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文學武學

作者:我喝黑茶
王臣見狀忙說:“聖人不必如此,臣會上一道奏章。”

  “沒事,妹夫你只管說你的便是。”李適笑着擺手。

  “也罷,臣便姑妄言之。”王臣見狀便也不再矯情,肅然說:“如今國子監下設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及算學,其中國子學、太學以及四門學俱教授儒家之經史子集,律學教授律令及刑法,書學教授書法以及篆刻等技藝,培養書法人才,算學教授算術天文,培養算術及天文人才。”

  “然後呢?”李適道,“怎麼改?”

  王臣說道:“將國子學、四門學、太學及書學合併,統稱爲文學,教授諸子百家經典以及書法篆刻等,律學以及算學需擴招,區區數十人太少,此外還需增設醫學、工學以及農學諸學,諸學再分設不同科目,比如文學分設儒家、墨家、道家等學科,醫學分設外科、內科及兒科等科目,工學分機械、材料、冶金、採礦等科目,總之有用到的科目都需儲才,而且還要建立中央、州、縣三級選拔輸送機制。”

  李適已經聽出一些眉目,說道:“何謂三級選拔輸送?”

  王臣說道:“各縣設縣學,派教諭教授各科初級知識,但凡我大唐子民,年十歲以下之童子皆可報考,優勝者入縣學,逾十歲則不可再報考縣學。”

  “縣學學成之後參加州試,擇其優勝者升入各州州學繼續深造。”

  “州學教授各科中級知識,學成之後參加國子監考試,優勝者則升入國子監繼續深造各科的高級知識。”

  “自縣學、州學至國子監,所有費用一律由國家承擔。”

  “國子監學成後參加科舉考試,優勝者進入六部或者藩鎮觀政,落第者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國子監讀書,直至六年強制結業,也可以由國子監推薦進入對口手工作坊,若能成爲行業頂尖之老師傅,一樣可以進入國家研究院或者兵器研究院。”

  李適忍住了沒有問國家研究院還有兵器研究院是個甚?

  停頓了下,王臣又接着說道:“各縣童子試,各州州試,還有國子監的入學試必須公開公正以及公平,必須得給寒門學子留下一條階層躍升的通道,爲了保證公平,臣建議今後所有科舉考試必須強制採用糊名制。”

  “糊名制?”李適點頭,“確實該糊名!”

  科舉考試採用糊名制雖然是武則天首創,只不過並沒有得到普遍的應用,所以大唐的科舉考試是玄學,考官讓你中,想不中都不行,考官不讓你中,就一定中不了,所以高適、杜甫還有黃巢等纔會屢試不第,這跟學問無關。

  但是王臣的這一番話觸動了李適的神經。

  跟王臣接觸的時間長了,交流次數多了,李適慢慢的接受了王臣的一些新奇觀念。

  比如說寒門的階層躍升,這個東西不能說重要,可以說是非常的重要,因爲階層躍升的通道被鎖死後,底層的寒門貴子想要往上爬,就只能打碎現有的一切制度,也即造反。

  都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可要是遇上一個像黃巢那樣的,真能夠天街踏盡公卿骨。

  “要糊名,必須得糊名!”李適拍了拍龍案說道,“寒門的階層躍升通道必須打開,科舉考試必須公平,縣學、州學乃至國子監的入學資格絕對不能夠被士族把持!”

  王臣又道:“僅只是保證科舉考試的公平還不夠,除了讀書考科舉之外,我還想到了一條專供寒門貴子的上升通道,那就是考武舉,入武學!”

  “考武舉,入武學?”李適問道,“武學又是何意?”

  “武學也可以說成軍校。”王臣道,“目的是爲大唐培養優秀的基層軍官,在將來,大唐的高級將領也必需從武學的學生中產生。”

  李適當即敏銳的抓住了其中的關鍵,問道:“妹夫也要在安西創辦武學嗎?”

  王臣給予了肯定的回答,點點頭說:“不只是安西,安東、安南、安北乃至八大節度使轄下都要創辦武學,只不過,四大都護府及八大節度使府的武學只培養基層軍官,高級將領只有長安的武學有資格培養,也就是說,要想擔任十六衛或四大都府、八大節度使府的中郎將以上的高級將領,就必須首先進入長安武學深造學習,而且臣建議,今後可以讓皇太子兼任長安武學之祭酒(校長),並且將之引爲常例。”

  毫無疑問,這是王臣送給李適或者說大唐的一份重禮。

  將歸於朝,兵散於府的府兵制,再加上所有的高級將領全都出自長安的武學,出自太子門下,就基本杜絕軍閥割據的可能,而且還不會閹割武德。

  但是這一舉措落在李適的眼裏,卻又有另外一層含義。

  就是王臣主動消除了在他之後,下一任安王憑藉安西都護府雄厚的人力物力軍力造反的可能,因爲除了河北士族掣肘之外,安西軍各鎮的高級將領全都是長安武學出身,都是太子門生,下一任安王又沒有王臣的崇高威望,還拿什麼造反?

  當下李適拍了拍王臣肩膀說道:“妹夫心意,愚兄就愧領了。”

  王臣知道李適誤會了,但是也沒有多做解釋,李適這麼想其實也沒錯。

  旁邊的駱奉先、董休還有孫希嚴等幾個大太監卻是面露異色,一個個暗忖道,君臣之間能處成聖人跟安王這樣的,也算是古今罕有了吧?

  “妹夫,愚兄在這裏也不妨向你做一個保證。”

  頓了頓,李適又說道:“今後政事堂宰相的出身也要一分爲二,文武學各半!朕還要立下一個規矩,凡宰相必須起於州縣,或起於行伍,沒有在州縣擔任過親民官又或者沒有在邊鎮擔任過隊正旅帥皆不得擔任宰相!”

  “聖人英明!”王臣毫不猶豫的唱起了讚歌。

  因爲李適的這一舉措至少可續大唐百年國祚。

  這其實就是文武雙軌,保證寒門的上升通道。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