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揚州

作者:倚鬆玩鶴
[梁羽生小說]

  打量完了,她便收了簪子,伸手一拍衣服上的灰塵,仰起頭倨傲道:“你們不要多管閒事,你們管不了,不如好好呆在自家安樂窩裏。”

  “你這人,說話怎麼這麼衝,還是個姑娘家的?南地的姑娘都是你這樣嗎?”宋乙皺皺眉,顯然是大開眼界。

  “我怎麼說話的,你愛聽不聽!”

  “你……”

  宋琰聲扶額,轉頭看向這口齒不饒人的姑娘,幾番打量下來,她心裏有了些想法。

  “我聽你口音,想來也在金陵住過一些日子了。看你形容舉止,也是富貴人家出身,若不是在家鄉遭遇了什麼,那不然就是離家出走的。不過我看你,兩種可能性都有一些。”

  “你可是褚家的人?”

  她這樣推斷也是有依據的,要說起南地,就不得不提南地豪強褚家。褚家世代皇商,前世裏她記得先帝的一位寵妃便是出自他家。只是到了明德年間,褚家因賄賂及走販私鹽被上告獲罪,全家連累,抄沒家產,現如今已經只剩一個空殼子在了。

  若是曾經的褚家,那她那出自皇宮內的翡翠就說得通了。

  聽她一說,這姑娘卻是瞪大了眼,宋琰聲便知是猜的八九不離十了。

  “褚家人怎地流轉到了金陵?”現下倒是宋乙愣了,“聖上仁德,當年也不曾禍及下一代,你們仍舊是可以從商經營老本行來維繫生活的,怎麼背井離鄉來了這裏?”

  褚家姑娘披散着頭髮,穿着半舊的南客裝束,咬住嘴脣沒了方纔的氣勢。宋琰聲看着她犟着不曾低頭,想來也是頗有骨氣的,南地人多是堅毅,如果不是在家鄉生活不來,又怎會流沛在此?

  “我娘跟我說,這世事無常,今日烈火烹油,明日可能就衣衫襤褸。哼,可不是嘛。東風壓了西風,自然會有人取代我們褚家的地位。”

  “他們排擠你們?”宋乙一想也對,再是富貴,一夕之間獲罪抄家,也是牆倒衆人推了。

  “我家曾是鹽運發家,我本來也跟着大哥運販些私鹽來持續生活。只是南地再也呆不住了,我們便一路北上,一邊琢磨着做些小生意賺些盤纏。”

  “只是如今鹽商勢力盤踞,極是猖獗,漫天要價,在他們手下討生活,哪有我們生存的路子?”

  宋琰聲聽完這番話,不由沉默下來。

  “鹽業一直是官府控制,又由鹽商壟斷。你們不知道,鹽商又分等級,那些腰纏萬貫的大鹽商幾乎都是世襲經營。我家獲罪,如今只不過是最底層的鹽販子,在他們手下苟延殘喘另謀出路罷了。”

  江南自古富庶,現今又有大運河便利,是世代流金之地。很多大鹽商盤踞兩淮,富甲一方。百姓們可以一年來不用幾件新衣裳,但每日萬萬離不開小小一粒鹽。因而鹽業從來都是暴利,穩賺不賠的,光是朝廷的鹽稅,在吏部所正賦稅中就佔了絕大比重。宋琰聲本也不大關心這些的,只是父親回家用飯時偶有提及,她便記上了心。現下一聽這番陳述,不免將將聯繫起來。再看向面前這高挑瘦弱的南地姑娘,不由對她此等見識高看幾分。

  “今日咱們遇見了,也是緣分,若有能幫的地方……”她纔開了口,便被這姑娘一聲冷哼打斷了,她眉毛一揚驕傲道:

  “我乃南地褚家三姑娘,便是山窮水盡也萬不受人恩惠!江湖路遠,有緣再見罷!”

  宋琰聲一愣,橫波更是瞠目,那南地姑娘幾步一點便縱身上瓦,只是沒料到雨水溼滑,當下腳步一滑,從廊檐上“撲通”翻了下去,牆角那頭傳來她呼痛的聲音。

  橫波見狀沒憋住“撲哧”笑起,又趕忙隨她前去着急查看可有問題,只是走到外頭,卻只有一灘踩爛了的泥水,未能再見到人。

  “這個南地的褚三姑娘,倒是有趣。”宋乙看着摔出來的泥坑一笑。

  在金陵流連多日,次日她便隨着祖父他們乘船下揚州。金陵多雨,老夫人犯了頭疼,橫波被安排着去那船上伺候了。她隨祖父坐一船,搖搖晃晃的,她閉着眼睛昏昏欲睡。

  “此番江南遊歷,可有長些見識?”

  她一聽這聲音,立即醒了神,坐直了身子。仔細考慮一番後,她斟酌着開口道:“來了金陵,只覺得長輩們人都極好,極有君子之風,幾位大哥哥們也是秀拔不羣,難不成江南的水土更會養人?”

