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 103 章

作者:桃花白茶
第103章

  收完利息的紀彬跟引娘出來,引娘還換了新發髻,試圖假裝無事發生,但是一看到書房臉就紅。怎麼還有這種收利息的方法。

  紀彬倒是自在,兩人一起去到前院,正好林博回來。

  林博也當了紀宅十幾天的管事,如今很多事情已經上手,方纔紀彬帶着柴力陳乙回來的時候,身後自然跟着梁家二女兒跟二女婿。

  正好讓林博安排他們住進客舍丙院,一個院裏面有兩間大房子,還有廚房等等,當作坊是足夠了的。

  誰讓紀彬的地方大,哪裏都顯得很寬敞。

  既然是長久住進來,自然要好好收拾,林博喊了兩個小廝兩個婢女一切幫着收拾,其實也沒多少東西。

  在他們來之前,這客舍就是常常有人打掃的。

  這會梁家二女兒夫婦兩個終於安頓下來,還見了兩邊的鄰居,一邊是紀傢俬塾的夫子谷明坤,還是個秀才。

  另一邊則是釀酒坊管事的包娘子,包娘子還做着刺繡坊的活,也是很利落的人。

  鄰居不錯,也讓他們兩個安心了。

  而且本以爲鄉下地方,其實沒什麼好的,可到了紀灤村,他們都覺得這地方跟普通鄉下似乎有些不同。

  反正看着就熱鬧,明顯很有生機。

  紀彬跟引娘到的時候,家裏已經收拾好了。

  引娘笑着道∶你就是梁家女兒吧,我是紀彬娘子宣引蘭,叫我引娘就行。若是在這住得不方便,可以直接去紀宅找我。

  雖說紀彬引娘跟老梁平輩論交,但總不好真拿同齡的梁家二女兒當晚輩吧。反正都是生意上的事,你喊你的,我喊我的。都差不多。

  梁家二女兒看了看引娘。

  她是聽說過引娘名字的,只知道是個好看的女子,而且還是被紀彬嬌養起來的媳婦兒。

  別的男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可紀彬沒有,他是連喫酒,都要喫乾淨酒,絕對不去瓦舍那種人。

  其實他們不知道,蘭阿巷子很多人說,若是早點知道紀彬這個人物,肯定搶了這門親事。若能把女兒嫁給紀彬,那這輩子都不用愁了。這麼有本事,還專一的男人,實在太少了啊。

  這話雖然誇張,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藉着玩笑話說出了心聲。

  如今見到引娘,梁家二女兒只有一個想法。

  她真的是被嬌養出來的,聽說以前只是村婦,如今卻比大家小姐還漂亮幾分。那衣裳上的珍珠是她這個春安城的人都沒見過的,真好看,真漂亮。

  不止是珠子漂亮,引娘這個人也是極嫺淑的,她一時有些看愣了。

  梁二這麼一愣,場面倒是冷下來了。

  不過紀彬跟引娘只當什麼都不知道,隨口又聊了聊,讓他們先休息,而且這幾日不用做飯,紀宅有人送,等他們安頓好這飯食再停。

  可以說考慮得很周到了。

  估計他們倆還要安頓幾天,畢竟剛過來,不過有林博跟隔壁包娘子在,應該能帶着他們倆快速融入紀灤村。

  而且紀灤村如今想買什麼都買得到,不少貨郎很願意來這邊,再有平時用的柴火也有人過來售賣,所以不用擔心日常需要。

  算是讓梁二夫妻倆個鬆口氣。

  他們這邊漸漸適應,紀彬也就放心了。

  等紀彬休息兩天,就催着柴力快點收拾東西回家,下個月二十六號他都要成親了,現在二月十八,算起來也就一個多月後。

  正好趁着機會休息一下。

  他最近不出門,身邊有陳乙林博就夠了。

  柴力也點點頭,收拾行李就準備回柴家,他最近還讓柴尺幫他尋摸個邑伊縣的宅子,準備買下來當他跟芷遊的家。

  雖說以後他跟芷遊可能常常住在紀宅裏,但有個自己的家還是不一樣。成親也會在自己的宅子裏,他也算真有家了。

  引娘把早就準備好的東西遞給柴力,都是她收拾出來的禮物,到時候不管是給周圍人回禮,還是自己留着都好用。

  看着柴力去邑伊縣,紀彬就想到當初認識柴力的時候,那會他還很消沉,幾年過去,已經比之前好太多了。

  否則燕芷遊也不會看上他啊。

  紀彬閒着沒事,打算跟引娘去花園放魚。

  冬天的時候天太冷,怕魚凍死,就要先撈上來,現在天氣變暖,自然要再放到池子裏。估計謝閣老也在附近,正好一起喂喂魚。

  說起來自己買的海魚還在謝閣老房間,那魚也不好養,畢章水質不同,養起來很費心,但也很打發時間。

  紀彬引娘剛起身,柴力竟然又回來了。

  不等他倆問,就見他身後還跟着柴尺。

  柴尺看見紀彬就笑∶你應該知道,我是來做什麼的吧?

  紀彬想想∶不會還是王知縣要見我?

