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爲師以爲,會不會當初趙翼得了官位,背後有李公子的手筆,他想打西邊生意的主意,往這邊安插些人手也不無可能。”
“畢竟撫州鐵通一塊,早幾年葉成將軍就將撫州上下的人換了個遍,旁人根本插不進去手,所以李公子才從潞州入手。”何綽說道。
“倒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林玉致道。
陸召繼續說道:“還有,趙大人前段日子忽然開始調查清福縣人口,尤以二十五年前涌入的一批流民爲主,陳姓人家又重點查訪。我覺得錦顏被綁,八成與此事有關。”
“二十五年前!果然是衝這件事來的!”
“玉致知道緣由?”
林玉致將手冊交給何綽。何綽與陸召看過之後,俱是震驚無比。
“既是爲這事兒而來,又趕在這種時候,必是衝榮太后去的。”
“師父,速速傳信京城小窄巷,盯緊李奇峯。這個李元的身份,絕對不簡單。”
蕭元珅死,榮家想要篡奪皇權,親皇派必會從中阻撓。那麼這個李元,要麼就是親皇一派的人,要麼就是……林玉致腦子裏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師父,我想進京。”
何綽大驚:“你瘋了!”
林玉致抿脣不語。
何綽嘆道:“爲師知道陳老大夫對你恩重如山,錦顏錦生對你來說很重要。可眼下南楚將亂,江北局勢不穩。這種時候,你該好好坐鎮江北,豈能到京城去冒險!難道要咱們這麼多年的精心部署全都付之一炬麼!”
“唉,不是爲師不近人情,是玉致你承受的東西太多了。爲師心疼你啊。”
“是啊玉致,錦顏將手冊交給你,那些人找不到手冊,暫時也不會拿他們姐弟如何。若是你實在不放心,四哥代你走一趟京城。”
林玉致也知她去京城非明智之舉,只得作罷。但又確實放心不下,不單是錦顏,還有即將進京的傅辭和蕭元瑛。
如今看來,京城的局勢要比想象中的更爲複雜。
“四哥,還是勞煩你進京一趟吧。清歡和世子很快就到了,我們在京城力量薄弱,恐他們會四處受掣肘。還有,那手冊就交給清歡吧,叫他見機行事便是。”
陸召說道:“玉致放心,老爺曾在京爲官數年,京城我倒十分熟悉。”
聽她說起傅辭,何綽眉頭終於舒展了幾分。
“想不到那孩子福氣大,造化大,非但活的好好的,這麼些年竟在東邊組建了不小的勢力。爲師原還憂心玉致以後的事,如今傅公子好好的回來了,真是老天眷顧啊。”
林玉致難得的紅了臉,想到那人,心中難掩欣喜。只是內心深處時常跳出一個高大孤寂的身影,又叫她略略有幾分酸澀。
“玉致啊,皇帝駕崩,北秦勢必趁虛而入,關於江北糧餉之事,還要儘早打算。否則時日一長,必生譁變。”
林玉致聞言,當即正了身子。
“我此次回來,也是想與師父商量這事兒。榮太后調回於弘文,顯然是放棄了江北。雖說眼下困難了些,但若能趁此機會收攏江北衆將,驅逐北秦則事半功倍。也能爲日後扶持阿瑾上位,打下不可撼動的根基。”
“說的正是。爲師早就派人清點了咱們在各地的糧鋪,去年收成好,雖逢戰事,糧價浮動大,但也拿下一大批糧食,從江南一帶也收購了不少。”
“若是僅供應靈州至西南一帶,還能勉強堅持到今年秋日。但若顧及整個江北,卻是差的太遠。”
林玉致眉頭微蹙:“靈州城還有屯糧,供應附近洪關,涇陽以及甘寧道一線,最多可堅持到九月。西北慶,甘,肅三州有睿王府支持,不用咱們操心。”
“撫州和朔陽的糧草先前一直都是西戎供應,但如今察汗王子有二心,未必會再替咱們盡心。且西南一帶還有幾大州府,再算上東部雍,濟,彭三州,師父瞧瞧,咱們的糧草能供應到幾時?”
“十月,不能再多。清歡在東夷勢力不弱,他那邊可否騰出些來?”
林玉致搖頭:“他手底下還有五萬軍,再加上一個徽州和東關,未必能勻出多少來。如今江南江北局勢都不平穩,今年新糧下來,各家必定不會出手太多。到時還要勞煩師父盯緊新糧,江北的糧食,一粒都不能流出去。江南那邊,不吝價錢,能搶多少是多少。”
何綽點點頭:“玉致放心。糧草是大問題,各地將領那邊玉致還要多費心,切莫因此而生了不滿之心。”
“玉致明白。”
“好了,錦顏的事兒交給老四,你就無需過多費神了。難得回來一趟,早些回家去,阿瑾想你想的緊,好好陪他一日,趁早回靈州去吧。”
“是,師父。”
林玉致回到家中,家裏已經起火做飯了。從遠處看着院子裏飄出來的裊裊炊煙,頗有幾分靜謐之意。然而這靜謐之下,卻是步步危機。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