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君臣夜話

作者:我喝黑茶
獻俘闕下的日期定在了十一月朔日大朝當天。

  在此之前,赤松德贊、那囊太后和一衆吐蕃貴族被暫時安置在南山行宮。

  幾乎是赤松德贊等人剛剛被安置在南山行宮,移地健、藥葛羅、巴扎爾汗等一衆十六衛大將軍就迫不及待的趕來。

  這些傢伙,都是來向赤松德贊找心理平衡的。

  國家被滅,王位或者可汗寶座遭到大唐剝奪,又有幾個能做到心平氣和?即便是現在當上了大唐的十六衛大將軍,錦衣玉食一樣意難平。

  因爲大唐本質上就是養着他們當一個吉祥物。

  遇到有重大節日或者儀式時,就把他們拉出來遛一遛。

  所以聽說赤松德贊到了長安,一個個就迫不及待趕來南山行宮。

  只有見過了赤松德贊,並且從言語上奚落過赤松德贊,他們才能夠說服自己,你看連赤松德贊都被捉,何況我們?

  所以這真不能怪我們。

  要怪就怪王臣太能打。

  “你就是赤松德贊啊?”

  “看上去也不怎麼樣嘛。”

  “我還以爲有三頭六臂呢。”

  “三頭六臂也沒有用,照樣被王臣這廝活捉。”

  “這小身板,弱不禁風的,我一拳頭能打倆。”

  “狗奴,好歹多撐兩年啊,害我輸那麼多錢,真是該死,可惡!”

  “嘖嘖,不是說你們吐蕃挺能打麼,怎麼也才撐了三年?四年?”

  看着一衆身穿大唐官袍的各色官員用不同的語言大肆譏諷自己,赤松德贊、那囊太后還有一衆吐蕃貴族頓時愣在原地。

  赤松德贊愣愣的問道:“你們什麼人?”

  赤松德贊說的是大唐官話,雖然不怎麼流利,但是交流沒問題。

  “我是回紇可汗,移地健。”站在最前面的移地健一臉傲然的道。

  “狗屁,回紇汗國早就已經被滅國,哪裏還有什麼可汗。”巴扎爾汗撇撇嘴,又笑着對赤松德贊說,“這廝現在是大唐的左監門衛大將軍,看大門的。”

  “你又能比我強到哪兒去?”移地健反脣相譏,“就是個打傘的。”

  “放屁,什麼叫打傘的啊?我這個叫做千牛衛。”巴扎爾汗急道。

  “都別吵了,反正都是給聖人當狗,有甚區別?”李正己生氣道。

  “嘿,你個高句麗奴皮癢了,是吧?你個胡兒!”李忠臣勃然大怒。

  “你罵誰呢?你纔是胡兒,我是正兒八經的漢人,我是漢人!”李正己大怒。

  很快,李正己和李忠臣就打在一起,再接着藥葛羅又從背後給了移地健一腳,然後兄弟倆也扭打在一起,最後演變成大型混戰。

  赤松德贊等吐蕃貴族看得瞠目結舌。

  都說大唐武德充沛,看來此言不虛。

  ……

  另一邊在大明宮內,王臣和李適君臣則相談甚歡。

  從喀喇崑崙山口起,王臣原原本本的向李適講述了偷渡羌塘高原的整個過程,李適聽得連連拍案,又感到興奮,卻也感到遺憾。

  感到興奮,自然是因爲偷渡羌塘的過程足夠刺激。

  感到遺憾,則是因爲自己沒能親身參與這一過程。

  而且李適也很清楚,他這輩子已經沒有機會參與這種刺激的大型軍事行動了,並不是身份地位不允許,而是他的身體已經不復年輕時候敏捷。

  真說起來,李適今年其實才三十五,正是最年富力強的年紀,遠遠沒有衰老。

  但是李適的體重卻已經失控,各種疾病逐漸出現,尤其痛風更讓他痛不欲生,王臣回長安這幾天,他的痛風正好又發作,動一下都痛得不行。

  看着肚子都變成球形的李適,王臣也不知道該說啥。

  唯一希望,就是李適能夠多活幾年,至少不能死在李豫前面。

  想到李豫,王臣便又問李適:“聖人,太上皇最近身體可還好?”

  “不太好。”李適知道王臣在想什麼,當即搖搖頭說,“太醫說已經病入膏肓,全靠百年山參還有靈芝之類的大補之物吊着一口氣。”

  說到大補之物,王臣便立刻朝會寧殿外打了一個響指。

  早就等在外面的駱奉先便立刻踩着小碎步走進會寧殿。

  駱奉先身後還跟着兩個小太監,手裏各捧着一個錦匣。

  打開盒子,只見裏面是滿滿兩盒蟲草,帶着泥土氣息。

  王臣說道:“這是途經那曲之時,當地蕃民新挖的蟲草,臣挑了最壯最肥的,共計兩盒十斤敬獻聖人。”

  李適問道:“此物即是冬蟲夏草?”

  “正是冬蟲夏草。”王臣笑着說,“此物最是滋補,不僅護肝益肺,而且補腎,可以有效改善腎虧陽虛引起的疲軟,增添閨房之樂。”

  “哦是嗎?”李適聞言頓時如獲至寶。

  實話實說,李適現在已經沒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一應政事,全部交由宰相處理,一應軍事,悉數交由四大都護及八大節度使,他自己成日裏就躲在大明宮中飲醇酒玩美人,夜夜笙歌,醉生夢死。

  也正因此,李適的體重纔會短時間內激增,導致痛風。

  當然了,享受生活歸享受生活,但是李適的腦子還是十分清醒的。

  像盧杞這種能力出衆的奸佞雖然進了政事堂當了宰相,但是政事堂的話語權始終牢牢掌握在顏真卿、崔祐甫這些忠臣手中。

  而且李適還親自主持科舉考試,提拔了不少年輕俊彥。

  比如說十八歲高中科舉的陸贄,就是清廉又能力出衆有宰相之才,李適也確實把他當成儲相在栽培。

  想到這,李適忽然間問王臣道:“妹夫可有賢才要舉薦?”

  “賢才?”王臣聞言愣了一下,隨即又說,“臣沒有賢才要舉存,倒是有個建議,咱們大唐的國子監似乎應該與時俱進做出一些改變。”

  “還請妹夫不吝賜教。”李適臉上的表情立刻變得認真。

  在大唐,王臣的能力已經是朝野有目共睹,每次當王臣提出建議,通常來說都會是治國安邦的良策,從來不例外。

  所以當王臣鄭重的提出來要改變國子監時,李適也立刻變得認真。

  爲了記下王臣的建議,李適甚至讓侍立的小太監準備紙筆做記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