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 110 章

作者:桃花白茶
第110章

  引娘已經知道所有事情,自然站在紀彬身邊陪着送人。等馬車離開,兩人才關上西院的門,再去有爲院清理東西。在這院子裏有關謝閣老的一切,都要全部銷燬。

  至於棉紫也在後面默默陪同,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她只知道主人家讓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她的命,她女兒的命,都是主君夫人給的。其他的事跟她無關。

  可紀彬引娘去了有爲院,只見裏面乾乾淨淨,完全是普通院落的模樣,沒有留下一絲紙張字跡。至於那個匾額也被謝閣老臨時翻了過去,只有個空蕩蕩的匾額在上面,誰都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

  若是有人過來看一眼,只會覺得,這是個沒住過人的地方。至於把匾額反過來?誰又有這個閒情逸致管這個。

  不過是個普通的客房院子而已。

  怪不得他是閣老。

  紀彬笑了下,再次檢查一遍,確定沒有遺漏,這纔跟着引娘離開。

  這個院子就像沒住過人一樣。就跟深花坡那個早就消失了的竹屋。

  可能只有缸裏的海魚跟院子裏的蘭花表明,這裏曾經住過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第二日的紀彬引娘照常做事。

  主要是他們的商會還在報名階段,他們兩個要時刻關注。特別是第三類棉農棉商們,這點很重要。

  甚至有邑伊縣以外的棉農棉商找過來,想要加入紀彬的商會,全都被他婉拒了。他們商會只要邑伊縣的人!其他人都不行!

  這讓很多人失望而歸,爲什麼他們就不是邑伊縣的百姓呢!怎麼就差那麼一點呢!

  估計幾年前也沒人想當邑伊縣百姓吧,也就是現在邑伊縣的生活好起來了,纔有那麼多人想加入。

  應付完這些,紀彬又問了引娘春安城徐傑的事,他們兩個雖然不能過去,但禮物要備齊了的。徐傑在五月份成親,他母親跟弟弟妹妹都已經接到春安城,靠着之前的積蓄,還有在紀彬這裏暫借的一百多兩銀子,算是在春安城稍微偏的地方買了個小宅子,雖然地方不大,但足夠一家生活的了。

  主要也是新婚夫婦兩個住,等婚禮辦完,徐傑母親跟弟弟妹妹都會回邑伊縣。他家弟弟還在上學,妹妹在刺繡坊學手藝,平日裏引娘都很照顧。只是他家弟弟不是念書的材料,識幾個字之後也會出來做工。

  反正徐傑現在的日子也還不錯。

  引娘道∶禮金禮物,跟着這次的貨已經送過去,能趕在成親之前送到徐傑手上。

  那就好,徐傑也算跟着他們夫婦兩個比較早的了。自然要優待一些。

  紀彬又從箱子裏找出徐傑給他寫的借條,也是當初□□安城宅子的時候寫的。把這個也給他吧,咱們不缺這點錢,他做事也是很認真的。

  引娘點頭,把借條放好,同樣塞到禮物裏面。到時候一打開就能看到。

  若不是最近家裏事多,他們也會去觀禮,如今是不成了。

  不管商會,還是謝閣老的事,都需要兩人掛念。

  好在其他鋪子的事有引娘來做,紀彬只要照看好商會糾紛,注意興華府動向就好。

  以後興華府的消息,還有程知縣等人的行動,都要經過他這裏。一想到這事,紀彬就頭疼。

  等到巡察使過來,他估計還要配合巡察使的工作。

  他只是個小貨郎,無官無職的,怎麼就開始做這種事了。

  可是頭疼也沒用,該做還是要做。

  太子都把他誇成花了,老老實實地搞定興華府吧。

  再說按照太子的性格,此事結束,肯定不會虧待他,只是不知道這次的獎賞又是什麼。他還是挺期待的。

  單單給的兩張冰引,已經讓他家每個月多了幾百兩的收益。這錢幾乎都是白賺的。

  而且他家的冰引跟其他人家不同,其他人家冰引有效期兩年,他家的是二十年。

  不怪春安城侯刺史對他另眼相看,畢竟紀彬這種待遇確實很特殊啊。而且這事還不能外傳,肯定是爲了保護紀彬。這些侯刺史都是知道的。

  可現在對紀彬來說,冰鋪只是多了個額外的收入,興華府纔是一等要事。

  在紀彬埋頭整理興華府信息的時候,另一個好消息傳過來了。

  那就是紀灤村,紀傢俬塾,出了第一個秀才!秀才啊!

  還記得年前就提起過,紀灤村有兩個天賦不錯的少年要去參加童試,萬秀才去汴京考試嗎。按理說童試早就應該出成績了,畢竟汴京那邊的成績都要快到了。可本地成績卻遲遲不出,很多人都等得着急了。

  這是因爲今年春安城換新刺史,耽誤了一段時間,一直到現在五月二十二號,成績纔出來。整個春安城的成績都是推遲發放的。

  紀灤村這邊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消息終於出來,其中年齡稍小的那個少年,一舉考上了秀才!去年十四,今年十五。十五歲的秀才!

