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宋遼言和

作者:南無臭蛋
【宋遼言和】

  自趙匡胤北伐以來,宋遼關係持續走低,在正面戰場的廝殺之外,邊境地區規模的摩擦衝突多如牛毛。然而兩國卻在開寶八年宣佈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兩國邦交關係正常化。

  宋遼和解了!

  乍一聽似乎匪夷所思,但仔細一分析卻又在情理之中:

  先看大宋的情況。

  這個比較簡單,在“二徵北漢”之後,趙匡胤將戰略重心南移,滅掉了南漢,需要時間和精力來消化,另外,消滅南唐也正式提上了日程,因此急需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遼國情況稍顯複雜:

  1,兔子威武

  大宋自建立以來,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宇內,特別是近期對北漢的連續兩次軍事打擊,雖未達成戰略目標,卻也極大震懾了諸國,南方諸藩自不必,就連遼國也深受震撼,其邊關將領投降歸宋的事件也愈發密集。

  比如開寶二年9月,涿州刺史許周瓊舉州降宋;10月,遼駐豐州禁軍將領王甲舉州降宋。

  開寶三年,大宋把戰略重心轉移到南方,先後對南漢、南唐發起了滅國之戰,遼國看到了機會,於是屢次試探擾襲,宋遼雙方在邊境地區爆發了比太原城下更爲激烈的衝突。

  在一輪又一輪的衝突中,宋將田欽祚創造了“三千打六萬”的奇蹟。田欽祚在平蜀戰爭時,爲朝廷報捷,又在接下來的平定“興蜀大王”叛亂中立功;後隨羅彥瑰抵禦北漢侵襲,又跟隨何繼筠在石嶺關擊退契丹援軍。

  這一年,田欽祚因功晉升爲定州縱隊司令。而迎接他上任的,是遼國六萬鐵騎。

  遼國六萬鐵騎來犯,趙匡胤給田欽祚下達了作戰指示:“敵衆我寡,須背城列陣,敵至須即戰,敵退莫追,切記!”

  田欽祚手中只有本部三千兵馬。面對1:20的懸殊,田欽祚和他的部下沒有絲毫畏懼,在滿城城下嚴陣以待,並遵照趙匡胤的親授方略,在敵軍尚未完成集結之時予以迎頭痛擊,“敵至即戰”。

  遼軍果然向後退縮,激戰中,田欽祚的坐騎中箭而死,騎兵王超翻身下馬,將戰馬讓給田欽祚,田欽祚乘馬再戰,士氣大振,斬獲甚多。當夜幕降臨,田欽祚率部退入遂城休整,遵照了“敵退莫追”原則。人數佔優的遼軍迅速重新列陣,將遂城包圍。氣急敗壞的遼軍將遂城重重圍住,要報一箭之仇。

  被圍數之後,遂城糧草漸漸不支,再堅持下去,將對宋軍不利。田欽祚於是整頓兵馬,打開南門,率部突圍,成功突破遼軍包圍圈,平安返回。於是,邊境就流傳着“三千打六萬”的神話。

  捷報傳回汴州,趙匡胤更是異常興奮,當即道:“契丹屢次犯邊,我曾開出賞格,一個契丹人頭換二十匹絹,契丹精兵不過十萬,我只花二百萬匹絹,就能滅了契丹!”隨後便督促邊關加緊修築工事。

  定州喫癟後,遼軍又轉而侵犯易州,同樣遭到宋軍頑強抵抗,不克而還。

  大宋受惠於“水長城”防線,遼國鐵騎很難深入,在大大的試探性軍事行動中,遼國均未討到便宜,意識到了如今的中原已經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羸弱病夫了。

  2,野人兇猛

  女真人在唐朝時候已經逐步形成民族形態,隋唐時稱其爲“黑水靺鞨”,唐朝之後稱其爲女真,現在則被稱爲滿族。他們在北宋時建立了大金國,然後迅速走上巔峯,平遼滅宋,最終被蒙古騎兵所滅,其後裔在明朝時重建“大金國”,史稱後金,隨後又改女真族爲滿族,改大金爲大清。

  在五代時候,北方遊牧民族的統治者是契丹人,女真人只能臣服於大遼,也與中原保持着不算密切的聯繫。

  宋初,女真與中原的聯繫逐漸增多,向宋朝跨海進貢戰馬。趙匡胤特意下詔免去登州沙門島的租稅,將其用在修建貨船,專門運送女真名馬。可見中原王朝對女真的重視。

  後來一次,女真人襲擊了白沙寨,搶奪了三匹官馬和一百二十八名百姓。不久之後又遣使來貢馬。朝廷下令不準接收。

  女真首領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再派使節向朝賠禮道歉,那是個誤會,責任人已經受到了嚴厲的處分,被掠奪的馬和人口已經悉數放回,並且向各部首領三令五申,保證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認錯態度十分誠懇。

  趙匡胤下詔嚴厲批評了女真首領,同時念他誠心效順,就再給他一次機會。

  與所有遊牧民族一樣,當其整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要對外劫掠,這是由遊牧文明生存狀態所決定的,一方面是其生產力的制約,爲了生存而不得已爲之,另一方面是其首領爲了鞏固其統治地位而不得不進行武力擴張。

  女真與中原並不接壤,他們目前的活動範圍是在遼國控制區,所以當女真人整合到一定程度時,就順理成章地開始騷擾遼國,就像契丹人之前騷擾中原一樣。

  女真人對遼國襲擾的規模逐漸加大,開寶六年女真大舉襲擾遼國邊境,並擊殺了兩名遼國欽差大臣,搶奪大量牛馬牲畜及人口。隨後,女真便派出高級官員去遼國賠禮認錯。

  這同樣是遊牧民族的一般操作,先燒殺搶掠,再賠禮道歉,而大國爲了表示寬廣胸懷和安撫邊陲,一般都會既往不咎。

  除了女真,遼國在此期間還與黨項之間爆發了一次大規模衝突,由遼國名將耶律休哥帶團,大勝凱旋。

  老大往往都是空架子。如果遼國非要在此時跟蒸蒸日上的大宋拼個你死我活,勢必也會“鄰之厚,君之薄”,會減少對周邊各部的控制,削弱遼國實力。

  3,內亂隱憂

  遼景宗耶律賢登基之後,遼國國丈、大將蕭思溫就遭暗殺;名臣耶律屋質病逝。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