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經濟師
文件說明了評職稱的目的、要求、利益等,關鍵還有一個人數上的百分比。這不禁讓我想起當年爲了上調40%的工資,有多少人自殺、多少人沉淪、多少人憤憤不平、多少人佔盡了便宜偷着樂、又有多少人高風亮節,不去計較不公,勇往直前,用生命點亮職業生涯,告訴他人,自我存在的價值!文件中說明,要在北京外貿系統中評定出:工程師、經濟師、財會師、翻譯、政工師(就是從事政治工作的同志,比如書記、紀檢、組織、保衛、宣傳、教育等部門),等級上分了高級、中級和初級。這真是把每一個人都牽扯進來了。聽完文件的傳達,我對我們科的黨支部書記說道:“這事跟我沒什麼關係,您自己玩吧。”徐書記說道:“怎麼沒關係?”我說:“文件上說的那些條件,我一條都不符合!我還是專心抓我的業務吧。您看誰符合條件,讓他們自願報名。”徐書記說:“這關係到全科所有人,咱們還是回到科裏再好好研究研究。”下樓回到科裏,徐書記向其他兩位副科長傳達了文件精神,其他我都沒太記住,就記住了關於中級經濟師這一段:
1.報名資格:在公司的業務幹部級(工人是不能參加這次評職稱的),在業務崗位工作的;
2.報名要求:
(1)大專以上學歷,並在本崗位連續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員;
(2)中專以上學歷,並在本崗位連續工作二十年以上的人員;
(3)外貿職工學校學習的文憑同樣有效;
(4)掌握外貿實務的知識和一門外語(通過考覈);
(5)外貿局的沙河英文班和鋪頭幹訓班的學歷視爲大專(因爲他們是高中畢業後被招收的);
(6)1962年招收初中畢業生的北廣班、1963年招收初中畢業生的房山班,學歷視爲中專;
(7)沙河半工半讀的對外貿易學校,學歷視爲中專。
精神傳達完畢,琢磨了一陣子後,我說道:“小賈,你那外貿中專學校肯定算是中專學歷;叔迎,你那外貿學院預科肯定也算是中專學歷;你們倆又都是1963年參加工作的,到現在都二十五年了,趕緊報名吧,爭取評個好職稱。這段時間的業務,就都由我管起來。”小賈說:“那你呢?”我說:“您看看這要求,再想想我的條件,除了一個連續工作二十年以外,什麼什麼都不沾邊呀!到時候還得考個外語、外貿知識的,那不是擎等着‘窩頭翻個顯大眼’嗎!與其到時候露怯,還不如現在知難而退呢!”
既然說牽扯到每一個人,那後面的事情可想而知。張春林來找徐書記了,說道:“我一直都是保管員,也是幹部級。前兩年有一個政策,保管員可以把幹部級轉爲工人級,工資可以由48元/月漲到52元/月,那時公司除了小段和小呂以外,全都轉了。現在評職稱,雖然我是工人級,但我在幹部級的崗位上工作滿二十年以上了,應該有資格報名參加吧?”徐書記說:“我可以給你向上級反映一下,但估計沒戲,那次幹部轉工人,全外貿多少人都參與了,現在還想參加評職稱,可能性不大。”
在評職稱這件事情上,我一直是心如止水,但誰承想“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金經理單獨叫我上樓,非常嚴肅地對我說:“我看了你們科報名的情況,你怎麼沒參與?”我說:“我怎麼報名?先天條件一個都沒有,如果後續需要考試,還不是……”金經理親切地說:“上邊又有補充精神了,一個是你們在房山待了不到7個月的半工半讀,也算是中專學歷;還有一個是長期負責貨源的同志,可以不參加外語考試。這簡直就是爲你量身定做呀!在這種條件下,你要還是不報名,就是不識擡舉了。我可不願意讓一個沒有職稱的科長去領導一羣有職稱的人。其實現在讓你領導這麼多大學畢業生、中專畢業生,已經夠難爲你的了。再說了,這學歷也只能說明過去呀!不多說了,回去趕緊找徐書記報名。”最終還是報名了,由於我是科長,所以不用參與到百分比裏,順利進入外貿知識的考試階段。來到外貿部在臺基廠的禮堂,聽黎曉先教授輔導的《外貿實務》,在北京對外貿易學校參加考試。一個初中畢業生、一個初二考試只能得6分的學生、一個自己鑽研“腹地英語”的人,居然成了北京外貿的一名經濟師(離開北京外貿就不算數了)。時年九月,工資上調到138元/月,真是有名又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