  倒是比他大兩歲的少年名落孫山。

  兩人都是在紀傢俬塾讀過大半年的書,被萬秀才認定是有天資的,再送到荊高莊深讀。滿打滿算,讀了不到三年的書,竟然就考中了。還是十五歲的秀才。這消息誰聽了不歡喜?

  紀彬知道的時候,便跟引娘一起去了考中秀才那家人門前道喜。那少年的爹孃祖父有些不知所措,他家孩子真的考上秀才了?這是真的?

  不管他們怎麼不敢置信,但這是真的啊。

  來報喜的人小吏∶秀才老爺還在路上,再有兩天就回來了,我們這些小的快馬加鞭過來,提前報喜。

  小吏說着,擡頭看了看他們。

  紀彬笑了下,引娘從荷包摸了塊碎銀子幫忙打賞多些官家了,來坐下喫些酒吧,這一路果真辛苦了。

  正好里長也急匆匆從釀酒坊過來,趕緊接待,這才讓場面重新熱鬧起來。

  這家人感激地看向紀彬跟引娘。

  他們這邊高興,另一家又跑去確定自己孩子的名次。

  確定沒有考上之後,跟這邊簡直完全兩個畫風,考上的這家歡天喜地,終於反應過來要放鞭炮,沒考上這家則是默默離開。

  紀彬引娘看着,走到沒考上這家門前,他家就是先在紀灤村賣午飯的,也算是紀灤村頭一家小食肆,平日裏生意不錯。

  今日看樣子,應該也沒心情再買東西了。

  引娘安慰道∶舸兒不過才十八,這童試也不比其他,明年還能再考。

  紀舸爹孃雖然點頭,可明顯還是不開懷的。可有紀彬引娘在,還是慢慢聊着。

  紀彬道∶無論是科舉,還是以後跟着你做生意,都是出路。再說他不過讀了兩年的書,還有很多機會,這次看看童試的成績,雖說是不過的,但說不定能去縣學讀書。

  畢竟是有童試經歷,縣學大概也是收的,只是要費些銀錢。

  紀彬這麼一講,像是燃起紀舸爹孃的鬥志。

  是了,不行就花錢送到縣學,肯定能靠上的。

  眼看他們情緒好些,也能去考上秀才那家恭喜。

  那家也多是不好意思的。

  都是街坊鄰居,一個考上另一個沒考上,這會互相安慰,倒還有些鄰居的模樣。

  紀彬引娘看着,引娘忽然小聲道∶我記得咱們剛成親的時候,考上秀才這家,還在成親的時候看熱鬧。

  。

  引娘不太明白,明明是同一個人,之前可以冷眼看他們的熱鬧。如今卻懂得照顧其他人的情緒。

  知道自家考上了,不能太顯擺,甚至把剛剛她打賞給小吏的錢都還回來了,而且語氣充滿溫和跟感激。

  紀彬笑∶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兩人說着,看着這裏熱鬧的場景∶當初大家都窮得兩眼冒光,又有什麼心情顧及這些。所以我是不計較的。

  紀彬看向遠處的興華府。

  並非說一個地方的人真的是極惡,又或者極善。有說山水養人,也有說山水養刁民。其實都對。

  但只有喫飽喝足了,纔會在平人際關係,纔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紀灤村的村民是對別人處險境視而不見的小惡。而興華府百姓則是被環境逼得窮兇極惡的大惡。

  拿興華府造船的李家來說。

  他們想辦法坑錢,但又在做船方面真材實料,很難用一件事情來評價他們家的善惡。

  只能說環境如此,若他們不是這樣的性格,只怕在興華府很難生存下去。

  當然紀彬也不是贊同他們的想法。只是不去指責而已。他更希望能過好自己的日子。

  興華府那邊,也應該過上好日子。

  不過紀彬又問∶萬秀才那邊怎麼樣了,還是沒有消息嗎?

  還沒有,不過算着時間,也差不多了。引娘道,,三姐說,以前出門的時候,也要五六月份才能回來,可能消息會快一點,也要看朝廷那邊。

  還是那句話,南軍國的科舉制度不如紀彬那邊後世的完善,在科舉制度不完善的時候,推遲是很正常的。

  雖說科舉是大事,但對於汴京朝堂來說,也沒那麼重要,只有後世一步步完成制度,纔會變成舉足輕重的事。

  到現在還有些地方,可以推舉製做官,甚至可以官蔭,約莫是長輩的官特別大,可以給家中小輩求個閒官散官的。

  在紀彬那個時空,甚至有畫畫厲害,寫字厲害的人,直接被聖人一旨詔書宣到身邊的人也不少,然後慢慢走入官場之路。

  當然這都是在科舉完善之前的事。

  不是紀彬想了解這些,而是謝閣老硬把這個消息往他腦子灌。

  可他一定會讓謝閣老失望的。

  紀彬笑笑,繼續等着謝閣老他們從興華府回來。

  這次帶來的消息,只怕會讓所有人震驚。也能讓他手裏握有更多底牌,他還挺期待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