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割據嶺南
“三徵北漢”是趙匡胤在劉承鈞死後對北漢政權發動的第三次大規模軍事打擊,也是最後一次,因爲隨之而來的就是“燭影斧聲”,趙匡胤離奇暴斃,皇弟趙光義登基繼統。我們需要暫時把時間軸往前調整幾年,回述一下趙匡胤利用攻打北漢的業餘時間完成的巨大成就——統一南方諸藩。
在諸多割據勢力中,盤踞在嶺南地區的南漢一直以來都是沉默寡言的。當然這只是一種錯覺,因其較爲獨特的地理因素,與中原等網紅勢力交集不多,所以在前文幾乎是透明,直到南楚滅亡時,他才以最強撿漏王的身份怒刷了一波存在福
南漢在五代十國的風雲際會中,絕對是一朵奇葩的存在,如果他敢稱第二的話,無人敢稱第一。別在五代十國,即便是縱觀整個人類文明史,其所作所爲都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一遍遍刷新着人們的認知,比如他的外號——太監之國,再比如他瘋起來連自己人都殺的騷操作——自滅滿門。
雖然一直遊離在主流視線之外,但南漢亦可謂是歷史悠久了,可以追溯到黃巢之亂,正式建國稱帝是在公元917年,於公元971年滅亡,長達55年,如果從其割據嶺南開始算,則可以追溯到唐昭宗時期,那麼南漢割據政權的壽命就是67年。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個默默無聞又驚動地的奇葩國——南漢。
南漢之所以能建立,還要歸功於黃巢之亂。黃巢被高駢、王鐸等壓縮進嶺南,攻克廣州,隨後放棄兩廣,集中全部兵力北上,並最終入主長安。黃巢走後,飽經蹂躪的嶺南地區出現權力真空期,各路豪傑紛紛粉墨登場,攻城略地,完成割據。有位叫劉謙的了句“下面是見證奇蹟的時刻”,然後就走上了歷史舞臺。
關於劉謙的身世,存在的爭議,有學者他是大食波斯人,有人他是嶺南蠻獠,再者就是按照正史所載認爲他是中原遷居閩南地區的商人,先居福建、後居廣州。
劉謙在討伐黃巢餘黨、恢復社會秩序中嶄露頭角,累功升封州刺史,深得前宰相韋岫賞識,於是劉謙喜提韋岫千金。劉謙有三個兒子:劉隱、劉臺、劉巖。
劉謙死後,長子劉隱表現出色,被時任廣州清海軍節度使的劉崇龜相中,於是表奏劉隱接替父職。
大唐昭宗乾寧三年劉崇龜去世,當時昭宗正在進行親王典兵的嘗試,一是讓親王宗族掌握禁軍兵權,二是讓親王出任地方藩鎮,以此加強中央集權。所以當時劉崇龜去世後,昭宗就委派薛王李知柔坐鎮廣州。
李知柔剛到湖南地面,廣州城內的牙兵牙將們就密謀兵變。劉隱將他們一網打盡,隨後派兵迎接李知柔到任。廣州的實權實際當然是被劉隱掌控,事實上,李知柔已經成爲了劉隱的政治馬甲。
很快,權臣崔胤將宰相徐彥若排擠出朝廷,來到廣州。遭貶外放的徐彥若根本不可能制衡地頭蛇劉隱,索性表奏劉隱爲廣州節度副使,將軍政大權全部交給劉隱。劉隱自那時起就成爲了廣州清海軍的實際控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