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
林玉嬌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從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也在此刻充斥腦海。
阿兄一直拒絕錦顏姐,並非阿兄不喜歡,而是她不能。
瑾哥兒不願錦顏姐嫁給阿兄,是怕阿兄暴露了身份。
傅先生也不是喜歡錦顏姐的,傅先生是阿兄的未婚夫。
阿兄成親那日,喝醉了酒,傅先生去新房是爲了照顧阿兄,根本不是覬覦錦顏姐。
她的阿兄,她一直敬仰的兄長——是個女子。
林家出事時,她才十四歲,還未及笄,只比自己現在大了一歲。她出身高門貴族,是天之嬌女,是父母捧在掌心的明珠。本該在第二年嫁給傅先生,夫妻琴瑟和鳴。
可這一切,都被那些人卑鄙的算計打破了。
一個嬌弱女子,帶着一個僅僅五歲的孩子,跋山涉水。一個嬌弱女子,身負血仇。她扮成男子,行走江湖,組建勢力,扛起重擔。
當別家女兒都在閨閣繡花時,她卻走在血雨腥風之中。當別家女兒嬌俏着等待嫁人時,她卻披掛上陣,遊走在刀光劍影之中,成了鎮守靈州的大將軍。
若是她的父母在天有靈,心該有多疼啊。
“嬌兒?怎麼了?嬌兒?是不是出什麼事兒了?”
林老爹喊了她好幾遍,她纔回過神兒來。望着她爹擔憂的目光,林玉嬌再也受不住了。她一頭撲到林老爹懷裏,嗚咽着說道:“爹,阿兄她太苦了。”
林玉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斷斷續續的將那些事兒說給了林老爹。不知不覺的,父女兩個淚溼了衣襟。
林老爹輕撫着林玉嬌烏黑柔順的長髮,柔聲說道:“再大的苦也都過去了,你阿兄和瑾哥兒是純善之人,福澤深厚。他們的父母必定會好好保佑他們,保佑他們苦盡甘來,心想事成。”
————
京城榮府。
榮景辰正走向府中一個偏僻院落,他步履沉重,卻沒有絲毫猶豫。
“大少爺,夫人在佛堂。”丫鬟走過來說道。
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好像從記事起,母親就一直呆在佛堂裏。丫鬟這樣說,就是在告訴他,母親不想見他。
榮景辰一直以爲母親待她冷淡,是因爲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因爲他是長子。所以他拼命的讀書,習武,拼命的讓自己變得更好,可母親卻依舊冷淡。哪怕他成爲京城人人稱頌的第一公子,母親也從未因他而驕傲過。
他不是沒有羨慕過弟弟,因爲他總會看見母親對弟弟溫柔的笑。
可母親卻從來沒有對他笑過。甚至有時候,他覺得母親看他的目光,帶着恨。
他不明白。
只是無論寒冬酷暑,只要他在家裏,都要晨昏定省,哪怕母親不願見他。
若是以往,聽見丫鬟這樣說,他便會請丫鬟代爲問安,然後轉身離開。這一次卻一反常態,不顧丫鬟阻攔,直奔佛堂去了。
丫鬟攔不住人,只好由着他去了。或者說,她從未想過要去攔,因爲大少爺最爲知禮,從不爲難她們。
又或者,在丫鬟心裏,她是希望大少爺衝進去的。明明這樣好的少爺,夫人不該對他太殘忍。
丫鬟嘆了口氣,叫來人守着院門,不許任何人再來打擾。
榮夫人出身敏國公府。敏國公也是靠軍功起家,只是到了後代,便逐漸棄武從文,其子弟在朝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分量。
當年榮國林不知費了多少心機,使了多少手段,才娶了敏國公府的小姐。爲的就是敏國公的勢力。
但很可惜,榮國林打錯了算盤。敏國公寧願不要這個女兒,也要與榮家劃清界限。
可想而知,沒了敏國公的支持,榮夫人在榮家過的日子,該有多難。
但榮景辰這個長子,卻頗得榮國林的喜愛,反而同樣嫡出的二少爺榮景和,卻不得榮國林喜歡。
也是因爲如此,榮景辰並不怨恨弟弟搶了母親的關愛,因爲他也同樣搶了父親對弟弟的疼愛。
“大,大哥來了。”
榮景和正在同榮夫人聊天,母子兩個不知說到了什麼,從外面隱約能聽見些笑聲。
榮景辰甚至能想象到弟弟手舞足蹈的給母親說故事,十分滑稽好笑。他在門外駐足片刻,直到榮景和看見他。
榮景和一向敬重兄長,也很希望母親能夠喜歡兄長,也不止一次的在母親面前提到他。只是每每提及,母親總是岔過話頭去,久而久之的,他便不再提了。
“大哥快來,母親做了蒸糕,可好吃了,你也一起喫吧。”
榮景辰看了眼桌上擺着的精緻點心,笑了笑:“我喫過了,景和喫吧。”
“哦……”
他看了看榮景辰,又看了看榮夫人,覺得屋裏氣氛怪怪的。
“大哥是不是找母親有事說,我這便離開,你們好好說話吧。”
說着,端起蒸糕就跑了,臨走時還給榮景辰使了眼色:母親心情不錯。
榮景辰輕笑出聲,不禁搖了搖頭。
“母親。”
“嗯。”
“母親近來身體安好。”
“挺好。”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