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最吸引人的展品
大丹,如果我們策劃的這個展覽不吸引人怎麼辦?要知道,我們三樓這個籌備中的民俗展廳,就是因爲擔心沒人喜歡這種東西,所以遲遲沒有對外開放。
我們傳統的展出,就是博物館提供什麼東西,遊客就看什麼東西,就像老師按着書本照本宣科,不管學生喜不喜歡,不考慮學生是不是接受,一味灌輸。所以經常不被外界喜歡。
方式一直都是這樣的,難道不對嗎?
胡老師感覺有點跟不上徒弟的思維了。
時代變了,我們也得跟着變,不然的話,就會像咱們設法救助的這些民間文化那樣,因爲跟不上時代而被淘汰。
那該怎麼變?
策展,就是要事先策劃好,保證一定要吸引人。人們不喜歡民俗文化的東西沒問題,我們找他們喜歡看的東西,先把他們吸引過來,再引導這種注意力轉移過渡到咱們想推送給他們的。
這就像一個優秀老師,教學生的時候,先亮出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等吸引學生接受了,再由此及彼轉換過渡,引導學生接受傳授給他們的知識。
在後世,這種東西叫吸引注意力和引流。
博物館自身就要求具有教育社會公衆的功能。
你想用什麼把人們都吸引來?胡老師問。
當然是博物館裏有的。翟丹胸有成竹的說。
文物?
胡老師看着徒弟的眼睛問。
嗯。
翟丹點頭。
我們這展廳裏展出的挪些個文物,平時也不是多吸引人啊?
胡老師對市博物館裏展出的東西有幾斤幾兩,心中有數。
我說的不是展廳裏的。我是說在這個博物館中沒展出的。
對於用什麼吸引人,翟丹心中有數,說話一點都不急。
你是說文物倉庫裏的?
胡老師心中一緊。
差不多吧。老師您是聰明人,和您說話就是痛快!
你是不是看中我們文物倉庫裏的那個瓷藍釉龍瓶了?
那是國家一級文物,館裏都不敢拿出來展示的鎮館之寶。
不是。我根本不知道你們倉庫裏有這個文物。
翟丹搖頭。
漢代龍形和田玉壁?
胡老師拋出另外一件國家一級文物的名稱。
不是。這個我也沒聽說過。
翟丹還是搖頭。
熊食馬圖案的黃金衣帶扣?
胡老師又拋出一件國家一級文物的名稱。
翟丹還是搖頭。
胡老師頭上開始流汗了。
金縷玉衣?
不是。
青玉鎮墓獸?
這回,輪到翟丹頭上流汗了。
我的天哪!胡老師,你們文物庫裏到底藏了多少件國家一級文物?
翟丹瞪大了驚訝的眼睛。
你們不是二級館嗎?這麼多好東西,應該是送到省博物院或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啊?你們是不是都隱匿着沒上報?
噓——小聲點。
胡老師做個噤聲的手勢。
他看看周圍沒人,低聲對翟丹小聲耳語。
這兩年,本市周圍盜墓和房地產開發多,我們應急考古的事也多,許多珍貴的文物收集上來以後,還沒來得及整理上報,都收藏在文物庫裏了。
另外,館裏的領導也有私心。這麼多國家一級文物,館裏人拿去研究做學問,能保證全館的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論文發表,評職稱也容易些。這些文物,留着還能作爲申請保護經費的理由,把我們這個二級館升級爲一級館。
翟丹聽呆了。
他萬萬沒想到:博物館文物庫裏,還藏着很多不爲外界所知的祕密。
這些你千萬不要往外說。亂說話,壞了我們館的升級大計,全館的人都會跳出來,活活吃了你。現在就直說吧,你的策展,看上哪件文物了?
翟丹嘴脣哆嗦一下,鼓起勇氣迸出四個字:千年乾屍!
什麼?只是千年乾屍。
胡老師頓時不再緊張,臉上變成不屑一顧的神態。
那是我們館最不受歡迎的藏品。因爲樣子有點恐怖,看倉庫的兩個女同志看着害怕,死活不讓放在文物庫裏,送別的部門暫存,誰都不願意接收,轉了幾圈,現在放後勤堆雜物的倉庫裏了。
可那是文物啊!翟丹爭辯。
那玩意兒雖說很珍貴,但是庫房不願接收。放文物部屋裏,文物部的女同志害怕;放辦公室貴重物品小倉庫,大喬也害怕;放保衛科,夜班保衛不敢回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屋休息;最後,只好先硬逼着老楊,放後勤倉庫。
這麼珍貴的古屍,省博物院不要嗎?
我們想送省裏去來着,可省博物院說正在修放乾屍的展示廳,強調先在我們這裏存一段時間,說什麼也不願先接收到他們庫裏存着,說要等修好乾屍展廳再來取。
省博對乾屍怎麼也是抗拒的態度?
我聽說,省博物院掌管的文物庫房的,也都是女同志,挺膽小的
胡老師難得也八卦一回行業裏的祕事。
那省裏什麼時候要?
這個古屍今年剛出土,省博重修,要花一年,現在不接收,估計我們要代管到明年這個時候。
太好了!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利用這個千年古屍做文章了!翟丹大喜。
一般策展的前期準備,要半年時間。翟丹有信心把準備期壓縮到三個月之內,再展出幾個月,正好把這個空檔期用個充足。
那玩意兒拿出來暫時利用一下,館裏倒是不會吝嗇,就是古屍的面目猙獰,既嚇人,又噁心,你要是拿出來展示,會不會把遊客都嚇跑啊?
師傅,此言差矣。臭豆腐人人都覺得臭,但真喫起來,誰都說香。你沒看社會上那些人:專門喜歡花錢去看個鬼片恐怖片的電影,去個恐怖屋鬼屋找刺激,越是嚇人的,越是能吸引人的好奇心。
這和傳統民俗能扯上什麼關係?
古屍身上的衣服首飾陪葬品,和民俗都是一脈相承的,古時下葬的儀式詩歌唱詞祭祀表演,和我們現代一些傳統的民俗也是一脈相承的。
我們設計一個傳承延伸系列展覽,遊客看完古屍,再介紹相關能夠聯繫起來的民間藝術,就把這些內容都串起來了。遊客看完恐怖的古屍後,再看看民俗表演買點鎮邪的民俗工藝品,接觸點好笑輕鬆的民俗小玩意兒,正好安撫緊張的情緒。
文章喜波不喜平,有高有低,有起有伏纔是好文章。展出也是這樣,平平無奇的展出,遊客看的懶洋洋的,一點都沒勁。我們做到調動遊客情緒,有緊張有鬆弛,這纔是真正完整的展出。
讓那些民間藝人,圍繞這個主題準備自家的特色產品,一定會大賣。現在籌備,元旦前開展,加上春節假期,再搞個民俗廟會,宣傳跟上,人一定會不少。爭取讓手藝人都掙上錢。如果模式可行,以後隔段時間就搞一次,一年有幾回賺到錢的機會,總比您每年一次給他們幾百塊錢強。
好像是那麼個意思。胡老師連連點頭。
劉副館長現在不在館裏,等他回來,我把你剛纔說的跟他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