  宋嘯渡聽罷,一撫銀鬚,也頗覺得滿意,點頭道,“他們都是好苗子,遲早要到京門伸展抱負的。”

  宋琰聲想起宋乙他們,笑眯眯道:“若是他們來了,就是大大的助力了。”

  這次到揚州快得很,左右不過兩日時間,一日坐船,一日坐轎。到了渡口時,大伯早早安排了軟轎來接應,跟有四個壯丁和兩個婆子,皆是擦汗不止,想是等候一段時間了。

  她剛下了船,頭還暈暈的,便被一嬤嬤殷勤地牽住手。

  他們都是在揚州本地採買的家僕,未曾見過上京門的宋閣老和老太君,又聽說老人家只帶了一位六姑娘下江南,不由都對宋琰聲極是好奇恭敬。

  現下得見了二老這位掌中明珠,乍一看身量稍矮,模樣倒是生的嬌俏白潤,真真是如寶如珠,一看嫩生生的圓臉,便知是極有福氣的面相。再看六姑娘一雙熠熠生輝伶俐動人的眼,便不難知道爲何二老偏偏只愛重她只帶她一人來了。

  宋琰聲被攙着上了轎子,也沒留意這些人的打量,她進了揚州古渡,擡眼所見又是一番不同金陵的風物光景。若說金陵是繁華煙柳地,那揚州便是小橋流水的精緻,是處處琢磨處處別緻的美。擡頭所見雕檐,低頭所見石磚的紋刻,大到街巷亭橋,小到岸頭花草,處處精心細緻,透出一種盡善盡美的奢意。

  她放了簾子,擡手揉了揉眼睛。大伯一家前些年就外放揚州做官了,任揚州知府,正四品,在這煙雨江南,可謂是賞看十里繁華地。

  轎子慢悠悠擡進了宋府宅內,祖父拉着她的手被一路請進正堂,過路僕從皆是跪了一地。等進了正廳順春堂,又有幾位女眷俯身下跪請安。

  宋琰聲坐去了上頭祖母懷裏,因此也將大伯幾位家眷看了個清楚。她對大房一家的印象很是淡了,前世裏大房一直是外放做官的,因着蕭家手段,宋家元氣大損,大伯爲官也是一貶再貶。因着大伯爲人強直,最後被貶到極北之地做了一個關防的飼馬官。那時正逢北地胡羣猖獗,隨後在爆發的戍北戰役中他不幸身亡,留下一房妻小逃回京門,着實悽慘。她那時已出嫁,只隱約記得大房太太懦弱,反倒是姨太太甚是強勢。

  現下這麼一看,倒確實是這樣的。按大成的規矩,妾氏是不能跟主母平起平坐的,但大伯這姨太太,卻是跟着大夫人一同前來下跪請安,宅子裏卻無一人說一句不是。

  老夫人接了茶,淡淡看了一眼地下,出聲道:“都起來罷。”

  大夫人先站了起來,衣服尋常簡素,面容寡淡,神色謙卑,身邊跟着一個姑娘,臉色平白,依偎在她母親旁邊,眼神中有些張皇膽怯,顯得整個人瘦小平凡。

  接着她又看向另一邊顯然得寵的小趙娘子,這一位趙姨娘年輕秀麗,穿着鮮妍卻也不過分,身邊是她生養的一姐兒,姑娘養的極好,見人就極活絡,看到祖父母們一口一個“爺奶”,殷勤地上來奉茶。

  “哎喲,這可是六姑娘罷,幾年不見了,真真出落得像菩薩座下的玉童一般,也只有京門的水土,才能養出這樣通身的氣派!一眼看來,都把我們宅裏的哥兒姐兒都給比下去了!難怪閣老和老夫人愛得很,走哪邊呀都給帶着。”

  這一番話啊,既是捧了她,也討了祖父祖母們高興。她彎着嘴脣一笑,與這趙娘子眼神一對。這是個聰明人,且極擅長逢迎,眼裏多少都透露些野心來。

  “大哥兒怎的不見?”

  老爺子闔上杯盞,放去一邊,低頭看向她問道。

  趙娘子如此強勢受寵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只因着當年她生下了宋家的第一個孩子。祖父是不看重嫡長庶從的,能者居上。這大哥兒也是爭氣,讀書時勤奮,交際時周到,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

  “他跟着大爺做事呢,現下應該還在官署,不過等事務做完,不久便能隨大爺回家請安了。”

  宋嘯渡點點頭。

  這時趙姨娘手邊的姑娘擡起頭來看向她,笑眼彎彎道:“我喜歡這個姐姐,六姐姐能跟我一起出去玩嗎?”

  老夫人摸摸她的頭,“也好。”

  這出聲的姑娘應該就是八姑娘宋棋聲了,現下大房裏最受寵的一個。她看看她,又看看大夫人身邊的七姑娘,笑眯眯道:“好呀,那七妹妹要不要也一起去?”她從祖母懷裏走下來,輕聲邀請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