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太子戍邊

作者:我喝黑茶
李適這話,其實還有一層隱藏的意思。

  意思就是,今後政事堂的宰相有一文,就必然有一武,而且職權最高的左相或者右相中必然會有一人是安西出身,此人或者在安西做過一任州縣或者軍團(這裏的軍、團皆爲行政單位)親民官,又或者在安西的某個軍團擔任過基層軍官,總之今後政事堂的左右相必有一人是安西出身,作爲安西系在中央的代表。

  王臣聽懂了這層意思,也沒有說什麼。

  因爲李適這麼做其實在他的意料之中。

  反而李適若不這麼做,那纔出乎預料。

  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在今後的大唐帝國的版圖之中,安西道無論是人口、面積、軍隊還是綜合實力,都將是毫無爭議的第一道,這樣一個重鎮,相當於就是帝都或者魔都,兩大長老中肯定得有一個是安西出身,才能夠平衡各方的勢力。

  不然的話,安西道那龐大的士族羣體,你拿什麼平衡?

  稍稍一頓,李適又道:“妹夫方纔說到,要讓皇太子兼任長安武學的祭酒,且從今往後還要引爲成例,這個提議簡直說到我的心裏。”

  王臣聞言心頭忽然一動又道:“最好再讓太子兼任國子監祭酒並引爲成例。”

  讓皇太子兼任長安武學祭酒以及國子監的祭酒,相當於就是讓皇太子擔任中央軍事學院外加中央黨校的校長,就能借機培養一班忠於太子的親信。

  有了這樣的機會,未來的太子再是蠢笨,喫喝玩樂總會的吧?

  藉着喫喝玩樂的機會,一樣可以聚攏一班忠於皇太子的親信。

  有了這一班親信的保駕護航,皇太子在繼位之後就能相對輕鬆的坐穩皇位,不至於因爲無人可用被幾個太監或權臣架空,淪爲傀儡。

  當然,這樣的舉措也不是百分之百保險。

  如果遇到了司馬衷這種極品,再完善的措施都是白給。

  但是話又說回來,出司馬衷這種極品的概率也非常小。

  華夏從始皇帝到清末宣統帝,四百多個皇帝也就一個司馬衷。

  “妹夫你又與我想到一塊了。”李適重重拍案說道,“我也正有此意!”

  其實李適與王臣的想法還是有一些區別,不過王臣直到次日才知道。

  第二天就是十一月朔日大朝,在上百萬長安以及京畿百姓的觀禮下,赤松德贊、那囊太后以及一衆吐蕃貴族順利走完獻俘闕下儀式。

  流程還是那流程,就是受一頓長安百姓敬獻的穢物。

  結果也不出所料,李適赦免了赤松德贊、那囊太后和一衆吐蕃貴族。

  赤松德贊還被敕封爲了左金吾衛大將軍,一衆吐蕃貴族也各有敕封。

  不過,以公孫說爲首的一衆漢奸卻遭到了殘酷懲罰,全被處以磔刑,對於漢奸,華夏民族向來不會輕易放過,概不姑息。

  獻俘闕下儀式後,緊接着就是麟德賜宴。

  作爲新晉的左金吾衛大將軍,赤松德贊也有幸參與,而且被安排在移地健身邊。

  “怎麼樣,老赤,這排場是不是足夠大?”移地健笑了笑,又問道,“服氣了吧。”

  隨着在長安生活的時候越久,移地健心中執念也越來越淡,現在的他已經不再幻想着逃回漠北復興回紇汗國,而是隻想留在長安當個富家翁享受生活。

  回想起以前在漠北餐風露宿的清苦生活,移地健真覺不值,何苦呢?

  但是赤松德贊顯然還沒有放下心中執念,皺眉說道:“我姓悉補野,不姓赤!”

  “悉補野?”移地健嗤笑道,“三個字的姓誰記得住,我勸你還是改成赤姓,我就改成了移姓,多好,幾百年後我就是移姓的始祖,嘿嘿,哈哈。”

  “不知所謂。”赤松德贊下意識往旁邊讓,不想跟移地健多說半句。

  移地健也不再搭理赤松德贊,拎着酒壺去找王臣敬酒,他對王臣早沒了怨念,甚至覺得能敗在王臣手下,能被王臣活捉,是一等榮幸。

  等酒過三巡,便是今晚這場賜宴的重頭戲,公佈封賞。

  這次反過來,李適最先宣佈的就是對王臣的一應封賞。

  首先就是擢升王臣爲尚書令,並賜予延祚坊的宅第十六棟,這一來,安王府就已經有了光行、延祚兩坊,成爲第一大宅。

  現在整個長安城除了三大宮,就屬安王府最廣闊。

  此外,李適還賜給了王臣五十個美人、五百奴僕,外加黃金十萬兩。

  王臣以下的李晟、郭晞、曹令忠、段秀實、李願、朱滔、李希烈等也各有封賞。

  龜茲鎮中軍虞候、千牛備身李願更是被當殿賜婚,三日後迎娶唐安公主李玉真,這也是昨天晚上王臣與李適定下的。

  最後,李適又當殿宣佈一個決定。

  等到唐安公主成親之後,皇太子李誦就要跟隨安王前往安西都護府擔任副都護。

  李適牽着李誦的手走到王臣面前,有些動情的說:“安王,記得你曾經跟朕說過,溫室裏的花朵承受不住風吹雨打,朕以爲此言真金玉良言。”

  “我大唐之儲君,需知民間疾苦,更需知行軍及戰陣之險。”

  “而且從今往後,太子下州縣充任刺史以及前往藩鎮戍邊,需引爲成例。”

  “所以,這一次,就讓太子跟隨安王前去安西擔任副都護,今後再有對外征戰時,安王且記將太子帶在身邊,讓太子親身經歷行軍戰陣之道。”

  “喏。”王臣叉着手一揖,又鄭重的唱了一個肥喏。

  李適又回過頭對李誦說道:“太子,其實朕也想去安西看看,奈何雙腿不良於行,今生怕是已經很難成行了,所以你就代父皇去安西好好看看,莫要給父皇丟臉,也莫要給你自己留下遺恨,你需謹記!”

  “喏!”李誦很鄭重的應喏。

  顯然,李誦領會了李適的良苦用心,並且心悅誠服的接受這樣的安排。

  王臣卻有些擔心李誦的身子,當即把孫安世叫過來,讓他回頭尋一個合適的機會給李誦搭一搭脈,再開一副溫補的方子,太子可不能折在安西。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