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來客人了

作者:大桃小蘋果
1978年3月15日,春風吹遍北都大地,路邊的樹木抽出嫩芽,綻放點點生機。

  天空難得一片湛藍,一羣頭班大雁飛過,回來回來了!嘶叫着遠去。

  張海波和陸遙下了公交車,擡頭看了看。

  “在那,北航學院!”張海波指着那邊說道,“走,我們往那走。”

  陸遙還是不敢相信,“小張,你打聽清楚了嗎?”

  “清清楚楚的。我特意跑去《詩歌》雜誌社,找老王打聽到的。筆名春生,本名曾驊,北影廠文學編劇組成員,寫過《瞧這一家子》劇本。

  去年高考,他考入了華清大學電子工程系,計算機7班。”

  陸遙摸了摸鬍子巴茬的下巴,還是不敢相信,“好好的一位詩人,怎麼考進華清大學,學起計算機了?”

  “跟你說,王哥到現在都沒想明白。拉着我的手說,幾十年纔出這麼一個詩歌好苗子,卻改行了,中國的詩歌還有救嗎?

  說着說着,王哥的眼淚水都下來了。”

  “他啊,還是那個性子,太敏感了,感情豐富,所以才成爲了詩人。對了,我們幹嘛來這裏?”

  “王哥說,曾驊現在是走讀,白天去華清上課,晚上和週末回家住。學校我們不好去打擾,今天是週末,直奔他家裏來。”

  “他父母是北航老師?”

  “聽王哥說,曾驊生母早逝,生父77年在洪災中爲了救幾位下放的教授,犧牲了,葛敏烈士。

  北航的丘教授收養了他,把他帶到北都來了,還鼓勵他考上了華清大學。”

  “原來是這樣。春生同志的身世,想不到這麼坎坷。”

  兩人進了北航學院的校門,一路問人,很快來到西大院。

  “大媽,請問一下,丘教授家住哪裏?”

  大媽提着個編織條籃子,正要去買菜。

  上下打量了張海波和陸遙,“你們這麼年輕,就來打聽教育孩子的方法,早了點吧。”

  “打聽教育孩子的方法?”

  “可不是嗎,丘教授、唐教授兩口子,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不要說北都市,全中國也沒幾個這樣的父母吧。”

  張海波和陸遙驚呆了。

  77年高考,全國人民五百七十萬報考,只錄取大約三十萬人。

  丘教授一家,三個孩子報考,居然全中,個個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祖傳的教孩子祕籍吧。

  大媽還在繼續說。

  “消息一傳出,好傢伙,天錦、施家莊、堂山,都有人跑過來,向丘教授和唐教授請教教育孩子的方法。

  還有十幾家雜誌社和報社的記者跑來採訪,連北都電視臺的人都來了。拍攝那天,嘿,採訪我了,我住他們家隔壁一棟,看着這三孩子長大的啊,我最有心得。

  可恨,被導演給剪了,不得好死的狗導演!”

  耐着性子聽大媽絮絮叨叨,跟着她走到旁邊一棟樓前。

  “就這裏,一樓二單元,門牌是家六棟104號。丘教授,唐教授,在家嗎?又有人來取經了。”

  唐慧菱推開門,站在陽臺上。

  “誰啊?”

  張海波上前說道:“唐教授你好,我們是找曾驊的。”

  “哦,找驊子的啊。”唐慧菱臉上似乎有些失落,“請進來坐。”

  進到房間裏,丘希賢坐在沙發上看報紙。

  “老丘,是找老幺的。”

  “哦,請坐,請坐。老唐,你去拿些喫的,我來泡茶。”

  “不用,不用。”

  張海波和陸遙客氣了兩句。

  把冒着熱氣的茶杯擺在桌子上,丘希賢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不急不緩地問道:“兩位同志,請問是從哪裏過來找我們老幺的?”

  “丘教授,這位是《雍西文藝》雜誌社的編輯,陸遙老師。我叫張海波,以前借調到《雍西文藝》雜誌社工作,剛考上了北都師大文學系。

  上週陸遙老師來北都開會,今天有空,想拜訪一下著名詩人春生同志。我們找到了《詩歌》雜誌社副主編,王向東同志...”

  “哦,老王啊,我們認識,來過我們家兩回。”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