人望之,勒兵不敢動”。
隨後,二百多裏外的晉州建雄軍節度使楊廷璋趕來相救。
楊廷璋的部下建議他立刻發動進攻,以免隰州陷落。然而楊廷璋搖搖頭,連年以來,北漢屢喫敗仗,早就對我軍談虎色變,即便他們人多勢衆,也未必敢輕舉妄動,我們正宜利用他們的恐懼,伺機奇襲,而如果盲目地追求速戰速決,則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萬一有個閃失,後果不堪設想。
英雄所見略同,楊廷璋派人潛入隰州,與李謙溥溝通聯絡,二饒主張竟然出奇地一致。於是,二人各自暗中重金招募敢死隊百餘人,然後裏應外合,趁夜偷襲,北漢大軍隨即一潰千里,被擊斃千餘人,二人率部一直追殺數十里才返回。
北漢再次成爲了國際醜。
柴榮在長江的旅遊觀光腳步逐步往上游移動,3月10日,抵達迎鑾鎮,迎鑾鎮位於揚州以西、昇州以東,南濱長江。柴榮派禁軍大將李繼勳率艦船在江面上巡邏,並登上江中島,偵查昇州方面動向。
在發現江面上有南唐的數十艘戰艦後,柴榮立即命趙匡胤率領戰艦出擊。
南唐戰艦望見後周水師,立刻調頭逃跑,趙匡胤一直追殺到南岸,登岸焚燬南唐營寨,破壞其碼頭,隨後班師北岸;又聞南唐在東布洲部署了數百艘戰艦,這支艦隊躲在出海口,既可以走海路攻擊蘇州、杭州,又可以逆流而上,奪取淮河、長江控制權,切斷後周退路。
柴榮的戰術思想是清晰的,必須肅清南唐的水面力量,才能無視淮河、長江險,掌握戰場主動權。於是,柴榮派禁軍將領慕容延釗、宋延渥率領步騎兵與水師,分水陸聯合征討。
很快,捷報傳來,盤踞在東布洲的南唐水師幾乎遭遇全殲。
在後周水師恐怖的戰鬥力面前,淮南人心目中固若金湯的防線——長江險,蕩然無存。後周水師接連擊潰南唐在長江上的水面力量,逐步取得了長江控制權。
北方軍隊在水面上取得優勢,自古罕見。前文提到,柴榮利用淮南降兵降將訓練水師,取得了驚饒效果,並且在強大的經濟支撐下,後周下餃子一樣打造了一批鉅艦,史書記載爲“齊雲鉅艦”,從名字中就可以想象出它的樣子。
取得了長江控制權後,柴榮在昇州對岸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耀武揚威,隔江恐嚇李璟。
爲了進一步穩固江北戰場,柴榮還派大將李重進率部攻打廬州。廬州是江北最後一座重鎮,是淮南集團的首善之區,當初楊行密便是由此發跡,取宣州、奪揚州,爲淮南勢力集團奠定了基礎。
在柴榮的層層遞進下,李璟坐立不安,又聽柴榮已經耀兵於對岸,仔細聽——“山本,我曰你先人,給句痛快話,投降不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