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拜訪張總經理
這天,張斌正在辦公室裏,等銷售部送營銷計劃,翟丹敲門進來了。
見到翟丹,張斌心情大好。
哎呀,小翟師傅,前兩天你把那件瓷器修好送來了。幫了我的大忙,正說想要去謝謝你呢!
翟丹擺擺手:張總,謝就不用了。我就是覺得你們這買房貸款手續太複雜了,我們來來回回跑好多次了,感覺就是刁難人。
張斌給翟丹倒上茶。
不是我們刁難人。是我們這小城市申請貸款手續就這樣,非得只貸給有城市戶口有工作的人。你父親是農村戶口,必須先在我們這買下住房,我們拿住房證明先辦轄區的城市戶口,然後帶着戶口和工作單位證明,才能再辦另一套門面的貸款。
人家大城市都不看戶口!翟丹抱怨。
咱們這裏不是城市小嗎?政策執行的比較死板。這樣吧,今天讓我的司機老蘇,開車陪着你爸爸一起跑手續。這樣能儘量快一點。
張斌很熱心的拿起桌上的電話,吩咐他的司機開車帶翟金成去跑手續。
翟丹自己坐在小接待室的沙發上。
張總,這樣不會耽誤你的事吧?
沒事沒事,反正我今天就呆在這裏,也不外出,用不上汽車。
張斌人還是挺熱情的。
那真是太謝謝你了!
別客氣,實不相瞞,你幫我修的那個瓷碗,是幫一個省城大集團老總做的。你修的快,弄的又精巧。那位老總非常滿意,給我們投公司注資了一大筆錢。
你送來時說急用,不敢耽誤你的事兒,所以我就加班加點修出來了。
對了,你修好的那個瓷碗上,在角落有一個鋦釘,上面留了一個小小的印記,我當時以爲是個裝飾紋路。我拿到省城人家那裏一看,說是你印章的圖案。
那是我的落款。凡是我修復過的東西,都會留下一個落款作爲確認。就當是質保的標記吧!
自從看到高橋在他金繕的瓷器上都留有落款,翟丹也決定心樹立自己個人的品牌。
以後凡是再修復東西,他都特意留個自己的特有標記。
我不懂這個,當時真嚇壞了,以爲人家老總不喜歡。結果老總對你的那個印章讚不絕口,說假以時日,你會成爲大師,這個簽名,一定會跟着升值的。
這就像古代修城牆的工匠,許多城磚上都留有名字,以便追究責任。
翟丹滿臉的謙虛。
你修復的那件價值二十萬的大花瓶,也留名了嗎?
留了。我們鋦瓷匠每修復一件瓷器,就相當於重新創造一件作品。自己的作品,當然要署名。
你們學校的大花瓶修復好以後,我曾經去看過,而且看的很仔細,沒看到有你的署名啊?
那個落款比較隱蔽,一般人很難找到。翟丹又笑。
一想到這個,他就有點得意。
你把落款標誌留在哪裏了?
張總,這個說來話長,你有時間嗎?如果有時間的話,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好啊!反正這會兒我正好閒着。
那你知道明朝蘇州最有名的制玉祖師爺——陸子岡嗎?
不知道!張斌搖頭。
陸子岡是明朝最傑出的玉匠,現在的玉匠,都奉他爲祖師。
這個陸子岡很有性格。他每製作出一件作品,都要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子剛’或‘陸子岡制’。市面上,凡是有他署名的玉器作品,價格都是成倍的往上漲,還非常搶手。
就沒有例外不留名的嗎?張斌問。
我說的就是這個事。凡是陸子岡製作的玉器,從不列外,都要有他的名字落款。
後來陸子岡負責製作一把進貢給的皇帝的玉壺,按照皇家的要求,玉匠是不準在作品上留名的。負責的官員強制要求陸子岡必須親手製作,還不得落款。陸子岡也沒多說什麼,雕了一把玉壺進貢了上去。
後來呢?
後來皇宮裏有人覺得不對勁,認爲憑陸子岡的脾氣,是不可能不留落款的。就把他製作的玉壺拿來反覆研究。
看來看去,都沒有找到落款。大家還以爲陸子岡真的不留名了。
有一個太監不放心,把玉壺對着光往壺裏的內壁看,結果發現:在壺嘴裏,有小小的‘子剛’二字。衆人這才明白:原來陸子岡是巧妙地運用了內刻功,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壺嘴裏。
張斌頓時醒悟:小翟師傅,你是不是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大花瓶的內壁裏了?所以外面看不出來?
翟丹笑道:沒錯。那個位置只有我自己能找到,就當是作爲一個防僞標籤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妙!小小年紀,真是心思巧妙。張斌讚歎。
二人正說着話,銷售經理拿着一份計劃進來。
張總,這是新的營銷方案。
省城南山集團的人看過沒有?
銷售經理吞吞吐吐地說道:用傳真發過去了,結果人家打電話回來,說說我們的營銷宣傳沒用品味,看起來像是像是暴發戶土財主的作風,還說我們有點小家子氣
張斌接過,翻了翻,不滿地說道:這是我們得到的第一筆大注資,要求營銷宣傳要做大,咱們不能讓人家省城來的大集團看扁,計劃拿回去重新做,照百萬級的預算製作!
經理小心翼翼的請示:好,我們重做。但是新的宣傳營銷方式從哪裏入手呢?我們也找不到方向,你看能不能給我們指示一下?
我也沒有現成的計劃,你讓我也想想。張斌皺着眉頭說。
銷售部經理拿着計劃,悶悶不樂的離開。
張總,你們這是要做大手筆宣傳了?
沒辦法,跟大集團打交道,他們的做事風格,出手就是大江大河。咱和人家一比,我們就是小小溪流,扣扣索索的,也難怪被人說做不大。
張總,你們對利用文化事業進行宣傳營銷有興趣嗎?
利用文化事業進行宣傳營銷?怎麼個營銷法?
在國外,有許多大品牌,把新品發佈會都放在博物館舉行,這樣既新奇,又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而且文化氛圍足。稍微包裝包裝,不比老外那高檔晚會差。
不能光是高檔的接待,人家省城集團還要求有接地氣活動,讓一般老百姓也都能參與進來,不能只追求高端,也不能只追求低端,要求全面都有。
還可以搞一個廟會啊!
廟會?
廟會老百姓人人都願意參加,最接地氣兒。
這都捱得着嗎?
我知道最近有個活動,能把它們都串起來,張總你有沒有興趣?
出於生意人的精明,張斌:小翟師傅,你說來聽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