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絕望深淵
在經過納木措的時候,尚息結贊終於得知一個確切的消息。
有一支萬人左右的安西軍在一個多月之前途經納木措南下。
不出意外,肯定是這支安西軍突襲了邏些,就不知邏些現在戰況如何?
尚息東贊對吐蕃也算是忠心耿耿,這一路上真是馬不停蹄,奈何高原行軍實在艱難,所以走了這麼久,直到今天才殺回邏些。
大軍一進入邏些河谷,尚息東贊就愣住。
只見黑壓壓的奴從已經在邏些城外嚴陣以待。
尚息東贊粗略的估計了一下,至少有二十萬。
剛開始,尚息東贊還以爲這二十多萬奴從是在保護邏些城。
但很快,他就發現事情似乎並非他想的那樣,這些奴從確實是在守護邏些,但是邏些城頭飄揚的卻是大唐的日月星辰旗。
換言之,這些奴從是爲大唐而戰?
尚息東讚的目光下意識看向紅山頂上的宮殿。
但只見,紅山宮上飄揚的並不是日月星辰旗,而是獅子旗。
看到這,尚息東贊不禁鬆了口氣,還算不錯,看來至少紅山宮還沒有失守。
“大帥,這是怎回事?”副將尚贊婆茫然道,“這些都是悉補野氏和那囊氏的奴從,他們想要幹嗎?是在列隊歡迎我們?”
“列隊歡迎?”尚息東讚道,“你見過眼前這樣的列隊歡迎?”
尚贊婆頓時無言以對,眼前這二十多萬奴從,怎麼看都不像是在歡迎他們,而是在列陣迎敵,把他們當成了敵人。
“大帥,現在怎麼辦?”另一個副將也問道。
“怎麼辦?”尚息東贊黑着臉道,“還能怎麼辦,只能是先打垮這些奴從!”
尚贊婆道:“可是大帥,我們已經行軍將近半天,勇士們都已經十分疲憊,要不今天就算了,今日先紮營,晚上再飽餐一頓,等明早再進攻?”
“不過是一羣奴從而已。”尚息東贊哂然說道,“先滅了他們再紮營也不遲。”
尚贊婆當即也不再多說,因爲他也沒有把對面列陣的二十多萬奴從放在眼裏。
奴從,在吐蕃貴族眼裏向來就是逆來順受的存在,就是殺了他們也不敢反抗。
在尚息東贊和尚贊婆的眼裏,這二十多萬奴從就是安西軍在攻佔了邏些之後,強行徵集並拿來濫竽充數的,這樣的軍隊,一個東岱就能擊潰。
尚息東贊當即出動一個東岱向奴從大軍發起進攻。
這個東岱也是中勇部的精銳,有一千名桂勇加四千名奴從,而且這四千奴從有不少披甲的弓箭手,比對面奴從強壯得多。
尚息東贊本以爲不用等到短兵相接,當第一波箭雨落下後,對面列陣的幾十萬奴從就會陣腳大亂,接着出擊的東岱一衝,直接就會土崩瓦解。
然而,真實的戰場卻跟尚息東贊想象中完全不同。
對面數十萬奴從既沒有甲冑,也沒有櫓盾,僅僅只有拿木板倉促改造的木盾,甚至連手中的兵器也只有馬叉、割草鐮刀。
當箭雨從天而降,列隊的奴從一片片倒地。
然而,對面奴從的整個大陣始終穩如磐石。
一直到短兵相接,奴從大陣都是巋然不動。
然後,更令尚息東贊喫驚的一幕就出現了。
等到兩支軍隊短兵相接之後,大陣兩翼的奴從突然自發的向前反捲,轉眼間就將中勇部的那個東岱團團包圍,五千桂庸瞬間陷入重圍。
……
在紅山頂上觀戰的吐蕃君臣看得更加清楚。
邏些西門外的奴從甚至連隊列都站不清楚,整個陣形顯得左厚右薄、前密後疏,更加沒有刀牌手、長矛手或者烏朵手這些兵種的劃分,就是亂哄哄的擠成一團。
然後向前反捲時,也是完全沒有章法可言,就是一窩蜂的往前面衝。
但是,這些奴從身上的一點改變卻讓紅山頂上的吐蕃君臣非常喫驚,這點改變,就是這些奴從始終只是向前,向前,向前,絕不後退!
前面的奴從出現了空缺,後面的立刻替上。
前面的奴從腦袋掉地上,後面的奴從眼睛都不帶眨一下。
前面的奴從被捅成篩子,後面的奴從毫不猶豫的拿自己的身體頂上!
中勇部派出的那個東岱,瘋狂的向前突擊,擋在這個東岱前方的奴從就像是秋天被收割的青稞一排排的倒下,但是沒有用,根本沒用,很快就有數量更多的奴從蜂擁而至,死死的擋住那個東岱的去路。
那個東岱很快就陷入到了重圍。
就像是陷入青海湖中的羊皮筏。
紅山頂上的吐蕃君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些牛羊般懦弱,牲口般麻木,刀斧加身都不知道反抗的奴從,什麼時候也變得這般兇悍了?這還是他們記憶中的奴從嗎?
然而,到了這裏事情還沒結束。
那二十多萬奴從在淹沒了中勇部的那個東岱後,居然一鼓作氣,直接向前方河谷中的中勇部主力發起了衝鋒,這你敢相信?
“雅拉香波山神在上,我沒看花眼吧?”
“這些奴從是被魔鬼附身了嗎?他們都瘋了嗎?”
“他們竟然敢反抗貴族的懲誡,就不怕雅拉香波山神降下神罰?”
一衆貴族瞪大了眼睛,一臉難以置信,只有那囊太后和赤松德贊默不作聲,感覺就像墮入了絕望深淵,此時此刻,這母子倆是真的很絕望。
別人或許還不太清楚,但是這母子倆是清楚的。
這些奴從,這些原本屬於悉補野氏還有那囊氏的二十多萬奴從,之所以瘋,之所以變得這般悍不畏死,之所以敢一窩蜂似的向中勇部的十萬大軍發起進攻,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爲了守護他們剛剛到手的那點可憐的耕地還有牛羊。
人爲財死,只有爲了守護財產纔會突然變勇悍。
想到這點,那囊太后和赤松德贊就更加的絕望。
所以,悉補野氏和那囊氏的奴從已經徹底拋棄了他們兩個家族。
所以,就算吐蕃的國祚還能延續,但是屬於悉補野氏和那囊氏的時代卻已經徹底的一去不復返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