  柴尺每次過來,似乎都是這件事,已經發生好多次了!好在每次找他都是好事,這點還有點欣慰,但這次又是爲什麼啊。

  柴尺道∶不是王知縣,還有程知縣。

  好傢伙,兩任知縣要見他,這是什麼大喜事嗎。

  紀彬無奈,只好讓馬房的人再給也備匹馬,去邑伊縣看看再說。至於放魚餵魚的事,也只有讓引娘做了。

  他自己去邑伊縣看看,王知縣找他幹什麼。

  不過想想也是,王知縣現在應該有很多疑惑,比如他怎麼躺着又有一份功勞?畢竟他可是什麼都沒做,種棉書就出現在他治下的縣城。

  不僅如此,去棉籽的機器,彈棉花,織棉花的機器,都在他下面的村子裏。

  這都是什麼事啊!換了誰過來,那也是要懵的。

  等王知縣冷靜一點,自然會找紀彬問問,這到底怎麼回事啊!還是說他沾了紀彬的好運氣,也快成神仙了?

  其實王知縣到現在也不能冷靜,因爲他從程知縣那聽說另一件事,那就是,他在揚州正五品的農務從事中郎,或許做不成了。

  原因則是,他還有更大的官做。啊?更大的官?

  從正七品跳到正五品,已經很厲害了啊。

  但是程知縣是跟着春安城新刺史一起從汴京到這的,自然有些小道消息。

  現在王知縣的新調任沒下來,就是因爲皇親國戚代皇上儀仗走得慢,現在還在路上,估計三月七號到十號之間纔會到邑伊縣。

  給所有人恩賞,其中的王知縣還多了份調任書,不出意外是個還不錯的官職。

  所以王知縣懵啊,不能冷靜啊。

  細細梳理他身上最近發生的事,確實不太容易冷靜。

  從年後開始,他身上好運不斷,先是以爲自己不能升職,準備安心在邑伊縣待着,誰知道調任就下來了。

  反正說得做得好,在邑伊縣之後,邑伊縣人口增多,開荒地也多,棉價物價保持穩定,所以升爲五品,還去了江南揚州。

  那會王知縣就夠高興的了。

  他娘子雖然嘴上不說,但也覺得終於熬出頭。

  原本以爲好運到這已經可以了。

  誰知道程知縣帶來的種棉書讓他大喫一驚,竟然是焦十一焦十五牽頭寫的,聖人太子大家讚賞,還要推廣全國?

  因爲棉花的火熱,王知縣當然知道焦十一焦十五是誰,更知道兩人就在紀灤村呢。

  也就是說,這兩個焦家人在他的地盤上,寫了讓聖人誇讚的書?這都是什麼魔幻劇情啊。

  可種棉書的最後一頁,直接讓他呆住。改進了棉花相關的機器,改進了去籽的速度。

  而做到這件事的,還是他任下的人,甚至是土生土長的邑伊縣人士。

  荊高莊啊,到底還有多少驚喜是他不知道的。

  那機器的作用不亞於棉花啊。

  看着上面叫思華的名字,王知縣頭已經開始暈了。

  再看到編者的名字,己蘭。

  王知縣掃一眼就知道,這肯定是紀彬的化名。

  之前他給紀彬娘子辦過文書,他娘子叫宣引蘭,這分明是把兩個的人名字合在一起。

  其他人不熟悉的人可能察覺不到。

  但王知縣跟紀彬多熟啊,更知道他對自己娘子有多好。紀彬起這樣的名字,還真是一點都不意外啊。

  也就是說,這個書完全出現他的縣城,只是他完全不知道,甚至不知道書是怎麼通過焦家人遞到太子手裏。

  那都是他提都不敢提的人物。如今竟然要給他恩賞?

  按照程知縣的話說,誰讓他們都是邑伊縣人士,你自然也是有功勞的。

  所以聖人才會賞他,還要給他升官。

  在王知縣軟磨硬泡之後,程錯程知縣,終於說出他知道的事。

  王知縣原本要調到揚州當農務從事中郎。

  可因爲種棉書的出現,自然要對王知縣額外嘉獎,這嘉獎便是,升到松江府當正三品的布政使。

  正三品的布政使?!

  王知縣覺得程知縣就是在開玩笑。

  沒想到他這麼冷漠嚴肅的人,還會開這種無聊的玩笑!

  但一想到程知縣從汴京而來,這話又有些可信。

  他真的直接升到三品官了?!還是布政使?!

  雖然說因朝廷在江南設了巡撫,總督等職,權力沒之前大,就算如今不用管本地政事,只留稅賦要務。

  可這也是管一府稅收之職。稅賦乃國之大事,讓他去管這個?!

  他現在還只是七品官而已,怎麼就連跳四級?

  程鍇還是一臉嚴肅,認真道∶但你的任下有種棉書。

  是了,有種棉書,就足夠讓他連跳四級的了。沒有直接召到汴京,已經是壓一壓,讓他在外放的時候多做事。

  想必若是能在松江府那邊做出來點事情出來,以後的前途,他閉着眼都能想到。

  一個人的際遇竟能變化如此之大。王知縣又看看種棉書上寫着的己蘭兩個字。看來他誇紀彬,還是誇少了!

  等他過來,自己一定要好好感謝!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