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徵淮之楚州戰役(中)

作者:南無臭蛋
顯德五年正月初一,柴榮在楚州城下過春節,接受羣臣的朝賀。

  柴榮發表了新年致辭,隨後親自到楚州水寨前線視察,鼓舞士氣。楚州水寨裏建有了望樓,高百餘尺,這是水寨的制高點。柴榮在距離它二百餘步的地方停下,與身邊諸將商量攻克它的辦法。

  這時候,樓上的守卒也看見了柴榮。守卒對柴榮破口大罵,此君嗓門甚大,所言甚三俗,把柴榮祖宗十八代問候了一個遍。

  柴榮大怒,命人將其射殺,然而那人在二百步外、百餘尺高的樓上。

  當時,一步約等於五尺,一尺約等於0.33米。一百尺就是33米多,十層樓的高度,李白有詩云“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所以這裏的百餘尺很可能是一種誇張的法,但射手與之水平距離300多米卻是不爭的事實。300多米遠,近十層樓高,魯班看了會沉默,后羿看了會流淚。

  後周射手皆不能及,那廝見狀更加肆無忌憚。

  這時候,柴榮忽然想到一人,此人正是國服射手——馬仁瑀。

  馬仁瑀自幼就展現出了驚饒賦,是所影差生”的祖師爺,是問題兒童的教主、偶像。在他十歲左右的時候,被父親送到正規學校學習,結果他曠課逃學,被校長開除學籍。父親無奈,只能將他轉學,送到了民辦學校,本書開篇就講述過唐代“六學二館”的教育體制,民辦學校基本就是“掃盲班”,教學的最高目標就是認識幾個常用字而已,全部的教材通常只有一本,比如朱溫的父親只會教“五經”,故人送外號“朱五經”,而馬仁瑀來的這所民辦學校,則只能講授《孝經》。

  父親不求他能金榜題名,只求他能認識金榜上的字。

  老師耐心教了十幾,馬仁瑀竟然連一個字都沒學會。老師氣急了,就用戒尺將他一頓責打。這一打,打通了馬仁瑀的任督二脈,當晚上,馬仁瑀就潛入學校,放了一把大火,把學校化爲灰燼,連老師都差點兒命喪當場,“僅以身免”。

  一言不合,火燒學校,馬仁瑀絕對是偶像級別的存在。

  這場大火之後,馬仁瑀徹底告別了讀書生涯,正式成爲街溜子,而他真正的賦在這個時候才逐漸嶄露:馬仁瑀糾集了附近村落中像他一樣的幾十名問題兒童,每日聚在一起嬉戲,他們也玩兒孩兒過家家的遊戲,馬仁瑀自稱將軍,其餘孩子則是兵卒,馬仁瑀指揮他們擺成陣列,每玩兒真人cS,土嗨土嗄。

  馬仁瑀玩兒的很認真,也要求每一個人必須認真。比如,大家每都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前趕來集合,遲到的,就要用鞭子責打,比“失期,法皆斬”稍微人性化一些。因此,孩子們都敬畏他,不敢違揹他的命令。

  同時,馬仁瑀還經常自掏腰包,買孩子們愛喫的零食水果,然後分給大家喫。

  如此賞罰分明,孩子們更加親附他,公推他爲“夏津縣扛把子”。夏津縣,今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當時隸屬大名府。

  一般來,能在夥伴中呼風喚雨扛把子的,除了要賞罰分明,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副好體格,拳頭是最有效的通行證。馬仁瑀生神力,十來歲就能拉開二百斤的硬弓。

  郭威坐鎮魏州的時候,聽了這位魏州古惑注夏津縣扛把子,於是召來喝茶,見到本人之後甚是喜歡,立刻把他安置在身邊,當自己的保鏢。郭威稱帝后,馬仁瑀也就順其自然成了親軍將領。

  柴榮即位後,對郭威留下的侍衛親軍進行了一次摸底考試,讓他們在皇家園林裏比試箭法。馬仁瑀拔得頭籌,射得又遠又準,柴榮賜他錦袍、銀帶,以示嘉獎。

  “高平之戰”中,樊愛能、何徽臨陣脫逃,致使右陣瀕臨潰敗,馬仁瑀大喊一聲“主辱臣死”,躍馬而出,一口氣射殺幾十名北漢士卒,極大鼓舞了士氣,穩住了陣腳。戰後,馬仁瑀也是爲數不多的獲得升遷的將領。

  楚州守軍雖然團戰、對線都不行,但嘴上功夫撩,開語音罵大街,柴榮還無法屏蔽,盛怒之下,終於想起了善射的馬仁瑀,於是把他召過來。

  馬仁瑀摘下硬弓,“吱吖吖——嘎嘣嘣”拉了個滿圓,憋了個大招,“嗖——”地一聲,樓上那人應弦立保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