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滅蜀(上)

作者:南無臭蛋
【滅蜀】

  宋軍兵分兩路,一路從鳳州出發,預定路線是“鳳州——興州——劍門關——利州——成都”;另一路從原荊南境內的歸州出發,溯長江而上,走“歸州——夔州——遂州——成都”。

  再來看蜀軍的部署:王昭遠率部扼守利州、劍門關,抵禦北面宋軍;韓保貞、李進則挺進到興元一帶,這裏位於興州和劍門之間,算是蜀軍北路的先鋒部隊;夔州節度使高彥儔負責防禦東面的宋軍。

  從戰略部署上看,雙方都是中規中矩地常規套路,只能看前線將士們的發揮了。

  12月,宋軍進入蜀境,摧枯拉朽一般,擊退七千蜀兵,攻克興州,繳獲軍糧四十餘萬斛,隨後一鼓作氣,繼續向南推進,攻克了二十餘座軍事據點。初戰告捷,宋軍完勝。

  駐紮在興元的蜀軍前鋒韓保貞,聽興州被攻磕消息後,魂飛魄散,立刻放棄興元,向後方戰略轉移。

  宋軍騎兵總指揮、立下“上入地”FLAG的先鋒史延德,率領騎兵一路追趕,在西縣追上了韓保貞的部隊。

  韓保貞指揮着數萬蜀兵,依山背城,結陣自固。

  在絕對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是徒勞。史延德一聲令下,大破蜀兵,生擒韓保貞、李進,繳獲糧草三十餘萬斛。宋軍繼續追殺,殺俘甚衆。

  蜀軍一路敗退,爲了遲滯宋軍的追擊,蜀軍放火焚燬棧道,殘兵退入劍門關東北的葭萌關。

  戰爭剛剛打響,北路宋軍就推進了半程,深入後蜀腹地,兵臨劍門關外。再來看東路宋軍的表現。

  蜀人對制江權的重視由來已久,早在前蜀時,大將張武就在夔州用大鐵樁立在兩岸,中間連接大鐵鏈,謂之“鎖峽”,使得船隻無法通行,用這種方法,張武以少勝多,大敗溯流而上的荊南高季昌。

  世人皆知劍門之險,卻罕聞夔門之雄。長江在這裏陡然變窄,奔騰而過,如萬馬呼嘯,水流湍急,水勢兇險,而在其咽喉處,就是大名鼎鼎的白帝城。時至今日,張武當初“鎖峽”立的鐵柱仍然矗立,每當豐水期,水位上漲,鐵柱漸漸隱在水面之下,爲了消除安全隱患,如今已經將其移到兩側的山上,向人們訴着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夔門之雄,爲蜀地牢牢地守衛着東大門。荊南人對“鎖峽”的慘痛教訓記憶猶新,這也是穆昭嗣着重向趙匡胤強調的,若想走水路,必須有應對“鎖峽”之策。

  出發前,趙匡胤拿出地圖,對劉光義“指陳山川,面授方略”,蜀人在這裏設置了三重防線,兩岸均設有炮臺,你前進到此,千萬不要與之正面硬剛,而要提前下船,變水軍爲陸軍,偷襲其營寨,將其打退之後,再用水師。

  劉光義遵命而行,在距離夔門三十里的地方舍舟登岸,繞行偷襲。宋軍不按套路出牌,蜀軍大敗,戰船總指揮袁德宏被俘、大將南光海被殺、一萬兩千餘蜀兵被殺,二百餘艘戰船被俘。宋軍佔領白帝城,繼而向夔州逼近。

  蜀軍東路總司令高彥儔對副總司令趙崇濟、監軍武守謙道:“宋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速決,我軍只需堅守不出即可。”

  武守謙堅決不同意,率領本部兵馬千餘人出城迎擊,結果被宋軍打敗。武守謙逃往城內,而宋軍死死咬住不放,就這樣稀裏糊塗地宋軍躡蜀軍之足一起涌入城內,然後一鼓作氣將城池攻下。

  高彥儔組織抵抗,雙方進入到慘烈的巷戰鄭高彥儔身中十餘槍,血流不止,而他身邊的隨從則四散逃命。眼見大勢已去,高彥儔也逃回了家中,擦擦身上的血跡,換了身乾淨整潔的衣服,衝着西北方向行再拜大禮,隨後整理一下衣冠,昂首挺胸邁着慷慨堅毅的步伐登上高樓,自焚殉國。

  幾後,劉光義徹底拿下夔州,在灰燼中得到了高彥儔的遺骸,隨後以禮葬之。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